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自己不等於事事以我優先
#只是凡事也要為自己著想 #討好陷阱
.
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忍不住要討好別人,他們可能難以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是不願意特立獨行;就算沒做錯事,也可能會道歉;變更計畫時會懷有罪惡感;他們覺得與其要解釋為什麼沒辦法,不如直接答應。也許他們兼有以上行為,也許你就是如此?
.
我以前也總愛討好別人。守時是我的一貫作風,我在母親預產期當天早上準時出生。我從小就擅長討別人開心。每當我父母舉辦派對,我一定會把握娛樂賓客的機會;我也心甘情願拜訪老人家,為他們唱聖誕頌歌。我就像一隻變色龍,擅長融入任何社交場合,施展取悅別人的能力,滿足他人的期望。成年之後,在職場上或和朋友相處時,我還是不自禁討好別人,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優先要務,似乎欠缺拒絕他人的能力。我想方設法避免別人討厭我(事實上,我更不想要討厭自己),不過討好的行為妨礙我依照自己的想法真誠過活,使我身心俱疲。我現在很少討好別人了,也因此身心都舒暢得多。
.
在我擔任心理治療師的臨床實務中,我每天都看到在這種複雜的兩難局面中苦苦搏鬥的人:他們沒辦法討好每一個人,卻又不允許討好自己。我會與案主合作,協助他們認清一個令人寬慰的事實: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所以祕訣就是別再試著討好他們。
.
#討好的原因
.
你可能以為,討別人開心是周到、體貼、親切的作法。事實上,這是因為你渴望掌控別人的反應,避免被討厭的感受讓自己心裡不舒服。討好是一種策略,目的是讓自己安全地握有掌控,並以慷慨或隨和的假象包裝。
.
討好者禁不起別人的失望,被討厭更是無法忍受。我們害怕被批判、被認為有所不足。被需要的感覺就和被愛一樣令人滿足。我們討好是因為害怕失去對方,但在此過程中,討人歡心不僅徒勞無功,我們還失去了自己。
.
討好行為的根源很容易理解。人類屬於群居動物,我們依賴群體提供火源、食物及保護,假如被討厭,後果相當嚴重。恐懼、罪惡、羞愧都是本能的感受,目的是保護我們安穩地生活在群體之中。不要觸怒別人,以免失去篝火旁的位置、被驅逐到荒野之中,或死於飢餓掠食者的爪子之下。如果懲罰可能是死亡,那就別惹事生非。
.
然而,現代生活已和遠古大不相同,但這些感受卻沒有隨之演化。我治療室中的案主只不過是忘記別人的生日、打電話請病假、取消和朋友的晚餐約會,卻都感覺彷彿犯下滔天大罪。不論任何事情,只要影響別人或令人稍微不舒服,他們都會極度不自在。
.
討好並不是某種怪癖或個性,而是制約的產物。本書後續將說明討好行為的發展歷程,從出生、童年、青春期一路談到成年,解釋今日所做的選擇如何一再強化早期建立的信仰。
.
#討好的陰暗面
.
過去討好行為常被貼上女性專屬的標籤,的確,就文化刻板印象來說,女孩的成長過程經常被教導要保持恬靜、以他人為優先。不過現今任何人都可能有討好問題,不論性別、年齡或地位。
.
不過長久以來,這個問題都只被輕描淡寫地帶過,說討好者只是「隨和」或「人太好」。相關陳述的口吻一貫輕鬆,甚至是戲謔。建議治療方式相當輕浮、不屑一顧,例如勸討好者:「不要管其他人怎麼想就好了」,或是將應對方法武裝成「啥事都不在乎」的哲學,勸討好者不要理會攻擊辱罵者,或是「別去理那些鳥事」,不過實際上,我們應該全心處理、明快解決。如果解決方法真的就像「不要在意」一樣簡單,那我們早就照做了。事實是,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
.
討好是一種犧牲自我的強迫症行為,對討好的對象和討好者本身來說,傷害力一樣強大。討好並不是一種可以學習與之共處的良性習慣,這不是充滿好意又無傷大雅的小怪癖。這是焦慮的展現,是因為討好者害怕失去掌控(他人的情緒)而出現的行為。討好者會想方設法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避免影響他人或引發不快。不論是討好或極力避免使他人不開心,如果放任這種衝動,討好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身體健康惡化、自我價值低落、自暴自棄。
.
現今要討好的人比以往更多。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要討好的對象無窮無盡,我們的角色和責任往外延伸、擴張,界線模糊不清。旁人期待我們在職場上保持彈性、隨時回應朋友的需求、擔任伴侶的好搭檔,還要抽身照顧年幼子女及年邁父母,永遠沒有打卡下班的一刻。社群網路將討好者推到無遠弗屆的線上觀眾面前,他們的自尊來源被外包給行銷演算法及陌生人比讚的大拇指。
.
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有忍不住討好別人的毛病,我許多案主一開始也這麼認為,以為自己絲毫不受他人意見影響,準備好獨立揮灑自己的人生。最明顯的討好行為是想方設法讓身邊的人更輕鬆自在,不過這只占討好者的一小部分,討好行為還有其他多種形式及偽裝。人際關係中如果存在討好的壓力,可能引發多種反應,包括藉由故意不討好來表現自主,不過這些反應都只是自我價值低落、缺乏權力、害怕拒絕的防禦行為。下一章我將介紹四種不同類型的討好者,他們反映的都是同樣的問題:無法自在地做自己。
.
但這個問題是有出路的。
◼️不是要你選擇自私,
◼️只是要你能夠安然地回應自己的需求,
◼️就像你回應他人的需求一樣。
.
如果被喜歡、被需要的代價是犧牲自己,那其實並不值得。總有一天,我們必須做出決定:要繼續討好下去,還是真誠地做自己。
.
以經營關係來說,討好自己其實才是負責、慷慨大方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同時真誠過活,我們擁有同時幫助他人與自己的資源及能力,撥出一些心力關注自己並不會減損對他人的關心。關心不是派,分給自己一些,別人不會少一塊。
.
#關心重質不重量
.
本書提供討好的替代之道,但不是阻止你關心他人,事實上,本書呼籲更加關心、提升關心的品質。更加真誠、公平、適當、一致地關心自己和他人。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敢於承受某些人無法接受你真實樣貌的風險,這樣你才能擁抱另一些人對你無條件的接納。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不要將替你判刑、行刑的責任強加於他人之上。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承認除非我們擁有拒絕的權力,否則就無法發自內心地答應。如果我們沒有拒絕的選項,那答應根本就毫無意義。
.
本書將協助你適應被討厭,而不是只是保持沉默;引導你復元,而不是一味擔心失敗;教導你接受批判,而不是逃避。我沒辦法告訴你如何停止討好別人,卻又不會讓任何人不開心,我只能告訴你,就算稍微不討人喜歡,你還是能照常過生活,甚至過得更好。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你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這種關係根本就不牢靠,此外還占據了建立其他穩定健康關係的空間。
.
本書嘗試解釋討好行為的原初動機,並以另一種角度加以說明,為討好者提供建議,協助你從照顧別人的位置上退下來,轉而開始照顧自己。我們會發現,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其實只是反映他們與自我的關係,而不是對我們的公正評價。我們可以學習關注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如果發覺自己感覺憎恨,那就該與憎恨的對象設下界線。
.
本書將教你如何做自己,教你如何停止苦苦追逐他人,並留在原地吸引他們;協助你認清這個事實:屬於你的終會自然開花結果,而強摘的果子不甜;鼓勵你花時間與適合自己未來的對象相處,如果不適合,就把他們留在過去。本書教你成為更好的朋友、伴侶、子女、家長,協助你透過更加關心自己,進而提升關心他人的品質,而不是承擔他們的問題。
.
本書也會協助你為失去做好準備,因為失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些人不希望你停止討好。如果他們告訴你:「你變了」,你要知道,他們真正的意思是:「我不喜歡你不照我的方式行事。」
-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3aV6aV
-
本文摘自《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作者艾瑪.里德.特雷爾為英國私人機構The Therapy Loft臨床治療所的心理治療師與臨床主管,為個人和團隊提供治療諮詢和指導。
.
你是否因為拒絕別人的請求會有罪惡感?讓別人失望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極力避免發生爭執的場面?對他人的意見很不耐煩,索性全部拒絕假裝不在意?
.
或許你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都徒勞無功……那麼,你也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本書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繞開討好陷阱。作者艾瑪身為心理師,分享多年臨床實務和無數次治療服務, 帶你看穿討好的真相:討好不是體貼周到,討好只是一種策略!一種掌控別人反應的策略,一種避免被討厭的策略。然而,當討好成為情緒的困擾、壓力的根源時,便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卻不自知。
.
閱讀這些案例故事,都能引起你的共鳴,並汲取對自己有所助益的建議。每個章節提供反思問題、見解與技巧,幫助你深入瞭解自己,認清討好的陷阱,為人生指引一條更好的路。本書教你如何向願意珍惜你的人付出關心,而這,就從你自己開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廖啟智 #廖啟智胃癌病逝 #陳敏兒 #女尊男卑 #細仔血癌 #大仔易服癖 #抑鬱症 #演技爐火純青 #回到未紅時 #多圖 #崎嶇人生#積極面對 #香港驕傲 #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smarttravelsa姐 #廖啟智十年 #智叔 【娛樂八卦】Smart...
「易服癖治療」的推薦目錄:
易服癖治療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鴉片戰爭日誌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17日
地點:廣東省城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傳教士對鴉片貿易的譴責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鴉片貿易造成的後果阻礙了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而為數不多的英美商人反對這一貿易則主要是從道德的角度出發的。堅持不從事鴉片貿易的美國奧立芬商行,其主要成員是大衛·奧立芬(DavidW.C.Olyphant)和查理斯·經(CharlesW.King)。他們都是懷有強烈道德感的商人,也是基督教新教對華傳教活動的積極贊助人。該行在1836年捐出100英鎊,徵求研究鴉片問題的優秀論文,引起了輿論界的矚目。查理斯·經在為徵文寫給《中國叢報》的長信中指出,發起此一活動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容忍因義士將鴉片粉飾成「無害的奢侈品」。他認為對於基督徒來說,在鴉片貿易問題上「洗手不幹」是不夠的,還應該「通過正當手段阻止這一邪惡」。因此,他們希望有人能對鴉片貿易的政治、經濟和道德後果作出透徹的研究。[7](PP413-418)
對於《中國叢報》和奧立芬商行等的批評,鴉片販子及其喉舌盡可能地予以反擊。《廣州紀事報》編者辯解說:「我們認為,中國的鴉片貿易,無論好壞,在印度商人群體的利益方面,和在中國人的品味方面,都具有強大基礎。」即使是「具有高超知識和純潔的宗教」、不斷取得「觀念的進步」的西方世界,也是「陷溺於暴力和淫欲」的,因此,「我們真的應該停止指責這種中國人惟一的奢侈」愛好。他露骨地說,「只要中國人的這種品味繼續存在,只要印度的(鴉片)生產還在準備滿足這種品味,就不會缺少販賣這種藥物的手段」;即使廣州外商停止「服務」,還會有「其他更無良心的人」取而代之。(1)與此同時,《廣州週報》的編者則認為奧立芬商行的孤軍奮戰是不會有結果的,即使當時廣州的外商放棄鴉片生意,也會有其他人來接手。他認為「中國吸食者才是(鴉片問題的)直接原因」,只要他們的這種「品味」還存在,「恐怕任何制止這一貿易的外部措施都無法奏效」,因為商業法則是,「只要存在需求,就不會缺少滿足這一需求的企業」。(2)這兩份報紙都回避了鴉片貿易與基督教道德相衝突的問題。《廣州紀事報》在1840年2月發表了將近4個版面的文章,對查理斯·經的一封抨擊鴉片貿易的公開信進行反批評,嘲笑他懷著「基督徒的貞潔」將鴉片問題作為「困難的道德問題」,還說查理斯·經「並不像鴿子一樣純潔」。[8]
為了使鴉片貿易在道德譴責面前顯得具有歷史的合理性,鴉片販子及其喉舌的一種辯護策略,是聲稱這種貿易符合用西方文明戰勝中國排外政策的進程。他們強調,由於清政府的對外政策,他們無法在正常貿易中獲益,「英國貿易商和製造商都不可能從中取得利潤,他們在廣州的代理人也無法取得任何令人滿意的結果,故這個貿易是不可能維持的」,這樣,鴉片貿易就「成為讓自由貿易商承擔合法貿易的負擔的主要途徑」。[9]他們還認為,鴉片問題誠然造成了許多罪惡,但「這是中國人為其排外的與世隔絕的政策所遭受的懲罰之一,因為如果他們不對貿易橫加措施眾多的限制,那麼這個國家的合法貿易就會更為穩定,人們就會轉而避開變化莫測的鴉片市場的風險。」[10]他們宣稱,「所有受惠於鴉片貿易的政府和群體」,應向中國政府正式遞交一份宣言書,告訴道光帝,「鴉片吸食惟一可行的治療方法是將所有的中國港口開放,使整個國家成為國際大道:新的觀念,新的需求,在大眾之中潛藏的未知活力的激發,將最終糾正這種惡癖。」[11]這種奇特的「觀念」,意在用「中國的開放」這樣一個西方長期的憧憬來掩蓋鴉片貿易的邪惡本質。鴉片販子首先要面對道德譴責,是因為鴉片作為一種毒品,給吸食者帶來精神上和身體上的雙重毀滅。清政府早在1799年就將其確定為害人的毒品加以禁止,中國民間也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於這種毒品的抗議與憎恨,這都是人們熟知的事實。在英國,將鴉片作為毒品看待,也是一種普遍的認識。[12](PP1-23)曾任東印度公司廣州特選委員會主席的馬治平也說過,「除了少量當作藥物使用的情況外,鴉片只能被看作一種致命的毒品」。[13](P22)英國人湯瑪斯·德·昆西(ThomasdeQuincy)的《一個英國癮君子的自白》(ConfessionsofanEnglishOpiumEater)於1821年在英國發表,《中國叢報》在1840年7月將其重新發表。該文通過作者的切身經歷,詳細描述了他成為一個鴉片癮者的過程,證明了鴉片對人身心的摧殘,是一篇具有廣泛影響的文章。《中國叢報》還發表了其他一些文章證明鴉片的毒品特徵。當時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說明了鴉片的性質。1834年,一位叫派勒梯耳(M.Pelletier)的化學家報告,在鴉片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晶體成分,他稱為「類嗎啡」,儘管結構與嗎啡相似,但化學性質則不同;它在人體組織中具有「顯著的活性,只要很小的劑量就能殺死一條狗」。(1)
這些都說明,在鴉片販子們大肆向中國販運鴉片時,中外公眾已經證明、或者說相信它是一種地地道道的毒品。但鴉片利益集團卻試圖在輿論上消除這種「瑕疵」。要洗脫自己的惡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證明鴉片並非毒品,或者至少不是應該受到特別譴責的毒品。鴉片販子們常常提出的一個理由,就是鴉片問題在中國就像嗜酒問題在西方國家一樣。1840年,一位匿名鴉片販子在《廣州週報》上發表了一封幾乎整整兩版的公開信,為鴉片貿易進行系統的辯護。其中一個主要論點,就是將吸食鴉片說成是一種「嗜好」。按他的這種說法,對中國社會來說,吸食鴉片的後果甚至好於嗜酒,中國吸鴉片者「就像我們具有紳士風度的飲葡萄酒的人」;「通過對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和他們的貿易體系的瞭解,我長期以來得到的結論是,我們進行的鴉片貿易是無罪的,就像對其他國家販賣烈酒一樣。」[14]還有人辯解說,「幾乎所有運到中國的鴉片都是當作奢侈品來使用的……它也是中國藥方中的一味,就像在歐洲一樣,被中國醫生稱為藥材。同樣眾所周知的是,歐洲的演說家、佈道人、教師,偶爾也會求助於鴉片酒。因此鴉片並非『十足的髒物』,它的效果也並非總是有毒的,如果說它有時毀滅生命的話,它有時也拯救生命」,(2)因此不應加以批評。
同時,在印度,也有一些學者試圖證明鴉片不僅無害,而且有用。名字也叫斯圖爾特(Dr.Stewart)的孟買免疫總監于1838年在加爾各答發表了他的研究報告,宣稱鴉片的藥物作用已經得到證明,它在治療瘧疾方面「很成功」,甚至比奎寧還要好;鴉片中含有的嗎啡,具有鎮靜和催眠作用;鴉片中的另一種成分鴉片寧「即使有毒也是極輕微的」,用來治療英國瘧疾,「顯示出非常好的療效」。(3)1840年,斯圖爾特的另一份研究報告再次證明了這些論點,認為只要劑量適當,鴉片寧能改善所有的分泌機能,而且對於「毛細血管具有同樣的作用」,能「支撐生命力」,故「對人類事業有巨大的好處」。[15]
斯圖爾特證明鴉片的藥物作用,也許具有科學根據。但他的報告卻完全忽略了鴉片對人體的毒害作用,而是著重強調鴉片甯的有益無害。沒有證據表明他的這些試驗和結論是否鴉片利益在科學領域的反映,但他的結論及其明顯的傾向性,卻被鴉片販子及其媒體所利用。他的報告都在支持鴉片貿易的《廣州紀事報》上轉載。
然而,似乎公眾並不接受這種「科學成果」,在英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抗議鴉片貿易的行列。鴉片販子的媒體於是注意到另一個對他們有利的「研究成果」———茶葉是毒品。如果能證明茶葉是毒品,那麼歐美很多人的飲茶習慣就與中國癮君子吸食鴉片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鴉片貿易就不是特別道德敗壞;如果鴉片貿易仍然被認為不道德,則大量中國茶葉出口到歐美的事實,就構成一種惡的平衡。這種「成果」也刊登在《廣州紀事報》上。據稱,波士頓的一個營養學家阿爾考特醫生(Dr.Alcott)證明茶葉「本質上是毒品」,其毒性可以「毀壞人體的活力屬性和活力機制」。[16]更為聳人聽聞的實驗結果是由紐約的波德爾醫生(Dr.Burdell)得出的。他報告,茶葉熬出的汁能很快殺死鳥、貓和兔子。《廣州紀事報》根據這些「研究成果」告誡說,英國婦女大約每3個月要喝一磅茶葉,其中所含的毒素,可以殺死17280只兔子或10860只貓。[16]
除了以英國和印度的「學術成果」證明鴉片無害外,鴉片販子的另一種辯護途徑,是指出英國社會也存在鴉片問題,但人們卻採取了寬容態度,因此,並非只有來華英商才是應該被指責的物件。1840年,由匿名廣州英商所寫的一本《英國對華事務管理評論》在倫敦出版。作者為了說明中國的鴉片問題並非值得特別關注,進行了一系列的計算。據他提供的數位,按中國人的吸食方式,則1836-1837年度,中國約有鴉片吸食者1426113人,相當於總人口的1/245;而在1839年的英國,將41671磅的進口數量減去正常藥用的數量,尚餘20835磅,是用來吸食的,再按照英國式吸食者的標準,計算出大約有399575人吸鴉片,相當於當時英國人口的1/62。結果是:英國吸食鴉片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是中國的4倍!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比中國人的情況更嚴重」。[17](PP46-48)既然大家都看到,在英國,鴉片並沒有構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那麼,所謂「鴉片毒害中國人」的說法,顯然也是站不住腳的,中國人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這就是作者希望讀者得到的印象。他希望用這種隨意計算出來的數字,來掩蓋中英鴉片問題的不同性質,以減輕對華鴉片輸出的罪孽。」
註解:
[7]CharlesKing,PremiumforanEssayontheOpiumTrade[J].TheChineseRepository,vol.5.
[8]Mr.King’sLettertotheBritishChiefSuperintendent[N].SupplementtoTheCantonRegister,February18th,March10th&17th,1840.
[9]EnglandandChina[N].TheCantonRegister,June2nd,1840.
[10]Formosa[N].ChineseCourierandCantonGazette,March22nd,1832.
[11]Opium[N].TheCantonRegister,August14th,1838.
[12]A.S.Thelwall,TheIniquinitiesoftheOpiumTradewithChina[M].London:Wm.H.Allen&Co.,1839.
[13]AnthonyAshleyCooperShaftesbury,SuppressionoftheOpiumTrade,theSpeechoftheRightHon.LordAshley,M.P.,intheHouseofCommons,onTuesday,April4,1843[M].London,HoulstonandStoneman,1843.
[14]TheOpiumTrade,ToJohnHorsleyPalmer[N].TheCantonPress,January18th,1840.
[15]Dr.Stewart’sReport,Calcutta[N].TheCantonRegister,May26th,1840.
[16]Tea,aPoison[N].TheCantonRegister,July14th,1840.
[17]Anonymous,ReviewoftheManagementofOurAffairsinChina,sincetheOpeningoftheTradein1834[M].London:Smith,ElderandCo.,1840.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來源:
吳義雄:《基督教道德與商業利益的較量——1830年代來華傳教士與英商關於鴉片貿易的辯論》,《明清海防研究》第一輯,網址: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易服癖治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眠習慣
了解約會對象的睡眠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這種私密的問題,又不太好意思在聊天時直接問,因此出遊往往就是那個互相了解的契機:
我跟瓶子第一次出遊的時候,我們入住一間旅館。
瓶子一放下行李後就像小女孩一樣撲到床上打滾,我卻默默拿起黏塵輪開始把床單滾過一遍。瓶子見狀有點驚訝地問:「天啊!你是不是有潔癖啊!」
我專注的整理床單,一邊回應:「沒啦!睡覺的時候不喜歡床上沙沙的嘛。」
「欸我也是耶!感覺超不舒服的!那你會在床上吃東西嗎?」瓶子似乎被我認真滾床單的職人精神勾起了好奇心,繼續追問下去。
「怎麼可能!床這麼神聖的地方。」我一絲不苟地把滾好的部分拉平。
瓶子似乎對這句話非常認同,提高了音調:「真的!!!我超討厭別人在床上吃東西的。」
就這麼簡單一個小動作,我已經得到大量的資訊。
1. 前男友喜歡在床上吃東西
2. 瓶子對床的要求很高,應該很淺眠
「我姪子每次在我床上吃東西我都超生氣的!床一定要乾乾淨淨的啊!」
「別裝,姪子其實是前男友吧。」
哼哼,想用這種伎倆帶過,太小看我了。
「蛤?」
「沒事當我沒說。」
瓶子歪著頭看我:「大叔你好奇怪,那你喜歡睡低枕還是高枕?」
手上的黏塵輪滾到第二顆枕頭:「低枕」
「我也是!!高枕超難睡的!!我都睡超超超低。」
「那妳為什麼不乾脆不要用枕頭?」
「不行啊!不用枕頭太低了!」
「我的手臂可以借妳躺啊!」
低端Beta男這時候都會追著睡眠習慣這個話題窮追猛打,
高端Alpha男這時候已經直球對決了,這就是高手和凡人的差別。
「大叔我覺得今天還是早點送我回家好了,這間的床有點太軟我躺不習慣。」
「我也喜歡睡硬一點的床呢!」
看吧!就算直球對決,女生也是會透露她的睡眠習慣。
但是直球對決,就多了一個上壘的機會,你有什麼損失嗎?
完全沒有損失。
嗯,完全沒有。
//婚姻就是互相忍耐
瓶子懷孕五個多月開始,我們兩個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
因為這時期的孕婦開始會頻尿,晚上一定要起床上廁所,家裡的床墊是簽約時房東送給我們的彈簧床,雖然是全新的而且是我們都喜歡的硬度,但它真的有點太敏感了,跟蜘蛛網一樣敏感的那種敏感。
瓶子下床它就震動、瓶子上床它也震動、瓶子翻身它也震動,我自認已經是很容易睡死的人,一個晚上還是會被吵起來好多次,導致每天上班都沒精神。
這情況越到後期越嚴重,因為肚子大起來後,平躺就會壓迫到腰和呼吸,側躺又會有拉扯肚皮的感覺,每天瓶子都跟我抱怨「床太軟」
但是當時我覺得我自己那邊除了瓶子起床會干擾到以外,睡得還可以,而且小孩出生以後應該就不會有這困擾了,實在沒必要為了這個花大錢換床墊。
婚姻嘛,不就是互相忍耐嗎?
我:「可是我記得妳以前覺得軟硬很適中啊!」
瓶:「但我就覺得它沒辦法支撐我的腰嘛,我現在每天都覺得腰超痠!」
我:「不然買竹蓆鋪在上面呢?這樣會不會比較硬?」
瓶:「就不是那種硬,要有一點彈性。」
我:「哪有又硬又彈的東西啦!F=kx 體重固定,要彈就是x要大,那k就會小,彈力係數小的東西就軟啊!」
瓶:「北鼻你知道,婚姻是互相忍耐嗎?」
「….」不然我們換床墊好了。
//健康的愛情是讓彼此保有做自己的空間
好的床也應該要這樣,可以讓彼此保有自己的習慣。
畢竟每個人對床的需求不見得是一樣的,相似如我和瓶子,一樣睡低枕、喜歡硬床、都還是會有自己的需求,更不用說一個喜歡硬一個喜歡軟的夫妻,要怎麼睡同一張床。
難道很愛一個人,就因為他睡的是軟床,就不能在一起了嗎?
因此 Zzsleeper你的睡眠顧問 真的應該得諾貝爾和平獎。
因為他們真的發明了左右兩邊可以客製化的床墊!
這真的是婚姻的救星、降低離婚率的第二支箭、提高生育率的明燈。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到門市諮詢的時候,不是業務接待,而是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做諮詢,治療師先讓我們做幾樣測試,再諮詢我們平常喜歡睡的軟硬度,以及實際躺過對照組床墊後的感受,客製化最適合我們的雙人床墊。
重點是,一人一邊!!
完全不用忍耐、不用遷就、想睡怎樣就睡怎樣,
不用假裝自己硬床睡得很開心!超爽!
更厲害的是,因為床體的結構是三明治型的複合材料,所以客製化的差異是在內餡動的手腳,外觀完全看不出中間有分隔線,不說外人還以為夫妻互相遷就得很好,其實根本就不同床
而且,因為是複合材料,所以瓶子需求的又硬又有彈性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只要第一層用硬一點的材質,二三層用彈性好的材質,就可以做到這樣的感覺。
還有,他們家的床超級吸震。
我們試過一個人躺在左邊,另一個人直接飛撲到右邊,左邊完全感覺不到有動靜,這也確實反映在薏仁出生後,我每天晚上起床餵奶,瓶子都睡得跟豬一樣沒有一次醒來過,還以為薏仁早就脫離夜奶了。
真的推薦所有互相忍耐的夫妻,只要訂一組就不用忍耐了。
有興趣的可以先預約諮詢👇
https://lihi.tv/TX9ze
📷 by IMMA Photography
#婚姻的救星
#降低離婚率的第二支箭
#提高生育率的明燈
易服癖治療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廖啟智 #廖啟智胃癌病逝 #陳敏兒 #女尊男卑 #細仔血癌 #大仔易服癖 #抑鬱症 #演技爐火純青 #回到未紅時 #多圖 #崎嶇人生#積極面對 #香港驕傲 #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smarttravelsa姐 #廖啟智十年 #智叔
【娛樂八卦】Smart Travel廖啟智胃癌病逝|臨終交託田啟文田雞內心痛苦幫完成遺作|2部遺作執導主演《翻兜人生》|主演《女人街・再見了》|吳孟達離世|陳敏兒積極面對|多圖|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https://youtu.be/1vnjOjbUJ9U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我係本土派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
資深演員廖啟智(智叔)早前傳出患上胃癌,全面停工,並留院接受治療;日前太太陳敏兒到醫院探望智叔時,透露丈夫樂觀抗癌,醫生更讚他是A+病人。昨晚智叔的經理人公司證實智叔死訊,於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晚上八時三十二分,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安然在家人陪伴下離世。
呢條影片我哋一齊回到未紅時嘅廖啟智 ,佢點樣入行 ,經歷過啲乜嘢 令到佢嘅演技爐火純青 ,呢條影片會有好多珍貴嘅相片 ,大家睇完影片可以加入討論 ,抒發你哋對了啟智嘅欣賞懷念 ,或者講下你哋喜歡智叔一個作品呀 。
廖啟智和陳敏兒是79年訓練班同學,開學咗3個月就開始拍拖。 ,
我哋先回顧佢嘅事業, 自小在基層家庭長大,因親戚在大東電報局工作,家裏得以用便宜價安裝「麗的映聲」,在粵語長片裏看到童星馮寶寶,啟蒙他要做演員。喺佢22歲那年,廖啟智去了考無線藝員訓練班, 第一次並未有成功,但他沒放棄
隔了第二次,再次報考, 今次他終於得償所願考入第八期無線藝員訓練班,與廖啟智同屆的還有李成昌、周秀蘭、陳敏兒、黃造時、景黛音、湯鎮業等等,唔知大家仲記唔記得佢哋呢。
隨後加入TVB, 1980年,智叔參演《上海灘》出道, 在劇中飾演丁力條靚 陳祥貴,初出茅廬的他同周潤發、呂良偉等一哥對戲的時候多少會有一點壓力,但卻不緊張甚至仲識得隨機應變。
雖然佢嘅演技受到肯定,不過由於佢嘅外型唔算好出眾 ,很多次都是出演一些不起眼的配角,例如在一九八七年出演的《大河運》中飾演楊勇一角。在《最佳女婿》中飾演醫生。
廖啟智與陳敏兒同是79年第8屆無綫藝員訓練班同學。由於陳敏兒外形標緻,發展順利,好快就擔正女主角,更在劉德華成名作《獵鷹》,跟他飾演情侶,外形襯絕。之後她一直受大台力捧,除了做《體育世界》及其他大騷主持,更不斷有劇拍,差不多部部都擔正。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9MtDDN_c4A/hqdefault.jpg)
易服癖治療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五俞穴的功用】http://ap.ntdtv.com/b5/20110719/video/68433.html?
就是利用五俞穴來使自己健康或者救急,經絡經過的地方它都可以治病,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例如難經,難經六十八難它講說,井穴專門管什麼心下滿,心下滿就是你心下,胃這個地方,滿得不舒服,滿悶,肝氣鬱結也會心下滿,肺不舒服也會心下滿,十二條經絡都有心下滿的症狀,井就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例如井主心下滿,肝、心、脾、肺、腎,都會使人心下滿。滎呢,主身熱,你會發熱,發熱原因有很多種,只感到熱,可是心、肝、脾、肺、腎都會使人發熱。俞穴管體重節痛。還有節,節就指關節,關節疼痛,都可以找俞穴。
五俞穴,有五個主管功能,第一個主管就是井穴,它管心下滿。第二個主管滎穴,主管身熱,五臟六腑都可以會使人家身熱,有病的時候。第三個穴就是俞穴,它是管體重節痛。然後第四個穴道,井滎俞經,經穴它有一個主管作用,喘咳寒熱,所以喘,發冷發熱,喘呀,咳呀,要找經穴。再來合,合已經到內臟去了,逆氣而泄,就氣不順,拉肚子嘔吐,要找它。
【膽經循行及時辰】
心下滿是因為膽經的緣故,膽經,它時間是23點到1點,就是晚上11點到早上1點,這是膽經跟肝經在排毒,努力把我們身體白天積的那個毒素要排出去,努力工作的時辰,所以我們常常強調說,11點以前一定要睡覺。肝膽互為表裡,如這個人最近臉色不太對,青青的,愛生氣,有症狀,善怒,臉色發青,又容易發怒,肝主怒,肝膽互為表裡。另一個,愛乾淨,潔癖,愛乾淨當然是好的,算是一種症狀,愛乾淨是好,成癖就是有毛病了。膽經你知道在腳的四、五趾的那個縫,你按去壓,然後只要找到膝蓋這裡就可以了,壓就痛得要死,就是你找到了。
【肝經循行及時辰】
例如女人她半夜1點到3點,月經就痛起來了,痛經就痛得很厲害,那你要壓什麼,你當然要壓膽經的,要壓肝經的,因為1點到3點是走到肝經,或者今天很生氣跟人家吵架到半夜,睡不著了,那要找肝經。
這個跟肝有關,因為肝氣鬱結,它會堵在那邊,肝主怒,所以中醫是非常微妙,中醫是超過科學能解釋的,因為它跟情緒也有關係,情緒就肝主怒,肝氣鬱結就會影響,肝有經過大腿小腿,突然體重節痛,爬不起來,關節不行,走那個大拇趾跟第二趾中間,那個腳趾,你就找那個縫,然後就去壓,壓到那裡很痛,結果如果腳盤都不痛,那五俞穴都不痛,你可以再往上壓,因為它不知道結在哪裡,但是你只要經絡找對了,您說的往上再壓的話,超過膝蓋往上,如果都沒有找到的話,好像壓這裡的內側,大腿內側,所以我們說寧失其穴,毋失其經。
如果說生氣了之後,懂得保健,壓一壓太衝穴,晚上就比較一夜好眠,你如果跟人家吵吵半天,氣哭了好事兒,因為悲勝怒,這個已經說到治療,最好還是不要生氣,心大能容,看開一點,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是波濤洶湧,所以說最基本還是基本功要弄好。再來我們剛才1點到3點是走到肝,包括你半夜睡不好醒過來了,你要壓什麼穴,壓肝經的穴道,你就往上找吧,從第二趾的趾縫這樣,腳的趾縫這樣壓壓過來,說過你關節不能動啊,你都可以壓,包括你喘得要死,1點到3點喘得要死咳得要死,找肝經。
救急有慢性肝炎的人,有一次出國的時候在飛機上,嘴唇發麻,沒多久就昏倒了,趕快按壓手啊,腳啊,趕快多按壓按壓,結果半個鐘頭醒過來了,五俞穴,都是在手肘的前面,有六條在這邊,還有就在膝蓋以下的前面,她在按壓的時候,這人昏倒了也不曉得哪裡痛不痛,她壓壓壓,手的三焦經,厥陰經,所謂厥陰跟厥陰是相對,手腳是相對,結果就手亂按按按按按,按半個鐘頭還是有效。其實這五俞穴有時候是可以救急的。
【利用這個五俞穴來救急】
利用五俞穴來保護你自己,按按腿,按按腳,以痛為主,只要在手肘之前,膝蓋以下有按到是痛的地方,就是你的症狀找到了,就是說你不通的地方找到了,我們說不通則痛,所以其實很多人就覺得說,中醫講得太複雜,講得真的是有點不懂,其實你如果有系統的,十二條經絡,這樣看下來,你也知道五俞穴是怎麼走的,原來大拇指這條是走肺經,第二個指頭是走大腸經,你都知道了心包經要找哪裡,你都知道了這很簡單,就在手指頭,腳趾頭,掌握這個重點。http://www.youtube.com/user/NTDHealt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w_ZpAmu5mo/hqdefault.jpg)
易服癖治療 在 一分鐘精神解碼(EP46):易服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無錯,呢個的確係病,易服癖患者主要是因為天生性別不被接受,希望通過易服假扮異性,得到注目和建立自我價值。患者多為男性,通常在青春期或更早便 ... ... <看更多>
易服癖治療 在 性別不安症人士丁丁以異性身份生活時受盡嘲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性別人士丁丁15歲前從沒質疑自己男性的身分,但長大後既愛美又女性化的他,開始反問自己是否同性戀或易服癖。 ... 慎選治療助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 <看更多>
易服癖治療 在 [香港明報]易服不是病態- 看板transgend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new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
ct=living&type=living&date=2006-04-26&id=1925688
【 健康 】 公眾對易服人士印象負面 (2006-04-26 04:05:01)
【明報專訊】香港電台「性本善 Online」去年底就對易服人士印象
進行網上投票,結果發現公眾普遍對易服人士持負面印象,對易服的
認識不足。
------------------------------
【 健康 】 偏好抵觸法律 (2006-04-26 04:05:01)
【明報專訊】易服是一種性偏好( Paraphilia),邱貴生指出,易
服、戀物、偷窺、露陽、戀童、戀獸、性虐待和被虐待等都屬於性偏
好。
Paraphilia一詞,源自希臘文 para,解作偏離﹔ philia,即愛,合
併起來,指性愛方式有別於一般人,當事人偏好怪異的性愛方式,透
過某種特殊情境或事物,引起性幻想、性衝動,才能引起興奮,獲得
快感和滿足,換句話說,他們的愛戀對象,可能是內衣褲、兒童或動
物等。當中部分與社會道德標準及法律有所抵觸,當事人就需要接受
治療、學習控制。
心理治療取代厭惡治療
邱貴生表示,要根治性偏好並不容易,過去透過厭惡治療,在病人面
前展示一些圖片,當出現與他性偏好有關的圖片,就用電擊或釋放臭
氣作懲罰,讓大腦意識這些是「錯誤」,亦有透過藥物降低病人的性
慾﹔但目前則趨向心理治療和行為認知治療,令他們的行為得到控制
,避免觸犯法例。
大部分性偏好的人士,都有社交缺陷,不懂得與人溝通,在他們成長
過程中,偶然發現某一種行為可引起性興奮而取得滿足,而當其他生
活經歷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沉溺這種行為,就像毒癮和賭癮一樣,
難以自拔,甚至以身試法﹔所以,性治療師要幫助他們在性慾和法律
取得平衡。
其中一個治療方法就是鼓勵他們建立其他興趣,或改善他們的人際關
係﹔或針對一些偷竊別人露台曬晾中的內衣褲的戀物癖,治療師建議
他們到商店購買或網上郵購內衣褲,既可滿足自己的性慾,又不會觸
犯法例。
------------------------------
【 健康 】 易服不是病態 (2006-04-26 04:05:01)
【明報專訊】水銀燈下,任劍輝女扮男裝演活文弱書生,張國榮男扮
女裝飾演程蝶衣,令人拍案叫絕﹔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只有 33%
香港人認為喜歡「易服」的是正常人,有 31%認為「易服」是性變
態。
對於「性」趣,各人有不同口味﹕有人喜歡小纖腰、有人迷戀大胸脯
、有人偏愛易服。
如果有一天,「性」趣主流是喜歡平胸女人,那麼迷戀大胸脯會否被
視為變態﹖
一直以來,公眾和傳媒每當提到「易服」,都會接上一個「癖」字,
隱藏覑負面評價。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兼性治療師邱貴生博士指出,很
多人把喜歡易服,與性別認同障礙、同性戀等混淆。
藉易服獲性滿足
喜歡易服的人,大部分以男性為主,他們並沒有否定自己的身體性別
,只是透過穿著女性服裝感到性興奮,獲得性滿足,正如一些男士看
見大胸脯的女人便感到性興奮一樣,他們不會希望自己變成擁有 36C
的女兒身。
然而,當某些人出現性別認同障礙,他們亦可能會易服,易服對他們
來說並不是為尋求性刺激,而是他們不能接受自己身體性別,直認自
己生理和心理性別錯配,既然自視為異性,所以穿著異性衣服對他們
來說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他們甚至希望透過變性手術改變自己的身
體性別。
至於同性戀者,也會有一些人易服,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比異性戀者
更喜歡易服,在遊行示威活動中的易服人士,大部分的目的只為標奇
立異。
此外,有些喜歡易服的人士,不一定涉及「性」,純屬個人衣著行為
選擇,只是與社會固定的性別模式不配合,就如中年女人梳起牛角孖
辮,同樣被人「另眼相看」。
邱貴生表示,上述第一類喜歡易服的人,只透過穿上異性衣服而引起
性興奮,甚至性高潮,他們大部分都是異性戀者,就像有些人喜歡
SM,透過虐待或被虐待得到性刺激,只要性伴侶同意和接受,就可
以在安全及不影響別人的情下進行。
不影響別人 毋須治療
「有些男士可能躲在家中,偷偷穿上太太的絲襪和內衣褲,然後自慰
,有些則不介意別人奇異眼光,喜歡穿起女裝走到街上。」邱貴生指
出,只要自得其樂,又不影響別人,易服不是病態,毋須治療﹔然而
當這行為持續半年以上,並影響當事人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及
令當事人產生罪咎感,甚至觸犯法例,則屬於病態。
他舉例說明,有些人因為易服的喜好感到自卑,情緒受困擾﹔有些人
為了滿足易服欲望,偷竊女裝內衣,或穿上女裝走進女廁,因而觸犯
法例,則需要尋求協助及治療。
文﹕鄭寶華
編輯﹕周瑮
--
我的blog : https://mikimotoh.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39.2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