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未來路線 #中華民國
#中華文化承繼 #理想自由民主國家
許多人會因為擔憂台灣的主權獨立,因此,便提出:
1.台獨
2.去中
3.選邊站:親中、親美日
的想法。
而「國民黨」也在:
「不台獨」等於「統一」
「不反中」等於「親共」
的想法矛盾分歧中,無法定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然而,國民黨有必要說清楚國民黨的理想、目標與兩岸政策。
首先,不台獨不等於統一,因為「中華民國」原本就存在。台獨是假議題,「外交突破」才是真議題。
再者,「不反中」不等於「親共」,更不等於「統一」。「不反中」只是等於爭取「和平外交」的機會,去創造「中華民國」的全球經濟最大利益化。
「國民黨」作為「中華民國」創國者,從創黨以來就秉持著作為「中華民國」的創建與守護者的初衷。在「中華民國」國歌裡「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也早已陳述了國民黨的黨魂與目標:創建一個以三民主義的理想為目標的理想國家。而「國民黨」主席正是可以「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帶領黨員完成黨目標的領頭羊。
因此,黨主席有必要說明清楚,黨的理念、黨的政治目標。
「九二共識」的原則在「一中各表」。如果沒有「各表」就代表沒有「一中」。不承認「各表」的一方,等於毀約的一方。
因此,一中各表,我們的中就是「中華民國」。
一中同表的中,恐怕全世界認同的同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華民國。
所以哪一個黨主席候選人,背棄「一中各表」等於「中華民國」,也等於背棄「九二共識」。
因此:
不統≠去中
不獨≠親共
接下來,從三點論述兩岸政策:
第一:不台獨
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就獨立於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而現在「中華民國」政府,就在台灣。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但是認同「中華民國」的,不僅是台灣人,還有台澎金馬,以及全世界的海外華人。
「中華民國」建國於1912年,早於1949年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許多海外華人認同的祖國是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有建立完整的政治實體,總統制、選舉制度、行之多年的政府政治制度,不容許被抹滅、忽視。
政治哲學上,我們讀的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不是西方的東西,是根源於東方「世界大同」的想法。
中華民國不同於其他政治實體,政治論述不是根基在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為基礎,非來自中國的西方外國理論。
所以「中華民國」的獨立性、存在感很明確、很確定。「中華民國」沒有獨立性、合法性、存在正確性的問題。
有心人士越去向國人挑撥台獨的議題,就是越否定了現在的「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性。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否定者。
台獨是假議題,如何爭取「外交突破」才是真議題。
第二:無需「去中」
「中華文化」不代表「共產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繼」不代表「共產文化的承接」。
來自中國不代表就是共產黨。
許多人有這樣的想法:
1.為了不統,所以去中。
2.為了去中,所以,抹殺歷史。
3.為了抹煞歷史,因此竄改教科書。
然而,「去中」是假議題。竄改教科書才是真問題。
論述如下:
1.語言:
如果有人說:你們說中文、擁有中國文化、祖籍在大陸、擁有中國人的血統,那麼就屬於中國。
那麼就是在說,美國說英語,美國就屬於英國嘍!
或者,許多說英語的地方,就一定非得屬於英國,加拿大也是一例。
2.文化同源:
如果有人說:我們不要被強迫統一。因此,我們不要中華文化。
那應該借鏡民進黨政府最為親善的國家日本,日本保留最多的匠人文化,根源就是中華文化。然後,在中華文化上,不斷精進。變成了日本文化。
日本保留了許多特別完整的唐宋文化傳統,甚至連中國自己都跟不上。
日本國寶裡面的曜變天目盞,就是宋朝時期日本僧人從中國帶去日本,而成為日本國寶的。但整個中國居然沒有完整的一個可以相提並論宋盞。
中國文化,許多國家都繼承了中國文化。而韓國更是有趣,讓許多來自中國的節慶,變成了韓國人首創。
所以,「中華民國」不僅不該揚棄我們原本就有的三千年的文化資產。反而,我們沒有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因而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應該以三千年文化精髓傳繼者自居,以此文化,與台灣自由民主、在地多元文化,交流、發展。
而「中華民國」在台灣,不僅繼承文化傳統,也開啟了科技之邦的格局。這是台灣人從1949年來,經濟自由獨立以來,創造的成果。
因此,結合多元文化與科技技術,創造文創與技術結合,激盪出具文化、人文素養的人性化人工智慧的未來產業。
3.同文:
有些人因為要去中,因此要羅馬拼音,每一個文化中都有獨特的語言結構,用了羅馬拼音等同了同意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將漢字轉寫為拉丁字母,再用拉丁字母拼出中文。這是嫁接了其他文化!
更不用說「中華民國」用的是繁體中文,不是被竄改了的簡體中文。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華民國」是世界上唯一個在21世紀自由民主的理念上,承載了三千年以上文化繼承的國家。我們傳承的文化沒有被竄改、被人為毀壞,也無需抹滅、或盜取、豪奪別人的文化。
4.同種:
許多台灣人祖籍來自大陸,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不可能因為主權的爭議性而去背祖忘宗。
祖先來自中國,就是來自中國,每年清明節我們還是有掃墓祭祖的傳統,過年還是要回家團圓祈福。
也有其他國家,例如:新加坡的大多數華人,祖先或血統來自中國,但新加坡還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新加坡的歷史地理因素造成的。那麼,中華民國也一樣與大陸有著不一樣的歷史地理因素,當然也造就了不一樣的國家背景。
因此,任何國家不能用相關聯的任何原因,強佔了其他人已經建立的國家。
第三:保有獨立性,親善友邦、靈活外交
正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獨立性不容忽視。
所以,我們不需要在政治立場上矮化自己。也因為政治上不用矮化自己。因此可以思考如何創造國際間國與國利益最大化。突破現有的經濟困境,思考如何與各國在最有利的經貿協議下合作。
當然,目前國際局勢會遇到中美貿易競爭的問題,各個公司會遇到需要選邊站的狀況。但是國家可以借鏡新加坡等小國,在馬來西亞、美國、中國、日本之間找到平衡點的方式,獨立存在。
我們需要的是作為獨立的國家,我們要獨立思考如何獲得最好的國家與國民利益,並因此來考量國家在各方面的定位。對美中關係依照議題深入分析,了解自身優缺、採取各項策略的靈活外交,爭取利益最大化。
國民黨主席需要帶領黨員,重建「國民黨」黨魂,那已寫在國歌「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中。
那就是創建一個「承繼中華文化的理想自由民主國家」。這正是全球華人的希望,這希望正實現在台、澎、金、馬。
當然,黨主席是帶領黨員維持黨的初衷、黨的核心價值、維持理想性、堅持並實現黨目標的人。
#期待敞開心胸大格局的未來黨主席
#國民黨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從川普到強森,美國和英國政府都被批太急解封;俄羅斯確診數來到全球第二,疫情加上石油戰衝擊,形成普亭潛在危機;日本執政黨,疑似為了讓屬意人選接棒檢察總長,趁防疫期間強推修法;香港疫...
「日本國歌爭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沈智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國歌法爭議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孫楊:日國歌難聽奪金失言惹爭議(2014.09.26)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共共幾時亡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日本國歌爭議 在 [新聞]日本國歌《君之代》 背後其實有這層含意 的評價
日本國歌爭議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微冷 終於正式成為日本國旗的日章旗
截至目前為止,日本已經在東京奧運獲得40面獎牌,有40次的機會在頒獎臺旁升起日本國旗。
前陣子提及過的張星賢在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時,曾在日記中寫下「在通過幽暗的隧道,進到會場的瞬間的心情,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一種無法形容的心情,深深地刻劃在我心底。當然,那是一股熾熱燃燒的愛國心,我只要抬眼看到在四處揮舞的日之丸旗,就不禁熱淚盈眶。」
張星賢所謂的日之丸旗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白底紅實圓旗,我們俗稱太陽旗,正式名稱是日章旗。不過,你知道嗎?日章旗要等到1999年才正式定為日本的國旗。
傳說日本天皇是日本神話中的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西元607年,日本聖德太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自稱是日出之國,後來日出符號就成為日本的象徵。
現在通行日章旗的樣式,有說法認為是在12世紀的源平合戰之後定調,在源平和戰中,平氏使用赤地金丸旗,源氏使用白地赤丸旗,戰爭結果,平氏覆亡。後來,歷代幕府將軍往往自稱為源氏後裔,於是,白地赤丸的日之丸旗作為統一的象徵流傳下來。
1854年7月,江戶幕府發布通告,在民船、商船上使用日之丸旗。19世紀中葉開始,所有日本船隻都懸掛日之丸旗,日之丸旗逐漸成為代表日本的旗幟。不過,它始終沒有透過制定法律成為日本正式的國旗。
在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國內對於這面旗幟的使用一直存在爭議,許多人相信日章旗和軍國主義有關,而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遲遲沒有正式立法將日章旗定為國旗。1999年,經國會兩院表決,國旗國歌法在8月9日通過,並8月13日頒布施行。自此,日本終於有官方的國旗和國歌,日章旗為國旗,君之代為國歌。在制定法律的同時,也對日章旗的尺寸稍做調整,原來的長寬比是7:10,新訂法律中的長寬比則是修改成2:3。不過,這項細微的調整,乍看之下也是難以看出。
日本國歌爭議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端網絡觀察:無 #鄉民,不奧運?開幕式又双叒叕 #辱華了?】
經歷疫情的漫長等待和各種歧視風波,一波三折的東京奧運會終於於7月23日在東京國立競技場正式開幕。就在開幕前,不少人都能注意到場館外響亮的抗議聲— —儘管日本國內對於奧運會仍有許多反對聲音,但也無法阻礙日本鄉民對這次開幕式的「創意發揮」。
為紀念1964年在東京創造,如今在全球廣為使用的體育象形圖,此次開幕式上,有三位分別身穿白色和藍色連體衣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再現50個象形圖,其中的小藍人還出席開幕式後的記者會。表演一出,日本網民大呼「這不是超級變變變嗎!!」、「也太猛了吧!!!!」,甚至有網友開始二創;網友亦十分好奇這兩位表演者到底是誰?「實在太有趣,可以想象到練習了很多次吧!」。當然除了日本網友,中港台網友亦有同樣的感受「根本就是奧運會版超級變變變!」
提及日本,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遊戲就是漫畫。開幕式上的運動員入場環節亦有不少「さすが日本(果然是日本)」系列。除了各國展現自己的國家特色,現場樂隊還表演了日本經典遊戲的主題曲作為伴奏,有《勇者鬥惡龍》、《最終幻想》、《魔物獵人》等19首經典曲目。這一波「回憶殺」感動不少日本網友,「最高!!!」、「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勇者鬥惡龍》播放的時候,馬上反應『這是國歌呀!』」。然而因前首相安倍晉三曾在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上,化身任天堂經典遊戲人物馬里奧參加「東京八分鐘」的表演,有網友疑惑「為何沒有任天堂的歌曲呢?」「索尼或成最大贏家」除了遊戲回憶外,各國運動員入場時的標語牌也引起了不少熱議。此次標語牌的設計採用漫畫「吹き出し」風,即漫畫中人物的各種形狀的對話框。連日本網友也感歎「這就是日本啊!」;許多網友還用這個漫畫標語牌來「高喊」自己的心裡話和偶像。東加王國的3任旗手陶法托夫瓦(Pita Taufatofua)身穿傳統服飾,再次裸上身出場也瞬間引爆全場,奧林匹克的官方日本推特還調侃「這似乎已成為了奧運的定番了」。
其中最讓網友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開幕式途中,場館上方出現了由1824架無人機組成的旋轉地球,無人機甚至還組成了各種運動的象形圖動態版,有不少網友在推特發佈自己從家裡看到旋轉地球的照片。
當然除了讚美之外,也少不了吐槽。首先遭到日本網友各種炮轟的是國際奧委會主席 #巴赫 的演講。因為此前巴赫口誤將日本人說成中國人——「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甚至還表示為了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必要的犧牲是應該的,加之國內反對奧運會的情緒高漲。巴赫13分鐘的長演講立即引爆日本網友情緒,網友將他的長達13分鐘的演講和天皇僅僅13秒的演講作對比,吐槽其演講又臭又長,「巴赫主席的演講時間如同男子5000m優勝者所使用的時間,天皇的演講則是男子100m」;此前擔任日本奧組委會長的 #森喜朗,因稱 #女性講話要很久於是要限制她們發言時間 的言論而被辭退,於是網友也拿這個「哏」開始調侃,用這個「說話時間久=女性」的推論為巴赫進行比基尼二創,即為其畫比基尼畫像。
推特上 #非難(批評)殺到 的話題也衝上了日本趨勢榜,譴責首相 #菅義偉 和東京都知事 #小池百合子 在天皇起身發言時沒有馬上站起來,而是過了一會兒才匆忙起立。不少網友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尊重天皇,「天皇是國家的象征,這樣的行為很沒有禮貌」,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沒有必要如此上綱上線,亦有網友調侃「可能是因為巴赫的演講讓他們都睡著了」。
然而在中國網絡上,則是一邊倒的批評。日本放送協會NHK在台灣入場時說「台灣です(這是台灣)」,並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轉播中國隊出場時中國地圖缺少了南沙和台灣,於是開幕式又双叒叕辱華了。中國網友怒氣瞬間點滿,「中國一個也不能少」、「日本時時刻刻都把台灣和中國分離!」;甚至有網友不爽「為什麼台灣比中國隊早出」、「為啥不把台灣香港放入中國隊?」。微博話題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 的討論也幾乎都是差評,「真尼嗎難看」、「我要去看看北京奧運會洗洗眼」、「百年最好的一屆奧運會就是北京奧運會了」;當然也有少部分網友表示尊重不同文化差異,認為開幕式還是挺不錯的,但卻被稱為「日吹」。不過各種吐槽中卻出現了一個大烏龍,有網友將東京2020日本文化慶典「Wassai」上日本舞踏團體山海墅的表演當成此次開幕式上的演出,微博名MyHubby聲稱「開幕上出現了許多讓人作嘔的節目和畫面,以及不少特定的『圖騰與儀式』」,亦有微博籃在囧途嘲笑到,「藝術不分國界~但分陰陽兩界!真沒什麼文化輸出了?還是恐怖片那點東西」;甚至有網友「看圖說話」,「我的理解是,日本瞎tm排放核廢水,海洋生物紛紛變異,上岸找日本人報酬來了」。雖然事後有公眾號、文章核查糾錯,但上述微博和評論仍未刪除。
除了「台灣」和中國地圖讓中國網友氣撲撲外,騰訊視頻也被中國網友「討伐」。獲得開幕式獨家轉播授權的騰訊視頻在23日直播時,隨著台灣代表團入場,直播畫面一度切成脫口秀,但等切回來時中國隊已經走完了。於是中國網友再度爆炸,紛紛表示要卸載騰訊,並灌爆騰訊視頻的官方微博:「看開幕式吶,你給我看脫口秀?」、「騰訊你是有什麼毛病嗎?」,不到一日 #騰訊視頻奧運直播切掉中國進場 的話題就破億了。然而網友發現此話題不一會兒就被撤了,疑似騰訊在背後公關操作,「騰訊能不能趕緊下架啊,一直撤熱搜,敢做不敢認」。雖然24日下午騰訊視頻的官方微博發聲明道歉,表示是因為「點播版權超範圍使用」,為此給「大家帶來非常不好的體驗,鄭重道歉」,然後此聲明根本無法平息中國網友的怒火,甚至被認為是找藉口,反而火上澆油。
不同於中國網絡上的「戾氣」,台灣網絡上則是一片感謝。雖然台灣此次奧運會以「中華台北」隊的名義參加,但NHK介紹時仍稱其為「台灣」,某種意義上變相實現了「東奧正名」;並且此次的各國運動員入場順序採用日本語50音,日本議員長島昭久在推特上透露此次台灣是用た(TA)進場,而不是チャイニーズ(chinese)的チ(chi)。雖然之後有網友表示根據1981年的《洛桑條例》,「Chinese Taipei」(即簡稱TPE)才是被奧組委所承認的,為了與中國做區隔,中華台北奧會在國家奧會會員名錄為「T組」。因此台灣本來就是排在T行出列,且「TPE」的開頭是「ティ」就是T開頭,所以出場順序並不代表被正名為「Taiwan」了。「奧運大會現場主持人講的是中華台北,因此他必須遵守洛桑協議,不然會面臨違約處罰」。但這一切還是被視為台日友好的象徵,不少台灣網友表示感動,也感謝日本的細心安排,推特上甚至出現台日網友互相打氣的場景;也有網友調侃這些行為「又辱華惹」:「你們就不怕維尼生氣?」台灣網絡上還流傳niconico直播開幕式時的彈幕,台灣隊出場時彈幕不停刷「台灣」、「獨立」;香港隊出場時則是「香港加油」;但輪到中國隊時則是「元兇」、「COVID-19的發源地」、「天安門」等字眼。
在英文網絡裡卻出現了個大烏龍。因為討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原因,日本網友在推特發出了一個話題 # IOCバッハ会長マイクロビキニ部(巴赫主席超小比基尼俱樂部) ,即為其畫穿戴比基尼的畫像。然而這個話題卻被不明白日文的英文網友,用在恭喜東京奧運會開幕的帖文中,於是不少日本網友趕緊用英文解釋這個話題的意思和發起的原因。
雖然此次東京奧運會被視為最多元的一屆,不少LGBTQ+選手參賽,但在開幕前卻深陷各種「歧視」爭議。除了前奧組委會長森喜朗因女性歧視言論而辭職外,還有開幕式創意總監佐佐木宏被揭發曾提議邀請演員渡邊直美扮豬,同樣在3月請辭。即使到了開幕前夕,仍有風波,接任曾因學生時代霸凌他人而引咎辭職的開幕式作曲負責人之一、音樂家小山田圭吾,閉幕禮表演總監小林賢太郎僅上任不足8日就被辭退了,原因是其98年的搞笑短劇中,以二戰猶太人大屠殺為主題。
攝:Mike Blake/Reuters/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八問奧運會:這個世界還需要奧林匹克這種綜合性的盛會嗎?👉https://bit.ly/3rBwpQ0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東京 #日本 #奧運 #台灣 #中國 #互聯網
日本國歌爭議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從川普到強森,美國和英國政府都被批太急解封;俄羅斯確診數來到全球第二,疫情加上石油戰衝擊,形成普亭潛在危機;日本執政黨,疑似為了讓屬意人選接棒檢察總長,趁防疫期間強推修法;香港疫情減緩後,開始推動國歌法等爭議法案,再度點燃抗爭活動。
#解封
#檢察廳法修正
#頻道會員招募中
日本國歌爭議 在 共共幾時亡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以後演習要不要先播放日本國歌? ... 演習實兵演練暨海安10號演習」,總統蔡英文登上宜蘭艦視察,但該艦沿途播放由日本「演歌」改編而成的《快樂地出帆》,引發爭議。 ... <看更多>
日本國歌爭議 在 [新聞]日本國歌《君之代》 背後其實有這層含意 的推薦與評價
游智勝里約傳真2016年09月01日16:45 日本国歌(君が代) 里約奧運閉幕式 ... 的國歌「君が代(きみがよ)」 ,而這首歌的意涵,其實曾經引起不少爭議。 ... <看更多>
日本國歌爭議 在 孫楊:日國歌難聽奪金失言惹爭議(2014.09.26)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泳壇名將孫楊,前晚帶領3名隊友擊敗日本隊,奪得仁川亞運會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賽金牌後,接受採訪稱,「我覺得是給中國人出了口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