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翳禮讚 ]
本來它應該屬於《知埞》其中一個篇章,因為篇幅及照片問題沒有收錄。
後來才知只是時機未到。主教山配水庫重見天日,也把這個翻出來好好地寫,丹麥地下儲水庫The Cisterns。
超越古蹟與藝廊,關於怎樣透過藝術去尊重城市空間。
全文貼這裡,節錄版另刊於PMQ設計號外。
—————————————
陰翳禮讚
隨著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破土而出,百年建築保留下來,它將會,或者應該變成甚麼?
專家紛紛回顧成功個案——巴塞隆拿大學圖書館Dipòsit de les Aigües,布里斯本地底歌劇院Spring Hill Reservoirs,悉尼休憩花園Paddington Reservoir,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等,前身曾經都是儲水池,後來換個角色,有了新的功能,繼續服務城市。
我曾經到訪其中一個,位於哥本哈根的The Cisterns,腓特烈堡皇宮(Frederiksberg Palace)範圍內,隱藏在綠油油的公園裡。
外面陽光普照,然而當你往地底鑽,明媚之下,有著另一個暗黑宇宙。
先說歷史。
The Cisterns建於1856至1859年間,原為露天設計的開放式水庫,容量1600萬公升,為哥本哈根市內供應乾淨食水。
後來避免水源受污染,1891年以混擬土將水庫完全覆蓋,鋪上草坡,豎起一座噴水池,自此長埋公園下。
直到1933年,市內供水系統更為完善,於是The Cisterns停止運作,獲評為文化遺址,之後開始丟空,繼續不見天日。
事情在1996年有了新的發展。
那一年丹麥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部分古蹟獲研究重新使用,結果The Cisterns於2001年正式成為現代玻璃藝術館,2013年納入為腓特烈堡博物館一員,不同展覽開始在那兒發生。
必須留意的是,The Cisterns並不是另外一座因古蹟活化而來的藝術館,建築結構的奇異,意外地給予藝術家一個具挑戰性的試驗場地:陽光透不進,濕度100%,溫度介乎4°C至16°C,迴音長達17秒——那可以讓它成為怎樣的美術館?
答案是,這裡的展覽,都考慮到儲水庫的特色而刻意設計,透過藝術去呈現暗黑、濕冷、魅惑、神秘莫測等氛圍。
甚至可以說,無論展品為何,儲水庫始終是主角,它本身就是最偉大的一個展覽。
2018年夏天,我曾親身見證過The Cisterns的厲害,其時正值丹麥藝術家Jeppe Hein的破格展覽,IN IS THE ONLY WAY OUT。
那是詭異地刺激的一段旅程,被刺激的是感官:由公園走進水庫,光明到昏暗,眼耳口鼻跟皮膚,一下子完全張開,不自覺地提高警惕。
地面處處水灘,空氣異常陰冷;近乎死寂的空間,包圍你的是一根根石柱,沒半點顏色,剩下一種灰白。
來自地面的水份,長年累月滲入儲水庫天花,形成滴石(這裡是丹麥市內最有名的滴石洞穴),看上去更顯荒涼。
赫然傳來一陣火焰燃起的聲音,看不見火頭,聽覺是熱的,身體感覺依舊冰冷。
沒有燈火通明,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而前方是一面又一面圓鏡,懸在半空,後路照成前路,身在其中,更易迷途。
而鏡子懂得自轉,鬼鬼祟祟地難以察覺,一不留神便被鏡中的自己嚇壞,然後失笑。
雙眼已經忙,耳朵亦不能鬆懈。
場內放了好些頌缽,有人經過就會啟動感應裝置,小球滾下,從而敲響頌缽;愈多人走動,不同角落便會奏出聲音,聰明地利用水庫內的迴音效果,創作觸動毛管的交響樂,而創作者是前來的每一個人,一切隨機,不能複製。
真正的高潮,在於穿越一排牢房般的鐵籠後,遇上最大的一面鏡子,慢慢靠近,再靠近——冷不防鏡後噴出一團烈火,熱空氣襲面而來,整個空間照亮了,身體登時感到暖意,反差強大。
當下如夢魘,然而這一刻最是真實。
種種神秘安排,不為驚嚇,背後寓意讓人感動:冒過寒流,自會珍惜溫暖;經歷過黑暗,才能透徹懂得光明的好。
Jeppe Hein希望用展覽去提醒人們,不要懼怕漆黑,因為那是黎明前的必經階段,只需擁抱之,誠實面對它。
IN IS THE ONLY WAY OUT,勇敢地走進去,前面自有出路。
The Cisterns曾經舉辦過話劇、演奏會、錄像展等,未來還會有更多實驗。
今年的特設展,大膽地把水庫還原,注入清水,放進大型球體藝術裝置,參加者必須乘坐小艇,在水上摸黑看展!
明與暗,冰與火,乾與濕,地上與地下,善用與荒廢,藉由一個儲水庫,頃刻接通——不用聲嘶力竭,毋須大力爭取,一切源於丹麥人對歷史、對建築的一種尊重,而這是常識。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RJ廉傑克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開啟CC字幕) 安安我又來推坑了,2020關注了一下麥法蘭DC暗黑宇宙這系列, 就弄個全套來開箱 這次的細節跟造型真的誠意滿滿, 一個不小心超燒!!!!!!!!!!!ก(✪ω✪ก) (๑ÒωÓ๑)你喜歡哪一支呢? 或是想看著麼樣的收藏開箱??歡迎留言告訴我 (๑ÒωÓ๑)謝謝振光玩具。 ...
暗黑宇宙 在 RJ 廉傑克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坑王又來惹,辣個男人或許遲到但從未缺席,
2020關注了一下麥法蘭DC暗黑宇宙這系列,
就弄個全套來開箱這次的細節跟造型真的誠意滿滿,
一個不小心就放進購物車
YouTube :
https://youtu.be/DO1Zsv8fDE8
(๑ÒωÓ๑)你喜歡哪一支呢?
*謝謝振光玩具。
暗黑宇宙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舊文】由物理概念名稱談暗物質與暗能量
讀者朋友如果睇完上星期《真係好科學-暗黑宇宙》,可以睇埋呢篇文🥸
//暗物質和暗能量相信是少數幾個理論物理中最前沿、而又深入大眾文化中的物理概念。
以我自己科普經驗為例,很多讀者朋友都對有關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新聞感興趣。我的專業並非理論物理,對於這兩個高度理論性的題目並不太在行。不過,當我嘗試解答各種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問題時,我發現導致概念錯誤的主因可能根本不是讀者的數學、物理背景或程度問題,而是這兩個物理概念的名稱問題。
物理學家與數學家都是人,在表達概念時少不免需要用到文字(這不是廢話嗎?!)。而原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術界習慣,很多時候我們做科普、數普時都會忽略:很多字詞在專門研究範疇內的定義,都與一般用法完全不同。
我發現這一點的原因,是我漸漸留意到很多時候我們面對非本身專業的概念時,都會嘗試理解概念名稱的含義。當面對理論物理這一種需要極高數學技巧的概念時,對非專業的讀者來說,能夠理解的大概只剩下概念的名稱。不幸地,從物理概念名稱含義入手分析問題,往往都只會是死胡同,因為支撐物理概念的根本不是語言學,而是實實在在的數學。
暗物質根本不是物質?
物理學家數學技巧可能不錯,但取名技巧就非常糟糕了。暗物質的「暗」與「物質」,有一半是不太正確的。
物理學家早於 1930 年代已經發現了暗物質,不過那時候並非稱為暗物質,而是「找不到的質量」[1]。宇宙間有上億個星系,包括我們居住的銀河系。天文觀測顯示,環繞星系核心公轉的速率太快了,恆星應該會像汽車高速入彎時摩擦力不足而被拋出軌道。換句話說,星系根本不應該存在!
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答案就在萬有引力。既然恆星沒有被拋出星系之外,那麼就必定是萬有引力把它們拉著。然而,即使把一個星系內所有恆星提供的萬有引力都加起來,結果仍然太弱,不足以拉住高速環繞星系公轉的恆星。
質量越多,萬有引力就越強。無論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抑或以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恆星都實在公轉得太快了。所以物理學家就把那些「多出來的引力」歸功於一些看不見的質量,即是我們現在稱呼的暗物質。所以,暗物質可能根本就不是物質,而是其他一些能夠造成星系恆星公轉速率如此快卻不會拋出星系外的物理效應也說不定。
所以,我們知道原來暗「物質」根本不是我們認識的那種物質。而且,那個「暗」字其實也有點誤導。暗字明顯比喻「找不到」的質量,不過它其實有著更深含義。
暗物質之所以稱為「暗」,當然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它們。可是,即使它們當真是物質,其物理特性也必然與我們知道的一般物質不同。首先,一個成功的暗物質模型 [2],必須要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與光子沒有互動,兩者互不干涉。這才是它們被稱為「暗」物質的原因,是帶有明確物理定義的。
暗能量根本不是能量?
如果說暗物質是「找不到而會產生引力的東西」,那麼暗能量就是「找不到而會產生反抗引力的東西」。
解釋暗能量的來源,要回到愛因斯坦於 1915 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修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把引力(即重力)描述成時空曲率。愛因斯坦推導出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式除了能夠描述宇宙之外,亦得出一個推論:宇宙不是在膨脹就是在收縮。
愛因斯坦不喜歡這個推論,他認為宇宙必須是永恆存在,不會變化的。然而,由於重力只能是相吸的,宇宙必定在加速收縮或減速膨脹之中。因此,在不影響方程式正確性的前提下,他加入了一個常數項,稱之為宇宙常數,用來抵消互相吸引的重力,希望能夠得到一個靜態的宇宙。
可是,宇宙從不用看人臉色,即使你是愛因斯坦。哈勃透過測量星系的距離和後退速率,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令愛因斯坦收回宇宙常數。
由於重力只會互相吸引,宇宙膨脹終有一天會逐漸減漫至停頓,然後開始收縮。然而,宇宙總愛捉弄人類。1998 年,兩隊天體物理學家團隊 [3] 獨立發現宇宙不單止正在膨脹,而且膨脹正在加速!
大概根本沒有任何人曾經想像過這個現象。只會互相吸引的重力,如何使互相遠離的星系以越來越快的速率後退?這就好像向上拋起一個網球,網球非但不掉下來,反而向天空越飛越快!
物理學家找不到任何已知物理概念去解釋這個現象,因此就把宇宙加速歸咎於「暗能量」。產生暗能量的可能是宇宙常數,但沒有人知道暗能量和宇宙常數究竟是什麼。
再一次,「暗」字表示它不會放出電磁輻射,而且我們對其成分毫無頭緒;「能量」則是比較技術性的描述,與概念「真空能量」有關。而與上述暗「物質」是否物質一樣,我們其實連暗「能量」是否真的是種能量也不知道。
宇宙是場暗物質與暗能量的較量
現在物理學界最流行的宇宙模型是所謂的 Λ-Cold Dark Matter (Λ-CDM) 模型,即 Λ-冷暗物質模型。其中, Λ 指的是宇宙常數產生出暗能量、「冷」代表暗物質的速度遠低於光速、「暗」指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
暗物質使星系互相吸引,暗能量則使星系互相遠離。因此,研究宇宙裡的星系分佈,就可獲得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資訊。
最近,一項稱為暗能量普查 (Dark Energy Survey, DES) 的最新研究 [4] 測量了 2 千 6 百萬個星系的間距,計算出宇宙的成分有 74% 是暗能量、 21% 是暗物質,而剩下的 5% 才是一般物質和能量。換句話說,人類科學文明所知的一切物理和化學知識加起來,只是宇宙間所有東西的冰山一角。
這項也是唯一一個準確度能夠與普朗克衛星 [5] 的研究結果相提並論的研究。普朗克衛星亦是測量宇宙中有多少暗能量和暗物質的研究計劃,不過它用的方法不同。普朗克衛星直接拍攝宇宙嬰兒時期的照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而計算暗能量和暗物質的多寡。
兩項研究的計算結果雖然十分接近,但仍有著微小差別。這差別令很多物理學家感到興奮,因為如果屬實,我們就必須重新檢視各種宇宙模型。同時,這亦是科學精神的彰顯。
註:
[1] Neil deGrasse Tyson 談暗物質和暗引力等議題。
[2] 「模型」一詞在科學中亦有特別意義,指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的數學結構。
[3]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和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4] 暗能量普查資料量龐大,研究團隊目前仍在不斷分析當中。
[5] 或稱普朗克巡天者。//
暗黑宇宙 在 RJ廉傑克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可開啟CC字幕)
安安我又來推坑了,2020關注了一下麥法蘭DC暗黑宇宙這系列,
就弄個全套來開箱
這次的細節跟造型真的誠意滿滿,
一個不小心超燒!!!!!!!!!!!ก(✪ω✪ก)
(๑ÒωÓ๑)你喜歡哪一支呢?
或是想看著麼樣的收藏開箱??歡迎留言告訴我
(๑ÒωÓ๑)謝謝振光玩具。
▼▼同場加映▼▼
📦麥O勞送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
https://youtu.be/cxWWZhgOJ-U
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fjVXtkFr7lNFlVp93SeQg/join
歡迎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
-----------v̈----------メメメメ(✪ω✪)メメメ----------v̈-------------
►【RJ Youtube】https://goo.gl/FJq1H9
►【RJ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aychang0127/
►【RJ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enjackman/
-----------v̈----------メメメメ(✪ω✪)メメメ----------v̈-------------
▼▼|搜尋|▼▼
#RJ #麥法蘭 #D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O1Zsv8fDE8/hqdefault.jpg)
暗黑宇宙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使女的故事》的伊莉莎白摩絲主演小成本《隱形人》電影怎麼成為票房大驚奇的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隱形人 #隱形客 #theinvisibleman #伊莉莎白摩絲 #羅比無雷影評
近期影片:
導演:雷沃納爾(Leigh Whannell)
演員:伊莉莎白摩絲(Elisabeth Moss) 、 Oliver Jackson-Cohen(奧立佛傑森柯恩) 、 絲托姆瑞德(Storm Reid) 、 歐帝斯哈吉(Aldis Hodge) 、 哈莉特黛爾(Harriet Dy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P9ZqJd9xOY/hqdefault.jpg)
暗黑宇宙 在 加點吉拿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看新影片: "好興奮 ! 權力遊戲終於要來了 | 春季還有哪些必追影集? | 美劇吃飽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3K5VJ2VlM --~--
7:00 直播開始
12:00 來賓:馬可多
16:16 神鬼傳奇
1:06:30 中場休息
1:16:00 暗黑宇宙
1:43:30 粉絲提問
1:45:00 部長餵超粒方吃台灣吉拿棒
2:11:00 超粒方提問
►專屬於你的推薦電影都在我們的Pressplay專案: https://goo.gl/nsRrEB
Superchat 超級留言開放中★
►吉那棒臉書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
也支持一下吉拿棒成員們的唷!
太郎:https://www.facebook.com/tentarou
部長:https://goo.gl/sWVCmI
XXY:https://goo.gl/y3Mkn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Me34718ZD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