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雨賢紀念音樂會緬懷台灣民謠之父與台灣文學之母,讓民謠傳唱後世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5)日下午前往中壢藝術館,出席桃園愛樂管弦樂團「第十四屆鄧雨賢紀念音樂會」時表示,為紀念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桃園愛樂管弦樂團團長盧孝治先生及已故的鍾肇政先生倡議辦理鄧雨賢音樂會,如今已邁入第14屆,每年皆以創新的詮釋方式,讓大家聆聽鄧雨賢的作品,也成為桃園年度的音樂盛會,期許今日音樂會一方面紀念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另一方面也追思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讓大家看見台灣豐富的文化資產,獲得音樂上的啟發。
鄭市長提到,市府每年舉辦鄧雨賢紀念音樂會,由桃園愛樂管弦樂團辦理的鄧雨賢紀念音樂會則採用民間的形式辦理。鄧雨賢出生於1906年,系出平鎮山仔頂鄧家,並在龍潭八張犁鄧屋成長,後來隨其父至大稻埕發展;由於當時正值日本大正年代,台灣剛從封建背景走入現代社會,不少歌曲推崇自由戀愛、人格解放等理念,鄧雨賢先生創造的歌曲數量更達300首,包括經典樂曲「四月望雨」在內傳唱後世,因而被尊稱為「台灣民謠之父」。
鄭市長談及,鄧雨賢身為台灣文化國寶之一,於1944年病故,而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先生挖掘其故事,希望傳承客家精神,勿忘過往歷史,努力讓文化超越政治,讓文化代代相傳。目前市府除了透過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保存鄧雨賢的音樂史料外,未來將於山仔頂地區興建鄧雨賢紀念公園,也希望市民朋友有空至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參觀。
鄭市長也說,關於提議紀念音樂會的鍾肇政先生,市府客家局正在編纂鍾肇政紀念全集,雖然鍾老未能見得其出版,但市府希望藉由紀念全集,搭配電子版傳承後世,預計111年出版。
今日包括市議員彭俊豪、市府客家局代理局長戴興達、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中壢區副區長施永恭、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理事長蔣絜安、前立法委員黃適卓、前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中壢客運董事長范振修均一同出席音樂會。
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溪老城區推動低碳寧靜轉運站示範區,以人本智慧配送最後一哩路、加乘觀光魅力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3)日上午前往大溪區停二停車場,出席「E樣大溪不一樣-低碳寧靜轉運站響應記者會」。鄭市長表示,桃園與國際組織ICLEI合作,指定桃園為生態物流倡議城市,因此市府成立「桃園市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在桃園擇定5處生態物流示範區,其中大溪停二停車場設置「低碳寧靜轉運站」,與各家物流業者合作,未來大溪老城區貨物將先運至轉運站卸貨後,再改用電動貨車或油電車等低碳運具配送至商家,完成最後一哩路的物流配送,也加乘大溪商圈魅力,成為兼具人文歷史、科技智慧的低碳示範區域。
鄭市長指出,桃園是全台物流產業重鎮,並與全球最大永續城市組織ICLEI合作,擔任首屆國際生態物流社群主席城市,市府也成立「桃園市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以倡議低碳生態物流為主要任務。大溪區規劃2處示範區,包括於石門水庫興建「溪洲觀光服務中心暨低碳轉運站」,盼帶動石門水庫運動旅遊及生態發展;另一處,則於大溪停二停車場設置「低碳寧靜轉運站」,以人本、低碳及智慧化的物流運輸模式,減少大溪老城區空污及噪音問題,提升大溪觀光可見度,讓慢活老城區保有寧靜。
鄭市長也表示,感謝響應計畫的所有物流業者、低碳運具產業及大溪在地商家們,市府會持續引進新技術,讓大溪商圈魅力加值再加值,市府也研擬於疫情國境解封後,邀請各國城市前來見證大溪低碳示範區的豐碩成果,感受大溪不一樣的觀光魅力。
市府副秘書長暨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執行長邱俊銘表示,市府聯合物流產業、低碳運具產業及大溪在地商圈業者,提出「低碳寧靜轉運站」與「交通寧靜區」構想,共同響應低碳、永續的生態物流。「低碳寧靜轉運站」規劃物流貨車於轉運站內卸貨後,再運用電動機車、自動跟隨車、電動三輪車等綠能運具,完成配送的最後一哩路;「交通寧靜區」則劃設行人與車輛動線,搭配貨車限速牌及交通管制配套措施,降低貨運對商圈周圍住家的交通及環境干擾,提升人行空間及安全性,促進居民生活品質,打造大溪成為低碳、永續、宜居的最佳示範城區。
今日包括市議員陳治文、市府副秘書長暨生態物流專案辦公室執行長邱俊銘、環保局長呂理德、研考會主委吳君婷、交通局副局長王旭斌、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大溪區長陳嘉聰、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長陳倩彗、大嵙崁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童偉哲、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世明、嘉里大榮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典、統一速達股份有限公司北二區營運部長謝竣仰、新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運務處資深經理蔡定和等均一同出席記者會。
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員桃走中」系列活動登場,走入城市故事館群感受桃園文化底蘊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0)日下午於市府文化局,出席桃園城市故事館群「全員桃走中」數位活動記者會。鄭市長表示,桃園作為台灣觀光首站,發展文化旅遊也是重要一環。市府近年來大力推動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計畫,目前已經擁有30座以上的城市故事館。文化局精心規劃「全員桃走中」系列活動,即日起至110年2月21日,邀請民眾參與城市故事館群文化走讀及數位集章活動,同時感受桃園的文化底蘊。
鄭市長指出,桃園自升格後,積極盤點轄內歷史建築,推動修復再利用計畫,希望歷史建築活化後,除了保留建築本身的風格及歷史記憶,也可以有更多元的用途,打造嶄新的文化旅遊景點,例如舊桃園分局活化後成為新住民文化會館,馬祖新村活化後則結合新的文創聚落、電影院、兒童美術教育基地等特色,桃園車站周邊舊倉庫則改造成為軌道願景館,每座故事館皆擁有不同的特色及氛圍。
鄭市長提到,除了歷史建築活化,未來也希望培養更多優秀的故事館經營人才,擁有傑出的策展能力及經營管理能力,能帶領城市故事館發揮獨特的文化魅力。鄭市長也提到,為帶領民眾更加認識桃園城市故事館群的特色,文化局首度推出「文化走讀ONLINE」與「館舍數位集章」兩大活動,其中文化走讀串聯桃園及中壢7座故事館群,民眾掃描館舍QRcode,並完成解謎任務後可兌換親子防疫套組等獎品。
鄭市長說,文化局精選出26座文化館舍,邀請民眾親自造訪、掃描活動QRcode,同時開啟手機GPS定位,可獲得1個數位章,集滿指定數量可兌換限量文創磁鐵組或木片手作模型;此外,民眾在109年12月20日前,集滿10個數位章還有早鳥獎,有機會抽平板電腦與折疊腳踏車等大獎。
知名旅遊說書人謝哲青也現身響應活動起跑記者會,他表示,每次造訪桃園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桃園城市風貌與以前十分不同,市民的笑容也變多了。他也親自造訪過多座桃園城市故事館,並發掘桃園獨特的多元文化及城市魅力,相信透過文化走讀活動,市民朋友彼此可以會有更多接觸、彼此對話,並加深對家鄉的熱愛
今日包括市府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原民局主秘馬佳均、捷運局專委鄒淑霞、桃園區長陳玉明、知名旅遊說書人謝哲青、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李欣芳、壢小故事森林館長林家煒、楊梅故事園區館長王婉榆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 在 桃園市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市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與#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劉俊蘭參訪#順益台灣美術館,由順益台灣美術館主任#倪婉萍親自接待與導覽,雙方並就文化推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