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教我的那件事
#學習面對不同文化差異
.
👉從英國情侶新聞事件,談論東西方文化差異
.
在台灣地區,3/26熱門新聞,居然不是統一發票開獎隔日誰是千萬富翁
而且一對情侶(英國女生與澳洲男生)在台灣的居家檢疫隔離新聞上了英國新聞媒體BBC,然後又再傳回台灣引發軒然大波
.
這麼複雜關係,也在當今新聞媒體聳動標題與偏頗內文的傳播之下
這兩個看似平凡人,頓時成為台灣人家喻戶曉的人物
.
在我第一眼看完BBC的原文報導之後,也是跟大家一樣內心一把火🔥,覺得怎麼會有這麼不知好歹的歐洲人跑來台灣地盤撒野
膽敢挑戰目前全球防疫 Top10國家之一的台灣
.
就在我又讀完台灣方面的新聞,也看了防疫單位所提供的新聞稿,也慢慢明白
這整件事情,其實很沒什麼,但是在許多環節一環扣一環之下,真的就變成為全民公敵
.
對我來說,其實整件事情就是
👉“東西方文化差異之下的媽寶抱怨記”👈🤣🤣
.
.
😮#防疫觀念差異
.
對於歐洲人來說,他們一直都不把這次的疫情看得很嚴重
尤其是這兩位情侶旅行者,他們出發的時候,只有義大利跟西班牙大爆發,英國地區雖然病例很多,但他們還是不重視
.
因此,當他們抵達台灣被告知要“居家檢疫隔離”,我猜想,第一時間他們一定搞不懂這是什麼狀況
(這個情形類似最近10萬100萬罰不怕,到處往外跑的台灣人一樣搞不懂嚴重性)
.
初期,歐洲人都只是覺得疫情是嚴重版的感冒,沒有人去面對
也造就這些人沒有“隔離防疫”,避免傳播的觀念
.
.
😮#民主人權差異
.
在歐美地區,每個人的自主人權意識是非常高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歐洲各國政府,呼籲大家在家,卻還是很多人愛出門
.
這一代的歐美地區人民,他們從小觀念就是很自由
你突然要把他們關起來14天,這是對於他們自身人權很大挑戰
.
從前一項“防疫觀念差異”,一直到“自由人權限制”
即使防疫人員的英文再流利,“雙重差異”加上“語言隔閡”,造就這次事件兩人內心不解的根基
.
大家自己試著待在熟悉的台灣家裡14天,一定會覺得很無聊
他們兩人是外國人,在陌生台灣環境待14天,情侶又不能“同房間”,要單獨隔離男女分開住
這對年輕氣盛的情侶來說,應該是很煎熬
(好的,為了維持普遍級內容,就不繼續講下去,大家成年人看了一定都懂🤣😉)
.
.
😮#旅行計畫延宕
.
根據新聞表示,他們只是要停留在台灣幾天,接著要飛往澳洲
這次的滯留是因為台灣飛往澳洲航班取消,澳洲現在也無法入境,他們想去也不能去
.
對他們來說,可能幾天後就要離開台灣的時候,突然被告知要“滯留”檢查身體是否有異狀14天
.
這樣的巨大變化,大家如果設身處地換成自己到國外,語言不通又文化觀念不同,突然有人來跟你說,要把你“關起來”不能出門14天,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感到不安吧~
即使這樣的限制住居是有自由性,除了不能出門,其他都可以做
但我講到前面幾項文化差異,這兩人一定會“放大所有的小事情”
.
.
😮#居住環境差異
.
亞洲的居住環境 與 歐洲居住環境是天差地遠
沒有誰好誰不好,但對台灣人來說,很普通習慣的居住環境
對於別的國家居民來說,可能會是難以適應
.
對台灣人來說,我們都不收錢,膽敢給我嫌
但是對一個外國居留者來說,前面幾項文化差異造就她的不安感存在時,一定會放大各種不便
.
.
😮#飲食文化差異
.
這個也是此次事件導火線之一
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與 歐洲人飲食習慣是完全相反
再加上最關鍵的是這位英國女生,她是“gluten free”,這是一種在台灣非常不普遍但在歐美滿普遍的一種食物過敏
.
這種人的飲食要非常注意,以亞洲人普遍吃的東西,他們很多都不能吃
舉一個簡單例子,一般醬油是他們的過敏源之一,但是亞洲菜哪個不加醬油呢?
.
她才會非常挑嘴,加上她一定沒有很明確的溝通,造就她的飲食非常難適應
一般準備給她的食物,基本上她應該也不能吃
.
這個對於一般台灣人來說,應該很難理解,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她準備
外加,我自己猜測她應該也沒有表達清楚
.
.
😮#上了英國媒體
.
整篇新聞看起來
就是一個 “愛抱怨”的女兒,跟“護女心切”的媽媽 大抱怨所有的生活不便
並且用比較“利己”的說法哭訴
.
大家如果有心情不好的經驗,跟親友哭訴一定會選擇自己有利的說法,放大各種的委屈
而這種雞毛蒜皮的家庭小事,居然就上了英國公眾媒體BBC,這個就馬上變成國際大事,全球的人都會看的媒體
.
如果,今天這則新聞只是在英國八卦小報刊登,我想,也不會有什麼人關注
.
錯就錯在居然是被BBC給報導,他們如果自己私下聊聊抱怨完,就會沒事
以一個媒體公正平衡來說,BBC居然只報導單方面說法,這是有失BBC的一般形象
完全降低,變成一個八卦小報般的等級,只求聳動標題
.
.
😮#台灣社會風氣
.
不是說這對情侶不能抱怨
但是,他們剛好挑在一個非常不恰當的時間點,在台灣被報導出來
.
當今台灣社會已經因為疫情搞得人心惶惶,加上近期“非常”高比例是境外移入,大家對於外國入境已經很不放心
.
還在這個時間點,對於台灣有這麼多抱怨
基於人道立場已經很寬容,對方還不識好歹之下
台灣最厲害的網路力量“肉搜”就被激發出來
.
我想,台灣人的網路力量應該是外國人無法想像
尤其是訊息傳播速度驚人快速,應該也可以算是世界 Top10
.
.
😮#東西方文化差異
.
“給予“ 與 “接受” 之間的差異
.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某方面來說,付出有時候不等於回饋
當你給的很多,但是都不是對方真正需要的時候
對方也不一定會給予同樣的感激與回饋
.
台灣人民的善意,給予居住住所以及食物
可是
剛好都不是對方所需要與想要的時候
造成這整件事情的“誤解”與“抱怨”
.
.
我沒有覺得這對情侶沒問題
看過一些報導之後,可以感受他們可能是很有主見與自我主義
沒有台灣人逆來順受的美德
.
當面對這些別人好意,但都不是順從她們的需求,也就沒有太過寬大心胸去接受
畢竟,她們的身份是自由自在的旅人,對他們來說,限制住所大概就像關監獄般的不自由
.
在這樣非常時期,台灣人的好客善意也不會如此對待遠到而來的客人
如果多一份包容
14天後,他們身體一切健康的情況,台灣人也是歡迎他們繼續在台灣旅遊
但
我想他們應該會想要趕快離開這座“鬼島”,被大肆報導之後,他們一定不會想要再來台灣
.
.
好啦,我一定是太久沒分享貼文
才會一個小新聞就廢話這麼多
如果有耐心看到這句話,我也非常佩服你!
.
對了,如果你真的看到這邊,可以留言個 “閱” 讓我知道嗎?
我想到以前老師批改日記,最愛這樣寫個 閱 來打發我們這些學生🤣🤣🤣🤣🤣🤣🤣
旅行計畫延宕 在 第二組考古團隊進駐蘇花改通車不延宕2016-03-24 TITV 原視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公路總局表示,蘇花改觀音隧道預計今年5月初能夠全線貫通,漢本遺址的搶救進度成為蘇花改 計畫 中,如期通車的最大變數,因此現在增加新 … Show more. ... <看更多>
旅行計畫延宕 在 艾迪摳的步城文旅圖- 許久沒有發文的日子,陌生到手指頭與 ... 的推薦與評價
或許是因為許多計畫延宕,讓我總有點力不從心的無力感。 ... 還記得上次在媒體團結束前,聽著大哥分享著自己在旅行的路途上,最終是如何成為一位全職的寫作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