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兒讀讀樂 📖#英文好網站系列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Tumble Books】
裡面有英文故事書、小說、影片、數學等等
上百本📖任孩子們挑選!
選一本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書吧!💖
👉網站連結:https://www.tumblebooklibrary.com/Home.aspx?categoryID=13
小提醒:該網站註冊需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申請!網站要用Flash player,所以手機可能無法觀看唷!
------------------------------------------------------------
適合 #全年級小朋友 #超神小編😎
#輕鬆學英文 #幼智英兒abc👦👶👧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
「故事書小說」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幼智英兒abc - 12歲以下寶貝的美語園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大牌人妻法國大暴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積木國王 大黑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小小說書人】張玲最會說故事:愛哭公主|小行星樂樂TV 的評價
- 關於故事書小說 在 2021.03.23.小小說書人比賽中年級組特優說書人:303王昊澤故事 的評價
故事書小說 在 大牌人妻法國大暴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那好到不行的厭世生活😅』
上禮拜聊到積極奮鬥的小酥酥
這篇就講我的厭世人生吧(偶爾來點負能量🤣)
大家都知道我們這種”新鮮的”外籍配偶
剛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
之前在台灣時還有在工作
雖然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工作也沒賺幾個錢
但至少生活好像有個重心,和社會也有個連接
來到法國後彷彿人生砍掉重練、自廢武功
要重新學習另一個語言、文化、生活中的一切
雖然在法國生活這3年我和喬納酥算是忙碌的
但畢竟我還是個菜菜的外配+家庭煮婦
所以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待在家裡
總覺得我腫麼老是廢廢der😞
我發現很多身邊的朋友同學在當全職媽媽後
有時在夜深人靜時難免會輕輕的嘆息難道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每天繞著老公小孩轉了嗎?
好像漸漸的失去自我、失去了自我價值
我雖然還沒當媽,但我開始懂的這些媽媽們的心情
很多人都認為:妳每天閒閒在家日子不是過的超爽
對啦~其實是蠻爽的(威~🤣)
但內心就是有點空虛(我常說我「空虛寂寞覺得冷」是真的啊!)
每天醒來沒什麼事做,要嘛滑手機、要嘛用電腦,有時打掃家裡、洗個衣服,老公下班前把晚飯煮好,一天又這樣過了,然後明天又一樣的循環♻️無不無聊?悶不悶?
彷彿人生被按下了暫停鍵⏸️我前進不了
我常在想如果我還在台灣的話🇹🇼
我會去報名一些課程,我很想學影片編輯💻、攝影📷或插花💐(喂喂妳應該學法文吧😒)
我其實很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卻被侷限在他鄉
有時覺得我像是被困在高塔中的國際亡美(因為我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公主👸🏻😂)
反正就是有種「被困住」的感覺
好像什麼事都做不成
但我意識到更恐怖的事來了⋯
就是「懶散會變習慣」,它漸漸的吞噬了我們的動力,掏空了我們的身心,每天渾渾噩噩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其實我也可以在家自學我想學的,就算成不了大師但也可以略懂一些皮毛
但⋯我沒有動力去學習
我覺得好煩,我總是靜不下心
看著老公一直在往前走,我卻在原地停留
你說我待在家很爽,但事實上我「內心好徬徨」
很多朋友說我對自己要求太嚴格
我在法國不是也有自己的小事業(錢來也)
想想我算是幸運的不用當伸手牌跟老公拿錢
我也算是有收入的
我和喬納酥在法的這3年為了其他小事業也做了很多努力
但為何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廢?🤔
剛開粉絲團時我常自稱「耍廢人妻」
我後來真的覺得這4個字快殺死我!
我幹嘛要把自己定義成我不喜歡的人😫
喬納酥之前看我悶悶的他鼓勵我多看點書和學一些我想學的,就算不是學法文也沒關係
他希望我充實自己的生活,但我當時聽不進去
後來我懂了因為我的內心一直在流失,沒有再補充,而漸漸的迷失自我,所以不開心好厭世
我想起以前小時候,在那個沒手機沒電腦、網路不發達的年代
那時的我很愛看故事書、小說(還有漫畫我自己招😝)
但現在竟然連一本書都看不完,很多網路文章我也懶得看,我停止充實自我,難怪我一直覺得我在原地停留
我前陣子想想,反正現在能做的事情也不多,想學的事也學不太到,那不如就看書吧~
所以最近我又開始閱讀(抱歉還是 不是法文書🤣)
有些好書(或網路好文)真的會激發我的想法(maybe動力)
讓我不會腦袋空空的感覺
好像還蠻不賴的~
自從有了自己的車後開始可以趴趴走(順便一提我的車是自己買的,很多人都以為是喬納酥買給我的,我沒多解釋什麼,就當個美麗的誤會,但我常常說我們女人要獨立(內心或經濟),這句話不是說假的,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會在感情或婚姻當中,被對方綁死,因為我有籌碼,我有條件和另一半平起平坐,這很重要但卻很容易被忽略)
最近很愛去朋友家串門子
雖然這都不是正經事兒,但起碼我的生活漸漸不那麼「空虛寂寞覺得冷」
關在家裡很爽但如果你是天天關在家裡
你真的還會覺得很爽嗎?😒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我真的建議各位不管你/妳是否有在上班,還是在家當煮婦又或者妳是全職媽媽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無力徬徨,那就是充實自己的時候
生活每天不斷推著我們向前
我們就沒有理由讓自己原地停留
有時我反倒羨慕在台灣的你們
資源很多又是自己熟悉的環境
做任何事會比我容易很多
如果有想做的事那就去做、就去學
常常我們都是自己被自己給絆住
其實自己才是那個最大的敵人
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問題來源,然後去克服改善
不然我們永遠開心不起來,然後老了才遺憾
那就來不及了~
這篇不是在寫我們要去幹什麼大事bla bla bla的
也許成就大事離我們太遙遠
但至少讓我們的生活過的充實
We are “alive “ not “survive”
要活的有意義而不是行屍走肉般的存在著
我也需要加油
我們一起加油
好咩?💪🏻
#有沒有收入_家庭_小孩都是另外一回事
#記得不要讓自己停滯不前
#那才是最恐怖的
故事書小說 在 積木國王 大黑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雜誌記者:你覺得學習是什麼?
大黑白:學習? 我覺得我是在探索
.
玩樂高以來 很少人訪問我小時候的成長過程
這次《親子天下》讓我回顧了還是學生的日子
.
小時候⋯⋯
唯一優點大概就是小時候有玩過樂高積木 哈哈
.
我從小補習補到大 因為親戚是開補習班的
但成績重來沒因此而好過
爸媽說「就算沒聽 去那邊坐一坐一定有差啦!」
沒想到我都去那邊畫課本
.
我一直以來都無法看 故事書 小說 連漫畫都無法
更別說死板板的課本了
我唯一好的科目是數學 尤其幾何圖形學
其他要背進腦子的都掛點
.
每位老師都跟我父母說「我不是笨 我只是不認真」
.
而同學朋友之間也會跟我討論哪個漫畫或電影情節
我都說「我沒看耶⋯⋯」
直到現在我用電腦看電影
只要不是講中文的 一律要一直按暫停
看完演員講比較長的一行字 才讓他繼續演
去電影院更不用說了 要一直問隔壁的「現在他要幹麻?」
變成超討厭看那種一直講話的電影
.
被迫培養出 很愛看表演 或演唱會
看個動態 配個音樂 沒有台詞 沒有字幕 讚啦XD
這對後來作品的起承轉合 有了很大的幫助
.
.
我覺得上帝是公平的
「他拿走你一些東西 但不會忘記補足一些別的給你」
.
長大後才回頭想想
我是不是有「閱讀障礙」但我沒去測驗
但我「立體感」很好 (自己講
很喜歡一格一格的東西 尤其樂高積木
.
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 我很慢熟 不擅長表達
每個大人都說我是內向的小孩
每個同學都說我瘋瘋癲癲 超級外向
.
連去學校福利社買東西
我是到了小學六年級才敢
一直都是媽媽送便當飲料
每天早上還要被餵吃早餐到五年級
書包課本也不用自己換 媽媽會換
是個超級大媽寶 現在想想是有點丟臉
就是放學都要站在家長接送區的那種 哈哈
.
上學唯一最快樂的時間是「下課十分鐘」
再來就是「美勞課」
花時間創作是唯一能得到「成就感」的媒介
.
但國中的「美術課」通通都被別科借去考試了
因此我自己在偷偷借回來 上課都在畫圖
尤其段考考卷背面是一定要畫的 因為我都不會寫
.
當年「讀大學」是一種指標 (也許現在還是
學校會說「現在要努力讀書 要玩 上大學再來玩」
.
那時候我就在想世界好不公平
國英數學科好的人可以讀好學校 甚至有好的工作
其他專長厲害的人就沒學校
尤其學藝術「還會被說沒飯吃?」
.
大學基測放榜的那天 我帶著成績單回家
我媽看了很難過 兒子沒學校讀 沒有一間學校要我
但為了完成爸媽的心願 我還是參加大學獨立招生
用考素描的方式考進大學
即使我不是這麼想讀書
但即使高中畢業就出社會 我也不知道只會畫畫能做什麼
.
.
後來花了四年讀設計
因為畢業製作的壓力 用紅包錢買了樂高來玩
一玩就開始瘋迷 就很少畫畫了
但學藝術 對樂高創作是有一定成分的幫助XD
.
來台北工作的這段期間
我不斷用樂高創作 放上網路
既然不會口語表達 只好練練文筆介紹作品
即使我不會太深奧的詞彙 也變成要逼著寫
.
回過頭想想 這段學生時期 我不覺得我在「學習」
而是尋找我喜歡什麼 我能做什麼 所以我回答「探索」
.
從小課堂上也沒有教我如何堆積木
但我現在卻靠堆積木維生
.
我沒有很高的學歷 沒有厲害的比賽獎項 或頭銜
.
我就是熱愛藝術創作的 大黑白
.
《親子天下》83期 10月份
樂高藝術家 陳冠州:樂高是我的語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213-/…
.
照片提供:親子天下
.
故事書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故事書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故事書小說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你看過《天能》了嗎?你知道《天能》中除了祖父悖論之外,還隱藏一個並未明說的「鞋帶悖論」嗎?你知道那其實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的核心思想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的文章〈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在我們正式開始前,也請記得七字訣:訂閱、分享、小鈴鐺喔。
本系列前三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自由意志的重要**;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簡而言之,時間很可能並不存在,事件發生的絕對先後次序也並不可靠;而這樣的概念則破壞,或說解放了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對因果律的預設,從而將薩托的哲學導向了虛無。
這是《天能》前半段的思想辯證。但話又說回來了:因果律真的就這樣被破壞殆盡了嗎?
其實也沒有。伊格言分析,針對這「線性時間中因果律被削弱」的結果,《天能》中的未來人分為兩派,暗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態度。
其中之一,是我們在上一集中提及的反派薩托,以及薩托的未來盟友。我們姑且將之稱為「薩托─未來人」派。薩托受到個人心靈創傷與私慾的驅使,自甘成為此派未來人的報復工具;而「薩托─未來人」派的核心思想,約略就是「沒有核心思想」──
一種無底線的虛無。
他們的對立面,當然就是天能組織了。
但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又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現在要來討論的事。而這就得從組織代表人物,亦即是未來人Neil的行事原則──「發生的就是發生了」說起。
這句一再出現的口頭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粗疏地說,那正是他一再提及的**宿命論**哲學。正因為「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Neil顯然認為逆行回到過去無法改變史實;而他的信念和最終行動則體現了「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的有機結合──
對,如同他在電影終局所言,「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Neil知道結局已定,無法改變;但他依舊有事要做。
一邊是「結局已定」的宿命論,另一邊則是「有事要做」的自由意志,二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彼此結合在一起。
相較之下,《天能》主角的態度則曖昧許多。這也導致了主角與夥伴Neil的價值衝突──為了救治於塔林慘遭逆轉子彈所傷的凱特,一行三人決定逆行回到奧斯陸自由港,去使用該處逆轉機把凱特的傷再「逆轉」回來。
而路程中,Neil首次向主角與凱特提及「祖父悖論」──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那麼你就不會存在;但你不存在,又如何可能回到過去殺了祖父?
這早已眾所皆知的**時光旅行祖父悖論**想必讀者們已然熟悉;也完全明白它在邏輯上無法解決。當然,「多重宇宙假設」可輕易擊潰此一悖論;但這是另一大題,我們照例沒時間講(?)。
對《天能》而言,更關鍵處其實是劇情中未曾直接提及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此悖論因美國科幻名家海萊因(Robert Heinlein)的科幻短篇〈By His Bootstraps〉而得名,我們在此簡述如下......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故事書小說 在 【小小說書人】張玲最會說故事:愛哭公主|小行星樂樂TV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