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四國巡禮I https://goo.gl/f8Wdhn
首先呢,四國到底在哪裡?
日本基本上是一個狹長的島列地形,由北到南依序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各自包含了不同的區域,而今天我們所要講的四國,則是由香川、德島、高知、愛媛四個大縣所組成,雖然對現在的台灣人而言大概不算非常的有名的觀光城市,但是只要有看過日本戰國時代漫畫的人大概都會對四國的古名稱,南海道(就是相對北海道沒錯!)的讚岐國、阿波國、土佐國、伊予國覺得有些耳熟吧~👅
而既然相對於北海道,可以想見,四國真的就是一個四處都環繞著海的地方,這樣的地方除了無敵海景之外,新鮮的海產當然也是非常誘人(對不起,吃飯對我真的很重要🙈)這一趟旅行S除了四國本土之外,也去了鄰近的離島像是直島、小豆島上旅行,這些島現在都已經開始為四五月即將來臨的瀨戶內海藝術節開始做準備了,這個三年一度的盛會在春天、夏天還有秋天各自有為期一個月不同的展出,有興趣參加的大家記得提早做功課喔💪🏻
由於天氣的關係跳過了相對強調自然風光的高知縣,那關於四國的這兩篇,基本上就要獻給這兩個禮拜S去過的幾個好地方了,希望大家也跟我一樣喜歡,請多指教啦!
🏯香川高松市。玉藻公園=高松城跡
📌地址:香川縣高松市玉藻町2-1
📌門票:成人200日圓,學生100日圓
📌營業時間好複雜,總之8:30到17:00一定營業,大家挑這中間去吧🙈
自古以來就有「不論何時從哪裡都可以看到的,在水上的高松城」的稱號。當初的海水其實是淹沒到城牆之外,由豐臣秀吉在1587年發起,和當時的國主生駒親正一同創建,引進了瀨戶內海的海水,是日本自古以來有名的三大水城之一。一路作為藩主們(生駒家四代加上松平家十一代)的居住地將近三百年,高松也因此而繁榮昌盛了起來~以前整個城跡大約有二十萬坪左右,但目前所開放的玉藻公園大概是24,000坪,光是現在靠走路就大概要走一個小時左右,裡面還可以泛舟,卻只是以前整個城跡大約八分之一的面積,只能說有錢有勢的程度真是讓人咋舌啊 ˊ_>ˋ
他們的第五代藩主松平賴恭號稱從小就是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特別擅長的,就是游泳。後來呢,他的游泳技巧從1979年開始成為了高松市的無形文化財產第一號指定紀念,所以每年的1月3號大家都會在大的場(おおまとば)海岸開始新春的初泳大會🏊♂️,大家一起愉快地在海裡開啟這個新的年度,說真的想起來還是挺開心又健康的對吧(但是一月的時候明明就很冷🤣🤣🤣
S個人覺得玉藻公園其實跟栗林公園一樣都是有非常多松樹的地方,大盆栽小盆栽種在土裡的,彎腰的,直挺挺的,奇形怪狀古色古香的,他們甚至還設置了好幾個松果收集桶,讓大家自動自發收集松果以利每一年松果聖誕樹的搭建(笑)基本上整個高松城跡放眼過盡是綠意,雖然佔地沒有栗林公園遼闊也沒有那麼多的山水擺飾庭園造景,但是下午時分過來走走曬曬太陽真的是挺不錯的,公園這種東西本身就是讓人心情平靜的存在。另外,公園方面也很貼心提供了可以退幣的置物櫃,如果準備搭渡輪或JR前還有一些悠閒時間的話,不如就過來走走看看吧,畢竟,這裡可是高松這個城市之所以繁盛起來的源頭喔~
🌊德島鳴門市。鳴門渦潮
📌地址:徳島縣鳴門市鳴門町(鳴門公園内)入場時間16:30)
📌門票:大人510日圓,中學生410日圓,小學生250日圓
📌官方網站:www.uzunomichi.jp
📌潮汐時刻表 https://www.uzunomichi.jp/tide-calendar/
之所以會出現潮汐,就是因為地球受到月亮和太陽的引力所影響而造成的海水漲落, 而由於鳴門海峽十分狹窄,所以來自太平洋經過紀伊水道的滿潮海水受到阻擋,而流回了大阪灣和明石海峽,此時由於滿潮的部分向中間低潮的部分傾瀉而下,產生了水位差,也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鳴門渦潮。三月下旬一直到四月下旬是一年最好觀賞渦流的季節,但是就算是平常的月份,在新月跟滿月的時候,也會有相對巨大的水位差出現,是觀察漩渦的好時機。
不過說真的比起漩渦, S覺得更厲害的是這座橋本身的結構跟設計。真的是非常非常壯觀而且漂亮!這座吊橋其實分成兩層結構,上面是四個車道的汽車道,下面則是新幹線的鐵路(還可以增加)而渦之道就建立在橋墩上面,因此在沿著透明玻璃往外瞭望的時候,完全可以一邊走一邊聽到震耳欲聾的車聲交會風聲海潮聲,再加上底下足足45公尺高的透明玻璃地板,真是驚心動魄(我是卒仔,不太敢站在上面🙈)
從JR鳴門站到可以看到渦潮的鳴門公園其實是一段不小的距離,坐公車大約要20-30分鐘,一小時只有一班(還好車站前很貼心有免費足湯,可以一邊泡腳一邊等待)基本上能夠出海的觀覽船,很華麗的大塚美術館還有鳴門公園都是同一個路線上不同的站,大家可以依自己的熱忱自由分配~不過不是開玩笑,這裡的鯛魚茶泡飯真是好吃的不得了,有機會的話可以去二樓的景觀餐廳遠眺海景試試德島當地新鮮的海鮮食材,一個悠閒的有海相伴的旅遊日,十分美好對吧~
附帶一提鳴門這個城市真的叫做NARUTO,沿路常常可以看到漩渦的符號,忍不住就是會一直想到火影忍者啊啊啊啊🙈🙈🙈
🚠愛媛松山市。松山城
📌參觀時間:9:00 – 16:30
📌登山纜車全年無休。
📌天守在12月的第3個星期三休館喔
由距今四百多年前由戰國時代的猛將加藤嘉明所創建,依照山勢而起,易守難攻。
松山城蓋在勝山上,花了26年才蓋好,除了勝山城之外它還有一個有名的別稱,叫做金龜城。這個由來呢,就是傳說當初在蓋的時候,裡面有一座不見底的深潭,而潭裡有一隻金色的烏龜,為了表示繼承之意,就把金龜城這樣的名字一直使用到現在。附帶一提金龜的日文發音是KINKI,就跟堂本剛跟堂本光一所組成的近畿小子KINKI KIDS是一樣的發音喔,所以他們寫成漢字也可以寫成金龜小子喔(大誤,粉絲請不要殺我🤣)
最早的松山城天守其實是五層樓的建築,後來在1642年又改成三層,在1784年被火燒了之後,在1854年又被愛好古文物的日本人重建,這是一座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君主入住的天守。跟大部分的天守一樣十分陡峭,階梯差很大,外面的裝飾很華麗,比較特別的是它們的地下一樓,又稱作「穴藏」,是拿來儲存大米的倉庫,那個時代,吃飽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對吧👅
日本人很厲害的地方除了他們真的非常講究歷史資料跟文物的保存之外,我覺得如何寓教於樂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理由之一~在松山城裡面除了展覽不同時代的文物盔甲刀還有畫作文書之外,還有太刀跟火繩槍的體驗角落,可以真的試著拿起來並且瞄準遠方,感受一下武器放在手中的重量。如果是戰國時代迷的大家,這裡也有免費的甲冑試穿活動,就S的觀察基本上是沒有一個男生錯過了,而女孩們的責任就是在旁邊叫著好帥呀,膨脹一下男孩們的自信心(笑)哈哈哈哈 這樣一說,510日幣的入場費是不是很值得呢🤣
雖然已經傲視整個松山市,不過其實勝山只有132公尺的標高(這也是為什麼松山城的纜車只需要2分30秒就可以到達)如果是搭乘路面電車的話,記得要在「大街道」站下車,小小走一段路就會抵達纜車站,有機會經過松山市的話,就來看看現在保存最完整的十二天守之一吧~可以隨機遇到許多穿的鎧甲的帥哥喔🙈
其實這趟四國旅行一路走來,內心真正充滿感慨。路上的店家大部分都倒閉了,連市中心的商店街正中央都有撞歪的鐵門還有直接變成停車場的店家,各個店家的老闆從60到90歲不一,大概特別是在鄉下,可以特別感覺這個國家的衰退跟高齡化的確嚴重。不過說真的,吃乾淨的東西呼吸乾淨的空氣然後隨時都想上廁所都可以上廁所是人類基本尊嚴的需求,而日本,真的做得很好。愛吃鬼小姐我每天都吃的很多,常常中午是鯛魚茶泡飯或天婦羅們,晚餐是大盛的拉麵烏龍麵加上配菜,吃完之後完全沒有反胃的油膩感就是食材新鮮優秀的證明,每天都好好吃好好睡好好大便💩~這樣,也算是一種幸福人生的證明對吧👅👅👅
—
好好吃飯好好旅行,希望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xxx
📝圖文網誌 花花世界旅行趣
https://hanahanatour.wordpress.com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nahanatou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ahanatour/
新月橋由來 在 東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年一覺文學夢
之二
─關於轉型─
所謂的「轉型」,這之於我坦白講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應該存在的問題。我所介意的,向來也只是一張「愛情」的標籤撕不撕得下來而已,而我知道,撕下它的唯一辦法,就是持續地告訴這世界,我還會寫其他風格的文字。
當然以文體論,詩或散文就別說了。儘管出版過一本詩集,也偶有自費籌製第二本詩集的念頭,但非常抱歉的是若干天前我去了華梵大學中文系擔任大冠鷲文學獎的新詩組評審時,對亮羽暢談的現代詩派完全鴨子聽雷,何謂新的現代詩寫法?甚麼又是舊的現代詩寫法?融古風於現代詩到底好或不好?押運又好或不好?我想這都不能只聽憑一位老師或評審的見解,起碼我就認為,寫詩除了溫柔敦厚的基礎觀念外,其他的都應該一切隨心,所以我寫詩,永遠都只為了讓自己覺得爽。至於它新或舊、對或錯?我會說,關我屁事。存在這樣詩觀的詩人就不適合跟別人討論詩,因為我們太自我本位,把教條丟進馬桶都嫌汙染化糞池。
倒是散文部分還可以跟別人小聊幾句,不過因為我寫作的短文當中,真能掌握「散文」意境的屈指可數,幾年前應台北市政府之邀,有幸寫一篇與萬華有關的文章,得與小野老師等人同刊,我已經了無憾恨。
那還是談談小說吧。
首先,我沒有不敬的意思,但千真萬確地是我沒在中文系四年多裡學到太多小說寫作的技巧。那四年中我跟隨過的幾位老師,對我具有重要啟蒙意義的,包含陳芳明老師、楊翠老師、歐麗娟老師、沈志方老師,以及我的班導陳俊啟老師。多位老師大多給予我們文學史觀的建立,卻少有論及小說創作的內容,即使是最重要的一位──我的班導陳俊啟老師──他讓我至今不曾忘懷的,就是那一句:「文學批評從來也沒有標準答案,你有自己的觀點,你的觀點就是正確答案之一。」
很棒,對吧?
因此我那些早期的小說純粹都是模仿來的。我寫武俠就學金庸、後來寫推理學東野圭吾、寫愛情就參考藤井樹的筆法,甚至連寫《家書》,我也忍不住端詳起張大春,而寫《神曲》就想起黃凡。多年來我從不反對學生在文學觀念上抄襲前輩,因為你要知道,前輩的文學觀念正是他們能在文學史上留名的基本。而你抄下這些觀念後,融於自身並卓然成家了,你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留名的人。
當然參考別人的寫作方式或觀念,那都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從一頭栽進中文系起始,直到十餘年後的今天,早在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忘了要常常參考別人怎麼寫的這件事。
「你想說一個故事,卻還要去看別人怎麼說故事,那你不如把故事留在被窩裡自己用想的算了。」這是我後來也不曉得為什麼而養成的觀念,但我當然不會建議每個剛開始嘗試寫作的年輕人這樣做。有模仿,你才會找到自己最喜歡也最適合的風格或路線。
大學期間還不懂「參考」或「模仿」,寫了幾個短篇故事,其中包含後來擴充為長篇《紀念》的愛情故事,老師還給了九十六分,那時我才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可以靠這個混飯吃。不過很可惜,後來大部分的報紙、雜誌投稿都石沉大海,當然一畢業就再也沒考慮過寫作混飯吃。
因此我可以說是搭網路文學興盛順風車的幸運鬼,如果沒有那麼多前輩開創了時代、如果不是網路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今天大概會成為電子工廠的作業員,也可能成為補教業的老師,甚至也許就在哪個開發中國家跟我爸一起當造紙工人。而我真正的文學夢,也就約莫是這條路走上一半的時候才開始興起。
因為已經走進了創作,於是我又想起「文學」。
那是有別於二○○四年我們幾個初出茅廬的小屁孩一起搞網路文學書展的熱情的文學夢。那一年,我跟敷米漿,還有其他不少位網路文學館的作者一起攜手,各自去與所屬的出版社溝通,大家在師大校園裡擺攤賣書,還得上台擔任講座,連九把刀都是我們當時的座上賓。這種熱情很快就消滅了,因為我們以為網路文學將從台灣文學次世代茁壯的趨勢,在後來幾年的金融海嘯中幾遭挫折,最後落得了一個四不像的下場。
我後來所想起的文學,跟自己的寫作關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我總在想,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個會寫小說的人?台灣在民國六十幾年之後出生的作者當中,我能不能在人家列舉時也被算得上是一個?你明知道文無第一,卻還想證明一點甚麼的心態,著實困擾了心情很多年,但更多的畢竟還是對自己的懷疑。
所幸這種懷疑是正向的,既然不是立志要當一個愛情小說的創作者,沒有從一而終的打算,那是不是應該想辦法,給自己安排更多的時間,來寫作生命中那些不寫就會飲恨而終的故事──我說的那些當然都不是愛情故事。
這可能就是《家書》與《靈魂在左手》的由來。
我一直不認為純文學的筆法就非得是枯燥而賣弄的,在那些百轉千迴的文藻淵濛間,其足貫神明而營構深遠情懷的一種浪漫與其淪為普世的一字一元,倒不如在人情轇轕的輾轉遞嬗中,透過底蘊的發酵而鋪排為只為少數人心領神會的文字,並以之犒慰故事中已逝的主角並舔舐在世者心靈間既無可分割又不敢品嚐的舊夢。
以上就是所謂的純文學寫作法。
我用這種方式來寫一則約莫五萬多字,以記錄自己祖父為主,其他父執輩為旁枝的家族傳記故事,自費印刷,賣了大約兩百本。但我在懷疑,真正看完的有幾個人?若干年後我為了打發時間而帶這本書去搭捷運,從市政府站一路回到板橋,腦袋都在想:甚麼理由我要這樣寫故事?難道是為了不想讓人看懂嗎?
詩集當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前面說過,我寫詩從來也沒考慮過筆法的新舊或規則,新詩如果還要考慮這些,那不如就別寫了。我寫詩,只是因為我喜歡寫詩,而出版社願意給我一個出版詩集的機會,是我永遠感激的。
我們常說,你想害一個人破產,就叫他去開出版社;想害一家出版社破產,就鼓勵他們多出版詩集。我知道《靈魂在左手》肯定不能幫大家多賺一點業績,但願也別讓他們蝕本才好。至於第二本詩集,我也順便跟你們說:等我存夠了錢,我會做圖文書的。
我後來經常在想,每一位類型小說的作者,是不是都也這樣飽嚐著衝撞與拉扯的心情?你知道有一種寫作模式是安全的,那你會永遠依循此一模式去進行創作嗎?你知道有一些寫作題材或風格是較為讓人不安的,那你會盡量迴避這些危機嗎?
我不會。所以《在風裡說喜歡你》的〈你滿十八歲了嗎〉這一則,第一人稱依舊是貓咪;所以《想想》儘管有別家出版社願意發行,但我依然堅持謝永然就是要剁對方的一隻手,不能只是一小根手指。我猜自己是叛逆的,站在作者本位論的立場,我認為寫作的人應該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堅持,畢竟那是一個基本的態度問題;但站在出版本位論,我們是仰版稅或稿費過活的人,你要如何取捨,會決定你在這個市場的機會。
這問題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就像我永遠無法在當中取得平衡一樣,我認同出版社的為難與立場,但我也必須堅持自己創作的最大自由度,否則我將無法再在這個領域裡立足,因為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至於我們從一開始就在談的「轉型」,就像我其實沒說完的「我與文學之間」,我能說的只是:當我開始認識文學之後,我變得不安於室,我變得窮思竭慮,我開始意識到自己身處的世界裡,原來還有更多可以寫的題材。我熱愛自己原本所寫作的類型,也以能夠在同一個類型裡長期發展,寫作更多能感動更多人的故事為榮;然而,還有很多故事,我不能不寫──如果我想當一個文學人的話。
那就是我寫這篇好長好長的文章,其實真正想談的那件事,關於《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