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論文看得快,有些人卻很慢。#你是哪一種
⠀
有些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些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
⠀
有些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些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
但更重要的,是你帶著怎樣的「目的」去讀這些作品。
⠀
要晨會報告,讀的重點是,與科內臨床工作相關的細節,以及從文字中看出不同醫院的資源與文化不同。要整理 guideline,論文閱讀重點是各篇的 indication、outcome 與普遍的適用性。要發表 meta-analysis,重點當然就是研究設計、評估量表與該文章的特殊意義。甚至,同是實證,要做 EBM 競賽,與要發表 meta-analysis,所閱讀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
缺乏這種「目的」感,看 paper 只好逐字逐句、鉅細靡遺的讀,自然速度就慢,而且 #連重點都抓不太到,更別說本來想完成的成果,品質不佳,甚至半途而廢。
⠀
這堂課,曾秉濤醫師將與你分享,如果帶著「我要發表 meta-analysis」的目的,論文該是 #怎麼找、#怎麼瀏覽、#怎麼篩選,以及最後挑出來的精華,又該 #如何精讀?
⠀
#用對方法,發表不卡。一起向曾醫師學,「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起步真的不難,PGY 課後發五篇統合分析論文的課程!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 學員回饋
⠀
「由於我只是 PGY,很擔心報名後,會聽不懂而浪費錢,結果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整堂課深入淺出,講師們都把重點講得清楚明白,連新手都可以輕鬆聽懂!包含了如何擬定主題、如何收集文章、如何把題目設定好,使得查詢到的文章量是合適的、如何用軟體分析數據、統合分析的重要觀念、表格要如何呈現才會美觀,一整天下來,資訊和知識的密度極高,完全值回票價!」
⠀
「這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集合幾位對統合分析很熟悉的老師,藉由指定論文的實際例子,配合互動實作,讓我可以了解完成一篇 meta-analysis 所須經歷的過程。透過老師們的引導,也可以知道整篇論文從構思、搜尋文獻、文獻評讀、資料整理、統計運算、製作圖表到完成文章的脈絡。」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產後漏尿 #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 #磁波椅 #G動椅 上次因為po文分享我去治療產後尿失禁、產後漏尿的問題後,好多人私訊問我坐磁波椅到底可不不可怕!?所以我這集是為了服務這些可愛的媽媽們喲~~~我把我治療的過程拍給大家看啦~~ 真心覺得現在有磁波椅真的好棒棒!這是一種簡單又輕鬆,只要坐在椅子上(...
曾醫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沾光的彌月蛋糕》
醫病之間的緣份,時深時淺,有些病人是從女孩開始一直看到結婚、生子,只要一有問題就會回來看診。有些調理助孕的媽媽,過去是每週見面,懷孕生子後便是久久不見了,可能是育兒忙錄,或者是階段性任務完成。也有些是因為離開了台北,因此中斷醫病之間的緣份。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也算擺渡人,診間的人們來來去去,而我做的就陪著走一段他們想到達的旅程。
雖然我們很久沒見面了,但是仍然很開心妳心想事成,也將好消息分享給我!
這是一個沾了曾醫師光的彌月蛋糕,在台中想助孕的朋友,可以找扶原中醫診所曾馨儀醫師!
曾馨儀 中醫教室
曾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個聲音在心中不斷鼓動著:「既來之則安之,這一年並不會是停滯不前,反而可以好好沉澱過去剛升主治醫師所碰到、沒有好好思考過的問題,整理後寫論文,why not?」(奇美醫院 神經內科 李佳維 醫師)
⠀
🖌 有這麼一段時間,或許是專心寫論文的時候了。
⠀
因為醫中支援計畫的緣故,在科內的安排下,即將在十月中被調到澎湖支援一年,之前工作閒不下來的腳步開始趨緩,而與家人分隔兩地、聚少離多的情況,讓接下來充滿未知的這一年充滿變數。
⠀
在剛當主治醫師的摸索過程中,也逐漸發現自己的興趣在偏頭痛、巴金森症,以及深腦刺激術領域。因緣際會下,看到奇美的團報新思惟的誘因,更加深我想在這些領域好好學習精進的動力。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接著就是來組隊做研究。
⠀
在緊湊的課程中,首先了解到張醫師對於示範論文,當時的時空背景介紹以及想法、構思。面對實際的臨床困境,有別於以前找 systematic review,現在是自己來實證分析證據等級,並自己寫出最高實證等級的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突然覺得,若能達成這樣的能力,#這堂課真的是價值連城!
⠀
而曾醫師的 #論文架構拆解 以及 #文獻搜尋技巧,還有自信面對提問者的回應,著實反映出豐富的寫作經驗。在中午的實作課程,真的像蔡校長所說,從中感受到從零到有的感動,也著實體會到統計圖表的過程並不難,難的是在論文構想、文獻收集的部分。
⠀
儘管自己在製作圖表中犯了許多錯誤被蔡校長點醒,不過心中的充足是真實的,覺得能做出這樣精美的表格指日可待,也期待接下來能跟奇美的其他同仁組隊完成論文寫作!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曾醫師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產後漏尿 #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 #磁波椅 #G動椅
上次因為po文分享我去治療產後尿失禁、產後漏尿的問題後,好多人私訊問我坐磁波椅到底可不不可怕!?所以我這集是為了服務這些可愛的媽媽們喲~~~我把我治療的過程拍給大家看啦~~
真心覺得現在有磁波椅真的好棒棒!這是一種簡單又輕鬆,只要坐在椅子上(不用脫褲子)就可以有效治療尿失禁的方法~~
非侵入性、也沒有輻射的問題,有這樣問題的朋友們,真的可以去找醫師詢問看看哦~
自從我發文後才發現,產後漏尿是很多媽媽的困擾,而且是很常見的~
但根據統計:只有二成的女性會主動就醫。
大部份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害羞、難以啟口的問題,所以選擇隱忍或是逃避~
雖然尿失禁不會威脅生命,不過卻深深影響我們日常的社交生活及品質,甚至會影響到心理層面的問題(自卑)
很多人問我費用的問題,因為影片中醫師也有提到,因為不是每種尿失禁都適合磁波椅,而且醫師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去設計療程,所以會建議直接去找曾醫師比較快哦~~
曾郁文醫師是婦產科專業醫師,長期以來都在專攻女性私密處治療,而且也非常認真的持續到各國參加研討會和進修,所以像是這種女性尿失禁、或是私密處的搔癢、反覆感染等問題…,都是她的專長~
重點是和她聊天真的是像和好姐妹在聊私密問題一樣,很親切而且很安心可以把問題都請教她~~
結果,我這集影片不是在業配磁波椅,是在業配曾醫師才對 XD
沒辦法,我真的太喜歡她了!!
G動椅的治療原理是利用高強度聚焦電磁技術(HIFEM™),來刺激骨盆底深層肌肉,並恢復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它是透過被動的方式,使我們的骨盆底肌達到一個足夠強度、足夠頻率的收縮,每一次28分鐘的療程,等同於做1萬2千次凱格爾的收縮效果耶~
所以如果大家覺得不太會做凱格爾運動、或是覺得效果有限,也可以先透過磁波椅來恢復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哦!
可以在這裡找到豆豆媽咪喲~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bemami
❤️追蹤我IG: https://www.instagram.com/dobemami/
合作邀稿: bonniechuang@supermami.asia
會做這集也是因為:喜歡做醫療健康相關的影片,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使命,如果真的能幫助到大家、我覺得就算辛苦(電腦當機了二次)也值得了!!
曾醫師 在 牙醫234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面上的牙刷款式堪比天上的星星那麼多(也太多了吧)
精品牙醫診所(中壢)曾醫師提醒大家,刷牙不能隨便抄一支起來就刷爆
依照不同情況挑好正確的牙刷款式
才不會傷細菌一百,損自己牙齦五十
一起聽醫師的話把挑選牙刷的撇步分享給親朋好友吧!
00:49 牙刷挑選基本要點
01:17 小朋友&女性的牙刷挑選
01:46 牙周病患者的牙刷挑選
02:20 孕婦的牙刷挑選
02:48 現代人刷牙最常忽略的
曾醫師何處尋:https://implant-dentist.com.tw/main.php
訂閱牙醫234 YT頻道 : https://ppt.cc/flZT1x
再去牙醫234臉書專頁點點讚 : https://goo.gl/6SmdVY
搜尋牙醫234官方網站找找牙知識 : http://www.234.com.tw/
IG也開張囉!!! 快來去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dental.234
昶遠資訊: http://www.cunc.com.tw/
#牙醫234#牙醫知識#dental234
曾醫師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酒駕是國內近來關注的重要話題,警政署在宣導短片上的最新酒駕死亡人數統計只有因酒駕車禍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者,因為統計方法的不同,很難確實呈現台灣酒駕嚴重的現況,以2016年為例,警政署統計的死亡人數是102人,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卻是533人,數字相差高達5倍,連警政署都承認,「國內每年實際因酒駕衍生的傷亡人數,確實是A1的好幾倍。」 《風傳媒》將警政署與運研所數據交叉分析,製作出台灣酒駕「風數據」,用大數據呈現出台灣酒駕嚴重的現況,也呼籲「酒駕零容忍,喝酒別上路。」
像是台大醫師曾御慈身亡後,《刑法》將酒駕致人於死從最重可處有期徒刑7年提高到10年,被稱為「曾醫師條款」,然而,即使5年來國內光是當場命喪酒駕者輪下者就有735人,卻仍無任何一名法官對任何一名酒駕者,求處最重刑責的判例。 曾御慈的母親陳敏香對女兒無盡的思念,也在專訪中表露無疑,陳敏香將餘生投入酒駕防制,目前擔任酒駕防制協會理事長,對於酒駕在台灣無法根絕,也感到無奈。相對照各國的罰則,台灣的法規並不嚴格,隨著「同車共責」的立法,希望台灣未來對於酒駕能夠有更好的反制。
(製表:黃天如、編輯:沈超群、設計:鄭力瑋)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曾醫師 在 Dr. SAFe曾醫師健康訓練教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r. SAFe曾醫師健康訓練教室. @DrSAFe-cp7rl. @DrSAFe-cp7rl ‧ ‧ 433 subscribers ‧ 35 videos. More about this channel. Subscribe. Home. Videos. Playlists. ... <看更多>
曾醫師 在 Dr.SAFe曾醫師健康訓練教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Dr.SAFe曾醫師健康訓練教室 · 40秒、2回合的功能性交叉訓練,厲害 3年來的累積美力 奇跡 簡單、安全、有效增肌、減脂、抗老化健康、減藥、復能 中高齡專業健身房一起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