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朱立倫市長擔任國民黨主席,除了我因為私人因素無法參選,最重要的是朱市長說服我,他有足夠的經驗,可以帶領國民黨面對未來的嚴酷挑戰,特別是2022年全國性的選舉!
朱市長做過桃園及新北市的首長共16年,其中治理600多萬人口,而他最具有說服力的一句話,即是「我擔任行政首長期間,幾乎每一天都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
而國民黨自從2020年敗選之後,整個重建的過程正進入深水區,面臨許多困難的問題,包括黨中央各部門以及與地方的整合,國民黨與各種民間團體的合作、資源募集、青年參政、兩岸及美日關係,以及最重要的,2022年大選的提名、佈局以及輔選的策略!
以新竹縣為例,民進黨出了狠招,想透過新竹縣市合併,拿下國民黨新竹縣這個堡壘!若真的合併,則民眾黨可能派出頗受歡迎的候選人,而民進黨現任新竹市長亦將參戰,而國民黨除了現任新竹縣長之外,新竹市亦有眾多黨內同志積極爭取提名,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實在很難想像,不了解地方生態,最重要的是不論勝敗,沒有參選經驗,也沒有足夠的全國輔選經驗的人,要如何處理這種高度複雜及困難的問題,並最終取得勝選?
國民黨現在不只是面對 #塔綠班 民進黨,更麻煩的是旁邊還有虎視眈眈的民眾黨,無時不刻都想挖我們牆腳!在民進黨掌握媒體及網軍優勢下,國民黨一旦被貼上標籤、被社會認定在兩岸議題上,屬於光譜上極端的路線,那2022年選舉註定會失焦,也可能導致不少國民黨人跳船至民眾黨!
2022本應是對民進黨的 #不信任投票,或是比較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施政表現或服務品質的選舉,一但被升高為國家認同之戰,恐怕會有大量中間或淺藍的選民,流向民眾黨,而國民黨若只能靠深藍的基本盤,將會使我們縣市首長及議員選舉陷入極大困境!而沒有2022,又怎麼可能會有2024?
而在兩岸方面,從我父親開始,到馬總統及其後的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韓國瑜市長,國民黨都是採取穩健的路線,並主張以正面的態度,積極推動兩岸各項交流!而韓國瑜市長在競選總統時,其追求 #兩岸雙贏 的路線,亦是與黨內主流意見一致!若有人因此認為「韓國瑜太弱」,我絕不認同!
面對兩岸議題,國民黨就像是走鋼索一樣,過與不及都不行!我們必須考量台灣社會現狀,及地緣政治的風險,而努力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
過去一年,我不認同黨中央的其中一點,就是我認為國民黨已全面撤守兩岸議題,並自願放棄主導兩岸議題的機會與能力,甚至因為害怕被抹紅,錯失了許多有利於兩岸發展的良機!而我雖然是國民黨內極少數不怕被抹紅的人,但我卻依然擔心,國民黨未來不再穩紮穩打,而開始躁進!
個人與張亞中教授看法不同之處,即在於張教授認為九二共識僅能處理「事務性的問題」,但我卻認為事務性問題是兩岸現階段最重要的議題,若事務性問題都無法解決,又如何能碰觸更困難的政治性問題?
我認為兩岸關係發展應該是採取「堆疊式」的步驟,透過一件件事務性問題的商討與解決,累積 #兩岸互信 並摸索 #爭議解決 的模式,這才是國民黨若再執政後的首要任務!
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至少倒退20年!我認為在疫情趨緩之後,國民黨真正該做的,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積極推動兩岸在社會各層面的交流,特別是在 #歷史文化 與 #青年領域,透過雙方正面的互動,重新建立起台灣社會,特別是年輕人的民族認同,才能反制民進黨去中國化意識形態的洗腦!
以我參與並推動 #兩岸交流 這十幾年來的經驗,我認為唯有國民黨執政,才有可能真正推動兩岸官方的合作,例如馬總統時代簽署的ECFA以及23項合作協議!
大陸官方是講究實力原則的,亦即只有國民黨執政,對岸才真正有可能與我方商討實質性的議題!在野時任何倡議,若無法執政,恐怕也難有實現的機會!
其實每一個黨主席候選人都有優缺點,也有令人喜歡或不滿的地方,但加加減減之後,朱立倫就變成一個「#最大公約數」,亦即他或許不完美,但你至少可以接受,也因此得以避免黨內許多不必要的衝突及內耗,讓全黨上下能全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懇請各位黨員仔細思考國民黨的現狀,在9/25那天,由你來決定國民黨的命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其邁:【堅持改革 不會恢復議員配合款制度】 針對國民黨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表示,將適度恢復議員配合款一事,民進黨市長參選人陳其邁與競辦發言人召集人李昆澤、趙天麟今(21)日召開記者會,趙天麟質疑質疑韓國瑜為了選舉還要走回頭路嗎?陳其邁主張,堅持改革,不會恢復議員配合款制度。 趙天麟表示,市政要...
新竹縣市長候選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新竹合併的後續政治效應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大新竹合併」議題,將新竹縣市合併,議題也受到許多新竹人的關注,根據民調指出,超過半數的人支持這項決定,但衍生的是否要合併苗栗則有七成的人反對,如果大新竹合併後,對於新竹與台灣的整體政治效益將會如何改變?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V8XzBhYN
一、民進黨繼續保有新竹這塊地盤
以目前的地方政治布局來看,無論新竹縣市都是藍大於綠的情況,過去的執政也多是由國民黨執政,但當年林智堅以新人之姿寫下100天奇蹟,又以政績成功說服新竹人,也讓他的支持度居高不下,但連任期滿的他下一步的政治布局仍是未知,如果透過合併縣市讓其又有參選機會,當選機會極大。
但有利自然就有弊。
新竹縣市綠營地方人士長時間在艱辛的環境下打拼,地方媒體又多是以市長林智堅做為報導主軸,後續接棒人士難求曝光,未來能留下多少人願意繼續在新竹深耕打拼,將是一個未知數。
二、將更多選舉資源安放於其他縣市
如果林智堅再度披掛上陣,可以預期在民調與支持度上都會遙遙領先,在選舉資源的安排上,就可以將原本新竹縣市的資源,交由其他縣市來執行,對於緩解其他縣市的緊張也有一定程度效益。
林智堅更可透過自身光芒與桃園的候選人力求曝光,尋求桃竹合作,為整體政策規劃注入一劑活水。
三、行政資源與溝通更為順暢
現在新竹縣由國民黨籍楊文科執政,新竹市由民進黨籍林智堅執政,在不同政黨運作下,議題整併都是一個問題,諸如水源、交通、能源、垃圾處理、等各式問題都無法有效處理,整併在同一個領導團隊,執行上可更為順暢。
但相同也有其他考驗與問題。
以現在的新竹縣市七十席議員 (新竹市34席,新竹縣36席),整併後預估剩下四十四席 (區域議員41席,原住民保障3席),以目前新竹縣民進黨兩席,新竹市六席議員的分配比例來看,可以想見民進黨在地方勢力上會更為薄弱,未來林智堅在與議會上的溝通執行,會是更大的阻力與考驗。
四、分配稅款提升
如果大新竹真的合併升格直轄市,會從三級政府轉化成二級政府,效率自然能夠有效提升,過去新竹藉著科學園區造就稅收排名全國第五,但統籌分配款卻是全國倒數,新竹人普遍不滿為何稅繳的多,得到的資源卻如此稀缺。
對於地方建設,人民福利等都是一大關鍵。
新竹一直以幸福城市自居,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沒有足夠的經費在背後支撐的情況下,政策與議題的延續就會更為艱難,如果中央能夠依照升格後的配置提供,對於新竹縣市的發展也會更進一步。
整體來說,大新竹合併自然是個好議題,對於新竹的發展更是件好事,我個人是相當樂見其後續發展,但苗栗背負如此龐大負債,我個人並不支持加入到大新竹當中,但如果民進黨要推行這項決策,對新竹對林智堅自然都是好事,但對於其他深耕地方已久的人,該如何安置也是一大位置。
地方派系永遠是政治中最複雜的一塊,你剝奪人家的既得利益,那就代表市場破壞到重新組構前,會有一段風雨欲來的混亂。
圖片出處 - GQ
年底衝社團兩萬人,只剩10%就達標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新竹縣市長候選人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陳其邁:【堅持改革 不會恢復議員配合款制度】
針對國民黨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表示,將適度恢復議員配合款一事,民進黨市長參選人陳其邁與競辦發言人召集人李昆澤、趙天麟今(21)日召開記者會,趙天麟質疑質疑韓國瑜為了選舉還要走回頭路嗎?陳其邁主張,堅持改革,不會恢復議員配合款制度。
趙天麟表示,市政要進步,改革不走回頭路。過去議員配合款不僅常有不法情事傳出,甚至有議員私相授受額度,遭到批評為綁樁政治。有少數議員禁不起誘惑與廠商共同謀取利益,規避公開招標,違反採購法。趙天麟說,都會區跟鄉村區城鄉差距與建設需求各有不同,如果所有議員採求齊頭式平等的額度,對於偏鄉選出的議員相當不公平。以議員每人固定額度的配合款形式,這是一種政治綁椿,將拉大城鄉差距。
趙天麟指出,從2000年到2015年,從台北縣、新竹縣、屏東縣、花蓮縣、台東縣都有層出不窮議員配合款的弊案。包括民意代表及廠商等都遭到判刑。這樣情況下,不分藍綠,大家都有改革的意願。馬英九曾經以「堅百忍以圖成」,說過去台北市沒有工程分配款,他也支持賴清德院長在擔任市長時期取消議員分配款的決議。吳敦義也說,咬住青山不放鬆,管他東南西北風,不可以放寬配合款給議員,不可以違背行政立法的分際,這樣子會弊端叢生。陳菊市長在2015年民進黨議會過半後,也展開改革,我們也取消了議員配合款。趙天麟質疑韓國瑜,連馬英九吳敦義都認為萬萬不可,會違背行政立法分際弊端叢生的議員分配款,「韓國瑜還堅持為了選舉而走改革回頭路嗎?」
陳其邁表示,2005年擔任代理市長的時候當時並沒有所謂地方配合款,從過去也包括吳敦義市長、謝長廷市長。所以地方配合款在過去六都部分,包括陳水扁擔任市長的時候,也就取消了地方配合款。後來繼任的馬英九跟郝龍斌也沒有恢復地方配合款。地方配合款因為執行上衍生相當多的弊端,包括讓整個財政資源破碎化,以及讓執行過程衍生違反政府採購法相關風險,以及因為地方配合款定額補助方式,造成齊頭式平等。高雄市面積將近2900多平方公里,是台北十倍大,地方配合款會加大城鄉差距。
陳其邁說,他認為在2015年陳菊市長取消地方配合款,是一個進步的決定,是一個我們應該要堅持的價值,所以未來他也希望為了維持財政完整,他會負起政治責任,透過預算的編列,包括第一個公民參與式預算,第二個由里長或議員來對地方相關建設需求,以及市府第三個市府整體的市政規劃,藉由不同的管道來對市政府的預算,在未來在整個計畫實行和編列和整個計畫,來做完整評估後,最重要的還要經過議會的監督審議,藉由公開透明、民眾參與民主方式來編列市府預算,相信這是市民期待市府能夠堅持的改革,而不該讓改革走回頭路。陳其邁認為,這是對於落實地方自治跟廉能政治,民眾對相關預算編列最起碼的要求。他堅定表示,會堅持改革,不走回頭路,不會恢復地方議員配合款制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Tn8erINS0/hqdefault.jpg)
新竹縣市長候選人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題:
中央拖垮地方!?
吳敦義再起先約立委 藍綠候選人開始緊繃
來賓:
立法委員 林為洲
立法委員 黃偉哲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內容:
Q:連4天邀黨籍立委 吳敦義大動作駁斥2個太陽?
Q:踩小英痛腳 吳敦義推影子內閣酸林全?
Q:吳敦義臨時會出招 民進黨如何因應?
Q:行政官員反應慢 是誰挨批不肯上火線?
Q:立委挺林全:該整頓的是「部長們」?
Q:換內閣風聲不斷 林全微笑做自己?
Q:林全民調探底 內閣改組能救2018選情?
Q:新竹縣長3搶1 林為洲準備好了?
Q:4大方案救台南 黃偉哲民調第一持續領先?
Q:民進黨好感度剩29.7% 縣市長大戰怎麼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Ur8yCTE1U/hqdefault.jpg)
新竹縣市長候選人 在 蔡英文Tsai Ing-we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竹市長候選人 林智堅,是民進黨提名所有縣市長中最少年的。我問他「有小孩沒有?」他說「已經有一個,另一個馬上就要報到」。新竹市有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 ... ... <看更多>
新竹縣市長候選人 在 新竹縣長候選人號次出爐周江杰3號、楊文科4號-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周江杰#卓榮泰# 新竹縣 #周江杰3號# 候選 號次抽籤#科技重鎮 新竹縣 長 候選人 號次出爐周江杰3號、楊文科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