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輕軌優化
輕軌二階工程重新啟動,針對沿線居民不同意見,我們認真且慎重看待。除了市府提出「人本造街方案」和「9大改善措施」,我們也提出下列幾點建議,盼一起從各面向細節的討論,讓輕軌能順利融入我們的城市生活。
市府日前公布9項優化調整措施,包括美術館路段北移到美術館園區內、加大轉彎半徑減低噪音;以站就樹規劃, 212棵超過20年的小葉欖仁全數保留;維持既有美術館路4線道;沿線7.3公里共取消路邊停車格345格,但協調學校釋出及檢討新增公、私有路外停車格約3000格等措施。
我們認同此優化方案的整體大方向,但還有下面幾項建議:
1️⃣ 美術館路最窄路段改C型路權、雙軌硬鋪面
目前為維持美術館路段雙向4線道的路線,市府將最窄路段、即中華路-裕誠路規劃為單線雙向的B型路權(部份與外界隔離之軌道及部份與外界交通混合行駛的車道)草地鋪面模式。
我們則建議,應將此段規劃為輕軌與一般交通載具混合行駛的道路,即「C型路權」;這樣一來,既沒有佔到原本的車道,同時硬舖面的軌道道路,也不會讓B型路權的專用軌道阻礙一般車輛和救護消防車通行,藉此保留私人交通工具與輕軌能相容共存的交通文化。
另外,考量未來輕軌班距將由15分鐘縮短為7分鐘一班,甚至更短,若採單線雙向的道路規劃,不夠符合未來通車後的實際需求。
2️⃣ 輕軌駕駛員訓練導入「防禦性駕駛」的人本思維
防禦駕駛是提醒駕駛人應從目視、耳聽的察覺,進一步認知並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意外之情境,進而預先採取必要措施以避免事故的一種駕駛、用路哲學。我經常將此稱之為,「冒失鬼假設論」:除了遵守交通規則即號誌,駕駛人經十字路口、轉彎處等,該不斷假設可能有冒失鬼出現、可能有視線死角,一旦意外發生時,能做出最迅速安全的反應。
換個角度談,輕軌運行的思維不該是「威權式駕駛」。由於輕軌不同於火車、高鐵使用專用的「A型路權」,輕軌是以整體平均速率約為每小時20 到25 公里,起步與煞車距離也短,溫柔地與私人運輸工具共存於城市道路之間的運輸工具。既然是要「共存」,要融入行人和汽機車流動的城市交通是重要課題。
3️⃣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號誌
2013年第一階段輕軌動工時,由於技術尚未成熟,無法以人工智慧估算不同路口、不同時段的車流量,經過近7年之後,二階工程復工,我們盼能藉由進步的科技,計算交通流量,幫助號誌能準確引導輕軌和私人運具通行的先後順序。
舉例來說, AIoT技術提出數據後,小型路口號誌以輕軌優先,車流量較大的大型路口(如中山路、擴建路、美術館中華路、博愛路、建工路、九如路、中正路、三多路),不要破壞既有的號誌節奏、讓輕軌配合「大馬路」號誌。
4️⃣ 輕軌沿線設施兼具美學及人本,捷運轉乘區段騎樓整平
有兩個例子,一個是中華藝校前的天橋。為了不影響目前車道數(4線道),輕軌優化後的路型北移至美術館園區內,其中沿線經過的中華藝校,會設置天橋連接南北校區,讓師生安全通行。
另一個例子是,因應沿線7.3公里取消路邊停車345格,市府將協調周遭學校釋出及檢討新增公、私有路外停車格共2524格,雄工也將增建停車塔增500格位。
我們期待這些嶄新的公共建設,除了盡可能兼具環境美學、綠建築、多功能目標使用(停車塔不單只能停車)之外,務必盡可能完善斜坡、電梯等無障礙設施。希望執政團隊能把握這次大型建設動工的機會,把城市的生活細節和「眉角」修整的更符合人本需求。
---
輕軌工程是高雄的第一次,也是全台灣第一次、第一次讓有軌列車距離我們的生活這麼靠近,穿越大半個市中心,濱港的真愛光榮碼頭、觀光熱點駁二、哈瑪星,柴山腳下的鼓山車站、美術館,還有許多市民上班通勤會經過的大順路、九如路、三多路、中正路、凱旋路等…這個像「跑在大街上的火車」,即將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我們期待它為城市生活帶來的進步,同時也擔心那些可能會發生的「格格不入」。因此我們能做的,是預先設想各個可能影響市民使用的細節,仔細討論並提出各種更好可能,確實朝著減低對私人運具仰賴度的目標邁進、與你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再進一步。
救護員三柴人工 在 胡嘎的馬德里鬧城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 馬德里困城日記 Day2️⃣5️⃣ 】
📆Miércoles 8 de abril
📝四月8日星期三
⚫西班牙確診人數 146690 (四月7日晚間9點數據) / 死亡人數 14555
🔴馬德里自治區確診人數 42450
今天星期四,是馬德里和許多自治區「聖週」(Semana Santa)假期的開始,不過因應戒嚴隔離,聖週遊行(Procesión)當然是GG了💩 雖然我來馬德里的前兩年收集了加泰隆尼亞Tarragona、安達魯西亞Marbella、馬德里的聖週遊行後,就對這檔事失了興致(也沒有特別想去看Sevilla那種超狂熱版本),但一個沒有遊行的聖週,感覺還是特別荒涼奇異🤤
以往我也沒有特別熱愛聖週應景甜點「Torrijas」(且翻譯為香炸麵包)的,今年卻特別懷念去咖啡館喝杯咖啡、吃塊Torrija當早餐或下午甜點的聖週儀式啊😋
👉🏿本來在我的「馬德里百年老店待寫清單」裡,一直有想要介紹一家「一年365天」都吃得到Torrijas的百年小酒館,但是現在這個景況,實在不知道這些百年老店能不能生存下去啊😢
(阿卡說連內戰都沒有打倒他們,這回他們應該也能撐下去的💪🏻)
——
生活照常過,前天阿卡去超市採買,買回好多豬肉,包括豬肉丸子(albóndigas)、豬絞肉(carne picada del cerdo)、豬肋排(chuletas),殊不知我好想吃五花肉(panceta)!也好想吃我們家旁邊傳統市場那攤兩位老阿伯開的肉鋪賣的上好牛楠(falda)啊!
👉🏿西班牙超市幾乎買不到牛楠喔~一般肉鋪也不一定買得到咧~😲姊是跑過很多家,才找到厲害的牛楠!兩位老阿伯之一還稱讚過俺說:「那是妳懂吃!很多西班牙人都不知道這個部位好吃~」☝🏻
(西班牙媽媽通常會買很柴的牛腿肉Morcillo來燉... 😬)
——
因應聖週,憤怒和傷心的事留到假期後再說吧~雖說前天阿卡吃午餐看新聞又看到兩度淚溼眼眶:一是一位女兒含淚控訴,她的父親—一位救護車隨行醫生會染新冠病毒過世,都是因為缺乏應有的防護措施😭 二是一位打零工過生活的年輕人,因為現在沒有工作可做而繳不出房租,用手邊僅有的錢買了一個睡袋,無家可歸睡在廣場旁😔
唉,說好不說的~但是這兩位無助挫敗的眼神留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懷...💔
——
總之這幾天來走點文藝路線好了,感謝 西班牙譯鄉人 的分享,我才知道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也有寫「隔離日記」喔!
🤩台灣有小眾文藝媒體把第一篇翻成中文:
https://cacaomag.co/pedro-almodovar-2
📝西文版已經有三篇了:
https://m.eldiario.es/autores/pedro_almodovar
日記中提到的米格爾·波塞(Miguel Bosé,西班牙流行音樂及演員),可說是西班牙的「張國榮」!有著䧳雄同體的魅力,音樂和舞台表演都深具藝術性,除了母親是剛被病毒奪去生命的義大利女演員露西婭.波塞(Lucia Bosè)外,父親還是西班牙大名鼎鼎的鬥牛士Luis Miguel Dominguín。我和阿卡有幸見過他本人工作的樣子,專業且威嚴。對西班牙音樂有興趣的話,不妨YouTube找他的歌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