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民眾的訊息說著今天是令人心力交瘁的一天。
不單單指的是苗栗新增確診數攀升,#大規模篩檢畫面令人感到震驚,彷彿昨天我強烈提醒縣府做好配套措施都成為雲煙。手機裡傳來許多鄉親的訊息,群聚感染隨著資訊的不透明,也讀出大家訊息顯露的莫名焦慮。
更奇怪的是,疑似連新竹京元電子總公司、銅鑼廠房的員工,都一車車的載到竹南來篩檢。種種亂象,甚至在網路上被人戲稱為是在開園遊會。
現在甚至連內部的員工,面對這樣的情況,都共同發出害怕的聲音。
📌快篩完就沒事了嗎?
快篩的概念涉及到幾個名詞,也就是敏感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等等。
聽起來有點抽象,我們就以CDC的羅一鈞醫師曾經舉例的條件,依高醫大的董宜青副教授的說明為例,盛行率10%左右的地區,試劑98%的敏感度及特異性,#以此計算每1000人會出現18名快篩偽陽、#2名快篩偽陰。
因此,即便今天的快篩是符合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假定的『高盛行率、高風險族群』的快篩條件,仍會有出現相當的偽陽性及偽陰性的問題。
📌快篩完之後還是要正常上班嗎?配套呢?
按照現有的快篩站個案處置流程,快篩完若是陰性,在PCR檢定完成前,僅需要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在沒有出現症狀、配戴口罩的情況下 #仍要正常上下班,也引發大家擔憂。
因為目前了解的情況,在許多廠區都有無塵室『#禁止配戴醫療口罩』的問題產生,這個問題如何防護?會不會使偽陰性的個案成為社區感染或群聚感染的破口?#建議主管機關一定要釐清!
🔹再來就是『偽陰性』的問題也考驗著防疫工作。
🔹另外針對『偽陽性』的問題以及『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縣府 #一定要能做好一人一室的隔離,避免明明是健康的人,反而因為防疫隔離措施不當遭到感染。
📌因此,我與王婉諭委員具體建議:
1️⃣若是經過衛生局的專業判斷,認為此案的傳播情形嚴峻,甚至有公司內部跨部門的群體感染風險,有設立快篩站必要,更應該遵循最基礎的防疫原則,避免員工分屬不同區域的大規模移動,落實分區設置、分批、分流的必要性。
2️⃣關於移工是否有住在同一宿舍但派駐不同公司的狀況,縣府應該進行明確疫調,儘速了解接觸情形,並且擴大匡列以阻斷傳播鍊繼續擴散。
.
防疫仰賴的是地方與中央主管機關的研判與籌劃,#千萬不能讓企業必須自行摸索,恐怕也變相將這樣的慌亂蔓延到社區。
我和縣民呼籲苗栗縣政府站出來,清楚說明防疫計畫、篩檢配套專業指導。
我也透過中央的 邱顯智委員及王婉諭委員,強烈建議指揮中心積極協助縣府後續跨區域醫療資源協調,並且針對鄉親呼籲的『#停工標準、#相關配戴口罩標準』儘速訂定明確的『#企業快篩指引』。
越是嚴峻的時刻,越是需要清楚、透明、正確的資訊,才能跨越這波疫情危機。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敏感度特異度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貝氏定理怎麼算?條件機率認識偽陰性·偽陽性- 特異度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惱人的計算題* 嗨~各位考生午餐吃飽了嗎?... - 百分百獸醫師 ... 的評價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網路上關於敏感度特異度檢測效度-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網路上關於敏感度特異度檢測效度-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網路上關於敏感度特異度檢測效度-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需要自己買快篩試劑嗎?
今天我不談法規的問題
我今天想來談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你到底需不需要
董老師這篇文章寫的很棒
淺顯易懂
有學過生物統計學的來複習一下吧
沒有學過的大家也可以來看看熱鬧
特別徵詢過老師的同意
將原文轉載至此
但為了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我不直接用分享的而做轉載
請多包涵
原文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089426441/posts/4082960111783596/?d=n
先說我自己想告訴你的話吧👇👇👇
我現在不建議一般人自行買來篩檢
尤其你自己是沒有症狀無接觸史或在低風險的區域
有可能你是為了買安心結果出來嚇死你自己反而必須去篩檢站做確認人擠人反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而且
你自己採檢我怎麼知道你採檢的方式對不對?
如果你真的有感染結果沒有正確採檢到你會不會很想吐?
如果你採檢結果是沒有的因此讓你喪失戒心很高興的到處趴趴走這不會比較好畢竟你這時候沒有中但是下1秒沒做好防護隨時還是都可能被感染
防疫的作為隨時都會因為狀況不同而隨時改變
但在現階段你自己買來採檢只是為了求心安我覺得真的不適合啦
當然接下來如果狀況有變化我會再隨時跟大家聊聊
簡單口語化再說明一下👇👇👇
如果
你是在高盛行率的地方
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
如果你是在低盛行率的地方
10個快篩驗出來陽性結果只有大概三個是真的感染
看到這種結果你可能會想罵髒話
但這就是科學
如果你手上沒有其他確診工具
無誠勿試
但話又說回來
也沒有哪一種確診工具是百分之百準確的
即便目前的黃金標準(golden standard)RT-PCR也是如此
這個輪迴繼續存在
所以真的拜託大家不要聽到普篩就高潮
這絕對不該是政治問題
這是科學問題
誰再來跟我鬼吵這個或是帶風向說也說不聽的我一定不會跟你客氣
再說一次
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好與壞
都要看你怎麼用在什麼時候用
之前就說過了
電擊棒很屌吧
但你會想要隨便用電擊棒打小孩嗎
(先說我不打小孩的😌)
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工具與方法
這是一種藝術
也是科學問題
人家麻豆穿Dolce & Gabbana西裝超帥我穿起來就是俗仔
就醬
原文在此👇❤️👇
=====================
COVID-19快篩試劑為何不適用於低風險率地區?
我想很多人最近都會被"偽陽性"這個名詞搞得昏頭轉向,尤其是羅一鈞副署長說的"低風險地區偽陽性可能高達7成"。好吧! 我現在剛好煮好晚餐把我家那口子的嘴巴塞飽了,有點空閒,就來告訴大家這7成偽陽性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內容有點長,沒興趣的人請直接閃,我主要是要幫我的學生們(醫技系或醫學系)複習一下7月即將面臨的國考啦! 順便貼在FB哩。
只要是檢驗試劑我們一定都會討論到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至於臨床端比較重視的是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這些名詞的定義及計算我整理在下面的第一張圖。所以大家要先清楚定義之後(尤其是陽性預測值PPV),我們再來估算"在低風險區做COVID-19快篩可能的偽陽性機率"。至於目前台灣的COVID-19快篩試劑有TFDA核准上市的廠商有3-4家。以寶齡富錦Vstrip最有名。當然試劑核准一定會經過實驗測試程序,包括多少個陽性檢體及陰性檢體,以估算出試劑的敏感度和特異性。但因為台灣一直沒有疫情發生,因此這些去年早已核准上市的快篩試劑事實上在台灣並無法用於真正的臨床檢體檢驗的評估。直到最近的台灣本土疫情爆發,PCR來不及檢驗,所以COVID-19快篩試劑就緊急派上用場了。至於這些不同廠牌的快篩試劑的準確度(包括特異性敏感度...),我相信CDC不久就會有評估報告了,今天就先別討論。
好吧!進入重點囉! 假如標示著特異性是98%的快篩試劑,意味著"沒有感染且檢驗陰性的機率是98%",也就是說這試劑的偽陽性是2%。但為何還會有羅副署長說的"在低危險區,COVID-19快篩有7成(70%)的偽陽性"呢。2%怎會變成70%呢? 應該很多人會一頭霧水,讓我算給你們看...
如第二張圖,羅副署長說的,假如COVID-19快篩試劑準確性(敏感度和特異性)是98%。(1)在高風險地區(例如萬華)假設盛行率是10%及(2)在低風險地區(例如宜蘭)假設盛行率是1%。現在(1)和(2)分別都有1000個人去做快篩,依照試劑98%的敏感度及98%特異性來計算。我們來算一下分別可能結果:
(1) 在高風險地區(例如萬華)假設盛行率是10%,表示這1000人中100人有感染900人沒感染
有感染(100人) 沒感染(900人)
檢驗陽性 a (98) c (18) a+c (116)
檢驗陰性 b (2) d (882) b+d
a=100x98%=98 b=100-98=2
d=900x98%=882 c=900-882=18
陽性預測值(PPV)=a/a+c=98/98+18=84.5%
=> 偽陽性=1-PPV=15.5%
=> 也就是說高危險區快篩是陽性的約有15%是偽陽性
(2)若在低風險地區(例如宜蘭)假設盛行率是1%,表示這1000個人中有10人有感染990人沒有感染
有感染(10人) 沒感染(990人)
檢驗陽性 a (9.8) c (19.8) a+c (29.6)
檢驗陰性 b (0.2) d (970.2) b+d
a=10x98%=9.8 b=10-9.8=0.2
d=990x98%=970.2 c=990-970.2=19.8
陽性預測值(PPV)=a/a+c=9.8/9.8+19.8=33.1%
=> 偽陽性=1-PPV=66.9%
=> 也就是說低危險區快篩是陽性的約有67%(近7成)是偽陽性
當然一個疫情在各地區的盛行率一定是要在整個疫情結束之後才可以較準確地統計出來。但由以上的計算希望可以幫大家解惑"為何COVID-19快篩試劑不適用於低風險率地區?"
=====================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開心這學期有機會可以為長庚科大的孩子們,聊聊營養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教育理論、期刊文獻常用統計概論等不同主題!
希望這幾次的課程內容可以幫助大家,不再害怕發生率、敏感度、特異度的計算,可以跟理解什麼是前傾、增強、使能因子,畫的出來precede-proceed整合理論錯綜複雜的關係圖,還有那些明明課本講義都認得的中文字(如果有買課本、講義還在的話),組合在一起卻都看不下去的內容;此外在面對文獻的統計方法時候(甚至是未來念研究所的時候),還有資料可以翻閱,理解作者數據的分析方式!
距離明年7月的營養師國考已經不到250天了,自己也不免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這些內容除了被我課堂上聲音不斷提醒洗腦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一定要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話說/背/寫出來,這樣才能夠記得深、記得久。
現階段準備考試這條路,我覺得最困難的是自己的心態調整,試問自己,已經開始下定決心好好規劃準備嗎?歷屆考題合併且印出了嗎?是否已經了解每一題自己錯的地方並把其它相關的筆記都整理在一起?
既然當課本的內容沒有唸完的那一天,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一點ㄧ滴的把他補齊!
#營養師養成
#莫忘初衷的教學人生
#謝謝願意相信我的老師與孩子們
#NeverTooLate
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惱人的計算題* 嗨~各位考生午餐吃飽了嗎?... - 百分百獸醫師 ... 的推薦與評價
總體敏感度計算公式為: sen(A) x sen(B) 總體特異度計算公式: 1 - [(1-spe(A)) x (1-spe(B))] *平行檢定(Test in parallel):"任一檢驗為陽性即判斷 ... ... <看更多>
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網路上關於敏感度特異度檢測效度-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敏感度特異度檢測效度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敏感度特異度計算問題,sensitivity定義,陽性預測值盛行率在Instagram影片與 ... ... <看更多>
敏感度特異度計算 在 貝氏定理怎麼算?條件機率認識偽陰性·偽陽性- 特異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志聖公衛#來志聖生物統計不難#生物統計線上課程00:01 條件機率樹狀圖運用( 敏感度 / 特異度 )07:28 確診的比例怎麼算?09:32 偽陰性、偽陽性的預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