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EDU智慧校園系列 花蓮縣歷史最悠久的小學🏫 #明禮國小,位處「米崙斷層」上,在經歷過無數次地震、重建後,更能深刻體會科技與網路作為輔助的需要與必要。校長蕭美珍受訪時說:國小教育它是最多元跟活潑的,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的興趣能夠持續的延伸,興趣引發之後才會培養出學習的習慣!
這所結合歷史記憶、自然與人文科技資源的學習樂(校)園,藉由 #神通資訊科技 協助建置智慧圖書室與智慧保健系統,將悠遊卡綁定數位借書證,讓流程變得簡單又直觀(操作方便真是養成習慣的一大幫手啊👍) ,在簡單的說明與練習下,不僅小朋友們能隨時自助借還書,還能進行健康量測管理;師長們透過數據管理,也更容易掌握學童閱讀習慣與健康情況。
當科技能自然的融入生活與教育環境中,並提供真實有用的體驗且發揮功效,那才是真智慧~真 SMART!🎡一起來看看校園裡師生的心得分享吧👉https://youtu.be/vjVtZzjMEQ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
「明禮 國 小 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資策會創新學習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花蓮明禮國小校長宿舍活化打造歷史廊道【客家每日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花蓮市明禮國小- 明禮12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明禮榕樹復植 ... 的評價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明禮國小人數 :: 全台國小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網路上關於明禮國小-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網路上關於明禮國小-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網路上關於明禮國小-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明禮國小 :: 公私立幼兒園543 的評價
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多數台灣人去美國念政治,一來考量到自身的興趣與未來的就業市場,二來考量到不願與美國本土學生同場較量,都會選擇研究兩岸、東亞民主化、或選舉研究。但偏偏就有像邱師儀老師這種怪咖,跑去內布拉斯加這個我從沒聽過有其他台灣人去過的地方念博士班(以前的香港室友倒是因為轉機在當地機場買了當地特產的牛排回來請我),念得還是美國政治,博論還寫得是美國的個人主義。台灣終於還是有人真的想搞懂美國,而不是只是己願他力而已。
將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全無冷場。僅記下幾個我覺得是重點中重點。
第一,貫穿美國政治史的核心精神就是:我不想被別人管。(對東亞人來說,這句話其實我們很難理解。現在台灣輿論沒事就喜歡取笑美國防疫的漏洞百出,其實是不能理解他們的堅持。)
第二,共和黨的總統未必都保守,也有傾向自由的如艾森豪與老羅斯福。所以區別美國保守與自由的最好用的指標不是政黨,而是看總統對種族與黑奴議題的看法。
第三,在經濟議題上,共和黨是小政府,民主黨是大政府。但到了社會與文化議題,其實兩者調過來。民主黨變成了小政府,反對政府干預個人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反對政教合一、允許墮胎、尊重多元文化與性別平權。共和黨此時變成了大政府,主張在個人生活與信仰中融入基督教精神與美國價值。在這個分法之下,比較難以歸類的是槍枝管制問題。民主黨主張取締(大政府),共和黨肯定人民武裝自衛權(小政府)。
唯一在經濟議題與社會價值議題上都主張小政府的,是「自由至上主義」(libertarianism)。
第四,美國政治上的種族議題常以對聯邦權與州權之衝突的形式呈現。為什麼呢?因為再怎麼討厭黑人的人,也知道種族歧視是不為文明禮儀所允許的醜惡行為,因此不敢明目張膽公開主張。相反的,他們取的策略會是:反對政府對特定種族的支持。但,因為在制度上剝削黑人是歷史遺跡,也是政治作為的慣例,而不少白人又對此無動於衷,因此黑人若是需要協助,就只能尋求聯邦政府(最好的例子就是宣判種族隔離違憲之後,艾森豪得派聯邦部隊到小岩城護送黑人學生入學)。所以,歧視黑人的人經常以高舉州權、反對聯邦政府擴權的名義來掩蓋他們的居心。(《通往自由之路》裡裡有提到,3K黨的兩大訴求分別是打壓黑人與反共,就是這樣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共產主義就是大政府)
第五,底層白人對有色人種或移民的反感,不見得全出於種族問題,而確實有價值上的矛盾。當一個信奉新教而勤勞、節儉、虔敬、上教堂、愛國、愛家的白人,看到非法移民濫用政府資源(所謂的「社福女王」)時,對政府的失望與憤怒是很自然的。
第六,少數民族在美國政治生活中若是要爭取尊嚴與權利,不可能靠自怨自艾來訴諸同情。黑人就是以相對強悍的策略來進行抗爭。但亞裔美國人通常來自於保守、尊重秩序的家庭,來自東亞社會的家長通常會阻止子女念法政。因此今天的亞裔美國人在政治上的聲量相對很弱。
第七,過去44任美國總統中,只有10任沒有連任(上一位沒有連任的是1992年落選的老布希)。純就此來看,川普連任的機率還不小。
第八,美國聯邦國會採兩院制,大多數的州也是。但內布拉斯加的州議會是一院制,而且州議員不分黨派,而且選總統時的選舉人團票也非贏者全拿,而是會按照政黨比例分配。(這太妙了!)
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代十國 令人眼花繚亂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期,五代是唐朝滅亡後又在中原建立的五個朝代,而十國是同時期在全國內割據的十個政權。
五代十國雖然只持續了70多年的時間,但卻給全國人民帶來了不小的傷害,戰亂、飢餓接踵而來,亂世下百姓是最痛苦的。實際上在五代十國以前,還曾出現過一個分裂期就是兩晉十六國,這兩個混亂時代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其中的原因就說來話長了。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亂世之一,五代十國以其混亂無序而聞名於後世。
五代之前,盛唐以其統一的遼闊疆域和強盛國力而聞名於世。即便到了今天,外國的華人聚集區也被稱為唐人街,足見唐朝大一統時期的榮耀輝煌。
然而自唐朝之後,中原大地上硝煙四起,各個政權起起落落,如同走馬燈般換個不停,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朝依次粉墨登場,被後世稱為五代。
而中原以外的地區,還有諸多林立的小國,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國,則被後世史學家們統稱為十國。
同為亂世,春秋戰國的五霸七雄們雖然也是彼此攻伐,混戰不休,但也能做到守土尊禮,保一方百姓安定。
而五代十國時期則是烽火連天,一派混亂無序的景象—政權更迭頻繁,大國勾心鬥角,小國朝不保夕。
一、藩鎮割據埋禍根
五代十國如此混亂局面的形成,由很多複雜的因素導致,然而追根溯源,則是唐代藩鎮割據埋下的禍根。
《舊唐書》記載,藩鎮亦稱方鎮,由節度使掌管軍政大權,是天寶年間唐玄宗為防止異族來犯所設立。玄宗時期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稱為天寶十節度。
然而設立藩鎮固然能抵禦外敵,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弊大於利。因為各個節度使掌管一方軍政大權,若是中央朝廷沒有管制的能力,則是養虎為患,遺禍無窮,導致節度使據地自專各自為政,肆意破壞法度的情形層出不窮。
自唐中期開始,節度使兼管地方民政、財政權,漸漸形成了可以與中央朝廷對抗的割據勢力,甚至威脅中央政府的統治。
譬如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便是最先按捺不住向朝廷叫板,公然發動叛亂。中央政府措手不及,玄宗也只得外逃入蜀躲避。
即使後來叛亂被平息,皇帝重回寶座,但藩鎮割據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唐朝後期,各個節度使陽奉陰違,雖然沒有公然發動叛亂,但都在自己轄區內做起了土皇帝。中央政府無力管轄,即便想要削藩,也是有心無力。
若是說藩鎮割據是五代十國局面形成的根本因素,那麼黃巢起義便是這一局面形成的最終導火索。
公元878年,繼王仙芝領導的起義失敗後,黃巢組織農民發動了唐末聲勢最浩大的一場農民起義。雖然這場農民起義以失敗告終,但它成了壓倒腐朽唐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史書有言:唐代自從唐肅宗以來,藩鎮遍布,久成分裂之勢,然而中央政府猶有表面上的名分。黃巢起事後則情形驟然改變。
在黃巢起義之後,唐王朝再也無力維持名義上的統治,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王:宣武節度使朱溫廢唐哀帝,自立為帝,建立後梁;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之子李存勗自立為帝,建立後唐 ⋯ ⋯ 五代十國戰亂不休的局面開始形成。
著名歷史學教授張國剛曾說:五代的歷史,仍然明顯地受到唐代藩鎮割據的影響。五代十國時期的各個政權,與唐末的各個藩鎮之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而五代十國禍亂不休的根源便是的唐末的藩鎮割據。
二、異族為禍中原亂
中國歷史上有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按照今人的看法,此語有些過於偏激,畢竟人的好壞善惡與種族無關,不能一棒子打到一堆人。
然而古往今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局勢若是有外族的插手,則必然會增加許多紛亂爭鬥。與之相同,五代十國時期之所以如此混亂,與眾多外來異族的參與干涉難脫干係。
正所謂內爭必有外患,強盛一時的唐王朝忽然之間分崩離析,必然引來許多異族的虎視眈眈:西有吐蕃,南有南詔百越,而北方的契丹族則是異族裡最為強大的一個。
唐中期時,契丹曾和安祿山交過幾次手,雖有過幾次勝仗,但苦於唐朝強盛的國力,契丹始終被禦於國門外。
而到了唐末,前面說過,各地節度使各自為政,唐王朝已經是名存實亡,契丹開始蠢蠢欲動,希望藉著各藩鎮混戰之際能謀得些漁翁之利。
在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首領後,契丹戰士們更是摩拳擦掌,想要南下掠奪一番。然而阻隔在他們面前的還有一道天塹,那就是幽州。
幽州古稱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其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北一帶。由於中間有太行山、陰山等山脈阻隔,加上唐朝時期的加固,幽州可以說是抵禦外敵的一道堅實堡壘。有幽州阻擋,契丹族想要南下掠奪,也只是癡人說夢。
然而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賣國賊的存在讓這一切成了現實。後晉皇帝石敬瑭不顧廉恥自稱「兒皇帝」,親手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致使契丹鐵騎可以毫無阻礙的越過幽州,奔馳南下,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片腥風血雨。
除了契丹吐蕃等族,五代十國時期還有諸多少數民族登上中原大舞台。譬如羌族、匈奴、鮮卑、柔然、沙陀等。
在今天看來,這些曾經的異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然而在當時漢夷分明的情況下,這些進軍中原的少數民族像是倒進油鍋裡的一盆水,讓原本就動盪不安的中原之地變得更加沸騰。
三、禮樂崩壞尚武力
《三國演義》裡劉備認為天下禍亂的根源在於人心喪亂,欲取天下必要先取人心。劉皇叔雖然權謀武藝並不過人,然而這番想法卻是十分有理。
中國歷史幾千年,歷經商周至明清等諸多封建王朝,歷朝歷代所真正奉行的並非法律條文,而是禮儀道德。即便是有如《唐律疏議》、《宋刑統》、《大明律》等諸多法典條文,其立足的根本也是傳統的道德而非公正的律法。
自孔子創立儒家思想以來,經過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倫理道德便是歷朝歷代維護統治所奉行的正統思想。
然而帝王們大肆推崇三綱五常、君權神授這些思想道德倫理,並非真正相信這些,只是為了藉此用作維護統治控制思想的愚民政策。
說白了,在封建農業社會,只要廣大的下層農民們要聽話守規矩,好好種地幹活,自然國泰民安,動亂息止。而讓這些農民聽話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接受道德倫理的約束,即要尊長愛幼,侍父奉君。
細觀歷史上的諸多盛世譬如文景、開元、康乾等等,其繁榮興盛都離不開思想上的統一。
而道德崩壞,思想的多元則是亂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周朝末年,禮樂崩壞,宗法不復,百家思想爭鳴,迎來了春秋戰國的大變革時代;漢末分三國,傳統儒學被挑戰,佛學興起,玄學道教的老莊思想佔主導,使得魏晉南北朝紛亂數百年。
與以上兩個亂世相同,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也與思想文化有關。然而所不同的是,春秋戰國與魏晉時期的文化思想是多元化的,各種學說雖然衝突不斷,但卻是欣欣向榮。而五代十國時期的文化卻是極度衰弱,與之相對的,是對武力軍事的崇拜。
歐陽修曾說:「五代是干戈不息、亂賊橫行的世道,禮崩樂壞,三綱五常滅絕,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盡了。」
五代時期各個政權的統治者們不受儒家傳統倫理道德的約束,不明禮樂,輕視文人。他們在意的是武力,是軍事。
《舊五代史•史弘肇傳》裡記載,當時人們認為平定禍亂,安定百姓,只有用刀劍拼殺,文人的禮儀教化不管用。正是這種傳自少數民族的尚武風氣盛行,讓五代十國的中原秩序混亂,戰亂不休。
因為五代時期尚武風氣太重,宋朝建立後大改風氣,重文輕武,武官受文官節制。這導致了宋朝軍隊積弱,戰鬥力低下,最終被蒙古騎兵所滅。極度尚武或是崇文都是極端,治國安民都不可取。
四、紛爭繚亂蘊變革
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十分混亂,亂到史學家們也很少去專門研究。因而對五代歷史的介紹大多附在隋唐史之後,往往是蜻蜓點水般的一帶而過,缺少系統的介紹
其實五代雖亂,卻是亂中有變。各個政權混亂地彼此攻伐間包含著社會結構的大變革。所謂不破不立,在這一場曠世少有的大紛亂之後,迎來的是宋元明清幾個世紀的輝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

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花蓮市明禮國小- 明禮12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明禮榕樹復植 ... 的推薦與評價
120歲的明禮國小,校區承載著百年的歷史記憶,其中明禮老榕樹一直是陪伴校友們成長最深刻的意象。後因病蟲害使得榕樹相繼死亡,讓返校的校友找不到童年榕樹下熟悉的 ... ... <看更多>
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明禮國小人數 :: 全台國小評價網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國小評價網,花蓮明禮國小人數,明禮國小老師,明禮國小校長,聯興國小人數,國小排名,明禮國小歷史,明禮國小行事曆,二林國小人數. ... <看更多>
明禮 國 小 歷史 在 花蓮明禮國小校長宿舍活化打造歷史廊道【客家每日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有95年 歷史 的花蓮市 明禮國小 舊校長宿舍,是花蓮縣登錄的重要 歷史 建築之一,花蓮市公所打算今年爭取經費,重整活化並串聯周邊的好客文化會館,共同打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