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新空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EW OPEN】
位在忠孝西路懷寧街口,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在1937年完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社」,歷經80多年曾作為「臺灣航業公司」(1946)與「臺灣省公路局」(1958)的大樓建築,經外觀復原、內部修復後,轉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之姿登場,成為以攝影、影像為主軸的美術館展覽交流空間。
活化再利用的嶄新空間共有三層,一樓是〈未來市x COFFEE TO〉(耶),二、三作為展覽展示之用,保留了原本的空間格局,成為一個個或獨立或串連的展示室。在試營運期間(3.25-4.18)的三樓所展出的是《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由臺北藝術大學林宏璋教授策展,用鏡子為比喻,探討20世紀中期以前的台灣攝影史脈絡,並邀9位當代攝影家以「藝術研究」計畫方式展出,轉譯或重新詮釋攝影資產,回應臺灣早期攝影史。
二樓的另一個展覽《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巡迴全球6個城市,在臺灣作為亞洲唯一也是最終站。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獨立策展人David Campany策劃,展覽從一張超現實主義大師Man Ray拍攝的迷樣灰塵照出發(後來命名為〈灰塵滋生〉,Dust Breeding),這張照片是在達達主義倡議者杜象工作室裡一件創作中作品,作品覆蓋的一片玻璃上的灰塵為拍攝主體。展覽從灰塵照延伸,連結起66組選件,「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整個展覽脫離不了灰塵但很乾淨(哈秋)。
室內展間門的牆面色彩有點豐富,有灰有綠有白也有黃,還有一間暗室。空間的亮點是中間迴旋而上的樓梯(估計是網美打卡點),這也是老建築的一大特色,另外還有個獨立於外新增築的圓形電梯。這棟老建築在交通繁忙的臺北車站旁完成修復真不容易,且在如此黃金地段可作為文化場域值得稱許。
https://ncpi.ntmofa.gov.tw/
#看說明牌要謙卑 #一天廠商一天參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就審議「航業法修正草案」向毛治國部長提出質詢。林佳龍委員表示進入全球化的時代,政府應讓我國的航空公司更有競爭力,林委員並為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發聲,希望開放國際航站後,台中機場可以變成一線機場。毛部長回答,明年初台中機場擴建完成後,容量將會增加一倍,台中機場應該是很...
日本 國際 航業 在 Reton 高睿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航空達人 Reton 表示,「基本上星宇上次去釣魚台經過的時候,他其實有跟日本申請,避免爭議,但現在國際情勢較為緊張,所以民航局會希望各家民航業者,針對一些有國際領土爭議的地方,包括南海還是釣魚台,盡量能避免。」
大家覺得偽出國的行程新鮮熱度還會持續多久呢?
完整新聞受訪影片:https://youtu.be/W3fcNIzEFT0
日本 國際 航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新冠疫情使全球航空業面臨空前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計劃,外出或工作時,都擔心會不會有感染的風險,甚至是旅遊,很多人選擇暫停原先的計劃。這使得全球的航空業都面臨了經營的危機。
華爾街日報指出,舊型的窄體客機,一天成本一萬美金,不管是補貼還是租賃。但如果飛機不飛,就不只是一架客機一天一萬美金的事了,還有組員,飛行組員、客艙組員,飛機本身也需要維修維護,而新型廣體客機一天成本就要5萬美金。如果停飛,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為因應航班需求大幅下滑,有的航空公司是減少載運量,有些是放無薪假,更慘的是裁員。例如香港國泰航空,目前有2萬5千名員工放無薪假,每周航班數減少超過6成,香港航空則是裁員400人。雖然疫情導致乘客數減少可能只是暫時的,但之前如911恐怖攻擊和金融危機,最後都曾導致航空公司面臨破產危機。
而2003年SARS期間,中國經濟在全球的重要性遠不及現在大,如今中國在全球經濟占比已達19%,衝擊勢必更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估,2020年亞太地區的旅客需求,將比上年減少8%,比sars當年減少的5%影響還大。】
{內文}
新冠肺炎疫苗尚未出爐之前,什麼是治癒的良方?來自呼和浩特的復原者林雪峰是這麼說的。
(新冠肺炎康復者/林雪峰)
我在這次治療過程當中,有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一味藥,那就是信心,信心勝於黃金
帶著內疚和恐慌,林雪峰選擇拍下影片,把悲觀的情緒轉化成正能量,他在社群平台PO出治療日記,想彌補給社會帶來的麻煩。林雪峰個人的問題,或許也是全球人類最想得到的答案,面對疫情,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影響,我們該怎麼辦?
(DR.JENNIFER ASHTON)
每個人應該自己評估風險,待在家裡是否導致工作面臨風險,出門又要視你所要前往的區域會面臨不同風險,這些狀況沒辦法量化,要每個人自行評估與承擔,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民眾思考該不該出門,而關起大門則是各國政府最直接的作法,首當其衝的是航空業。走一趟上海虹橋機場,以往擁擠的人潮,已被病毒給嚇跑,旅客數量掐指也算得出來。
(旅客)
戴口罩 量體溫 填表格,登記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住哪裡,(乘務員會一個個詢問),一個個詢問
(聲源:wsj記者)
空無一人的機艙,機場航廈空蕩蕩的,這是在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中,旅客對近期對各機場的印象。這是一年前,中國上空有多少飛機航線情況,而今變成這樣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本來每週有 28 個航班,往返於美中之間的美國航空,已經暫停全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航班,並將暫停期限,延長到 4 月 24 日,法國航空也表示,將在 3 月的大部分時間,中止往返中國的航班。國際民航組織初步估計,2020 年第一季度,往返中國的旅客總數,將減少 39% 至 41%,相當於減少 1640 萬至 1960 萬旅客。這意味著一季度,全球航空公司的總營業收入會減少 40 到 50 億美元。
(聲源:行業諮詢機構首席執行長/Phil Seymour)
一架舊型的窄體客機一天大概成本一萬美金,不管是補貼還是租賃。如果飛機不飛就不只是一架客機一天一萬美金的事了,你還有組員,飛行組員、客艙組員,飛機本身也需要維修維護。新型廣體客機一天成本就要5萬美金了
為因應航班需求大幅下滑,香港國泰航空一再調降載運量,目前已有2萬5千名員工放無薪假,每周航班數減少超過6成,香港航空則是裁員400人,地勤每月放一半的無薪假,或者每周工作三天。雖然疫情導致乘客數減少,可能只是暫時的,但之前看似只有短期影響力的干擾事件、如911恐怖攻擊和金融危機,最後都導致一些航空公司破產。
(Flightradar24通信主任LAN PETCHENIK)
(2003年)SARS就是指標 中國經濟當年在全球的重要性遠不及現在大,如今中國在全球經濟占比已達19%,衝擊勢必更大。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預估,2020年亞太地區的旅客需求,將比上年減少8%,比sars當年減少的5%影響還大,損失達278億美元。原本就因日韓貿易爭端而減少日本航班的南韓,在大陸疫情爆發後,才停飛減少中國航線,限制陸客入境,沒想到,自己本地疫情大爆發,包括美國等17國,提升韓國旅遊警戒或強化入境隔離措施,還有以色列 香港等七個地區,限制韓客入境,外國遊客不敢前往,本國遊客也不敢出門,一架從釜山出發,飛往寮國的班機上,180個座位只有6名乘客。
(聲源:韓國廉航工作人員)
別的航空公司的上座率也差不多,多的也就十來個人
從首爾去濟洲島,坐飛機只要三千韓元,比坐計程車還便宜,去東南亞也只要五萬韓元,還送住宿券,仍是乏人問津。近三周以來,退票率已達三千億韓元。而在韓國本地的飯店空房率也高達七成。
(韓國飯店工作人員)
去年一二月份客房入住率超過了90%,但是現在入住率始終沒有超過30%。
韓亞航空集團所屬的廉航<首爾航空>,三月起,11條航線將全面停飛,另一家廉航
(南韓經濟副總理/洪南基)
針對資金流動不足的廉航業,協調金融機關提出最高3千億韓元規模的緊急融資計畫
而在東南亞,泰國原本預計今年到泰國旅遊的外國旅客可達4100萬人,現在已調低預期,至少減少五百萬人,觀光收入減少80億美元。
(曼谷皇宮附近商家)
遊客大幅減少,收入比以往少了10%至20%
華爾街日報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中國境外蔓延,全球航空業正實施調整,以應對此一,可能是自10年前,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威脅。減班,減薪,裁員,隨著感染病例持續上升,航空旅遊業的壓力也將持續上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27j9nL0AdA&t=12s
日本 國際 航業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2)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就審議「航業法修正草案」向毛治國部長提出質詢。林佳龍委員表示進入全球化的時代,政府應讓我國的航空公司更有競爭力,林委員並為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發聲,希望開放國際航站後,台中機場可以變成一線機場。毛部長回答,明年初台中機場擴建完成後,容量將會增加一倍,台中機場應該是很看好。
林佳龍委員表示,交通部內部的行政規定「國際航權分配及包機審查綱要」是民國91年制定的,該綱要第四條規定在兩城市間之指定航線以不逾二家業者營運為原則,當初華航是主要的航空業,後來長榮要進入天空,該條例達成了當時的時代功能,但是經過十年,台灣的天空已經進入新的時代,應該做通盤的檢討,對於新進入市場的航業,政府也應該多花一些心思幫忙站穩腳步。毛部長表示,現在的確是這樣在做,綱要的修訂已經進入檢討的程序。
林佳龍委員表示,現行國際航權分配,如松山到金浦、桃園到仁川是屬於新增航線還是舊有航線?外界有反應對中小型航空業者不利,交通部要如何提供更公平的競爭、更高品質的航空服務?毛部長表示,將來航權分配將朝開放的條件發展,兩岸之間對除非是非常熱門的會設下限制,否則對二線城市應該是不設限的,對其他國家也是一樣的原則,例如日本除東京的機場外,韓國除首爾機場外,應該會全面開放,會朝開放天空的方向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