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幫大家介紹一下感官記憶,以及 George Sperling 知名的「部分回報」實驗!
感官記憶,有時也可稱為是感覺記憶,英文是(sensory memory),就是我們可以在感官刺激剛進入大腦之後的短暫時間內,維持住這些感官訊息。
以視覺來說,我們熟悉的「視覺暫留現象」,就是視覺感官記憶的一種展現。比方說,我們在玩仙女棒的時候,可以在空中劃圈寫字,當我們看著仙女棒時,仙女棒的動作軌跡可以在腦中被短暫維持一段時間,所以這些軌跡就可以被大腦連接起來,讓我們看到整個軌跡在連接後的整體圖樣。這就是典型的「視覺暫留現象」,也算是一種「視覺感官記憶」。
--
George Sperling的「部分回報」實驗
--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感官記憶是什麼了,接下來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感官記憶的「容量」有多大?
關於這個問題呢,有一位名叫 George Sperling 的心理學家,在 1960 年做過了一項知名的實驗,試圖要回答感官記憶可以容納的資訊量。
這個實驗的作法,就是會在螢幕上閃現 12 個字母,也就是 3 列字母,每一列有 4 個字母,所以是 4x3=12 個字母。螢幕上的這 12 個字母,只會閃現 0.05 秒,然後受試者就必須馬上回報出剛剛看到了哪些字母。
結果發現,受試者大概都只能回報出 4 個到 5 個字左右。好,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只能回報四到五個字?
是因為受試者只看到四五個字?還是說,受試者其實看到更多?但是只能回報其中的四五個字?
好,關於這兩種可能性,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之間的微小差異?
--
兩種可能解釋
--
第一種可能性是,螢幕上快閃過 12 個字的時候,我們就「只」看到的其中的四五個字,其他的字呢,我們連個影子都沒看到,所以當然就只能回報出這四五個字。
而第二種可能性是,螢幕上快閃過 12 個字的時候,我們其實看到很多的字,可能 12 個字全都看到了。但是當我們要回報的時候,由於記憶很快就消退了,所以我們只能回報出其中的四五個字。
為了測試這兩種可能性哪一種正確,Sperling 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這一次,他一樣在螢幕上閃現 12 個字母,而和第一個實驗的差別在於,這次他在閃現完字母的時候,馬上播放了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可能是高音、中音、或低音。
受試者如果聽到的是高音,就必須回報位於上方第一列的 4 個字母,如果是中音,就要回報位於中間的第二列的 4 個字母,如果是低音,則要回報位於下方的第三列的 4 個字母。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部分回報」實驗(partial report),受試者只要回報聲音所指示的部分就好了。
這個實驗的結果非常有趣,Sperling 發現,透過這種「部分回報」的方式,每次當受試者在聽到聲音、提示他們要回報其中的某 4 個字母時,他們的成功率都很高,平均而言,受試者可以答對被要求回答的 4 個字中的 3.3 個字母,也就大約是 82%。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指定受試者去回報三列字母中的任何一列,他們幾乎都可以答對。所以,這個結果,似乎支持了剛剛提到的兩種解釋方法中的第二種解釋方法。也就是說,當我們閃現 12 個字母時,受試者並不是只看到其中四個字母,而是受試者可能看到了所有的字母,但是他們在回報字母的時候,記憶也同時在消逝,所以大約回報了四個之後,其他的字母也同時都已經忘光了,所以就無法再繼續回報。
再來,如果這個解釋真的正確,也就是視覺感官記憶真的很快消逝的話,如果我們在實驗中更晚一點才播放提示音,受試者的表現就應該會變得更差才對。
結果發現,一如預期,如果我們的提示聲音,是在 12 個字母閃現完之後的一秒鐘之後才出現,受試者就只能回報某一列 4 個字母中的一個字母而已。也就是說,每一列四個字,他們只看到了四分之一,就是一個字,那四分之一,換算一下,就是大約 25%。
--
感官記憶的容量有多大?
--
所以呢,我們的視覺感官記憶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呢?根據 Sperling 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在螢幕訊息剛關閉的時候,螢幕上的 12 個字受試者可以回報將近 82%,但是這些感官記憶中的內容很快就會消逝,大約 1 秒鐘之後,我們就只能回報其中的 25%。
所以,Sperling 所做的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出感官記憶的資訊容量,我們現在又把視覺感官記憶稱為「圖像記憶」(iconic memory),這種形式的記憶大約會在1秒之內快速遞減。
--
經驗現象外溢(phenomenology overflow)
--
Sperling 在 1960 年發表的這項實驗,其實影響非常的深遠。尤其是在當大家討論注意力和意識之間的關係時,幾乎一定會提到這項實驗。我們之前曾經討論過一個問題,就是注意力到底是何時介入訊息處理的流程?
當時我們曾經提過「早期選擇理論」、「晚期選擇理論」、以及「超級晚期選擇理論」。早期選擇理論認為,注意力在早期就介入,只有被注意到的資訊,才會進到語意分析的階段。晚期選擇理論則認為注意力是在晚期、是在語意已經處理完後才介入。超晚期選擇理論認為,注意力是在超級晚期才介入,也就是在語意處理完,甚至都已經產生意識經驗後,注意力才會介入然後決定哪一些資訊可以被受試者回報。
Sperling 的研究結果,常常被一些學者拿來當成是支持這第三種「超晚期選擇理論」的證據。為什麼呢?因為 Sperling 的實驗結果似乎顯示出,受試者其實在視覺經驗上,看到了所有的字母,但是最後注意力介入後,讓受試者只能回報其中的一些字母。
也因此,這是一種「經驗現象外溢」的現象(phenomenology overflow),也就是說,我們所經驗到的內容,可能多於我們可以回報的內容。
不過,關於「經驗現象外溢」的這個說法,其實也有很多學者不以為然,而且,正反雙方的爭論空間也都還很大,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們找機會再來幫大家做更深入的介紹和討論。
#以上只是節錄部分內容,完整版的 podcast 語音、和文字檔請參考大腦好好玩第五集:
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616cul00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東穎整形外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夜談心】一年馬偕兒科經驗分享!最後選整形外科的原因?醫學生涯如何規劃?醫學系選科心路歷程|依心唯美 謝東穎醫師 談心系列第一集👉🏻https://youtu.be/2xPvoutrGcA 談心系列第二集✨ 在一萬訂閱快問快答中 分享了幾個工作上遇到的小故事 一時興起就想跟大家講古 分享一下...
「早期選擇理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東穎整形外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然後影像就會疊合在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超晚期選擇理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早期選擇理論 在 超晚期選擇理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要來幫大家介紹一下視覺注意力的故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首先要來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注意力是不是我們能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眼前有個事物沒有被我們注意到,那我們還看得到它嗎?
關於這些問題,最早以實驗來加以研究的,就是奈瑟(Ulric Neisser),也就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一集開場時,曾經提過的認知革命的四位重要人物之一的奈瑟。Neisse r在 1975 年,曾經做過一項先驅實驗,就是以疊合的影片,來測試人類的注意力能不能被分配。
這段影片,我們會放在以下連結中,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到連結中看一看。如果沒機會去看的話,也沒關係,我在這邊用語言來幫大家說明就好。
影片:https://youtu.be/nkn3wRyb9Bk
在奈瑟的實驗影片中,基本上就是把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其中一段影片,是穿著白衣的籃球員在傳球,另外一段影片,則是穿著黑衣的籃球員在傳球。然後呢,這兩段影片會被疊合在一起。什麼叫做疊合在一起呢?疊合在一起,就有點像是你拿兩台投影機,同時投影在同一面牆上,然後影像就會疊合在一起那樣。
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之後,奈瑟就請受試者去注意數數看影片中的黑衣隊伍總共傳了幾次球。
結果發現呢,當受試者在專心數著籃球員的傳球次數的時候,很多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有一位撐傘的女士出現在影片之中。
奈瑟根據這項結果,就提出了他的主張,他認為,受試者只能注意重疊影片中的其中之一,而無法同時注意兩者。當你全神貫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某些事物上時,其他的事物就會發生視而不見的現象。我們把這個現象稱為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關於這個現象,你可能會質疑,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種重疊的影像太不真實了,所以大腦才無法處理?關於這個問題呢,有後續的實驗改變了影片的呈現方式,比方說,心理學家不使用重疊影片,而改在兩隻眼睛中分別呈現不同的影片,結果發現,受試者一樣只能注意其中一隻眼睛中的事物。
所以呢,沒有被注意到的東西,我們似乎就會看不見!
關於 Neisser 的這部影片以及實驗,很多人應該會覺得有點耳熟。沒錯,因為我們現在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在流傳的一部大猩猩影片,其實就是這部影片的後續作品,如果大家沒看過大猩猩影片的話,一樣可以看一下以下的連結。我們在這裡要跟大家說的就是,真正的第一版影片,其實不是大猩猩的影片,而是奈瑟在 1975 年的影片。
影片:https://youtu.be/vJG698U2Mvo
但是,為什麼 Neisser 的第一版影片默默無聞,但是後來的大猩猩影片卻爆紅呢?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 Neisser 的發現走得太前面了,因此當時大家無法理解這個發現背後意義,所以才選擇性的忽略了這項發現。
--
早期視覺記憶理論「像照相機」?
--
在 70 年代時,主流的視覺記憶理論認為,人類的視覺記憶形式,就是像照相機一樣,會把所有的視覺內容都一次儲存在一個暫存記憶體之中。
根據這樣的理論,所有的視覺內容都應該在腦中,因此不應該會出現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才對。也因此,當時的學術界對於奈瑟的發現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這項發現就一直被擱置、一直被束諸高閣。
雖然 Neisser 在 1975 年的最早發現被大家忽略,但是 23 年過後的 1998 年,終於有其他學者開始重新檢視這個現象,而這一次呢,終於讓 Neisser 的發現獲得了平反,並且讓大家開始重視到其中的意義。
在 1998 年的時候,兩位學者 Arien Mack 和 Irvin Rock 做了一系列實驗,結果都支持「不注意視盲」的現象確實存在。
--
「不注意視盲」
--
比方說,在一項實驗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去注意螢幕上十字形的+號圖案,然後每次+號出現時,受試者就要回答,在這個+號圖案中,是+號圖案的垂直線段比較常,還是水平線段比較長?
接下來,當受試者回答了好幾個回合,回答得正高興的時候,某一個回合螢幕上的+號圖案旁邊,就會突然出現另一個圖案,比方說可能是三角形。三角形閃現過後,實驗人員就會問受試者是否看見剛剛額外閃現圖形是什麼形狀?結果發現,很多受試者都無法成功回答這個問題。
結果顯示,當受試者專心注意某項作業時,可能看不到其他同時出現的視覺刺激。
關於這個實驗結論,各位聰明的看倌可能會想要反駁,你可能會說,這個實驗的結果可能和注意力無關,而是因為三角形是被呈現在視野周邊,沒有被直接呈現在凝視點的正中央,所以才看不見?
換句話說,你可能質疑,或許是因為受試者的眼睛一直盯著+號看,所以才無法看見視野邊緣的其他圖形,所以是視野太偏的問題,而非注意力無法分配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針對這樣的質疑,Mack and Rock 這兩位學者,做了另一項實驗再次驗證。這一次,他們請受試者凝視在螢幕中央的一個凝視點上。然後把+號排在螢幕的邊緣。作業內容和剛剛一樣,只不過這一次,受試者必須把視線凝視在中央的凝視點上,然後用眼角的餘光、去判斷視野邊緣的十字+號中的垂直線段或水平線段何者較長。然後呢,當受試者專注進行作業時,有時候凝視點會突然變成另一個圖形。
結果發現,受試者有高達 87% 左右(!)、偵測不到凝視點的這個變化。只有當受試者事前先被警告過凝視點可能會出現變化時,他們才偵測得到。
由此可知,即使受試者的眼睛一直凝視在凝視點上,仍然有可能錯過發生在凝視點位置的變化。所以說,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並不是因為視野的關係,而應該是注意力無法分配所致。
Mack and Rock 的一系列研究,幫不注意視盲的現象找到了紮實的證據,並引起了學界的重新重視。隔一年,1999 年,另外兩位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 和 Christopher Chabris,就根據Neisser的原始影片,製作了改良版的大猩猩影片,結果爆紅,也因此讓「不注意視盲」的現象一砲而紅。
--
「不注意視盲」還是「不注意失憶」?
--
關於「不注意視盲」這個現象,有些人認為,這代表了注意力是我們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沒注意看,視覺刺激就不會進入意識狀態。
關於這個看法,其實目前正是大家熱議的一個主題,有些人同意,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所以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自己思索看看。
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另外一種的看法。例如有沒有可能,其實注意力並不是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有沒有可能,在我們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其實我們還是看得見,只是看到的東西被迅速地遺忘了。
比方說在傳球撐傘的例子中,受試者其實可能看到了撐傘女子,但是因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的就遺忘掉了。或者是在 Mack and Rock 的實驗中,有可能受試者其實清楚的看到三角形,但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就遺忘掉。所以說,注意力說不定和意識無關,而可能是和我們的遺忘速度有關?
這種說法,我們稱之為「不注意失憶」(inattentional amnesia)。而且更在我們先前提過的「早期選擇理論」和「晚期選擇理論」的爭論中,再多添加了一個新的立場,就是「超級晚期選擇理論」。
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理論認為,注意力介入的時間點非常的晚,是在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出現之後才介入。在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中,注意力影響的是我們能否順利回報而已,而和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無關。
--
為什麼我們看得見背景?
--
另一個可以思考、反駁的地方是,如果注意力真的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的話,那我們怎麼可能還會看得見背景呢?
比方說,大家如果在開車時,眼睛專注地盯著路況,但是你眼角餘光所見之處,並沒變得一片漆黑,餘光可見座椅、方向盤等,並沒有因為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而看不見。由此可知,注意力並不是我們看得見的必要條件。對吧?
當然若要繼續辯論,你也可以說,不對,我認為注意力確實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卻仍然還看得見視野周遭背景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仍然自動了分配了一些注意力給周遭背景,所以我們才看得到這些周遭背景。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這雙方的辯論攻防,其實兩邊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爭論,而這也正是目前關於注意力和意識關係之間的重點議題之一。
關於細部更深入的爭論,在這邊我們就暫時打住,至於究竟哪一個理論才正確,現在大家也沒有定論,所以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和判斷。
--
「整合問題」:不同腦區的視覺刺激如何在腦海裡整合?
--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視覺注意力的理論和相關生理機制。
在介紹注意力的理論之前,我們要先來討論聽覺和視覺的差異,以及引發心理學家思考注意力理論時的一個重要現象。
首先,如果我們檢視「視覺刺激」或「聽覺刺激」的本質,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視覺或聽覺刺激,都是由好幾種不同基本特性所定義而成的。比方說,聽覺刺激包括了頻率、強度和音色等等。而視覺刺激則包括了顏色、線條的方位和形狀等等。
以視覺刺激為例,如果視覺刺激是由多種不同的基本特徵所構成,而且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負責處理這些基本特徵的腦區都在不同的位置,比方說,形狀是在 V3,顏色是在 V4 腦區,動態是在 hMT 腦區等等,那我們就要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物體的視覺經驗竟然是完整,而不是各自分離的?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整合問題」(binding problem)。
也就是說,如果視覺刺激的各種特徵是由不同腦區負責,但最後所有的特徵在被我們意識到時,卻是完美整合的狀態,那勢必腦中應該有一個機制在整合這些位於不同腦區內的視覺刺激特徵才對。
--
特徵整合理論
--
關於這個問題,Anne Treisman 就提出了她的「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的所謂「前注意階段」(pre-attentive stage),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
根據這個理論,如果視野中同時有好幾個物體,那在注意力介入之前,這些物體上的所有視覺特徵就會全部混在一起處於自由浮動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才會把每個物體應該要有的視覺刺激特徵整合在一起。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這個理論呢?Treisman 的特徵整合理論,其實做出了一些預測,剛好可以被用來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這個理論做出的預測就是,如果注意力介入的過程出現錯誤,就可能會出現特徵整合錯誤,也就是把不同物體的特徵錯誤的整合在一起的現象。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是「錯覺組合」(illusory conjunction)。
Treisman 在 1982 年就做了一項實驗,證實了錯覺組合現象的確存在。他首先在螢幕上快速閃現兩個數字以及四個圖形,然後要求受試者先回答數字,再回答看到哪些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結果發現,有18%的試驗中,受試者會出現錯覺組合。
比方說,原本的視覺刺激中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和一個黃色的圓形,但是受試者可能會說成黃色的三角形。
所以,從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確實有「錯覺組合」的現象。而 Treisman 對於「錯覺組合」的解釋就是,這是因為受試者把注意力都在數字上,所以才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去整合四個圖形的視覺特徵,也才導致了「錯覺組合」現象。
好,聽到這邊,聰明的聽眾們又可以提出質疑了。什麼質疑呢?這個質疑就是,沒錯,你 Treisman 的確有發現「錯覺組合」現象,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注意力不足的關係導致的呢?說不定是因為記憶力不好、動機不足等等的其他原因才出現的結果。你 Treisman 有證據可以顯示這真的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導致的嗎?
關於這個質疑,Treisman 也做了一些實驗來回應。比方說,Tresiman 決定直接操弄注意力,看看會不會影響結果。例如他要求受試者不要去注意數字,而改成直接去注意四個圖形,結果發現錯覺組合的現象減少了,因此這個現象確實應該和注意力有關。
--
布林氏症候群
--
還有另一項可以用來特徵整合理論的證據,就是布林氏症候群(Blint’s syndrome)。所謂的布林氏症候群,就是當與注意力有關的頂葉受傷時,病人會出現注意力異常的現象,就有點像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一季第六集介紹大腦頂葉時的特殊病例那樣。
關於這些注意力異常的布林氏症候群病人,有實驗發現,這些病人的錯覺組合現象也確實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因此注意力應該和錯覺組合有關。
最後幫大家總結一下。我們在今天的內容中學到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不注意視盲」,也就是沒有被注意到的事物,我們常常就無法回報他們的存在。那至於我們無法回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完全沒看見,還是有看見但卻快速遺忘了,目前仍沒有定論。
還有,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也學到了崔斯曼的特徵整合理論,崔斯曼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而一但注意力不足時,就會出現整合錯誤,也就會出現錯覺組合的現象。
以上就是《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四集的內容,有機會的話歡迎大家試聽!我們下週再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腦好好玩第二季上線囉!目前已上線三集。
第一集介紹發起認知革命來對抗行為主義的四位人物。
第二集介紹注意力的經典實驗和「早期選擇理論」。
今天剛上線的第三集,則是介紹注意力的「晚期選擇理論」、並討人們究竟有沒有一心二用的能力。
連結中有 podcast 和文字全文,歡迎收聽!
S02E01: 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417cul002
S02E02: 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429cul003
S02E03: 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19cul004
早期選擇理論 在 謝東穎整形外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深夜談心】一年馬偕兒科經驗分享!最後選整形外科的原因?醫學生涯如何規劃?醫學系選科心路歷程|依心唯美 謝東穎醫師
談心系列第一集👉🏻https://youtu.be/2xPvoutrGcA
談心系列第二集✨
在一萬訂閱快問快答中
分享了幾個工作上遇到的小故事
一時興起就想跟大家講古
分享一下在成為 #整外醫師 前
曾經擔任過一年的 #兒科醫師 的經歷👶🏻
想讓對未來工作選擇迷惘的
無論是醫學系學生、實習醫生或住院醫生
都能敲敲敲找到自己的出路🔨
有更多想跟我分享的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問問題喔!
💡影片重點
00:00 搶先看
01:23 成為兒科醫師的原因
01:48 馬偕兒科住院醫師經歷分享
03:54 轉科的原因
05:12 給猶豫志業的學弟妹的一段話
07:00 選擇當整外醫師的原因
08:30 適合當整外醫師的原因
09:16 東東的逃獄理論
10:00 名言佳句時間
✏️相關文章
謝氏縮唇手術
https://follow-heart.com/pursed_lips
縮唇合併臉型輪廓調整
https://follow-heart.com/lip_face
外傷唇/唇顎裂修補手術
https://follow-heart.com/Cleft_lip
▸▸歡迎合作洽談:[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們
預約諮詢|https://follow-heart.com/chat_li
臉書粉專|https://follow-heart.com/chat_fb
IG追起來|https://follow-heart.com/chat_ig
#兒科醫師 #經驗分享 #整形外科 #外科醫師 #工作選擇迷惘 #職涯規劃 #醫學系選科心得分享
#依心唯美 #依心唯美整形外科 #謝東穎醫師 #謝東穎整形外科
早期選擇理論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八集,周朝開啟的天下觀(下)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有人認為,元清非中國。正如同「英國殖民印度,難道英國會成為印度的朝代嗎?」那麼我們要問,英國在印度統治時期會承認自己繼承印度阿育王以降的歷史傳統嗎?
昨天談到,中原因為使用漢字、有文化及經濟優勢,吸引周邊部族捲進中國。
因此,周邊部族逐鹿中原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以漢字為主體的文化世界,就是周朝開啟、傳承至今的天命觀與天下觀,獲得中國的正統,才能算掌握權力的正當性,因此元朝和清朝,都認為自己是「中國皇帝」。
1271年,忽必烈頒布〈建國號詔〉,明確承認「大元」繼承了三皇五帝、秦漢隋唐歷代中華帝王的正統,對外如〈奉書日本國王〉〈詔諭禃送使通好日本〉都自稱中國。明朝承認繼承元朝、將元皇帝祭祀於歷代帝王廟中,並修《元史》。清朝同樣表明自己繼承三皇五帝,修建帝王廟,康熙對外稱中國,雍正〈大義覺迷錄〉,乾隆則說「中華統緒,絕不斷線」。元清兩朝持續用漢文、開科舉、尊孔朱,文明並未從此斷裂。不僅元清,就連遼國都認為自己是中原之正統,溯源「元清非中國」的學說從何而出,是政治目的。日本在二戰前提出「滿蒙非中國」、「元清非中國」,只是為侵略中國東北提出的理論基處。現今出此論者,多是抱著抹黑跟噁心中國的目的。
我們現在了解的「國家」,其實是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才逐漸確定的體制,有主權、政府、人民及領土等四要素。然而,西方這套觀念無法解釋中國千年以來的變遷,領土不是外擴,而是漩渦般地吸納捲入。為什麼不同的種族都願意爭相加入,最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錢穆大師在《民族與文化》中提到,古代中國,劃分民族的標準並非血統,而是文化。只要大家擁有同一種文化,那就是同一個民族。中華民族的文化所到之處,都可稱為「天下」。對於完成大一統而言,民族的先天血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天陶冶養成的文化。這與余光中所言不謀而合。「中國或者中華文化是一個奇大無比的圓,圓周無處可尋,圓心無所不在,這個半徑是什麽,半徑就是中文。」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文化、文明型的國家。而這一切的起源,便是周人建立天下體系。讓任何人都願意加入,並且持續擴大這個體系。而一家好的企業,也必定是開放的、共享的、協作的、多贏的。加入我的體系,你的收益會大於成本。蘋果、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都打造了自己的體系。所有人都能將自己的產品放到APP STORE,生產者與消費者越來越多人加入,更鞏固蘋果的地位。亞馬遜開放其他商家都能使用AWS雲服務,並讓商家使用自己的物流系統、上架到自己的網站,用戶可選擇的商品和服務越多,亞馬遜的會員就越值錢、亞馬遜又能獲得更多的客戶。騰訊放棄早期併吞的策略,而是投資、佔股,反而讓騰訊更加成長。阿里巴巴的目標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全球買、全球賣,認為平台的目標就是盡力幫助所有的商家。
開放,不會自我消滅,而會換種方式,昇華永存。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你覺得中國傳統對於「國家」的定義與現在西方的定義有何不同?天朝体系在當今的國際社會,可能有哪些啟發或應用呢?
早期選擇理論 在 超晚期選擇理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選擇 性注意力:: 注意力研究& 職能治療近年來興起的「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Lavie, 1995; Lavie & Tsal, 1994)成功整合了「早期選擇」(early ... ... <看更多>
早期選擇理論 在 超晚期選擇理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選擇 性注意力:: 注意力研究& 職能治療近年來興起的「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Lavie, 1995; Lavie & Tsal, 1994)成功整合了「早期選擇」(early ... ... <看更多>
早期選擇理論 在 然後影像就會疊合在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理論認為,注意力介入的時間點非常的晚,是在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出現之後才介入。在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中,注意力影響的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