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攝點筆記
※拍雪花囉
除了閃光燈,這次我還帶上了微距鏡。
先前看到文章,是關於住在雪國的攝影師,耗費多年拍攝蒐集數千種不同形狀的雪花照片,才知道這世界上不會有相同的雪花形狀,這也是台灣較難拍攝的題材。
身為一個攝影狂熱愛好者,肯定要收集一番。但沒想到這看似簡單的雪花照片,卻比想像中的還要難拍。它只有2~3mm不到,儼然是個迷你透明水晶體,需要使用深色物體來當背景才看得出形狀。同時也要使用閃光燈、LED燈或是利用白天陽光來補光。最好再使用腳架拍攝景深包圍合成,否則景深太淺很容易只有一半的雪花是清晰的。
另外雪花只要接觸到任何容易導熱或溫度過高的物體,就會瞬間融化消失,深色纖維材質會是不錯的接雪花道具。
滿足以上條件才是最難的部分,站在雪地裡拍照。
雪若下太大會變整坨、風太大又會斷手斷腳,12度的氣溫,我還沒等到一片完整的雪花,就因為在雪地裡站太久導致雙腳都沒知覺,只好回房間及車上回溫。難怪當地攝影師可以花費數年拍攝,真心佩服。
最後只好拍樹叢上的雪花了,下個月再補考吧。
Olympue E-M5mk3
Olympus 60mm f2.8 Marco
BTW..其實在飛機窗邊有雪花可以拍了。(笑
景深 知覺 在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的意義
攝影師Eadweard Muybridge在 1878 年時,用高速攝影捕捉到了一隻馬的奔跑過程,影像清楚展現了馬的四隻腳奔騰在空中的模樣,而這個攝影作品開啟了攝影技術與影像運動的新篇章,亦是一個新的「觀看方式」。
而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立體影像」是最新的「看」的方式,黃心健老師新作品「異化視界」是使用立體影像來探索「看」之可能性的系列研究。這系列的作品探索是經過立體影像的「看」。
立體影像的原理源於一八三八年查爾斯·惠斯通爵士的發明。當我們的左右眼看到不同視角的場景,然後大腦解讀這兩個影像後產生了景深的知覺。所以,立體影像的本質,其實是根源於左右眼所看到的不同影像。如果我們讓左右眼看到兩個完全分離的影像,一些非常有趣的實驗開始成形⋯⋯⋯
👉🏻黃心健老師的最新作品-「異化視界」
立體顯示,攝影機,電腦,無/尺寸視場地調整,2019
https://youtu.be/3XHukN9zeVE
更多新作品內容🔗 https://www.storynest.com/pix/_4proj/i_alienatedVision/p0.php?lang=ch&news=yes
景深 知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台灣人才外流深圳系列報導:記者林佳錦.溫明書深圳採訪
【深圳已崛起成中國數據新科中心 人才外流問題是台灣長期“不願面對的真相” 時代雜誌分析2021年台灣人才缺口將成全球第一 不同於過去台商將工廠外移到工資較便宜的地區 這一波台灣年輕人出走是因為在台灣看不到未來 如今深圳隨處可見操台灣口音的年輕人 】
2017年8月,因為颱風過後,天空非常的透藍,這裡的空氣和台北有些相似,異常的悶熱,隨時都可以將人烤熟,城市的建築,動輒三五十樓起跳,某些街景和香港神似,而城市裡生活的節奏也跟香港一樣快速,這裡是深圳。
不過十幾年的光景,深圳從我們孰悉的台商的工廠變身了,他現在新的身分是亞洲矽谷,是高科技人才亟欲來淘金的地方,從當年的三萬人口的小漁村,到現在一千多萬人口的國際級大都市,深圳的人均GDP已經連續四年超過台灣,對,我們早就被深圳趕過去了,當我們還喊著,亞太營運中心,金融中心,設計之都的口號時,深圳已經成功的華麗變身,甚至經濟學家預測,在2018年,深圳的GDP將會達到到3500億美元,高於香港的3450億美元。
「大家可能想到深圳,也許以前都會想到是說製造啊,或者是甚至山寨,但是現在深圳我發現開始,吸引到非常多的年輕人,從國內或國外來的人呢,我覺得是搬來深圳,其實就是想要看看他們,可以在這邊做甚麼,反而是他開始吸引到一些人是,有帶著創意而來的人,可能是設計師可能是藝術家,可能是工程師,現在新一批來到這邊的人,他們是帶著創意來的移民,」深圳柴火創客文化營運總監MONICA。
她叫做MONICA,一個來自台灣的女孩,做的工作是現在深圳最熱門的,新創相關工作,他不是發明家,他是管理這個空間的營運總監,有個恐怖的統計數字,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國際人才報告,台灣的人才外流世界第一 ,其中專業人才外移,佔外移人口61.1% ,意思是說每10個外流人才,就有6個人是專業人才,我們經常對這些數據毫無知覺,但這些事情在25-35歲左右的年輕人身邊,卻每天真實上演。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自己的朋友就開始外移,就我自己搬出來之後,其實也接受到很多一些台灣,年紀輕一點的朋,希望來到深圳來發展的一些信息,那我覺得這絕對會是個趨勢,那不只是到深圳其實到歐美去發展,或者是往東南亞去發展,其實新加坡,其實都很多,我覺得大概有差不多是三四成(離開台灣),」深圳柴火創客文化營運總監MONICA。
相較於三十幾歲,帶著些許無奈離開家鄉打拼的人,這次我們也遇到了這個暑假,來大陸實習的大學生或碩士生們,在拜訪了這個陌生的城市之後,每個人眼裡都閃耀著對未來的光芒…。
人才出走,這些統計數字,這幾年很多媒體,也很多研究分析單位都在提醒台灣,但是,然後呢,我們看著這些學生,他們應該也都會走出來吧,世界如此廣大,但是回頭看看台灣,還繼續在喊口號嗎。
景深 知覺 在 3D影像技術應該挺困難的吧? 但多虧了知覺心理學:給我一個 ... 的推薦與評價
但多虧了 知覺 心理學:給我一個移動的畫面,加上兩條白線,我就能給你一個嶄新的世界! 為什麼貓咪會一直向著你靠近呢? 影片中呈現的是「分隔 景深 動 ... ... <看更多>
景深 知覺 在 討論群組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半年,一直對在不同距離下,鏡頭的光圈與景深如何使用有困擾, ... 反過來說,景深是一種心理與知覺的量,視力好的人看照片,景深會比較淺,視力差的 ... ... <看更多>
景深 知覺 在 [好雷]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只能看未來3D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有雷
可能很多人還抱著少年Pi,斷背山的期望想去看李安的這部新電影。
,但其實這部"電影"已經跳脫出傳統電影的框架。
用了4K,120格的影像,基本上已經跟一般電影是不同的東西。
就像藍寶堅尼跟Toyota,都是汽車,但已經是不同境界一樣。
這邊不是說4K,120格多高級多好,而是指本質上的不同,會對電影
語言跟感官知覺有不同的詮釋。所以用以前24格電影的邏輯去觀賞
這部片,會有些違和感也是正常的。
如果少年Pi是影像技術融入劇情最好的例子的話,比利林恩可能就是
反過來的狀況。很多運鏡跟劇情節奏明顯是為了未來3D的技術而設計。
會出現比較多遠景,但你會發現每個東西都很清晰...常常找不到焦點。
人物近景時,有時又製造了景深效果,但4K 120格的影像實在太真實,
影片的景深效果反而變得很不自然;因為如果是看真的東西,人眼是可以
自由決定要對焦在哪一點上,如果影片直接把一些物件做清晰,一些物件做
模糊來模擬景深的話,其實不如弄全景深來得自然。但這也不算缺點,只是
個人心得,畢竟前面說了,電影語言已經改變,這部電影比較像是在實驗,
而且每個人的感官回饋都不同,並沒有真正的答案。
劇情上的話...前面也講了...被新規格的影像轟炸下,有時候的確無法
專注在劇情。可能正因如此才會選了一則如短篇隨想的故事當主題吧。
老實說美國大兵總總BLA BLA東西不是什麼新鮮題材,而且總覺得是不是
翻譯的問題...有些台詞怎麼很像小說裡的對白就這樣唸出來...也有可能
是影片規格的限制,以往電影常用的跳接或搖鏡沒辦法隨心所欲地用
(畫面變化或轉太快人會不舒服,類似遊戲的3D暈),限制了剪接方式的選擇。
所以說這部片比較像是劇情遷就了技術,所以要看的人真的最好去看未來3D版,
因為這部片如果看2D或一般3D的話,那種觀影體驗就完全不同了,個人覺得應該
會覺得更悶吧...XD
總之,我是覺得660不算浪費,就當去遊樂園體驗遊樂設施的感覺。順便看一下
技術的可能性...雖然我覺得120格未來可能會很難見到有人會再嘗試(撇開這部片
的票房不談,戲院跟製作上的困難想到就很多毛)。不過李安總是在嘗試新事物,
是值得鼓勵,觀眾只是看習慣24格的電影而已,未來會怎麼樣大家都不知道,或許
李安在嘗試新技術的同時也能藉此產生對舊規格的一些新想法,那也不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25.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1565512.A.EF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