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同時也有4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利會#禾林#青埔 這次所拍的地點一個是位於青埔國小對面的桃園農田水利會青埔行政大樓,一個是禾林Rich One。 水利會大樓位於青埔路二段上,是目前青埔地區最具藝術造型的建築,已於2020年9月完工,是個地下3層,地上9層的綠建築,具備辦公、休閒、大禮堂、國際會議廳和實驗室等多功能設備與功能...
「政大商研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我在政大企研所(MBA)的日子-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政大MBA Program (企研所)招生說明會| 學校| Taipei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政大企研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商研所 在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_改制說明(別蓮蒂 ... 的評價
政大商研所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阿里巴巴會是下一個孔子學院?
國安局、教育部不可不防!】
阿里巴巴於四月才於北京總部設立黨委,與中共的關係可謂「密不可分」!而中共也在今天高調宣布針對網企監管整改,並進行全面監管、監控,各部門傾巢而出,以反壟斷、金融穩定、數據審查等措施,重擊電商、金融科技、共享交通、外送等網路服務業。
就在這時,政大卻公布攜手阿里巴巴推出產學合作,不禁令人聯想,中共是否將「阿里巴巴」產學合作變成「孔子學院」翻版,以促進經濟發展,培育電商人才之名,行中共文化統戰之實!
🔥阿里巴巴幾乎已被中共接管
此阿里巴巴非彼阿里巴巴!
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北京)總部於四月成立黨委,在此之前,該公司只在其杭州總部設有黨委,2016年實施北京、杭州「雙總部」後,北京總部雖無設立黨委,黨員人數卻超過員工30%以上,而於北京總部設立黨委,可以說是幾乎已被中共完全接管。
🔥 阿里巴巴與台灣大專院校產學合作
教育部 國安局不可不防
阿里巴巴國際站釋出「台灣外銷電商加速方案」課程,第一階段已有全臺26所大專院校以及34個科系的學生與教授共63位報名參與培訓。
台灣是民主國家,縱然應該尊重大學自治、教學自由,但中共過去趁此置入教育體系,進行統戰思想,劣跡斑斑。
去年教育部也公布台灣有72所國內公私立大學為招收中國留學生及研修生,應中方要求私下簽署「一中承諾書」等政治聲明,足見中國善於利用學術交流之名行政治統戰之實。
阿里巴巴集團於電商市場有其商業價值,使台灣產業與學生相繼學習,但欲促進經濟發展、產學交流等目的,也必不可忽略阿里巴巴目前於中國之現況!教育部、國安局更應主動介入了解、不可不防。
🔥阿里巴巴學院將成孔子學院翻版?
孔子學院成立宗旨是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但實質卻是在進行國際宣傳暨間諜工作,替中共大外宣!在國際間引發爭議,更一再被披評是裹著文化糖衣的紅色滲透。
加拿大、美國、德國等國,拒為中共政治宣傳,皆相繼關閉孔子學院。只要稍加研究,便能發現孔子學院的規畫乃是中共一項重大的國際宣傳暨間諜工作,只是表面上以文化交流的名義來加以掩飾。
2009年10月22日出版的《經濟學人》引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的李長春,他說孔子學院是「中國大外宣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來的發展顯示出孔子學院遠遠不只如此。
大部分的孔子學院都是中國大使館、領事館的間諜分支機構,藉此來控制中國學生、蒐集所謂敵人的情報、威懾異議人士。
❗️被中共接管的阿里巴巴是否應視為「中國政府的延伸」,其與本國各單位合作是否摻雜其政治思想並且合作制度與招聘上是否考慮政治忠誠?
❗️阿里巴巴滲透台灣中小企業,甚至進入校園,是否係中共欲創造孔子學校翻版?
🔥嘉瑜呼籲:
⛔️請國安局加強掌握國內企業、民間團體與對岸交流情蒐,防止中共以各種方式滲透校園,也請教育部替台灣學子把關,在不影響大學自治前提下,避免各種教育合作以教育之名,行統戰之實。
⛔️嘉瑜也提醒國人,由於中共靈活運用各種情工手法,加大對我國進行統戰滲透之力度,運用手段更為全面、多元,務必提高警覺,共同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
🔔相關新聞
2021.08.25 阿里巴巴集團政大商學院合作 推出電商實戰課程
https://pse.is/3nkd46
2021.03.22 瞄準中小企業,阿里巴巴國際站推外銷電商培訓課程
https://pse.is/3pdu3d
2020.10.16 中共藉孔子學院對美搞影響力作戰 蓬佩奧:年底前全關了
https://pse.is/3njlx7
2020.09.22 德國政壇醞釀提案關閉孔子學院,學界出現質疑聲浪
https://pse.is/3n2arn
政大商研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徵才機關:國立屏東大學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名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10/09/10~110/10/22
資格條件:
1. 研究所畢業以上學歷(教育或人文社會相關科系為佳)。
2. 具基礎電腦文書作業軟體基本操作能力。
3. 須願意前往海外出差,配合訪視海外任教學校教師服務狀況(以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為主)。
4. 具備英語檢定文件為佳(如有請檢附證明文件影本)。
5. 具備高中、國中或國小教學經驗為佳(如有教師證,請檢附影本;如有學校服務經驗,則請檢附證明文件正本)。
>
工作項目:
1. 統籌教師甄選相關事宜(如公告簡章、辦理甄選說明會、教師資格審查、敘薪、簽約與行前培訓等)。
2. 統籌輔導訪視事宜(如安排行程規劃、彙整訪視資料)。
3. 辦理教師研習(如課程安排等)。
4. 諮詢電話回覆及經營網路平臺。
5. 計畫各項經費之核銷採購及代撥教師薪資。
6. 辦理本計畫成果發表會及編撰計畫成果。
7. 需配合計畫業務性質至國外出差。
8. 配合處理主管臨時交辦事項。
工作地址:
國立屏東大學國際事務處(屏東縣屏東市)
電子地圖
聯絡E-Mail:chungchihui@mail.nptu.edu.tw
聯絡方式:
1. 收件日期:請自即日起至公告截止日10月22日前 (以郵戳日期為憑)檢附資料:Excel甄選名冊、報名表(含自傳及工作經歷)、學經歷證件影本及其他有助審查之資料,寄送應徵表件至900392屏東市民生東路51號(國立屏東大學 屏商校區 行政大樓3樓 海外任教計畫專案辦公室)收或親送,信封封面請註明「應徵國際事務處海外任教計畫專案助理」,報名資料電子檔email至chungchihui@mail.nptu.edu.tw逾期恕無法受理。
2. 聯絡方式及連絡人:08-7663800#17004;E-mail:chungchihui@mail.nptu.edu.tw鍾小姐。
3. 經書面初審合格者,擇優另予通知面試日期;不合格者,恕不另行通知,所寄附件資料亦不退件。
4. 經面試擇優錄取正取1名,備取若干名,候補期間為3個月,自甄選結果確定之翌日起算,錄取名單公告於海外任教計畫官網(https://teab2.nptu.edu.tw)。
5. 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7-1條規定,應徵人員不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性侵害之犯罪紀錄。
(2)曾經主管機關或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有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屬實並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解聘或不續聘者。
6. 應徵人員同意本校得依「學校辦理契約進用人員通報查詢作業注意事項」,向教育部辦理其相關資訊之蒐集、利用及查詢,並同意法務部、警政機關及教育部提供相關資訊。
7.薪資待遇:依教育部專案委辦計畫相關敘薪規定辦理(碩士:新臺幣3萬7,410元起薪)。
8. 相關報名資訊及表件,請至本校網頁瀏覽及下載 (https://oia.nptu.edu.tw/index.php)
職缺類別:
不須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職缺
* 請注意:本職缺啟用應徵人員調閱履歷功能,應徵者需同意開放履歷給徵才機關調閱 公務人員應徵作業說明
政大商研所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水利會#禾林#青埔
這次所拍的地點一個是位於青埔國小對面的桃園農田水利會青埔行政大樓,一個是禾林Rich One。
水利會大樓位於青埔路二段上,是目前青埔地區最具藝術造型的建築,已於2020年9月完工,是個地下3層,地上9層的綠建築,具備辦公、休閒、大禮堂、國際會議廳和實驗室等多功能設備與功能。其旁一個是正在興建的威均峰澤建案,另一個是快接近完工的國泰金融資訊中心。
禾林Rich One是由禾林開發建造,位於高鐵站前西路二段與青商路交叉口處,公設規劃主打飯店式精品宅概念,總戶數為208戶,RC構造,分A、B兩棟,鄰近青埔市民活動中心,建築外觀簡潔大方,公設裝潢講究,算是青埔地區目前最有質感與品味的社區。而一旁則是目前正在興建中的威均京悅與禾林二期。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山水畫家的藝術」頻道推薦播放清單:
梁震明水墨作品賞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9nXm38PQcabEIbffxyp-h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TfktfF0G6o3zCLipJvc-n
水墨藝術材料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s1alttOymTOkXl3IhRW04
紓壓療癒輕音樂空拍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rrHknKxWuwRy8UIh6EnUQ
台灣海景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471Ieo4YaalS5yvbDAIyu
4K畫質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72YQD4vgRR9NaI-brI-4Q
桃園青埔特區記錄: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SI3tWDXsgQUuzgKzRSGxY
新北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fbQybqr__G4cLGrtVugsl
桃園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weKa4jfWGZW39J9ASipD7
新竹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k7e3AvAuU6IWQsbvn49e6
宜蘭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nNCun9gC5UM3In0ztXDG_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SOSUiy0eww/hqdefault.jpg)
政大商研所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3) ▶ 1980-MAY. 18 光州事件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00:17:02) ▶ 1999-MAY. 19 星戰首部曲 /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00:28:50) ▶ 1949-MAY. 20 臺灣實施戒嚴 / 《返校》Detention
(00:58:59) ▶ 1927-MAY. 21 林白飛越大西洋 / 《壯志凌雲》The Spirit of St. Louis
(01:08:26) ▶ 1990-MAY. 22 Win. 3.0 發佈 / 《微軟英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01:18:03) ▶ 1951-MAY. 23 「和平解放」西藏 /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01:39:06) ▶ 2006-MAY. 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5/18 ~ 5/24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YswBJUtbdnY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u7av7di9t908626v9us73y/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80-MAY. 18 光州事件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1980年5月18日到27日之間,韓國民眾在光州發起民主運動,希望政府下令擴大的戒嚴令能夠解除。當時總攬軍政大權的全斗煥下令軍隊進入光州暴力鎮壓,流血衝突擴大。直到民主派領袖金大中被捕後,光州民主化運動才以平民165人死亡的悲劇收場。
.
▶ 1999-MAY. 19 星戰首部曲 / 《#星際大戰首部曲》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是目前《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的劇情時間最早的一部,也是星戰創始人 喬治盧卡斯睽違16年後再度推出的星戰系列作品;故事描述了銀河共和國的一場貿易衝突意外發現了某種黑暗勢力正蠢蠢欲動。
.
▶ 1949-MAY. 20 臺灣實施戒嚴 / 《#返校》Detention
520聽起來是個非常浪漫的日子,也或許是固定的總統就職日,但在82年前,1948年,國共內戰持續升溫而實施了第一次全國戒嚴令,並在隔年宣布台灣省全境進入戒嚴狀態,開始了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
.
▶ 1927-MAY. 21 林白飛越大西洋 / 《#壯志凌雲》The Spirit of St. Louis
美國飛行員 查爾斯林白,在1927年5月20日駕駛著單引擎飛機 聖路易精神號從美國紐約羅斯福飛行場起飛,隔日在法國巴黎的勒布爾熱機場降落,完成了歷史上首位單人不著陸飛行跨越大西洋的壯舉。
.
▶ 1990-MAY. 22 Win. 3.0 發佈 / 《#微軟英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1990年5月22日,微軟公司出品了Windows3.0作業系統,是第一個獲得商業成功,並且能夠與蘋果公司的麥金塔電腦相抗衡的作業系統產品,也是控制台、小作家、小算盤、小畫家、接龍遊戲等經典輔助軟體問世的起點。
.
▶ 1951-MAY. 23 「和平解放」西藏 /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1950年,在經過大約半年來的混亂局勢,國共內戰後的西藏一直向國際求援尋求獨立的可能;到了隔年初,中共人民解放軍兵臨城下,西藏才和中共簽下和平協議,中共也對外宣稱「和平解放」西藏。
.
▶ 2006-MAY. 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由美國前總統高爾所主導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2006年5月24日上映;內容以極具舞台魅力的高爾演講,以及多份研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研究報告作為主體,讓全球掀起一股討論環保議題的熱潮。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swBJUtbdn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8R1kaAnz8rYbSbv4k7N-ZntTNDA)
政大商研所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成功者的故事
但很多時候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前面所經歷的失敗!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創業家失敗的故事分享
相信絕對可以讓你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
一起來聽聽我看完以後的感想吧~
本書介紹:
「搞砸之夜」主辦者──全球知名組織Impact Hub 台北分部,特別與台灣知名管理學者黃國峯博士合作完成這本書。黃國峯博士為政大EMBA執行長,也是國內知名策略學者,多年來深入研究與撰寫的商業個案,備受肯定。黃博士以曾在「搞砸之夜」上分享失敗經驗創業家的故事為素材,並與創業家們進行多次訪談之後,完成這本書。
在書中,除了梳理一個又一個充滿啟發的搞砸真實故事,黃博士更提出一套非常實用的系統性分析架構,供創業家、經營者思考關鍵策略與組織營運管理觀念,一一破解經常被創業者誤解的管理迷思!
#好書推薦
#閱讀
#非讀不可
▶▶▶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歡迎來信:service@rucoltd.com
➡鄭匡宇學院網站:https://www.learnforbetter.com/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KuangYuCheng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intalk/
↓↓↓鄭匡宇【隨時來點正能量】podcast上線囉
蘋果:https://apple.co/3529MdS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motivateyo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0NwxXIqcDE/hqdefault.jpg)
政大商研所 在 政大MBA Program (企研所)招生說明會| 學校| Taipei 的推薦與評價
政大 MBA Program (企研所)招生說明會, 台北市。 6102 個讚· 1063 人正在談論這個。 2023 政大MBA 招說會場次【甄試A組】09/15(五)19:00-22:00 【甄試B ... ... <看更多>
政大商研所 在 政大企研 的推薦與評價
... 政大企研(乙組:選考管理學) 正4,一、個人. 愛心. 33. 14. 收藏. 研究所. 6月11日. 112 研究所推甄政大企研(MBA)B 組/政大科智/台大國企上榜心得— 上篇(書審準備). ... <看更多>
政大商研所 在 我在政大企研所(MBA)的日子-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政大企研(MBA)即將畢業的碩二生~
2年前的此刻,我跟上榜的同學一樣,是各種興奮各種上榜心得文亂貼,當時我就想說,
一定要寫一篇文來回饋未來想考商科研究所的學弟妹們,那就是此時此刻囉~
以下心得文純屬主觀以及個人體驗,大家拜託當參考就好XD
-------------------------------------------------------------------
前言:
不知道想考或考上商學院的同學們初衷是什麼呢?
理由不外乎:
想結合大學所學、想創業、對社會企業有興趣、想學行銷、想去運動或電商產業做行銷、
喜歡與人互動所以做人資、想在研究所廣結人脈擦出火花、想跳脫原本的舒適圈
並突破自己...etc
但根本原因,我想是為了能拿到有名大企業的Offer並賺更多錢吧!
其實這沒什麼不好,很實際也很無奈,不論是之前所學在台灣難以發展(遠望生科....)、
討厭原本科系、討厭原本公司等,
再加上台灣重視學歷的氛圍,因此想要在研究所考試上投資自己一把,拿個好的商學學位
。
的確,以前的政大企研確實能給你拿到不一樣的工作入場券,可說是考上=有好工作,不
過這個優勢已經隨著時間越來越低...
課業:
政大商院的名師非常的厲害非常有經歷,不過實際上真正會教的其實就那幾位老師,有些
課你會發現:靠杯,我花2-3萬元來上不知道在幹嘛的課.....
但還是能學到東西:靠著大量的報告。
政大企研我不說強到哪去,但報告我認為是全台最重之一,碩一每天都要個案討論,並完
成報告,最後你會發現一天下來只有吃飯時間是在休息,幾乎到最後每天
都是12點後才脫離報告討論,還只是討論喔!你還沒完成它呢! 所以常常1、2點才會上床
睡覺....
你說很扎實嗎? 這要看你從什麼角度,寫報告能力會變強沒錯,但到了學期中以後,大家
其實已經累到受不了,很多個案文章開始隨便看隨便找中文翻譯,導致上課的時候根本
不清楚個案的背後是什麼,因為根本沒讀熟RRR
如果每份個案全力讀,是很扎實沒錯,可惜經驗來說很難做到。
你說這是同學個人問題?!
我不否認,但我覺得課程設計是有機會避免這種事...
因此以課程來說,政大50學分才能畢業的門檻真的太重,而且是無謂的重,而且學費又那
麼貴....
而且企研所教的知識是相對軟性的知識,例如:行銷、組織、人資等等,這些知識你要說
很專業嗎?但卻又沒有像財金、金融、會計所那樣有一項門檻相當高的知識。
這會使得很多同學會覺得2年所學的似乎不夠具有專業性。
真的要說的話,政大企研所訓練出來的學生很會報告和做PPT之類的,不過也難怪國外的
MBA都是收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來念。
比賽:
另一項我覺得很有趣的事,商業競賽。
常常有個現象:沒打過的人會很有衝勁,但打過之後都會說寧願去實習XD
說到底畢竟是比賽,因此成就一隊,賠上其他隊伍是正常的事,但矛盾的是,比賽這種東
西真得太過主觀,常常會讓人搞不清楚比賽的評分制度倒底是怎樣,比賽到底是在
幫助學生創業或訓練 還是 在看學生上台表演阿...
政大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比賽機會,如果你想要跟著同學有一段美好的拚一波時光,那
還真不錯~ 但如果你是重視未來工作的話,我會建議去實習,學得比較多,履歷也比較加
分。
比賽其實就玩那幾招,商業模式就那套再玩,實在沒有變出什麼新模樣XD
移地教學:
這是我覺得政大企研不錯的特色
有幾門課是帶著同學和一群中高階經理人和創業家一同上課,藉由這堂課會有很多互動交
流的機會。
類似這種課程在政大企研非常多,雖然不會因為接觸這些經理人/創業家,
就真的得到offer或實習,但可以了解這群台灣所謂菁英分子的思考模式和人生歷練,這
會讓你對於未來更有想像,同時也對現實更有妥協XD,會有助於各位的職涯規劃。
還有就是有機會到國外企業參訪,我個人是很幸運的選修到和北京清華大學MBA(他們都有
一定的社經地位)交流的課程,藉由兩岸交流上課的模式,你真的會對中國的經濟及政策
更有"感覺",而且會得到對岸的人脈,在諮詢、將來就業還是生活上都頗有幫助,
他們都非常的熱情,當然不乏政治因素啦!
類似的課還有日本企業參訪、歐洲企業參訪等等。
企業實習/合作專案:
學校及課程常常會有和企業合作的機會,因此製造了很多實習及合作專案的機會,但話在
前頭,不一定是各位想像的好公司XD 甚至你會發現,有些所謂的"高幹""菁英人士""創業
家",人前人後、台上台下一個樣啊...
但我還是要說,個人認為這種實作對於將來工作才是最實質的幫助,這點政大商院是真的有在幫忙,
能讓自己的履歷加個分,而且在台北蠻多實習缺,不算難找。
不過我覺得其他間學校應該也有類似的機會,因此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政大企研所的特色XD
交換:
政大交換的機制對於學生非常有利,學校會有許多program專門服務交換生,這會讓出國
的門檻大大降低,有意交換的同學來政大是真的非常有幫助,雖然還是一筆錢啦QQ,小弟
我就是家境無法支持交換所以放棄。
而且你說交換能增加履歷嗎? 實質幫助可能不大,但如果能讓英文(外語)更好,就非常有
用XD
交換所得到的其實就是豐富人生閱歷。
我在實習公司的一位主管說過,人生再不利用這個時間體驗國外文化,
下一次就是4、50歲以後了,之後出國只是去玩或是短期出差(長期國外駐點例外)。
工作:
回到一開始主題,以前的商學院名校確實能給你拿到不一樣的工作入場券,
可說是考上=有好工作,但現在我認為不一定是這樣。
原因我認為有:
1.台灣就業環境越來越差,職缺變得很少。
2.出國念書的學生越來越多,回國後一同競爭職缺(簡稱海歸)。
政大企研在職場上的優勢越來越低,現在的外商FMCG及銀行大多都選擇語言優勢的海歸,
而本土銀行MA也開始被海歸侵蝕,去面試過的同學很多都有同感。
你說你不喜歡金融業? QQ很遺憾的,現今台灣環境,金融業及外商MA的Pay很容易讓你有讀商學院才值得的感覺,
在科技業、本土產業for商學院的薪水可能會有落差。
你說金融業很操,才這麼賺。可是同學,其他產業一樣的忙一樣的操阿QQ
或許你會說,待遇是其次,重點是喜歡的產業RRR!
非常好!這是很正確的觀念,
但是...等你真的和同學一比較後,以及檢視自己為何來念商學院時,心裡可能會不平衡。
那如果在提到行銷公司、運動產業、資訊業、新創公司等等的話,那這樣的落差會更有感
覺> <
資源:
真的要說的話,政大帶給我最多的就是:資源。
可以選擇的資源多到爆炸,聽起來超棒不是?
然而,你很難知道哪些選擇是真心喜歡的、哪些是你想要的。
很多人說:不要問什麼是好的工作,要問你自己想要什麼....
乾! 就是看不出來什麼是想要的RRR
記得我同學碩一下學期,得到一個看似很棒的offer,讓他放棄實習機會,直接進公司開
始工作,結果不到3個月就被公司收掉QQ
甚至有人會認為:
雖然沒來唸政大,就不會有這些機會,可是得到這些機會,卻不一定比沒來念的機會來的好XD
簡單說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但這一瓢不一定比較甜。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當初選擇的初衷,然後說服自己不後悔地衝吧!
----------------------------
以上是我的就學小小心得,但我要澄清,我完全不是要勸退各位以政大企研為目標,
我反而很珍惜我在政大兩年時光,這裡的生活是真的很充實,雖然真的很累但回憶滿滿,
很慶幸當初自己能考上政大企研。
總結來說,政大企研的資源真的很多非常多,但沒有就業及高CP質(學費真的貴= =)的保證
,重點還是得不斷加外語言能力以及實習經驗來充實自己。
考上只是個開始
給已經考上的同學參考,也歡迎未來要考試的同學們以政大企研為目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64.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91151889.A.0EF.html
※ 編輯: driger47 (49.217.164.48), 04/03/2017 00:54:48
每屆政大企研大概有2、3位生科人
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其實可以理解技術導向的科技業對於企管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如RD人才。
其實台灣一直有所謂的EMBA的高階經理人班,台政也不外乎,
但就如大家所知道的,常常戲謔這種EMBA都是去交朋友的。
其實這與台灣就業環境有關,一般來說他們應該要留職或離職,才能專注在這些學業上。
但偏偏企業不太會支持,而且他們也不敢貿然作出這些舉動,
畢竟對於這些人來說,1-2年完全沒薪水會有很大的壓力...台灣似乎很少有那種投資員工的思維
而政大MBA是有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念,算是蠻好的舉動,但很多政策和課程對於他們的彈性很低
同時他們也常面臨上述所說壓力的問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