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現在已經不再被認為只是風行一時而不長久的文化現象,因為流行文化開始能夠引發我們對於某些文化、歷史、社會議題的關注,甚至進一步鼓勵人們對於這些文化與歷史進行反思。以在天竺鼠車車出現前一直引發話題的《鬼滅之刃》為例,背景設定在已經有現代化電器設備與蒸汽火車的大正時代,但是反派卻又是從日本古代留下來的鬼,負責面對鬼的則是現代化前的武士集團。這三者的交錯雖然不是整部動漫的主要賣點,但卻是讓這部動漫與其他作品作出關鍵性區隔的背景設定。
-----------------
近期爆紅的日本漫畫及動畫《鬼滅之刃》以日本的大正時期為舞台,敘述著以煤炭業維生的主角炭治郎全家被吃人的「鬼」殺害,唯一的妹妹更是變成了「鬼」。為了找回讓妹妹變為人類的方法,炭治郎選擇加入「鬼殺隊」以對抗惡鬼的故事。
在這個敘述著青少年與朋友們對抗惡勢力的故事中,作者特別點名這是個發生在「大正時代」(1912-1926)的故事。即便《鬼滅之刃》的劇情聚焦於「鬼殺隊」及其周邊的組織,鮮少涉及歷史事件,除了有以淺草、火車為舞台的場景之外,若將「大正」換成其他時期也不影響劇情整體的發展。
時至現今不僅動畫電影版的票房收入打破日本影史紀錄,突破361億日圓(約新台幣100億),相關話題依然討論不絕,各種試圖分析鬼滅成功原因的專書文章層出不窮,其中值得留意的是,由鬼滅所延伸得時代社會歷史考證、再度掀起一陣「大正熱潮」復興。雖然說《鬼滅之刃》膾炙人口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不少粉絲提出其中一個理由是:
故事設定在「大正」時期,多少喚醒了一部分人的「大正鄉愁」。
然而「大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時期?在日本人的歷史記憶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論及日本近代史,「現代」的起點經常是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說起。即便明治維新在大眾的認知上是日本「成功」擺脫舊時代枷鎖,邁向新時代的起點,對於剛成立新政府,明治時期是一個還在探索日本新的國際地位、政府充斥著保守主與混亂的時代。
此外,日本也在明治時期參與兩場重要的戰爭,分別是「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並且都以勝者之姿戰勝,日本更是從此擠身為帝國之列。先是取得台灣作為第一個殖民地之外,更是在1910年正式併吞朝鮮半島。然而日本的帝國之路卻稱不上「順遂」,不只在甲午戰爭後發生了「三國干涉還遼」逼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慘勝,卻在協商之下只得到非常少的賠款,更是引發民眾抗議的「日比谷事件」。
即使看似成功地邁出「脫亞入歐」的第一步,明治時期在大眾的形象中還是更充斥著戰爭與腐敗的政府等元素。如同美國歷史學者Carol Gluck所指出,明治時期不只是日本政府,各種民間力量也積極地在開發符合現代化的意識形態。
而相較於明治時期,前後只有短短15年(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的「大正」年代卻被視為近代日本的「黃金時期」。大正年號的由來,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相較於明治「前朝」,人們有了更大的思想自由以及更好的物質條件。大正時期的代表名詞之一——「大正民主」——便是指在大正時期一連串的政治改革。
在明治時期,政府要員大多是幕府末期來自九州的「功臣」所霸佔,而這個現象在大正初期由在野黨呼喊「打破閥族,擁護憲政」下成功開啟了新局面,迫使長州藩出身的桂太郎辭退首相之職。民間也有不少學者對於憲政提出新的學說,例如東京大學教授美濃部達吉便提出了「天皇機關說」,以對抗認為天皇即主權的說法(而後美濃部達吉也在軍國主義時期遭到清算)。制度層面上,日本於1925年通過〈普通選舉法〉,意指25歲以上的男性皆可以投票,可謂邁向民主社會的一大步。
同時,除了日本內部的變化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民族自決」的概念,更是在國際上推動世界各地反殖民運動,影響擴及了印度、中國、埃及,當然也包括了日本以及其殖民地。朝鮮半島在爆發了「三一運動」後,日本修正了對於朝鮮的軍事統治,而改為較為溫和的「文化統治」。在日治台灣,則是由林獻堂等人發起了「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即使目標並未達成,卻也奠定了對於憲政自由的追求。
在物質層面上,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迎來了經濟成長,並且在整體上提升了物質水平,尤其是都市裡的咖啡廳、百貨公司、電影院等等都成為了現代性的象徵。《鬼滅之刃》當紅的「無限列車篇」,也展示出了此時日本的鐵道文化已經相當豐富,不只有多樣的鐵路便當,當時鐵道旅遊也相當興盛。此外,《鬼滅之刃》中除了揮刀之外,藥學知識也是能打敗鬼的關鍵之一;這也反映了在大正時期,日本的科學研究承襲江戶、明治的經驗,並向西方國家取經,逐漸發展純熟,並透過大學教育培養自己的人才。
同樣地,到了大正時期,歐洲的浪漫主義也在日本的文學與藝術發展中逐漸發展純熟。加上此時物質文化條件發展純熟,因此許多人使用了「大正浪漫」(大正ロマン)一詞,也影響了日後日本人對大正時代的歷史記憶,經常是一個浪漫、充滿鄉愁的年代。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19251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Re: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明治維新成功轉型的背後,日本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Re: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Gossiping板- Disp BBS 的評價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Re: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Cheap - 【為何明治維新成功清末三次改革通通失敗!?】 #儒家 ... 的評價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袁世凱怎成「近代中國勝日第一人」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現代一些歷史愛好者認為,袁世凱是近代中國戰勝日本的第一人。但殊不知,他所謂的勝日是什麼成色。
這話就要從頭說起了。
早年袁世凱的成敗都發生在同一塊場地上。
這塊場地就叫朝鮮半島。成也朝鮮敗也朝鮮,這句話對袁世凱可謂刻骨銘心。
查考歷史,中國的國際地位,從與朝鮮的關係上,可見淋灕的體現。而中日之間的強弱對比,也不可或缺這麼一塊試金石——朝鮮半島的宗主權。
從公元前的西漢開始,朝鮮就一直是中國最親近的藩屬國,進入明朝中後期,中朝兩國的關係走得越發近了。因為明萬曆年間,中國挽救了一次朝鮮亡國危機。
這事就與日本有關。歷史上中國與日本有四場大戰,其中三場都就圍繞朝鮮半島展開。這三場戰爭分別是:白江海戰、萬曆朝鮮戰爭,甲午戰爭。戰爭的發起方,不是泱泱大國中國,而反倒是島中之國日本。
因為從古至今,日本一旦羽翼稍豐,總是要先拿朝鮮試刀。所以進軍朝鮮,便成為它崛起的一個象徵。公元1592年,大明中國進入萬曆皇帝統治的中後期,國力漸衰,而日本這個時候卻走入上坡,四分五裂的戰國日本被草莽英雄豐臣秀吉統一,國力大增,就任關白(相當中國攝政丞相)的豐臣秀吉躊躇滿志、野心外露,於是率20萬兵征討朝鮮。應朝鮮的請求,宗主國明中國萬曆皇帝派兵援朝抗日東征,雙方斷斷續續打了七年拉鋸戰,最後日軍因領袖豐臣秀吉猝逝而撤軍,明軍付出很大代價,幫助朝鮮取得「壬辰衛國戰爭」慘勝。統治朝鮮的李氏政權保住了,尊明朝為「永世的父國」,故此朝鮮人對明朝的感情非常深厚。今日半島尚有「明朝在韓國」之說。
而時光流逝到袁世凱所在的清朝,情況就發生了很大變化。滿洲八旗征服中國以後,朝鮮曾一度自詡為正統,認滿清為夷狄,不向滿清稱臣,且決心為明朝報仇。後清朝派兵橫掃朝鮮半島,朝鮮也不得不服,與清朝重修了宗藩關係。1832年,英國人胡夏米前往朝鮮,要求與其通商,朝鮮方面的回覆是「朝鮮服事大清國,只尊大清國的旨」。顯然,朝鮮甘居大清國附屬國。
如果把國家肢體化,那麼東北是中國的右膀,而此時朝鮮則是中國延展的右臂。二者確實已經達到「打碎骨頭連著筋」的親密程度。因為歷史原因,朝鮮對中國大哥罩著小弟的能力從來是不曾懷疑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會變的。十九世紀中葉,朝鮮一部分人對清朝的宗主國能力產生懷疑動搖。在此之前,大清在與西方的交戰中處於完敗,分別向英國、法國甚至葡萄牙賠款割地,本土香港、澳門分別淪為英國、葡萄牙屬地,一個政治落後、無法自保的國家,有什麼資格再做他國的宗主國?可憐的老大連自己都保不全了,哪有能力保護自己的藩屬國?
於是,朝鮮政府內部,親清派已非鐵板一塊的主流派,親清派之外,新起了一股親日派。親日派中以朝鮮少壯派精英為主,他們希望脫離清朝,改革國政,組成開化黨。
這些少壯派的特點是敢說敢幹、且說幹就幹。1884年12月4日,開化黨發動政變。控制了王宮,殺了一批親清保守派大臣。成立了親日改革派政權,這就是朝鮮號稱的甲申政變。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朝鮮的這場政變,就給了大清國青年才俊袁世凱露臉機會了。
當時清朝在朝鮮設有駐軍,他們是兩年前應朝鮮王室要求入駐朝鮮的。原來進入十九世紀末葉的弱肉強食時代,困守半島的朝鮮李氏政權想偏安也不成,國內動盪不斷,兩年前就已經經歷過一次震盪。1882年7月23日,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也稱漢城士兵起義。一群不滿外統治的軍人和市民,聯合起來攻入王宮。朝鮮王室向兩國求援。得到清政府積極響應。8月17日,清政府令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率三千人馬赴朝鮮平亂。
在派往朝鮮的清軍陣營中,有一位年僅23歲的青年軍官,他便是袁世凱。師從淮軍將領吳長慶,籍籍無名。而朝鮮突發的兩場事變,令他時來運轉。在第一次平息壬午兵變事件中,袁世凱已經小試牛刀、嶄露頭角。事後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特別表揚了袁世凱,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事後論功行賞,袁世凱被授予五品同知官銜。「壬午兵變」後,朝鮮王室重新編練新軍,袁世凱因在平息事變中表現突出,也受到王室器重。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紮朝鮮。大清的這支遠征軍也以幫朝鮮訓練新軍的名義全部留下來。
兩年後,即1884年12月4日,身處多事之秋的朝鮮再次發生政變,就是這場「甲申政變」。袁世凱再次大顯身手。
開化黨因為是親日派,所以得到了當時日本的配合。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他率領150名日軍趕到王宮,與開化黨的50名士官生徒一同,控制了王宮。
開化黨組成的新內閣,並在12月6日,對外宣佈十四條政綱。其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要脫離與清國的宗屬國關係,建立獨立國家。他們宣佈「外結日本,內行改革,聯日排清,脫離中國,朝鮮獨立,實行君主立憲」。
客觀評價,甲申政變實質,既是親日派與親清派之爭,也是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可謂朝鮮歷史第一場憲政革命,帶有推動朝鮮歷史發展積極意義。領導政變的開化黨應屬朝鮮進步政治力量。
然而,開化黨雖屬進步力量,但得到的外援很少,開化黨加日軍,總共不過200號小股軍隊,基本屬於孤軍奮戰。而當時清朝入朝軍隊人數在3000人左右,十倍以上於對方。
幫辦朝鮮軍務的袁世凱,是在政變發生第二天才得知確切消息的。他權力有限,清朝駐朝軍號稱「慶軍六營」,主帥當然就是吳長慶。
因為顧忌到宮中還有日本軍隊,起初吳長慶表現得較為謹慎,不敢擅自行動。即便遭開化黨清洗的中間派大臣紛紛跑到清軍大營,「痛哭乞師」、要求出兵,吳長慶也一時猶豫不決。而此時袁世凱起到了鼓動作用,在吳長官猶豫不決的情況下,力勸吳行動,並自告奮勇,表示自己願率清軍入宮鎮壓開化黨。為了打消吳長官及群僚的失敗問責顧慮,袁世凱承諾:「如果因為挑起爭端而獲罪,由我一人承當,決不牽連諸位」。
勝利功勞歸大家,失敗責任我獨抗。應該說,年輕的袁世凱此時還是體現了一定的勇氣和血性。最重要的,評過一次朝鮮內亂的他,曉得對手的戰鬥力,心裡有底。12月6日,血氣方剛、信心十足的袁世凱率領約2000名清軍,聯合擁護國王的朝鮮軍隊一道進入王宮,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擊敗了總共不到二百人的開化黨人和日軍,重新控制了王宮。日本駐朝鮮公使竹添進一郎自焚公使館,率部逃亡仁川的日本領事館。後帶開化黨殘餘幾人,逃回日本。開化黨政權僅存在3天,便告流產。
事後,清廷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與日本簽署了《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確定「朝鮮若有變亂或者重大事件,清、日兩國如果其中一國要派兵入朝,應先行文知照對方」。這項條款事實上第一次確立了日本在朝鮮同清朝對等的地位,也使中國的宗主國地位發生了根本的動搖,被公認為是清朝外交政策的一次巨大失敗。
但是,作為朝鮮內政的實際控制者,這場政變最大的贏家卻是袁世凱。這場以十倍之力,平小股之敵的事件,事後被袁世凱聯合吳長慶上報朝廷,描述為重大勝利。1885年11月,年僅26歲的袁世凱被清政府任命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太上皇。
為什麼袁世凱會在朝鮮成功呢?
一方面,是他的果決成就了他。當時清政府接到甲申政變、清軍捲入的消息時,十分震驚。不過還沒有想好對策之時,又得知袁世凱率清軍已及時平叛,而沒用國內派一船一艦、添一兵一卒時,清廷實在是大喜過望。
而另一方,袁世凱的成功還有賴於日本的成全。
袁世凱此時的日本對手竹添進一郎,只是個外交家,並非政治和軍事強人。史料稱他「態度和行事風格都偏靈活」,他與清軍駐朝統帥吳長慶交情融洽,反對「中國威脅論」,不是一個強硬派。朝鮮開化黨領袖金玉均說:「金某無義,又無智識」,「竹添素性怯懦,即一書生」。可見,袁世凱的對手,不是日本士大夫中的佼佼者,只是一介書生文人而已。
而且,這裡還有日本國策幫忙。當時明治政府鑑於本國維新大功尚未告成,軍隊羽翼還未豐滿,命令駐朝日軍對這次朝鮮變局採取了有限介入方式,140人一個連的隊伍,怎麼能抵3000人的六個營清軍呢?這在一定程度上讓袁世凱撿了便宜。從而得到「近代中國戰勝日本第一人」的誇世資本。
甲申平亂後,袁世凱在朝鮮過上了太上皇般的風光好日子。但到了1894年,朝鮮又生東學黨內亂,袁世凱錯判時局,誘發中日甲午戰爭,結果差點被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活捉,最後不得不臨陣脫逃,退回中國。
對手十年前的韜光養晦,十年後就找回來了。甲午戰爭令袁世凱「近代中國勝日第一人」光環迅速消褪,聲望一度一落萬丈。
作者:(程萬軍)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武漢肺炎激起的民怨,竟然沒有衍生出大規模的暴動,共產黨的威權機器實在厲害。
然而接下來的經濟危機,會再度考驗這個統治機器,對習近平而言,把這民怨能量,留在國內攻打自己,不如動員起來,對外擴張,挑戰美國霸權,一舉兩得。
所以北京現在不斷地挑弄美國,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共產黨領導菁英的自信,二是轉移統治問題的需要。中國摃上美國,最後發生大戰,注定是歷史的必然。
把共產黨的轉型軌跡和二戰前的日本相比,兩者實在太像了。
日本明治維新的工業化達成富強國家的目標,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一連串的衝突裡,取得巨大的勝利,日本統治菁英自信滿滿,一如打敗金融危機和「抗疫成功」的中國共產黨。
日本軍人的自傲,最後導致形勢誤判,也像極了共產黨從上到下的鷹派官員。而中國和美國非戰不可的理由,竟然也和日本非打美國不可一樣,過度擴張的國家資本主義,碰上經濟危機,政府無力解決國內問題,轉而攻擊美國,移轉焦點。
而他們對美國的誤判,也如出一轍。」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甲午戰爭後,戰敗的大清國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但...難道臺灣人會乖乖就範?!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完結篇,讓我們來談「臺灣獨立」吧。
上一集『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 http://bit.ly/2fYDicj
-
明治維新後,本來被列強霸凌的日本,搖身一變成為霸凌別人的殖民主義國家。
大清國因為在甲午戰爭敗給了日本,而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了遼東半島、澎湖、臺灣。
為了抵抗日本的接收,臺灣仕紳們成立了「臺灣民主國」。
他們是真的想要臺灣獨立嗎?還是只為了透過國際列強牽制日本?
而來到100多年後現在的臺灣,我們又該怎麼面對依然艱難的國際困境呢?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臺灣世界史從第1集的「大航海時代」一直聊到了第8集的「臺灣民主國」。大家有發現了嗎?完結篇剛好接回了動畫臺灣史第一季近代臺灣史的時間點噢!大家趕緊再複習一下兩季共16集的動畫臺灣史,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臺灣吧接下來的新節目們!
本集關鍵字:臺灣民主國、臺灣獨立、甲午戰爭、明治維新、馬關條約
-
想讓臺灣吧團隊繼續做更多有趣、更多元的節目嗎?
歡迎透過購買臺灣吧商品,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霧面!超厚!全彩!五小福L型文件夾.現正熱賣中 http://bit.ly/2eeXFBg
或上臺灣吧線上賣場逛逛 http://bit.ly/TaiwanBarShop
-
更多臺灣吧節目!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節目全集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客客客棧」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木擊者」節目全集 http://bit.ly/123voter
-
臺灣吧訂閱集資 https://taiwanbar.cc/subscribe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英文翻譯 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張芷瑄
專文協力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DJ Hauer - Japanese Folk Songs
Scott Joplin - Solace
Pico Taro - PPAP (DJ Hauer House Remix)
街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Aunt Tagonist”, “Bubbly March”, “Run Amok”, “Comic Hero”,“Fluffing a Duck”,“Monkey Spinning Monkeys”,“Hidden Agenda”,“Super Circus”,“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Sneaky Snitch”, “Call to Adventure”, “Wannabe March”, “Hamster March”, “The Complex”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
參考資料:
江明珊、蕭軒竹、趙小菁編,2012。《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導覽手冊》臺南市:臺史博。
石文誠、陳怡宏、蔡承豪、謝仕淵、蕭軒竹,2010。《簡明臺灣圖史: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看臺灣史》臺南市:臺史博。
翁佳音,〈麻豆社事件〉,臺灣故事館。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James W. Loewen著,陳雅雲譯,《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紅桌文化,2015。
Alfred W. Crosby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2008。
王曾才,《西洋近世史》,正中書局,1976。
周婉窈,〈海洋之子鄭成功〉,台灣與海洋亞洲,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08。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楊雲萍,〈鄭成功之歿〉,《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 著,賴鈺勻、彭昉 譯,《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蔚藍文化,2015。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黃中憲 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梁志明,〈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興衰〉《歷史月刊》,臺北:歷史智庫出版公司,2003。
邵式柏著,林偉盛、張隆志、林文凱、蔡耀緯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全漢昇,〈宋明間白銀購買力的變動及其原因〉,《新亞學報》8.1,頁157-186,1967。
唐啟宇《中國作物栽培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林滿江,《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池宗憲,《台灣茶街》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平安文化,2015。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明治維新成功轉型的背後,日本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革新變法、風光轉型的背後, 日本 承受了怎樣的內外衝突? ... 明治維新成功 轉型的背後, 日本 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英雄故事書】EP69. ... <看更多>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Re: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作者. KYALUCARD. (KYALUCARD)時間 Apr 24 03:05:05 2023 推噓 X 推:3 噓:4 →:23. ... <看更多>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在 Re: [問卦]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