【#繫日本潮流】
⠀⠀⠀⠀⠀⠀⠀⠀⠀⠀⠀⠀
台灣人瘋振興三倍券,日本人搶「 #迪士尼入場券」!閉園4個月的東京迪士尼,終於在7/1重新開園,由於每日入場人數限制在以往的一半以下,過去排到天邊的遊樂設施,現在不用1小時、甚至不用排隊就能玩到,造成一票難求的盛況!
⠀⠀⠀⠀⠀⠀⠀⠀⠀⠀⠀⠀
為了因應新冠疫情,東京迪士尼也實施一系列 #防疫措施:
《入園前》
・事先於網站購票:需指定日期及入園時間
・需 #戴口罩、入園前請配合 #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5度請勿入園
・工作人員配戴口罩、面罩及手套
・保持排隊間距:遵守地面標示,一個格子最多可站2名成人+1名兒童
《入園後》
・請勤洗手
・乘坐設施、進入商店及餐廳時,請使用酒精消毒雙手
・用餐時、坐在長椅休息時,請保持與其他團體的間距
・請避免接觸角色及表演者
・隨持補充水分,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推薦以非現金方式結帳
⠀⠀⠀⠀⠀⠀⠀⠀⠀⠀⠀⠀
目前園內的遊樂設施、餐廳、路邊小吃攤及商店尚未完全開放,以往精彩熱鬧的遊行活動也取消,雖然有些寂寞,不過迪士尼的復園多少也為近來沉悶的日本社會帶來了一絲活力!
⠀⠀⠀⠀⠀⠀⠀⠀⠀⠀⠀⠀
#東京迪士尼 #新冠肺炎 #入場券 #超搶手
接觸角測量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全球最大數位新創基地———Station F 》
這裡是F站(Station F),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孵化器(輔助新創公司的育成中心),座落於原為舊式巴黎貨運火車站之處,面積111,550平方英尺,長度可堪比艾菲爾鐵塔的高度。
在2017年6月F站伴隨1,000位創始人正式營業,同年同月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公佈了一項科技簽證計畫,任務是讓法國成為「新創國家」。
雖然F站裡頭有亞馬遜(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及微軟(Microsoft)等大公司的辦公室,但這些績優股如今都是科技園區中的巨頭模板。更有意思的是,兩家法國大型品牌也駐點於此,分別是化妝品巨頭萊雅(L’Oréal),以及LVMH集團旗下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紀梵希(Givenchy)、軒尼詩(Hennessy)、絲芙蘭(Sephora)、泰格豪雅(TAG Heuer)等品牌。
F站的一些奢侈品新創公司,希望解決人們對於奢侈品與平價品的文化差異,因為這些新創深知,即使在高價位網站上,敲擊鍵盤購買的人大多是中產階級,遠比上流階級的人還多。
萊雅集團在2018年3月份首度進行科技收購,目前在F站經營9家美容新創公司工作室。在大廳內,可以看見LVMH集團支援新創公司的計畫(La Maison des Startups),其中有23家新創公司,旗下共89個工作站(逐年增加中),這些公司雖然不會成為Facebook的對手,一時間也不足以從經濟面翻轉科技業,仍有超過十家公司在訪問中大膽表示,他們有革新科技產業形象的雄心壯志。
LVMH旗下的Euveka,一間主打以服裝機器人來取代傳統木製模特兒的時裝裁縫公司,可按照客戶要求隨時改變智能服裝的形狀,其銷售經理伊娃.穆達爾(Eva Moudar)表示:「讓我們驚訝的是,如今測量服飾的行業標準仍是木製模特。」Euveka的創新讓服裝設計師和裁縫,得以將觸角擴展至任何身型的客戶,而不再受限於特定體型標準。
此外,萊雅集團旗下的Sillages,提供消費者在購物前體驗客製化的香水,如同電商眼鏡公司瓦爾比.派克(Warby Parker)的作法。也如Sillages創始人馬克辛.加西亞杰寧(Maxime Garcia-Janin)所說:「單單只用試香紙來選擇香水,就像是尚未接吻就急著結婚一樣。」Sillages不僅打破人人只知道使用香奈兒5號的單調性,也讓全球消費者一時之間能在巴黎享受個人調香師的待遇。
如果沒有法國的F站,萊雅和LVMH就很難在美國加州桑尼維爾(Sunnyvale,高科技企業進駐的矽谷城市之一)以外的地方營運,這兩家公司在2017年總營利超過800億美元,而他們在數位行銷的通路正蓬勃發展中,例如萊雅集團的電子商務雖只佔總營收8%,但其中國銷售額則佔了26%。
曾任iTunes執行長,現為LVMH數位首席長伊恩.羅傑斯(Ian Rogers)說道:「我們不只是想讓奢侈品網購化,也想讓線上購物奢侈化。」
F 站分成三個區域,前兩個區域是工作站work shops ,第三個區域便是提供科技人餐飲休憩的場所,走進F3,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綠色植栽布滿著整個天和地,懷舊溫潤的木質餐桌椅與前衛冰冷的鋼塑粗曠結構合為一體,陽光從透明的天頂灑下, 有種溫室花園的氛圍很寬闊、很溫馨。
室內戶外感也是F3的特點,場域內集合了各式餐廳,保留車站雛形的車廂餐廳,以及把酒瓶堆滿牆面成裝置藝術的酒吧,鄉村復古的塑膠餐桌, 諾大的餐廳,據說在週末這裡也是附近居民的family day的用餐選項, 各具特色的餐廳設計外,芭比娃娃的廁所門,以及貼滿照片的裝置藝術牆有趣極了,不過最讓我驚豔的是,2樓的Library 用餐區, 再度提醒人們,文學與科技沒有衝突,追求數位創新,仍不忘書與人的溫度。
Station F
#smartcity
接觸角測量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企業用戶與供應商爭相投入 七層次方案仍具五大隱憂
躋身企業轉型策略要角 物聯網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余采霏
雖然物聯網有龐大的商機,企業客戶也願意積極行動,但至今仍有五大隱患,包含連網成本過高、網路資安問題、生命周期管理、商業價值不明確以及商業模式不完整,都可能影響物聯網市場發展。
相較於其他新興的數位科技,物聯網(IoT)的技術與應用發展令人驚豔。不僅僅是生態圈蓬勃發展,市場成長力道強勁,其影響力更是滲透到各行各業中。根據麥肯錫估計,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可望上看11兆美元,目前包含個人智慧照護、智慧家庭、電商、辦公室、工廠製造,甚至於在汽車與城市,或多或少均已投入物聯網的相關技術應用中。
物聯網成功案例正在各地發酵,知名家用電器業者惠而浦(Whirlpool)在日韓家電廠商的激烈競爭下決定採用物聯網技術推出智慧家電,並且藉由感測器收集到的數據,提供特殊狀況警示、預測機器問題與安排維修,以互動方式讓使用者擁有全新的家電體驗,進而強化客戶關係;而全球著名的農業機具供應商John Deere則是運用物聯網成功地讓業務轉型。成立於1837年的John Deere原本專注在農業機具,提供機械與動力設備給農民,其後在農業機具上加裝感測器,收集在當地偵測到的雨量、溫度與濕度等數據,並且從土壤狀態、氣候的情況、雨水等變數中,分析彼此的影響,藉由物聯網技術找出提高農民收益的方案,如今已然成功轉型為農業資訊的服務供應商。
五大隱患影響市場發展
IBM沃森物聯網資深資訊軟體顧問林裕隆指出,許多先驅者已經開始複製成功經驗,向外推展到各地市場,物聯網的應用已經愈來愈成熟。「雖然物聯網有龐大的商機,企業客戶也願意積極行動,但至今仍有五大隱患,包含連網成本過高、網路資安問題、生命周期管理、商業價值不明確以及商業模式不完整,都可能影響物聯網市場發展。」
他以生命周期管理為例進行說明。在收集前端物聯網裝置資料時,數據通常會經由Gateway收集到後端的平台,如果在一開始沒有設想好所有環節,後期需要改變或增加時,就會變得相當麻煩。他提到,有些小型的IoT Gateway是把韌體寫入MCU內部的ROM,假設企業決定要從A物聯網平台改成B物聯網平台,這時ROM就要重寫。如果要一個個回收維護,勢必耗費不少人力成本,但若要一次汰舊換新,成本又過於高昂。
「關鍵重點還是商業模式是否能運行,如果模式不對,初期雖然有機會佔有市場,但也不會長久。如果能夠獲利,連網成本、資安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等也就不會是挑戰。」林裕隆說。
方案細分七層次 業者擴張市場
IDC企業應用研究部研究經理蔡宜秀指出,已經有不少企業將物聯網視為一種業務戰略商業策略。根據IDC去年針對全球製造業進行調查訪談,有25%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導入IoT相關解決方案,另外,近50%企業將在未來一年內進行相對應投資,而有25%的受訪者表示,預估將在未來二年內進行IoT相關的投資計畫。而已經導入IoT的受訪企業中,也有19%的企業表示會進一步加碼投資。
平心而論,物聯網其實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市場,包括設備供應商、通訊服務提供商、物聯網平台業者、軟體供應商和IT服務提供商,也都紛紛投入在物聯網市場中。IDC也把物聯網區分為七個不同層次(Layers),第一個層次是Module/Sensor,主要是從測量的環境或物體中進行資料收集與傳輸,包含攝影機、水位探測器、空氣品質傳感器或是心率偵測器等等。
第二層是Connectivity。除了4G或5G這類型的行動網路之外,包含低功率網域LPWA(Low-power Wide Area)、ZigBee以及其他的網路技術都歸屬在內。第三層是IoT Gateway,係指已經做好軟、硬體整合,並且具有運算能力的裝置,能將收集得來的資料先進行初步的流量管理、分析或資料管理,然後再傳送給後端的IT系統。 第四層是Cloud。亦即上述IoT Gateway會把資料回傳到雲端,這裡的雲端並不一定非得公有雲,私有雲或混合雲也都可以。第五層是Open Data Platform(開放資料平台)。現階段,已經有一些平台業者或第三方供應商把收集到的數據或資料,透過API的方式,分享給合作廠商或是各種對資料有興趣的開發者做資料串接的動作。第六層是產業物聯網平台(IoT Platform),例如PTC ThingWorx平台、GE自行開發的Predix等等,而第七層則是應用服務(Application Service)。
她提到,因為前三層Module/Sensor、Connectivity以及IoT Gateway的解決方案比較硬體導向,市場區隔逕渭分明。但是從第四層到第七層,也就是雲端到應用服務層,邊界愈益模糊,原因是業者希望向外拓展觸角開拓市場,其解決方案涵蓋範圍也就更廣泛,以產業物聯網平台為例,業者的解決方案內一定會有機制可以讓使用者收集到所有資料,並且透過API的方式跟合作夥伴或產品進行介接,同時解決方案本身就已經Cloud Ready,且由平台來進行加值。這種情況尤其是在近兩年特別明顯。
釐清目標再投入 策略決定企業應用
蔡宜秀指出,全球物聯網的預算將從2015年的6,252億成長到2020年的1.29兆的規模。從投資佔比來看,Module/Sensor以及Connectivity的投資相對比較多,原因是IoT買家在投資時的分配,還是以底層基礎建設為主。接下來,才是應用軟體服務相對投資較高。
她提到,企業物聯網應用現今面臨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於「策略」。藉由物聯網技術,企業到底想達到什麼策略目標,「是要與消費者互動還是優化流程?是要降低營運成本亦或創造新的商業營運模式?往往企業心中還沒有很清楚的答案,也沒有明確的方針。」另一方面,當想要進行物聯網投資時,企業必須要涉獵更多的技術,而不再只限於內部的基礎架構,因此,科技的複雜性也將成為企業另一項必須克服的挑戰。
附圖:▲ 從投資佔比來看,Module/Sensor以及Connectivity的投資相對比較多,原因是IoT買家在投資時的分配,還是以底層基礎建設為主。(資料來源:IDC)
▲ IBM沃森物聯網資深資訊軟體顧問林裕隆指出,物聯網發展有五大隱患,但關鍵重點還是商業模式是否能運行。
資料來源:http://www.netadmin.com.tw/article_content.aspx…
接觸角測量 在 接觸角(水滴角)測量儀-新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接觸角 (水滴角) 測量 儀-新款. 產品功能.可量測液滴平均角度.左右液滴角度.液滴體積、液滴直徑、靜 ... ... <看更多>
接觸角測量 在 接觸角量測儀(Contact Angle Meter) 實機教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科會科教處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經費補助奈米科技前瞻人才培育整合型計畫執行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接觸角 量測儀器教學影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