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肯定是基於一種對詩、對美的愛打開此書
那麼,我們就從愛說起。
有的愛令人寬大,有的愛令人狹隘,
但很不幸,作為一個 #新詩 寫作者,
我經常感受到愛 #古詩 的那些人,
出於對古詩的愛,對我懷抱質疑的態度,
甚至帶有某種恨。
他們覺得古詩已經是完美、至高無上的,
一提到古詩就沉醉得一塌糊塗,
恨不得背出《全唐詩》來。
但一提到新詩,就一臉不屑,
覺得多讀幾句都會玷污他們對詩的想像。...
其實新詩和古詩,尤其是好的古詩和好的新詩,
真的這麼水火不相容嗎?歸根到底,
這是兩邊讀者的愛所導致的。
愛讀新詩的人,總覺得舊詩太陳腐,
舊詩離我們太遙遠了;
愛讀古詩的人總覺得新詩太新了,
這麼新的東西怎麼可能沉澱出詩意,
怎麼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意在言外等等。
雙方面都有誤解。
我經常在一些古詩裡讀出
非常強烈的實驗性、先鋒性,
當然,也在很多新詩裡讀出
它們是怎樣跟古詩相通,
而且除了相通,還為古詩「招魂」,
讓古詩翻出新意。
拿公認最像古人的新詩詩人 #周夢蝶 先生為例好了。
周夢蝶是當代詩人,
但是所有見過他的人都感覺他就是傳說中的
那種仙風道骨、相貌奇古之人,
舉手投足像個從桃花源裡走出來的人物,
當然,他的詩更加是,他跟古代、古詩是親密無間的。
不,我說錯了,是親密,但不是無間。
那個「間」是什麼?間就是新詩特有的一種疏離。...
-
摘自《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https://tinyurl.com/b7ryamnx
#廖偉棠 40堂詩意講座X 63首現代詩經典 #5_12全面上市!
🌹追蹤新經典IG: instagram.com/thinkingdomtw2020/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40的網紅盧秀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中文學豐收日 #文學獎跨越地域超越年紀 文學可以看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高度、寬度與深度。 #第八屆台中文學獎 新詩、母語詩雙料得主曾元耀說他年近70,人生第一次在眾人面前,以台語朗讀自己的得獎作品;青少年散文得獎者-惠文高中國三的梁睿諶同學,以文字紀錄自己因為一張古老明信...
「新詩寫作」的推薦目錄:
新詩寫作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 臺北詩歌節Taipei Poetry Festival】
蝴蝶 ◎#鍾國強
深夜回來
關門
便看見了
你
我背後的
影子
不斷拍
翼
該讓你
進來
麼?
手停在
門把上
一
秒
你在
門檻上
徘徊
拍打著
失神的
燈
一秒
便平靜地
把你
寄入門縫
脫下
疲憊的
鞋
停止想念
遠方的人
或是我自己
--
◎作者簡介
鍾國強
香港出生及成長,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曾獲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創作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文學藝術)等。著有詩集《圈定》、《路上風景》、《門窗風雨》、《城市浮游》、《生長的房子》、《只道尋常》、《開在馬路上的雨傘》,散文集《兩個城市》、《記憶有樹》、《字如初見》,小說集《有時或忘》,詩評集《浮想漫讀》等。
--
攝影:李政曄
美術設計:紙霧設計
--
◎少年阿Ben賞析
對新詩不熟悉的讀者來說,讀香港詩人鍾國強的〈蝴蝶〉,勢必對他的分行方式在第一時間產生好奇與懷疑:「新詩不就是把一個句子拆成好幾行的散文嗎?」好多不學無術、不懂新詩的國文老師這樣教學生,而這些偏見就這樣不斷被複製下去。
每一次你讀到的現代詩(假設你有閱讀詩的習慣),其實都是在反對這種偏見。因為你要把一個句子隨意拆分為好幾行固然簡單,但要做「有意義的拆分」,讓分行能兼顧句子與句子間,以及整首詩結構上的意義,好在分行中呈現出詩意跟自己的設計能力,這種關於「筆法」的討論就很考驗作者了:用比較嚴格的標準來看,若一首詩的句子中增減了一個字,整體的節奏感與意義就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差異,所以更不用說把分行全部拆掉了,用這種方式進行的閱讀本身已經是改寫,那麼閱讀的結果也不能視為對原文的有效考察。
不同的作者使用的筆法通常不盡相同,能不能對筆法有覺察能力,做更多分析,也很考驗閱讀者(包括這些國文老師)的能力。
以〈蝴蝶〉這首詩來說,讀來破碎短小的分行,正好是作者想做的設計。全詩沒有明確寫「蝴蝶」指涉誰,或許可以從整首詩的「每一段都是一段蝴蝶振翅的畫面」來提供想像:在一段振翅的連續動作中有一段時間過去,在一行振翅的頻率裡有一些事件正在發生。從每行間互動的連續動作,到能乘載時間的,由動作結合而成的事件,再從一個又一個事件,結合成整首詩,是一種積木般的寫法。
——如果你認為,因為積木組合而成的「整體」很好看,便因此而忽略了這個整體是由很多最小單位所組成的,甚至否定這些小單位的價值。想一想,這樣的忽略和否定是一件好事嗎?某些詩人之所以厲害,就在於他們可以把不同樣貌、不同形狀、不同意義的小碎片用最適合的方式拼起來,從而成就一個整體。
*
回到這首詩來看,從段落上來說,鍾國強用的技巧是「補充」,以往提到過不少次的新詩寫作技法,簡單而有效。從「行」到「行」可能不是最好的新詩讀法,但在對「補充」手法的理解上是很好用的。
例如這首詩的前四句:「深夜回來/關門/便看見了/你」,「深夜回來」是第一個狀態,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關門」:透過動作來延伸節奏,讓後面的「便」不要出現得太突兀。「便看見」,看見了什麼?這裏提供了一個懸念。然後在下一行裡把坑填完:「你」。透過資訊的補充,這四句的每一句都不說「完」,從第二句開始每一句都是上一句的延伸或補坑,等到第四句看完,已經是一個聚焦的有畫面感的狀態。
「深夜回來/關門/便看見了/你」看起來就是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會發生什麼事情?「你/我」是什麼關係、什麼身份?第一段沒有想講完的意思,只是繼續在前面四句的意義下作延伸,這個狀態也走得更遠:「我背後的/影子/不斷拍/翼」。「我背後的」看起來像是在說「你在我背後」,卻又不見得只能做如此解。下一句「影子」讓前面的句子有了被解讀成:「你=我背後的影子」的可能性,可是後兩句「不斷拍/翼」又讓這樣的解讀帶點不確定。是「看到了你以後,我背後的影子不斷拍翼」嗎?還是「你,我背後的影子」在不斷拍翼?(當然,不斷拍/翼又是一個延伸手法,讓「我背後的影子」變成有翼之物,在這最後一個字點石成金般的寫出來以前,是沒有辦法達成這個效果的)
再回頭看,「你」的用意不確定,「我背後的影子不斷拍翼」,而「你」與「我背後的影子」是怎麼出現的呢?是在「關門」以後。「關門」說的可能是現實生活的動作,卻也可能是關上了自己與外界的聯繫。在深夜回家,切斷與外界聯繫以後,卻突然浮現出來的「你」(不是自我)與「我背後的影子」(同樣也不是自我,但也不確定是不是「你」)的對立,是不是暗喻著某種魔鬼在深夜獨處時突然浮現出來了?
若沒有辦法確認詩句明確的句讀,我們也無從判斷這些句子組合起來的明確意義為何,只能用推測去試著理解。實際上這正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筆法。短短八句裡面每個句子不過幾個字,組合後看起來也沒什麼,可若你細細讀來,其中的迂迴曲折與延伸技術,構成了很好的張力。
看看通常拿來鋪陳的第一段就可以想這麼多,讀一首詩有時很燒腦。重新歸納一下:以作者寫作的筆法來說,這個段落的每一行都是在「補充」上一行(沒說完的話),但在「補充」之餘,行與行的互動讓詩的意思可以被「聚焦」在某一個特定的場景或狀態,並且隨著詩句的進行,一邊「補充」一邊又要「聚焦」——想想如果你是寫作者,是不是每一行要能兼顧這兩點都很困難?
何況,當前兩三行出現,為了詩句整體閱讀的整齊性,你很難再突然塞進更長的句子,也就是你的選擇變少了,無法自由的塞進更多的資訊,只能使用更精簡準確的狀態或字詞,來持續拉扯一首詩的曖昧性。
在這樣的限制下而鍾國強仍堅持推進到了第八行,讓這首詩呈現了一種特別的閱讀感受:在每一行寫完以前,你無法確定這一行是要做什麼,也無法確定他要走到什麼樣的地方去。由於這首詩很像是跟著鍾國強的筆在進行一場不確定盡頭在哪裡的探險,以至於線性(直線進行)的讀完以後是一種感受,回過頭來看又會發現例如「深夜回家」、「關門」這樣的資訊有其意義在。
當作者一行一行寫下了這首詩,我們一行一行的讀著,就會發現一件一件的小事件、動作或狀態,竟完全影響了這首詩的未來——並且直到未來「完成了」,你回首從前,才發現原本的小事件似乎也有了意義。這是不是很像一個名詞——對,就是你想的那個——蝴蝶效應?
*
如果你能消化上面那一段的話,或許能夠容許我不再那麼詳細的拆解其他段落的可能性。讀這首詩的鑰匙已經給你了,剩下的閱讀(與燒腦)樂趣就留給你自己。
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吧,這首詩的設計呈現了什麼。前面有提到,這首詩並不很明確的說「蝴蝶」是什麼,但這首詩的分行方式既有「蝴蝶振翅」的可能性,整首詩以細讀的方式去閱讀,又有著「蝴蝶效應」的解讀空間。這是「蝴蝶」在字面上可能的詮釋。
不過,這首詩到底在講什麼?
以我個人整首詩讀完後的看法,我們勢必要把焦點放在「門」跟「家」上面。「家」作為一個人得以私密、安定生存的空間,與外界的通道正是「門」。
如果作為情詩來解釋,可以當成一首寫實的詩,想像所有的畫面感都是回到家後真實想念一個人,好像遠方的「你」就在家門前的畫面感,但這首詩對於為什麼兩者的關係如此糾結並沒有明說,只是以畫面的浮現跟分行的層次來呈現「進不進門」的迂迴。而在這過程中,「一/秒」跟「一秒」的差別不僅代表思考時間的快慢,也暗示了下定決心的程度。
不過,這是一首不說死的詩,情詩並不是唯一解。誠如「一秒」可以是第三段以「你」為主詞的一連串動作的時間,卻也可以視為第五段以(沒寫出的)「我」為主詞的決定的思考時間,這種曖昧到了這首詩的最後,家仍是家,門關上了,但不確定「你」有沒有進來,「停止思念/遠方的人」固然有情詩的美好結局的理解可能,「或是我自己」卻投下了一份不確定感。「我自己」可能是「自己獨處」的意思,自己獨處亦能成家。我自己又可能是「停止思念」的受詞,能跟遠方的人畫上等號的那個。如果「你」就是「我」,整首詩就變成在深夜關上門後,突然面對某個時間段的自己,糾結於那些曾經的理想與生活方式與現在的生活之間該如何取捨的衡量問題了。這首詩寫作手法簡潔,卻有著不小的留白空間,決定了他在解讀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即使話不說完,詩的可能性卻能走得更長遠。
*
「新詩是分行的藝術」,如果你不是這句話的信徒,那麼至少可以重新評估這句話的意思,這能讓你在讀鍾國強的〈蝴蝶〉時不要提出例如「結合起來不就是一篇散文」這麼沒有sense的問題。
--
X臺北詩歌節─活動資訊X
《城市、家園與詩歌》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2F多功能空間(臺北市同安街107號)
主持:陳美桂
與談者:鍾國強、李進文、陳家帶
網址:goo.gl/EgpgiZ
《我與時代不同調》
時間:9/30(六)14:30
地點:詩生活(臺北市承德路二段75巷37號)
主持:陸穎魚
與談者:鍾國強、羅任玲
網址:goo.gl/zeewRw
《詩人制憲大會》
時間:10/01(日)14:30
地點: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B1柏拉圖廳(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
主持:鴻鴻
決選評審:鍾國強、江文瑜、林達陽、楊小濱、羅毓嘉
新詩寫作 在 歐崇敬博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1500第一千五百首紀行
Marking Down the 1500th Poem
兩百天的日子/一千五百首新詩寫作/刊行在FB和Line的群遊之間
給一個題目/三分鐘內完成
不需修改/只怕女兒打錯字
感動了驕傲半輩子的內子藝術家/美學家終於佩服
五十年也寫不出一首新詩的她/經歷了二十個月的大病千山路
三次開刀後/參禪頓悟
在情詩底下/回應在FB的扉頁
從來不曾說出的愛意/也懂得敘述
日後重編詩集/把情詩集中
半由長女譯出/小女譯夫人美學的情書
新詩寫作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中文學豐收日
#文學獎跨越地域超越年紀
文學可以看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高度、寬度與深度。
#第八屆台中文學獎 新詩、母語詩雙料得主曾元耀說他年近70,人生第一次在眾人面前,以台語朗讀自己的得獎作品;青少年散文得獎者-惠文高中國三的梁睿諶同學,以文字紀錄自己因為一張古老明信片,開啟了一段跨海、跨年紀、跨時空的友誼,深感到文學的美妙及可能性。
燕子將文學 #貢獻獎 頒贈予得主王定國。王先生說創作是一條寂寞路,還沒退休的他,常在夜深人靜時創作,用寫作把天色寫亮,心無旁鶩的創作態度,令人敬佩。
感謝所有文人對台中文學的貢獻,溫暖了這座文化城,我們都見證屬於台中文學的光榮時刻!
新詩寫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灰澀集」新詩介紹
訪問作者: 趙文豪
內容簡介:
憂鬱或是悲傷,或者說一種與孤獨的相處方式,有時是抒發,也是詩最原始的初衷與力量,就像歷久不衰的經典情歌。面對書寫,我們也同時在面對各種問題,人生的答案,林林總總。不論喜怒哀樂,所面對的,終究是對於自己的認識與認同。
我們終究一個人來,一個人離開,哭著來到世上,期盼最後微笑離開。如何面對自己,一直是一門不斷在學習的人生課業。或許終生要與這樣的自己對抗、相處。更期盼用溫暖堅強的能量,讓路,都能夠持續走下去。
「現實中,我們都有一口難以訴出的苦
像不容易被找到的根鬚」
面對生活,或許我們低頭,
「那些需要挺直的背脊」更顯得可貴。
致 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真實,以及遠方
作者簡介:趙文豪
艋舺人,在1986的盛夏出生。喜歡詩。目前就讀於臺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碩、銘傳大學應中系。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作品入選2013年台灣詩選與台港文學選刊新生代詩人之一。
著有《寫作門診室》、《遷居啟事》詩集(斑馬線出版)、《都ㄕˋ有鬼》靈異詩集、論文集《典律的錨準:2005-2013年三大報新詩獎研究》、《這世界需要傻瓜》傳記、《美力台灣AR》魔法書。期許有幸,能夠分享更多關於詩的故事。
新詩寫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最靠近黑洞的星星」新詩介紹
訪問作者:湖南蟲
內容簡介:
「心什麼時候可以自由?
一顆星星
在你的附近,動彈不得
無法遠離且
再近一點就粉碎。」
湖南蟲的第二本詩集,睽違四年,豐富收錄52首(+1首隱藏版)詩,這冊《最靠近黑洞的星星》和已絕版且備受好評的首部詩集《一起移動》氣味部分相近,卻又更為感傷。令人驚訝的是,詩人沒有變老,好似也沒有長大,像他熱愛的那對公仔瑪莉歐和黑柴犬一樣,彼得潘一般飛行穿梭在詩的時空中。動用所有過於燦爛的想像力,繼續專注凝視愛情,和愛情如火燎原過後的廢墟宇宙。
相愛時……
「我的身體輕盈如風
擁抱沒有重量
語言四處流散
眼裡的神明過剩
毛髮都生出自己的意志」
被棄時……
「我如大地遭四十晝夜的暴雨淹沒
如萬惡之城被天火焚毀
如赤身裸體遇見,最令我感覺羞恥的人」
落敗時……
「不知道做錯了什麼
一次又一次的月圓之夜
都沒有成功變成狼」
絕望時……
「愛是滴水穿石
隔出空房」
詩人可以盯著黑洞的照片許久,想著那最靠近那黑洞、但未被吸收進去的星球,是什麼心情?或許是「恰巧維持平衡的引力,如表面張力最緊繃的時刻。」他對於這冊詩集的創作回溯是:「寫作,可能是唯一敢做的事,尤其寫詩。寫詩時,我也像開啟飛航模式,自給自足,玩單機遊戲……」似乎這幾年的動盪不安,全都用詩的語言交代了。各輯輯名獨具巧思地用了過去幾本書的書名,也可看出青年作家多年來的創作軌跡和心境轉變。
怎麼看,「昨天是世界末日」都還比較樂觀,接著走過不論暗戀、熱戀、失戀和頹廢,仍然熱情邀約「一起移動」,來到這個黑洞時期,儘管有那麼多的自棄自傷和地獄業火,還好詩人「小朋友」般的童話心腸仍然不變,不乏令人莞然的魔幻時刻及幽默意象,「書裡收錄的作品,或許就是求生的證明。」讓我們細細翻閱,慶幸太陽升起,永遠都會有那麼一天是「今天的天氣適合寫詩」。
作者簡介:湖南蟲
一九八一年生,台北人。曾出版散文集《昨天是世界末日》、《小朋友》與詩集《一起移動》。經營個人新聞台「頹廢的下午」。
新詩寫作 在 【討論】談新詩寫作方法- 詩文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討論】談新詩寫作方法. 詩文. 2015年7月2日07:59. 首先,有鑒於近期有出現一些習寫新詩的作品,所以我決定偶爾認真的寫寫非新詩的文章。(?) 對於新詩,我的定義不 ... ... <看更多>
新詩寫作 在 #新詩寫作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校刊社社課開張囉! 一、創作前暖身活動──. 美好的回顧:分享寒假美好的事物,或閱讀的書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