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擦乾淚水,妳已經做夠多了!》
昨天去某學校演講,談「資優生」。
講完,一位母親紅著眼眶,走來告訴我:「李醫師,謝謝妳,今天我被妳療癒了……」
我聽了,心裡卻難過。
我到處演講,談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談親子教養、談幼兒健康、談性別平權,每次講完,往往有人邊流淚邊前來分享陪伴孩子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那淚水,有著心疼,有著擔憂,有著委屈,有著辛苦後的欣慰……
但是,資優生的母親的淚水是含著什麼呢?
是周遭給與的壓力。
資優生,不等於成績好,不等於考試第一名,不等於可以考上第一志願,不等於人生勝利組,不等於幸福風光過一生。
偶而會有因為要基測、學測了,而焦慮緊張的孩子來看診。
我總是會問:「你認為一定要考上雄中雄女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們給我的答案是:「我爸爸媽媽說考上好學校,以後才有前途,才會過好日子。」
我的回應會非常直接,毫不留情面:「你的父母若不是無知,就是在說謊。」
我們活到這大把年紀了,我們知道人生要幸福的關鍵,一是健康的身體,二是‘’能‘’快樂的心靈。‘’能‘’快樂,是因為有很多人,已經無法快樂,快樂彷彿從他的人生中被放逐。
還要有相扶持的伴侶,
相知相惜的好友,
互相照應的家人,
有一份不討厭、可以糊口的工作。(要有喜歡的工作,太難,能不討厭,就已萬幸。)
這些才能構成幸福的人生,不是讀雄中雄女。
資優,是老天給與的天賦,不是後天加工來的。並不需要大人多操心。大人只需提供孩子需要的資源。
後天加工,硬逼硬補的,不僅大人壓力好大好辛苦,孩子更是可憐,因為那不是他。
其實,無論資優不資優,對待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
請大人在一旁陪伴著,看著,但是別插手插嘴,更別想要一手捏塑孩子的樣貌。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特質,瞭解孩子的特質,讓孩子往他的專長與興趣發展。
至於那些孩子的三姑六婆四叔八公,同學的媽媽爸爸,鄰居阿姨伯伯……,尤其那些特愛炫耀孩子考一百分,考第一名的,請閉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更不是你的勳章。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孩子的媽媽,請擦乾淚水,妳做的已經夠多了,不必理會那些七嘴八舌,請放手,請相信孩子。
【總是會遇到一些不懂事的白目大人,對我們如何教養小孩,指東道西的,說我們沒有逼小孩讀書 ,沒有讓小孩從星期一補習補到星期天……好啦!當媽媽的,就是要夠跩!請媽媽跩起來!怎樣,老娘就是這樣當媽媽的,干你屁事!】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7的網紅JKの身心靈遊園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追求完美不只是關於控制,同時也包含了放手。 🔹🔸 本集精彩內容 🔸🔹 💬 控制欲強的母親,對女兒造成的心理傷害 💬 從女孩蛻變為女人的自我摸索歷程 💬 整合內心分裂的好女孩與壞女孩 💬 Lose yourself! 放手,是臻至完美的最後一哩路 ---------- ⫸ Jerome FB & ...
「教養 放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JKの身心靈遊園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Ksnanc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未來Family - 【教育教養】放手讓孩子做決定,別再插手 ... 的評價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果子好好說】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放手而不放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分享逐漸放手-教養分享- 親子板 的評價
- 關於教養 放手 在 貓熊媽5妙計,教出YouTube執行長 的評價
教養 放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是完成了生理上父母的任務,
教養的每一天,卻讓我們做好心理父母的責任與使命,
孩子的反饋與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傳承的美麗與可貴,
陪著孩子長大,也讓自己成熟,是親子之間的愛讓彼此共好。
每個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去學習、去成長,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盡其在我的、游刃有餘的父母。
孩子幾歲,我們就當了幾年的父母,而且還要靠不停地覺察與修正,找到親子之間最容易溝通與相處的模式,好好陪著孩子長大,同時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起初,只有大兒子時,我是個嚴格的母親,生活起居作息,都一板一眼的執行。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我都很審慎的對待與回答,所以養就了哥哥很便己的口才和思考邏輯,甚至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心,和追求完美的個性。
常常在白天,我處罰過他或是兇過他,在夜裡,看著他熟睡而可愛的臉龐,會流著淚跟他說對不起。即便每次處罰過他之後,我一定會抱抱他跟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母子和解,但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經常因為自己的教養方式而陷入後悔,這種複雜與錯亂的教養心情,一如在迷霧中找著出路,你知道自己一定能出得去,卻又徬徨驚恐於一時找不到出口。
弟弟出生後,兩個孩子個性截然不同,我也用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一天,我們母子三個人在玩,二歲半的祐亨突然說:「媽媽,妳要用看弟弟的眼睛看我!」。
我笑著回答:「媽媽看你的眼睛,跟看弟弟的眼睛,是同一雙眼睛啊!」
他說:「不一樣,妳看弟弟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眼睛都好生氣。」
當時,我的心真真實實受到震撼。為此,我寫了一篇文章敘述這個故事。那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
我自以為給了孩子一樣的愛,但孩子接受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我要努力的,就是在付出與接收之間,讓那感覺誤差的距離拉近,讓愛不致於在傳遞中被誤解、被錯判、甚至孩子根本沒有接受到那份愛。
那份覺醒也讓我發現,自己需要的愛要學習說出來。
哥哥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個禮拜,因為他學習能力強,也很會陳述校園發生的事,所以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適應得很好,更期待一周後要在學校午睡。
但當開始在學校午睡時,問題與衝突才正式浮現。他抗拒午睡,最後甚至抗拒上學。那時,幼兒園的園長跟我說:「祐亨媽媽,我發現妳在潛意識中,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是啊!難怪我對他這般嚴厲、這般認真、這般在乎,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竭盡所能地教導他,只因為我希望他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天啊!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大人了,我到底對孩子做了什麼事?我常常會忘記他還是一個在學習中成長的孩子,卻戴著看大人的濾鏡在檢查孩子,這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二次覺醒。
這份覺醒也讓我回想到跟大學同學對話時,提到我並不想生養孩子這件事,因為我無法面對不完美的孩子。原來深埋在心底的心病,要自己去扒開來治療才可能痊癒。
當弟弟也慢慢成長,兄弟之間開始會有衝突、有口角、有肢體上大大小小的碰撞,因為我太在乎關係的和諧,他們之間所有發生的事,我都太認真對待,造成孩子們愈來愈會爭寵,最後終於壓垮了我的理智線。
有天,我真的要衝上四樓去跳樓,想要一死百了,留著他們自己再去爭、再去吵、再去後悔。孩子們哭著、抱著我,我也在哭。三個人筋疲力盡地哭成一團。
不論是當下或如今回想起這件事,我都自責不已,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實在是太任性了!
我發現原來的情緒是會生病的,所以開始看心理學的書,也回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探詢問題的緣起,剖析自己為何會有如此的情緒表現。後來,我明白了這是種報復心態,源自於小時候。當時父母在吵架後,母親會離開家去外地工作。這一離開,從來都不知道會是多久。小時侯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到家見不著母親。母親一消失,不知道又會是多少個日子,我又得經歷深深的期盼與無盡的等待。
因為我失去過母愛,那份痛苦始終沒有被消化,所以我也想讓孩子嚐嚐那份失去的痛苦。拿自己受過的傷害來傷害孩子,這種報復的心態,著實令我不寒而慄。我怎麼可以傷害他們,報復他們?我要做一個好大人。
於是,我有了教養孩子上的第三次覺醒。我找回在童年中受傷的自己,用現在成熟的自己去療癒童年受傷的心靈。
在第一次覺醒中我發現,每一對新手父母一定都有過慌亂而不知所措的困頓時期,雖然我們很愛孩子,卻不一定很會照顧孩子,因為沒有經驗,會用自己以為愛孩子的方式來給孩子愛,比方說,我們打孩子、罵孩子,是因為我們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因為愛他,但孩子只接收到被罵、被打的討厭和恐懼,他怎麼會覺得那是父母在愛他呢﹖愛孩子,是要用耐心好好跟孩子說話,是要為孩子示範正確的做法,在心平氣和地說與做中,孩子才可能學習到正確的事,你付出的愛才可能真正的被傳遞與接收。
在第二次覺醒中,我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常常用大人的濾鏡來看孩子,在心中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範,以為孩子學一次就會,聽一次就懂,無法忍受孩子會犯錯、會吵鬧,會發脾氣甚至會頂嘴,這些狀況在只有生養一個孩子的時候特別明顯。因為獨生子女享有父母的一切照顧,父母也自然會把所有的期望與想像都投射在他的身上,但孩子跟我們一樣,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更何況他還只是在努力學習與成長的小孩。
很多人在教養孩子發現問題後,會重新審視自己跟原生家庭間尚未解決的課題,這也是我在第三次覺醒中的深切反省,因為我們想把孩子教養好,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生命中尚未處理好的事情,比方說跟父母和手足的關係,還有相處模式。如果沒有透過覺察與改變,我們會很自然復刻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直接套用在對待下一代身上,但這樣做卻不一定正確。
教養就像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鏡子,我們在看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之後,會發現他說的話、做的事,怎麼都跟我們這麼像﹖這樣的發現,會讓我們對教養的態度更慎重,更謹言慎行。同時,發現生養孩子的不容易之後,會讓我們回過頭感謝父母當初的養育之恩,並藉機修補之前親情有漏洞或缺損之處。
為人父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覺醒中,找回失去的自己,慢慢變圓滿與睿智,這需要我們持續保持學習。
#感謝孩子,讓我學會如何成為好父母。
我們把孩子從子宮中擠壓而出生,孩子卻把我們擠入自我成熟的陣痛之中,因為我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所以要不停學習與優化自己。看著是我們在教養孩子,但孩子帶給我們的反饋和省思,其實遠比我們付出的多。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才不會覺得自己在付出中,一直在被虛耗與掏空。
保持覺察與調整,協助孩子完成階段性的需求與成長,當孩子愈長大,父母也愈成熟,生活就會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蜜與和樂。
延伸閱讀: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教養 放手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人自己吃七分飽,卻總要小孩吃到十分飽】#精選書摘
家長在餵食小朋友的過程中,常常會將飯、菜、肉都添得滿滿的,當孩子看到這麼大一盤,又要把它吃光,其實會不開心,吃的意願就會降低。
不過,孩子到底要吃多少才會飽?爸媽或許會被埋怨,是不是因為沒有逼孩子吃,才會讓孩子這麼瘦?在掌握「五多三少」原則下,我覺得應該要放手:
#教養的秘密 #教養 #親子 #育兒 #家長
教養 放手 在 JKの身心靈遊園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追求完美不只是關於控制,同時也包含了放手。
🔹🔸 本集精彩內容 🔸🔹
💬 控制欲強的母親,對女兒造成的心理傷害
💬 從女孩蛻變為女人的自我摸索歷程
💬 整合內心分裂的好女孩與壞女孩
💬 Lose yourself! 放手,是臻至完美的最後一哩路
----------
⫸ Jerome FB & IG:搜尋「人類圖看世界 Jerome’s human design」
⫸ 預約Jerome解讀服務:https://www.fb.com/humandesign.Jerome
⫸ Kevin FB & IG :搜尋「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 Kevin 職場引導服務: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 人類圖初階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教養 放手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孩子在家時,只想看卡通、看漫畫,先別急著罵他,因為他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動畫導演。
入圍金馬最佳動畫長片《小貓巴克里》導演邱立偉說:「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物,就會更深入的了解它。」曾經因為喜歡咖啡而自學咖啡烘焙,喜歡喝啤酒而自釀啤酒,喜歡動畫而在國小三四年級開始,在筆記本畫連載漫畫,而開啟對動畫的探索。
「如果小孩子是一條魚,在水裡面游得非常好,那他不一定要跟著爬樹。」導演鼓勵爸媽們都能放手讓小孩嘗試,找到有成就感的事物,為下一個方向前進。
📍 本集內容
導演小時候喜歡看哪些動畫?這些動畫對導演的影響
為什麼台灣孩子不常看到本土自製動畫?
到歐洲影展參展後,才思考來自台灣的動畫要有什麼想像
動畫《未來宅急便》談到在未來裡,人力物流還重要嗎?
選擇豬八戒當主角的深刻原因
如果小孩想當動畫導演,給父母的建議
免費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未來宅急便》
播出時間 | 5月12日起 每週一~週五17點播出 公視頻道
#未來宅急便 #邱立偉 #台灣動畫
📍【停課在家不無聊】畫畫、科學在家動手做!
https://cplink.co/WOLAxDjP
📍【停課在家做什麼?】給4~8歲孩子看影片學知識
https://cplink.co/72oYSPhB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教養 放手 在 Ksnanc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提醒很多次了➳ http://bit.ly/nancytsaiyoutube
每週二、週四 & 隔週日 晚上9:00PM上新影片!
今天大家陪我一起帶小孩!
很多人常常問我關於小孩教養的問題跟方式,其實我雖然是第二次當媽媽了,但我也是跟所有人一樣邊做邊學,因為每個孩子個性特質都不一樣,像是母乳成分、母乳體質、以及目前流行的母乳體質育兒法等等,也是慢慢才知道。
就算是同樣的教養方式在每個小孩的身上結果還是不同,所以我只能分享幾個比較觀念性的東西,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另外常常被問到的奶粉,因為小可頌斷奶後我讓他嘗試啟賦3,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夠延續小可頌的母乳體質,它的成分接近母乳、能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也可以幫助關鍵營養吸收。小可頌換奶喝啟賦3的確晚上也比較少哭鬧,最重要的是真的排便比較順暢,長得也頭好壯壯!
喝母乳的小孩當然在身體保護力、營養吸收、消化排便等等各方面都很好(也就是所謂的母乳體質),所以如果沒有繼續喝母奶,就該選擇好的配方延續母乳體質。母乳體質真的是小孩健康長大的重要關鍵,可以睡得好、身體保護力也好、比較不擔心帶出門💪
🔸 啟賦3特點
1. 母乳活性因子,延續寶寶母乳體質
2. 研究證實:便便好、吸收好、提升保護力
3. 600位專業醫護推薦
🔸 啟賦3提供接近母乳的關鍵營養
gsMO:為母乳中的一個重要活性成分,延續寶寶母乳體質
sn-2PA:母乳中脂肪分子結構經臨床實驗證實,有助寶寶對關鍵營養的吸收
啟賦3幼兒成長(1-3歲)專用配方,延續母乳體質:https://reurl.cc/6ynOVr
#啟賦3媽媽大膽放手寶寶大膽玩 #啟賦3延續母乳體質 #母乳體質育兒法
看完人生會更好系列➳ https://bit.ly/2zBj3wg
別人家都比較美系列➳ https://bit.ly/3dACAeE
咬牙撐18年就好系列➳ https://bit.ly/3ct85XZ
📷 相機:Canon G7 X Mark II http://bit.ly/2H4Fbgi
📹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More Nancy over here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ntsai25/
►FB ➳ https://www.facebook.com/ntsai25/
►Website ➳ ➳ http://www.ksnancy.com
✉️ Business Inquiries please contact Henry at 『 hi@madebydys.com 』
🚩sponsored by 啟賦
教養 放手 在 【#果子好好說】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放手而不放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果子好好說】 教養 孩子要像放風箏, 放手 而不放任 放手 ,是作父母最難也最有用的功課,人際之間互動最大的壓力,大多與期望有關。不當的期望造成壓力, ... ... <看更多>
教養 放手 在 分享逐漸放手-教養分享- 親子板 的推薦與評價
... #分享逐漸放手-教養分享. 親子. 7月19日02:29. 文章分享如下:. 培養孩子轉大人的能力:自我決定與負起責任|親子天下. 為人爸媽者,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訓練孩子逐漸 ... ... <看更多>
教養 放手 在 未來Family - 【教育教養】放手讓孩子做決定,別再插手 ...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教養】放手讓孩子做決定,別再插手孩子的人生! 爸爸媽媽真的不要以「這是為你好」為由,插手孩子的人生,就算孩子願意聽爸媽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