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防疫持續送暖 靈鷲山展現信仰力量
[記者姜志剛/新北報導]
今年適值靈鷲山開山38周年,雖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陰霾籠罩全球,台灣更面臨嚴峻挑戰,靈鷲山佛教教團配合政府三級警戒政策,讓十方善信透過網路持咒祈福、學習佛法、參加線上法會及禪修活動;國際慈善公益除了防疫物資,再奉獻新北市政府防疫基金100萬元,希望在心靈防疫法寶與實際物資的雙重照護下,安定人心,展現信仰的力量。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難以防範的疫情來襲,印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三級警戒人心惶惶,無法出門時期,可藉由線上的四期教育系統,心無旁騖的學習佛法,重溫因果法則、慈悲喜捨,獲得佛法智慧,精神上將受益良多。也溫馨提醒,別忘了佛弟子不離開覺醒與慈悲的工作,永續觀音行!
自修持咒 建立心靈防疫網
「持咒、善心,是我們的防彈衣和防毒系統,持咒,心就靜下來,心安就平安,心和平,世界就和平了。」心道法師鼓勵在家多持誦〈楞嚴咒心〉、〈大悲咒〉,凝聚各界善心正念,以無形的心靈防護罩,守護自己與家人,安定社會與世界。
地球上的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全球共同心願是「心安防疫!瘟神快走!」在疫情和災難來臨,其實更要造善業,靈鷲山佛教教團各志業和信眾發揮觀世音菩薩精神,積極數位化轉型,推出「妙心摩尼寶」APP,及系列線上共修、課程等,持續精進,發大菩提心,實踐菩薩道。
包括:為期21天的靈鷲山大悲線上精進營,5月23日至6月13日,21天在全球信眾精進持咒下,圓滿500萬遍〈大悲咒〉,以共振力量全數回向地球平安、疫情消弭;靈鷲山最為人知的水陸先修法會也不聚眾,採線上直播或由法師如法如儀完成儀軌,一樣可以超度祈福,冥陽兩利。
跨時空參與「平安禪入門一日禪」、「龍樹EPL青年線上一日禪」、四期教育、青年假日學堂等線上課程,在長時間警戒讓人苦悶困頓之際,宛如黑色天幕裡的北極星,指引方向,也滿足心靈療癒的渴望,讓人有正能量繼續打拚。
全球串聯 愛心防疫物資送暖
疫情嚴峻,全球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人心恐懼,而靈鷲山一直都在,以實際行動付出關懷,自去年3月以來,準備口罩、額溫槍、酒精、洗手乳、安心御守、愛心防疫包等防疫物資,從貢寮、永和、桃園、到新北等地,陸續贈送第一線防疫人員、機關學校、街友、有需求的民眾。最近又奉獻100萬元防疫基金,給新北市政府統籌使用。
秉持「觀音力量,善業如海」的大悲心,人道關懷無國界,陸續在緬甸勃固、臘戌、弄曼發起物資捐贈,同時贈送2部防疫消毒救急車給緬甸仰光新冠病毒管理中心。泰國禪修中心也匯聚各方善緣,分3次將民生物資捐贈給當地人共度難關。獲悉尼泊爾同遭新冠病毒肆虐,醫療系統癱瘓,靈鷲山慈善基金會緊急訂購100部氧氣製造機及100件防護裝備,6月初已送達。
每一份公益付出都是修復整個環境的一帖良藥,靈鷲山希望串聯善心善緣善念,傳遞宗教溫暖的正能量,幫助民眾挺過疫情衝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2021新北名師LiveShow】「疫情下的學習共同體」(第2集 ... 的評價
- 關於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2021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國際研討會- Explore 的評價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華出任務
今早來新北市政府逗點咖啡廳出席台少盟舉辦之「兒童權益報你知 就在新北市~CRC(兒童權利公約)全力突襲 實物互動實境遊戲」發佈記者會。這款實境體驗遊戲是我去年還在台少盟時,繼研發完成"童話黑森林"及 "抓誑新聞"議題桌遊後,另一個針對如何開發多元CRC教材的實驗性計畫。這項計畫自去年三月起由台上少盟夥伴與聚樂邦的創辦人志育共同進行研發,歷時一年半,經過數百名國高中生的封測後,今日總算正式開箱!
很高興今日能與新北市張錦麗局長、台少盟及聚樂邦夥伴以及新北市兒少代表們,一起共同開箱這款「全力突襲實境體驗遊戲」,這款遊戲是透由網路E世代的科技發達,以及兒少、家長普偏手機不離手的想法,創新開發手機線上實境互動解迷遊戲,將兒童權利公約及近年兒少所關切的議題設計於遊戲中,讓兒童權利不再是硬梆梆的教學課程,而是一部激盪腦力、有趣及老少皆宜的學習遊戲教材,讓"人權DNA"可以植入在每天的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兒少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精神。
這款「全力突襲」實境互動遊戲中,藉由新島高中消失的5個重要角色~阿特、小艾、笨姊、逼逼、果凍,分別代表尊重兒少參與權、停止性別刻版印象、尊重兒少多元適性發展、停止言語霸凌、停止青少年勞動剝削之兒童權益,設計共5個關卡,第一關要將角色的書包解鎖,從書包中的日誌、信件、作文簿等物品提示解迷題,找到他們下一步「突襲佈署圖」的蹤跡,並透過網紅蘿莉莉在新島高中演講,突襲發表兒童權利公約中與自身息息相關的兒童權益及公約條文解釋。而我也於發佈會後與新北市兒少代表共同體驗這款遊戲。順利破解了難解的關卡密碼!
據說這款實境遊戲將推廣至新北市國小~高中校園及社區大眾宣導,大家可以向台少盟預約團體報名歐!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I也能情緒翻譯、雙語對講 明志國中智慧奇機讓學習變聰明
2020年9月13日 下午12:00
為了配合108年課綱資訊科技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新興AI科技趨勢,新北市明志國中在新學年就向全校師生展示由教師團隊自製研發的「智慧奇機」,讓學生一進校園就能體驗AI應用在生活的樂趣,並透過與機器的體感互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自主學習,培養具備AI新世紀公民的科技素養。
明志國中是新北市科技領域輔導團的召集學校,負有引領推展科技教育的使命,校長戴春成表示,新課綱去年上路後新增科技領域,包含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輔導團希望透過人工智慧,將科技教育導入校園,引導學生認識及應用新興科技工具,落實新課綱中的科技素養,再加上AI時代來臨,目前廣泛應用在各學習場域甚至各行各業,教育部也推出「與AI做朋友」的教材,因此老師們將此教材延伸設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未來會將智慧累積的經驗分享至各校,讓全新北師生共同體驗多元豐富的科技教育學習。
108課綱走到第二年,AI議題越發熱門,但孩子總認為這屬於高深學問,因此老師們希望透過實作課程,讓學生一踏入校園就可以接觸AI科技,像這次推出的「智慧奇機」是以遊戲式的方式,目前具有3項功能,包含「校園偵察機」透過體感互動,讓新生很快認識校園環境、「情緒翻譯機」透過AI的影像辨識技術,電腦就能察言觀色,解讀情緒狀態,適時給予回饋及鼓勵、「雙語對講機」則是運用AI文字及語音辨識技術,科技的輔助學習語言,進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育局表示,AI科技蓬勃發展,AI教育的推展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108學年度共輔導78位校長及老師完成AI種子教師培訓,並於109年於偏鄉學校辦理AI科普教育營隊,幫助48位偏鄉學子學習新興科技。未來將持續辦理教師培訓及營隊,提升各學習領域教師AI知能與素養,將AI教育融入各學習領域教學,並鼓勵學生運用科技解決生活問題,強化AI基礎教育的深耕,提升未來競爭力!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news/ai%E4%B9%9F%E8%83%BD%E6%83%85%E7%B7%92%E7%BF%BB%E8%AD%AF-%E9%9B%99%E8%AA%9E%E5%B0%8D%E8%AC%9B-%E6%98%8E%E5%BF%97%E5%9C%8B%E4%B8%AD%E6%99%BA%E6%85%A7%E5%A5%87%E6%A9%9F%E8%AE%93%E5%AD%B8%E7%BF%92%E8%AE%8A%E8%81%B0%E6%98%8E-040000481.html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作者簡介: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
擁有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離開體制內之前,曾擔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老師、新北市金陵女中秘書與化學教師。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她極度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也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與推動;現在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著力於社群運作與課程教學,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鼓勵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專家」,更要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和921說再見 #Yahoo奇摩新聞
《再見,921》時間繼續,與Yahoo奇摩新聞團隊一起將傷痛療癒。
👉回到那天,她想對媽媽說:不要下樓 → http://bit.ly/2lERdrD
👉1999/9/21 最溫暖的聲音 → http://bit.ly/2kuxFWW
👉每家必備!「緊急避難包」完整清單 → http://bit.ly/2k5oCeW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勘誤】
02:21 :此照片並非 921 大地震時的大樓倒塌照,而是 2018 年初花蓮大地震時倒塌的雲門翠堤大樓。
各節重點:
01:22 九二一大地震那天
02:37 為什麼九二一大地震災情會這麼嚴重?
03:54 921地震後,政府做了哪些調整?
05:07 類似的災情曾再度發生
07:01 在下一次地震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保護自己?
08:31 我們的觀點
10:27 提問
10:4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影像畫面引用來源 】
00:43:BBC News
01:50:Twitter / @TheGlobalNewss
01:53:地球圖輯隊 / 照片源於路透社
02:06:BuzzOrange / 螢幕截圖照片 翻攝自南韓國民日報
02:22: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Chad Hsu
02:25:中央大學集集地震專頁--野外調查--土壤液化 / 李俊延攝
02:40:維基百科
03:28:民視新聞
03:51:地球圖輯隊 / 照片源於路透社
04:20:美美網
04:38: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
04:51:內政部營建署 / 安家固園計畫簡報資料截圖
05:11:風傳媒 / 李文宗攝
05:39:鏡週刊 Mirror Media / 賴智揚攝
05:45:Yahoo奇摩新聞 / 照片源於好房資料中心
06:10:公視-有話好說
06:44:高雄好過日臉書
07:08: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07:51:Rti 中央廣播電臺 / 照片源於中央社
10:14:TVBS新聞網 / 達志影像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圖輯回顧】17年前驚天動地的921地震 感謝全球協助重建:http://bit.ly/2kttB9s
→ 【老照片說故事】那一夜的天崩地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http://bit.ly/2kTMdPV
→ 「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http://bit.ly/2krTeYf
→ 車籠埔斷層:http://bit.ly/2kRLUoU
→ 你知道嗎?台灣百年來人口增加2007萬人:http://bit.ly/2kSunwS
→ 鄭錦桐/測不出老建築的脆弱 是沒能力還是姑息?:http://bit.ly/2kp8rJz
→ 921地震:http://bit.ly/2lYPIVx
→ 淺談台灣歷史上的大地震:http://bit.ly/2kTKN82
→ 地震再現週期分析:簡介臺灣的古地震研究案例:http://bit.ly/2kRM5R6
→ 921大地震:台灣學習到和沒學到的教訓:https://bbc.in/2kp8EMR
→ 921後的房子真的安全? 2003年才是關鍵時間:http://bit.ly/2mq57i5
→ 營建改革牛步 台南重演九二一悲劇:http://bit.ly/2lWemWY
→ 921後房子較耐震?2003是關鍵:http://bit.ly/2kttN8G
→ 地震百問-58.台灣一般建築物耐震標準的分區情形如何?:http://bit.ly/2lV6Ifx
→ 花蓮強震4棟樓傾倒 17死282傷:http://bit.ly/2lYkVs5
→ 花蓮地震究責!建商、技師遭起訴 漂亮旅店負責人無罪:http://bit.ly/2kRaaHC
→ 板塊運動 | 我們的島:http://bit.ly/2mhOPHJ
→ 你是強震的高風險族群嗎?:http://bit.ly/2kIEgxd
→ 演習還是告別式?與現實脫節的防災演練:http://bit.ly/2lYQhi7
→ 震變20年——翻轉台灣的921:https://bit.ly/2kqZQpL
→ 【921災難醫學篇】20年前救災「有熱情、沒組織」,20年後「有專業、沒法源」:https://bit.ly/2lWWLyb
→ 【921地震20週年】重建進行式7,300天,大破大立的未竟與傳承之路:https://bit.ly/2lWWPhp
→ 【921防災篇】斷裂的防災網:世界級地震研究帶頭,建築規範、應用產業慢半拍:https://bit.ly/2kmjTFE
→ 不同情境下避難原則:https://bit.ly/2kqFUTQ
→ 防震宣導:https://bit.ly/2m3DxXq"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金工創作展 廖偉淇專訪
實習主持人: 吳政頡
(世新大學-公共關系暨廣告學系)
拙納自在,心空無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金工創作過程中,鍛敲工藝技法的運用,常會使用到許多專業的工具及設備,當中還需對於材料科學、物理及化學,彼此間產生的原理變化有相當的理解,這也包涵在創作時,對金屬材料造形構成的重要因素。
金工創作者—廖偉淇把鍛敲當作修鍊手與心的工具,金屬從全平面到立體蜿蜒,他將創作時律動的肢體與心意合而為一,透過形而下—身體勞動的創作過程完成作品,再經由作品的呈現,傳達出形而上精神層次的心靈感受,達成身心合一的融合境界,也提升工藝創作的精神層次。總是全心地投入創作,廖偉淇在謙虛中學習並體驗,就像是一位虔心修習的僧侶,在藝術的世界之中修練,探究真善美的境界。
浸心在萬物與自然之間
週末的休閒時光,廖偉淇經常與家人出遊,往返臺北文山區附近的山林中,他特別喜愛在散步時,享受在大自然中放鬆的愉快感受,他試著去感受那空氣裡,因各種花草植物、土壤、山石,伴隨著風所帶來的豐富生機。每當靜心在自然之中,由山林間所帶來的各種感官經驗,不僅使廖偉淇的心境產生變化,對於萬物的空間讓他更覺親近,不禁忘卻時間的步伐。如此的存在感受,就像專注投入創作時的心境,專注體察週遭環境帶來的感官體驗,成為廖偉淇閱讀大自然詩歌的線索,閱讀這些詩歌的感動,也體現於他的想像力當中,成為日後作品造形的基礎。
這些藉由大自然空間誕生的感官詩歌,將廖偉淇的想像加以轉化,再運用鍛敲工藝來敲塑作品,在千錘百鍊的金屬鍛造工法裡,虔心來表達他得之於大自然的感受。經過金工敲塑創作的完成及自述,廖偉淇也希望從作品的造形來映照觀者,去反映人們內在的美感精神。
萬物之於廖偉淇—是生命共同體,對一草、一花、一木及一切的眾生,都生起同理心,需以真心對待,對於萬物都能夠感同身受的話,內在的慈悲之門就悄悄的開啟了。我們也從此可見,他以「感恩惜福」的生命哲學,來領受空間中更親近萬物的存在。
談到創作中使用的鍛敲造形技法,廖偉淇必需不斷反覆將金屬材料運用高溫來退火,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特性,接著再操作許多的鎚塑工具,反覆敲鎚材料來塑形,使敲鎚受力之處延展,變長變薄或收縮變厚緊密,其中反覆的鍛造工藝過程,考驗著創作者對於技術原理的科學理解,以及協調肌肉的肢體運動經驗。
從原生藝術到禪藝美學
法國藝術家尚•杜布菲(Jean Philippe Arthur Dubuffet)拋開了傳統的美學標準,他認為繪畫、雕塑及工藝等創作,皆來自創作者對於事物的強烈感受,過程完全始於創作者自己內在的動力,盡可能地不模仿,依賴古典、傳統藝術,及減少受流行與文化的訓練與薰陶。多顯現自我的心靈的創作特徵與自發性、神秘性及非商業性,形式上並非於描寫外在世界的敘述性,而多是著重於創作者的內心一面。因此尚•杜布菲提倡出著名的藝術運動Art Brut「原生藝術」。
日本學者鈴木大拙提出「禪」是一種神秘主義,認為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超越者,宇宙中存在著一種具有超越性的普遍理性。無論藝術家作品所選擇媒材、形式與表現,這都是創作者一種觀念的延伸,脫離神秘主義的曖昧差異之後,東西方文化對於禪的藝術詮釋,仍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創作的精神關照。
當下即是的禪藝
的內心態度決定其對應之關係,常受到爭議的是禪思維過於抽象,如同以「空」來解釋虛實之間的對應關係,無法以科學的依據衡量而辯證定論。
「即使一切皆空,但也不等於虛無。」廖偉淇表示:這是其所形成的觀念真實存於人們腦海之中,創作者藉由生活行動、創作過程、作品的產出呈現等等.....任何形式所呈現的都是禪思語彙所傳達「當下即是」的美學精神與體驗。對於他來說,這種「空」本身並非是一種什麼都沒有的情況,而是代表另一種精神層次的參悟本質。
廖偉淇簡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藝術學士畢
個展紀錄:
2016 「拙納自在」廖偉淇工藝創作個展,新北市板橋,致理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2015 「恩喆洁金工木印」廖偉淇金工個展,臺北市,亞典藝術空間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2021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國際研討會-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全校開放課堂,從幼兒園到國小普通班到國小特教班,12堂公開課! 感謝雙溪所有好夥伴,授課者用心授課,孩子們用心學習,工作人員認真處理行政事務。 ... <看更多>
新 北市 學習 共同體 在 【2021新北名師LiveShow】「疫情下的學習共同體」(第2集 ... 的推薦與評價
【2021新北名師LiveShow】「疫情下的 學習共同體 」(第2集)公開授課的觀議課-以學生為核心. 626 views · Streamed 2 years ago ...more. 新北市 教育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