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在2001年的6月29日上映,距今已經整整二十年,當時還沒有iPhone,還在2G的時代,我的手機是Nokia,電影必須自己燒來看(但現在我是看有版權的電影),作業要用印表機列印出來,出遊要帶地圖,背包要放一本Lonely Planet,當時,尚不知世上有串流,也還沒習慣生活一切大小事都要依賴谷歌大神。
能想像嗎?《A.I.人工智慧》是在那個年代拍攝的電影,但是,20年後的今日,回頭再看《A.I.》,竟然完全沒有落後感,故事細膩、議題多元,融合古典經典,又充滿未來科技,還能發人深省。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使用的技術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影像,實時3D電腦遊戲引擎系統和 On-Set Visualization 技術(維基)。
#史匹柏與庫伯力克的AI計畫
《A.I.》這部電影,原本是由庫伯力克在70年代就購得版權,不過,在劇本的發想與製作過程,卻陷入膠著。1995年,庫伯力克將《A.I.》的計畫交給史匹柏,不過也是一直擱置。
直至1999年,庫伯力克離世之後,史匹柏才將《A.I.》的製作放進計畫,宣告先拍《A.I.》,再拍《關鍵報告》(Minoriety Report, 2002)。因為這部電影曾是兩人的夢想,於是,在《A.I.》電影的劇組工作人員與工作室名單之後,最後一行寫的是「紀念史丹利庫伯力克」。
.
#改編自SupertoysLastAllSummerLong
《A.I.》電影是改編自1989年12月在哈潑時尚雜誌裡的一則短篇小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作者是著作等身的英國科幻小說家 Brian Aldiss。
電影版的《A.I.》與小說版本許多差異,最大的差異就是在小說裡的小男孩大衛,不曉得自己是個機器人。此外,大衛的確因為愛媽媽而吃醋,不過吃醋對象不是媽媽的第一個真人小孩,而是機器熊。
.
#小說與電影不一樣
小說中的媽媽當時還沒有小孩,她一方面恐懼大衛,但是故事結尾卻又很喜悅,因為她才剛剛收到政府發通知,准許他們可以懷孕,然後也可以扔掉眼前讓她困擾的機器人小男孩了。
原本的短篇小說故事較為簡單,不過卻有個合情合理的未來假設,於是,電影的故事取自同樣的時空背景與科幻預設,另外增加幾位關鍵角色(例如大衛的哥哥與男優舞喬),也增加許多奇遇情節(大衛的逃難與找尋藍仙女),擴大整體故事的深度與廣度。
.
#生育問題是許多科幻故事擔憂的未來
人類未來的生育能力與數量,一直是科幻小說喜愛著墨的主題。
在《#人類之子》(Children of the Men, 2006),人類因為一場疫情,而失去生育能力,地球幾乎已無新生兒。
在《#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2017~ ),人類也是因為一場疫情,而出現生育障礙,許多女人已經難以受孕,於是有權勢的家庭需要使女入住,代理家事、床事、與孕事。
在《#鹿角男孩》(The Sweet Tooth, 2021),人類也是因為一場疫情,而開始基因變異,新生的一代,都變成了人與動物的混種生物。
在《A.I.》,則是因為氣候變遷,許多人類的居住地都已成為水鄉(例如紐約),資源不足,於是必須控制生育。只是,有家庭的夫妻渴望有小孩,於是,必須等待政府頒發「准生證」才能孕育小孩。為了滿足那些沒有「准生證」的夫妻,AI孩童因應而生。
.
#AI取代各種人工
《A.I.》所描述的世界,我們已經很接近,那是個機器人可以取代各種人工的時代。寂寞的父母,可以預約AI小孩;養小孩辛苦的父母,可以預約AI保母;寂寞的城市男女,可以預約AI舞男;百無聊賴的兒童,也有機器熊可以陪伴。
有趣的是,在《A.I.》電影裡,也有位谷歌大神,不過名字是「萬事通博士 (Dr. Know)」,是由已故藝人羅賓威廉斯所配音(Robin Williams, 1951-2014, 昨天7/21是他的生日)。
.
#電影中的google
這位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問的萬事通,就是我們現在的谷歌大神,可以直接搜尋,也可以分類搜尋,只是,萬事通博士需要投幣,而我們現在是把自己的個資無痛賣給谷歌(可以參考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2020)。
看到《A.I.》中的萬事通博士,覺得現實世界進步的速度似乎比想像的快很多,因為電影中的萬事通博士大電腦,只能在特定的四萬個據點使用,但是我們現在的google,已經囊括生活的一切,讓我們隨時隨手都在使用。
.
#裘德洛的男優舞喬
雖然只有獲得金球獎等的最佳男配角提名,而未獲得任何大獎,但是裘德洛(Jude Law)在《A.I.》的表演真是精妙。
裘德洛飾演很會舞蹈的機器人男優喬(Giglo Joe),看起來油光滿面,油頭也梳理得整齊服貼,身穿貼身的長版全黑西服,行走時帶著韻律般的挑逗,不時檢查自己的魅力,自在自信地穿梭在燈紅酒綠的夜晚。
.
#模仿好萊塢的歌舞劇舞蹈家
為了演好魅力十足的舞蹈男優喬,裘德洛以20世紀中期大受歡迎的好萊塢歌舞劇舞蹈家 Fred Astaire 與金凱利(Gene Kelly)為模仿對象,無論是服裝、髮型、化妝、舞步、表情、說話的方式等等,都能看到這些在歌舞劇常見的風格。
不過,除了金凱利風格,為了呈現出A.I.的機械感,裘德洛還自行加入一種獨特的俐落微撇頭,像是出自不自覺的習慣,創造出一位有點狂妄傲慢、光鮮豔麗、無心卻又溫暖的舞蹈機器人。
.
#童話故事小木偶
《A.I.》內裡,除了有科幻小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之外,「我想當個好孩子,變成真人小孩」的小木偶精神,也貫穿整部電影。
小男孩大衛,在媽媽跟他說了《小木偶奇遇記》的故事之後,就立志當個乖孩子,要找到藍仙女,變成真人小孩,因為他愛媽媽,也要媽媽愛她。
.
#大衛流浪記
大衛後來被媽媽載到機器人工廠附近,丟在森林裡,也開始他的「小木偶奇遇記」,果然遇到一位穿著西裝的舞蹈喬(也就是小木偶故事中的蟋蟀先生),開始兩人的扶持與流浪。
最後,大衛搭乘太空船,沉入海底,這一段,當然就是平行於小《木偶奇遇記》裡頭的「流浪到鯨魚魚肚內」。
.
#機器人歷險記Robots
倘若你也看過《機器人歷險記》(Robots, 2005),肯定會發現與《A.I.》有許多致敬之處,像是掃除機器人的「機器人屠宰場」,金凱利的機器人舞蹈,還有新舊型機器人的零件替換等等。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69
#第44部電影
#2021年7月22日
#AI人工智慧2001
#史蒂芬史匹柏
#A_I_Artificial_Intelligence
#小木偶奇遇記
#裘德洛演得真好
智能障礙者懷孕 在 我是吳小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速評《浪姐2》首播 (微雷)
經歷愛奇藝《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系列、以及騰訊《創造101》《創造營》系列和去年夏天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如今看第二季的《浪姐》,我終於能用一種「追劇」的方式,來看這所謂的實境真人秀了。所以《浪姐2》首播,吸引我的看點是30個姐姐的選角、人設如何建立,以及劇情有什麼樣的起伏發展。
如果你有看第一季的《浪姐》並稍微關注一下成團七人組的發展,你就會知道:成不成團,一點都不重要!你可能在第一季的第一集,就會想到冠軍一定是寧靜;但你或許沒料到,她會在成團夜說「我不想成團⋯⋯」(那你來幹嘛?),更意想不到這個連團名「X-Sister」你都還沒記起來的「期間限定女團」,就在成團3個多月後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直接宣布解散。
那麼,許多女明星搶著來《浪姐2》是為什麼呢?官方說法一定是突破自我、跨出舒適圈blabla⋯⋯例如張柏芝說是要讓大家看她「40歲後怎麼活出我自己的人生,我現在活得很快樂,看到很多陽光⋯⋯」恩,應該是看到錢幣的光芒吧。不信?來看看有多少商業合作,《浪姐2》第一集一開場,除了「冠名贊助」金典有機奶,「首席合作夥伴」美團優選,還有Vivo手機、唯品會、有道精品課、Swiss自然營養品牌、LUX、豌豆思維、德芙、衛生巾、小刀電動車、智能空調、金龍魚調和油、隔離霜等12個「官方合作夥伴」,光是唸完所有品牌的口播就花了快90秒。
我不確定有錢能不能使鬼推磨,但我相信有錢就請得動大明星。拜託大家看一下黃曉明幫美團嚴選拍的廣告⋯⋯恩,該怎麼說呢?你會懷疑自己不是看到80年代的廣告,就是心想曉明哥哥是不是一線男星,是的話那他還真⋯⋯親民⋯⋯到可以帶動唱。還有一直紅在香港的天后容祖兒也來了,她真的是天后啊,但也一直就紅在香港,不要說內地,就連台灣她都沒攻下來。還有那英,她是7屆《中國好聲音》(有兩年叫《中國新歌聲》)的導師耶,卻要在《浪姐2》和吉克雋逸、陳梓童這些出身《好聲音》的學員比賽。放下身段、挑戰自我,你信?
讓我們來賭一把(如果我輸了那就⋯⋯算了),《浪姐2》的C位一定是那英啊!就像李玟去比《歌手》的那一年,冠軍不會給聲音比她還高的迪瑪希,就像林憶蓮去的《歌手2017》,你該不會天真地為那時還沒懷孕的張碧晨加油吧?那英再怎麼不願意坐在大教室中的C位,最終她必然會是C位(也蠻呼應姐在哪裡,哪裡就是C位),她的角色,就是第一季的寧靜。
第一季有個五音不全、舞蹈障礙但自帶鏡頭與話題的張雨綺,很顯然在《浪姐2》交棒給張柏芝,巧的是兩個人也都曾經是「星女郎」呢!張柏芝鴨嗓眾所皆知,初評級不斷跟現場所有人和觀眾打預防針「我唱不好也跳不好⋯⋯」,她有自知之明這點倒是不錯,但有顏值、知名度高、會炒作,節目組會需要她走到最後的。
至於伊能靜的角色,一開始我直覺聯想到同樣來自台灣、也都嫁給大陸男星的陳妍希,但看完第一集《浪姐2》,楊鈺瑩脫口就是四字金句的說話方式,讓我忍不住覺得跟靜姊姊太像了!而且年紀在30位姊姊中也是坐二望一。楊鈺瑩台灣觀眾可能比較不熟,她是90年代大陸的玉女代表,她介紹自己的方式「我都嫌自己太呆板了,都穿一條裙子,笑得甜甜美美地」,稱讚姐姐們的方式「我們不就走進了百花園了嗎,像是場眼睛的盛宴⋯⋯」著實讓我驚呆了。
還是喜歡那英那種令人捏把冷汗的直爽,例如對著張馨予、李菲兒問:「你們倆誰啊?」跟張柏芝說:「你別哭,我都沒投你票。」但最有勇氣的是跟黃曉明說:「我沒認出來你。」我當場噗哧大笑(笑什麼?自己去看曉明哥的臉)。
有耿直的,當然也有需要說說場面話的。例如張柏芝唱完跳完,有人說「好可愛,太可愛,把我唱哭了(不是嚇哭吧?)」,有人說「她就是輕輕鬆鬆就好漂亮喔(嗯哼,優雅而不失禮貌的稱讚)」。滿分100、獲得64分的她本人則說:「今天那個分數,我已經很高興了。」互投階段還叫眾女星「姊姊們不要舉手,你們舉手我心裡特別難過」,接著哭了!哭了!哭了!她說:「我太感動了,明明我跳不好也唱不好,我真的好感動你們那個愛。」
Oh My God!這種做作的應對真是太好看了,就像選美冠軍一定要說:Peace&Love。
《浪姐1》有孟佳、王霏霏這種在韓國以女團身份出道的,《浪姐2》則是網羅了《超女》、《快女》、《好聲音》優勝者,除了吉克雋逸、陳梓童,還有2004年首屆《超女》冠軍安又琪、隔年亞軍周筆暢,以及2009年《快女》冠軍江映蓉。
編劇也懂得往資歷比較淺、或知名度比較低的姐姐們身上加戲,例如江映蓉被女團經理人杜華直批「你沒打到(動)我」,安又琪更慘,接連被批「開高走低」、「心態配不上能力」。但,別忘了孟佳在《浪姐1》可是先墊底、被淘汰、再逆襲、終成團。先入地獄,真的沒什麼。
終究是套路啊!袁姍姍初評才40幾分,因為她唱壞了,不斷問「我可以重來嗎」,明明曉明哥介紹規則時就說「初評級不能重來」,老師講話妳有沒有在聽!(報告有!但是這樣才有戲)
董璇(高雲翔前妻)選唱那英的〈夢一場〉,亮點當然不是原唱也在現場,是歌詞「早知道是這樣 像夢一場 我才不會把愛都放在同一個地方 我能原諒你的荒唐 荒唐的是我沒有辦法遺忘」,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沒有?沒關係,陳妍希加碼上演感動落淚「女人特別會心疼女人」,這樣解釋總該懂了吧!還是不知道的話,就請你上維基百科查新聞。
追起來吧!
智能障礙者懷孕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希望這封信能廣為分享,你們的一次分享,對她都是支持,昨天來信者第一次留下溫暖的字眼,她說她已很久沒有這麼溫暖的淚水,她有用文字謝謝大家,我有把她的感謝截圖放在留言處)
(這封信為了不讓人肉搜到當事人,所以內容有些修改與更動,否則很容易被專業人士找出案件本人,這是當事人非常擔心的事,而且,我回覆信的一向態度,就不是在解決事件,因為那不是我的專業,我只是希望能從另一個比較寬容的心境去了解生命裡發生的重大考驗能帶給我們什麼正面意義,以及溫暖)
問
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所以稱呼你爲許先生。
許先生你好,從朋友那裡聽到可以寫信給你,所以就寫了這封信。
我是小星星,十歲時遭遇了和奕含一樣的事,我現在已經二十多歲了,但一直到最近才有勇氣和家人説。我和奕含的經歷很像,也是被老師性侵,但他是我的國小老師,不是補習班老師。
這麼多年以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報案,不是為了想討回公道,是因為我知道他現在還安然的在那所學校任教,還帶班。我十分擔心其他學生,尤其是特教生。
我有亞斯伯格,不太會口語表達,當時是个資源班的學生(接受特殊教育),我很擔心那些資源班的同學們已經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當時我認識的那一批資源班同學中有許多是智能障礙學生,且表達能力不佳,我害怕那個老師的目標是針對我們表達能力不好或認知能力不好的特教生。
我今年報了案,又經歷了開偵查庭,那是一連串痛苦的回憶與惡夢,我甚至懷疑自己的決定是不是對的,我只希望他改過,不要再犯案,但我沒有想物理性的傷害他,我努力選擇原諒,因為我以為原諒他,自己會少一點痛苦。
可是案件調查過程中,我發現隨著我對案件的細節想起越多,我衹是變得越痛苦,而不是釋懷,看到奕含的遭遇我很難過,很感同身受,我雖然試圖阻止過更多悲劇,看似很勇敢,但最後我卻想選擇和奕含一樣的決定。
已經過了十幾年,我深知案子成功被起訴的幾率很低,且也受不了這長年下來和這幾個月在精神上的折磨,回憶案件、寫狀書、偵訊⋯⋯這封信是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做的最後掙扎。
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很多無法理解我的痛苦,會無意間說出傷人的話,例如:「幾百年前的事情有什麼好哭的?」,「哭也沒用,事情都發生了,也不會比較好?」,或看著父母因為覺得沒有保護好我而自責,以上我都覺得難過。
以前的我,説出這樣的經歷會讓我感到無地自容,因為我覺得自己是淫蕩的,也失去女性的貞潔,但我們彼此不認識,不會尷尬,且我即將離開人世,這個軀殼就不再使用,那貞潔、被玷污也就不那麼在意了。
這是我的故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被你拍成電影,提醒大家有一個和臺南啟聰學校一樣的事件存在?
我想提醒大家有人在利用特教生,特教生表達的話沒有人相信,因為他們不易表達狼師做的傷天害理的事。
我也想提醒世人,其實特教生被性侵的事件可能比人們想像中的多。也許他們看起來不懂發生什麼事,但其實他們都知道,也都痛苦著,我認識一個智能障礙者,也被性侵且懷孕,別以為她不懂,她說她覺得自己很髒,髒掉了,沒有人要她了。
回
首先要謝謝你寫下這麼困難的一封信
我很難想像這十年來你經歷了什麼
光是特教生身上心上背負的難以完全表達的困難
與和家庭和社會的無法順暢溝通
再加上痛加上冤屈加上凌辱的多重高牆
就算你只能挺到此刻而已
我都覺得非常榮耀和值得敬佩
足以讓那些自以為沒被揭發的狼師們看到此信一輩子難安
這封信你為了不讓事件複雜
你只希望我公布前半段內容
但這一小段就激起漫天關心與少數人的質疑
原來這些關心有很多類型與力度
有的急著要肉搜狼師
有的急著到處去各單位幫忙
有的訴說自己也有類似遭遇
有的給予靜靜地遠遠地打氣
有的質疑你是不是要利用我
有的感嘆這種狼師不知多少
但不管是哪一種
就如同你說的
即使是不經意的
都可能傷到你
在心裡繞出一圈一圈不斷浮現的漣漪
而這些漣漪都是一種無法平靜的輪迴
所以我很難想像十歲後的你
怎麼在這麼百口莫辯無法傾訴的人生路走過來
即使你的信清楚強調你沒有要為自己的痛苦人生討回公道
還是有人會質疑你來信的企圖
但你還是在絕望的心情中種下一顆種子
你想要再一次面對你的殘酷經歷
把這一切告訴我
沒有署名
沒有控訴
不要讓這樣的事件老是停留在抓出兇手的點上
真正要撥雲見日的是受害者到底承受了什麼
這個真相才能找到關心的療癒與嚇阻的力量
不然只是罪與罰對與錯的表面審判
那些受傷的幼小心靈只會隨著審判後被遺忘
很謝謝你信任我
讓我有機會閱讀你的故事
讓我拍片的計畫更堅定
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
即使用手機拍攝
我都不會半途放棄
這是你給我的支持與信心
也是給學弟妹很偉大的保護
這是我們的秘密之旅
再次跟大家說一聲這個旅程需要大家的尊重
因為法律的部分你已在進行
其他人尤其是有力人士都不宜介入
讓專業歸專業
讓業力給老天判奪
讓你的美麗心願溫暖順利地實現
我們只是夥伴
我們沒有要誰把事情導向復仇與哀愁
我們要大家分享只是在為這一個計畫做單純的預告
⋯⋯⋯⋯⋯⋯⋯⋯⋯⋯⋯⋯⋯⋯⋯⋯⋯⋯⋯⋯⋯⋯
「 每一封來信與回信,都是反覆擦拭生命的塵埃,找回純淨。」
十年的回信,累積了四千兩百多封,在第十年,我許下一個心願,從這裡面選出十二封信,然後在三年內,把這些真實人生拍成十二部短片,讓全世界知道十二個發生在台灣的故事,大家是怎麼經歷,怎麼面對和怎麼攜手走過。
這來信,這回信,靠的是一份互相體會的心,所以我設計了這次很不一樣的募資運動,讓支持者也是享用好產品的人,讓來信者也是變成傾聽的人,讓閱讀者和回信者也是收穫滿滿的人。
所以,我特選了這些優良的產品一起和我這個計畫同行,我希望第一批支持我的人就是曾經被我回信的人,而第二批是長期閱讀這些信的人,當然我也希望有大批購買的支持者,尤其是如果你們有年節送禮的需求。另外,我也很樂意無償去各企業演講,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計畫初心,歡迎各大企業跟連淨綠色科技公司聯絡。
http://mall.aconpure.com/content/product/ProductList.aspx?querySort=category&queryValue=6800818&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movie0805
從今天開始,我會先邀請十二位有影響力的人跟我一起朗讀信件,並陸續播放幾位願意曝光的來信者與我對談的影片,我也會積極展開全台巡迴演講,歡迎大家免費入場,當然我希望你們聽到我的計畫後能積極支持和用力幫我分享影片。
不知道計畫會不會成功,但我先謝謝大家,有什麼疑問,有什麼購買上的問題,可私訊連淨的FB,會有專人回覆。https://www.facebook.com/ACONPURE/
再次謝謝大家,我會努力。
https://youtu.be/UInfWOuLU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