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写作」总感觉离自己很远,那是作家才能做的事情。 虽然自己在各种自媒体都有写过东西,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潜意识觉得只是在记录或者说是拼凑字数。 当然也自然而然地会遇到类似思路枯竭的状况,现在想来,真真是输入和输出不对等的症结所在。
我暂且称之为「写东西」吧。 第一次有写东西的欲望是源于初中期末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 我现在印象依旧深刻。
那天语文考试,我坐在最靠教室里面的座位,外面下雨,阴沉着天。 其实每逢考试,我都是雀跃的,因为于我,考试是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方式,我期待考试。 作文要求记不清楚了,我给那篇作文起了一个名字《枣树的风格》,很没有新意的题目,但是不知为何,这篇作文一蹴而就,特别顺畅的写完。 现在想想,大概是自己的现实经历似曾相识吧。
全文精华概括如下:一个大学生考上了大学,家里条件不好,父亲咬紧牙关凑齐学费,在村口的枣树下送他去城里上大学。 第一人称的大学生觉得父亲和村口枣树的风格如出一辙。 两条主线:一条大学生坚定好好读书回报父亲的孝心;一条父亲的坚韧品质望子成龙的期待。
一个初一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在当年的环境下是很轰动的。 这篇作文很快成了示范,在学校广播站被诵读。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写东西可以让我除了能表达自己的内心外,还可以有巨大的成就感。 我一下子从一个学习还不错的孩子变成一个语文水平特别棒的学生,被语文老师当宝一样的对待。
种子就这样被种下,我利用课外时间写诗,写校园小说。 虽然校园小说搁浅了,但是有勇气提笔,写了几十章,还是挺为自己开心的。
后来,生活的过程应该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慢慢的就剩下鸡毛蒜皮,保留下来的就是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从最开始手写,到后来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林林总总,断断续续。
因为自己是培训师,中间尝试开了自己的头条号,持续输出关于职场关于情感的内容,初期文如泉涌,后来写了几十篇后,也真正的感受到思路枯竭,就那么慢慢的淡下来。 现在想来,应该坚持的,更应该寻求外界的帮助,找到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技巧和能力,或许现在不一样。
感谢自己每天一个小时公众号文章阅读的习惯,让我自己由衷的感觉,所有的一切付出都不会白白浪费,总有那么一天那么一个契机,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我现在的目标很明确。 一,完成从小的一个梦想,真正成为「写作」人,而不是「写东西」的人。 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持续输入和输出,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同时能够把爱好变现就再好不过了。
我想这是很快乐和幸福的事,问一个人能把什么事情做好,我想最佳答案就是,一件她/他从内心深处爱着的事情。
期待并要求自己一定要始终坚持读书和写作的。 人,生而为人,总有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对我而言,就是学习—读书—写作,加油!
「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作文」的推薦目錄:
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作文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提起「写作」总感觉离自己很远,那是作家才能做的事情。 虽然自己在各种自媒体都有写过东西,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潜意识觉得只是在记录或者说是拼凑字数。 当然也自然而然地会遇到类似思路枯竭的状况,现在想来,真真是输入和输出不对等的症结所在。
我暂且称之为「写东西」吧。 第一次有写东西的欲望是源于初中期末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 我现在印象依旧深刻。
那天语文考试,我坐在最靠教室里面的座位,外面下雨,阴沉着天。 其实每逢考试,我都是雀跃的,因为于我,考试是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方式,我期待考试。 作文要求记不清楚了,我给那篇作文起了一个名字《枣树的风格》,很没有新意的题目,但是不知为何,这篇作文一蹴而就,特别顺畅的写完。 现在想想,大概是自己的现实经历似曾相识吧。
全文精华概括如下:一个大学生考上了大学,家里条件不好,父亲咬紧牙关凑齐学费,在村口的枣树下送他去城里上大学。 第一人称的大学生觉得父亲和村口枣树的风格如出一辙。 两条主线:一条大学生坚定好好读书回报父亲的孝心;一条父亲的坚韧品质望子成龙的期待。
一个初一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在当年的环境下是很轰动的。 这篇作文很快成了示范,在学校广播站被诵读。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写东西可以让我除了能表达自己的内心外,还可以有巨大的成就感。 我一下子从一个学习还不错的孩子变成一个语文水平特别棒的学生,被语文老师当宝一样的对待。
种子就这样被种下,我利用课外时间写诗,写校园小说。 虽然校园小说搁浅了,但是有勇气提笔,写了几十章,还是挺为自己开心的。
后来,生活的过程应该就和大多数人一样,慢慢的就剩下鸡毛蒜皮,保留下来的就是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从最开始手写,到后来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林林总总,断断续续。
因为自己是培训师,中间尝试开了自己的头条号,持续输出关于职场关于情感的内容,初期文如泉涌,后来写了几十篇后,也真正的感受到思路枯竭,就那么慢慢的淡下来。 现在想来,应该坚持的,更应该寻求外界的帮助,找到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技巧和能力,或许现在不一样。
感谢自己每天一个小时公众号文章阅读的习惯,让我自己由衷的感觉,所有的一切付出都不会白白浪费,总有那么一天那么一个契机,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我现在的目标很明确。 一,完成从小的一个梦想,真正成为「写作」人,而不是「写东西」的人。 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持续输入和输出,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同时能够把爱好变现就再好不过了。
我想这是很快乐和幸福的事,问一个人能把什么事情做好,我想最佳答案就是,一件她/他从内心深处爱着的事情。
期待并要求自己一定要始终坚持读书和写作的。 人,生而为人,总有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对我而言,就是学习—读书—写作,加油!
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作文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林昀儒選手,打出這麼多精采好球,讓我們一起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挫折是成長的養份,奧運的歷練,一定會讓小林同學變得更強大。
昨晚網路上突然蹦出「林昀儒是不是中國練出來的」話題。
有一派人說,天才少年林昀儒的成就是中國的,不是臺灣的;也有另一派人,對於林昀儒曾前往中國訓練,感到非常驚訝。
所引發的風波,造成林昀儒選手的父親,還必須在銅牌戰前深夜發文,訴說心聲。
這讓人意外發現,原來許多國人並不知道,「移地訓練」是頂尖運動員常有的活動,而「聘請外籍教練」也是體育競技常見的事。
#移地訓練 與 #外籍教練
當選手的技術已經好到某種程度,想要再進步,必須接受新的挑戰。「移地訓練」就是一種提昇的方式。
選手前往其他的國家訓練,可以找到更強的對手,提升實戰經驗,觀摩新的訓練方式,練習適應不同環境,對於培訓時常需要出國比賽的頂尖運動員,很有幫助。
而每個國家在自己比較弱勢的項目,聘請外籍教練,更是帶入新觀念,促進新陳代謝的方式。在世界各國都很常見。
例如中國國家游泳隊,經常到澳洲訓練,不只聘請澳洲教練,甚至在澳洲有一個訓練基地。田徑隊也曾將短跑國手送往美國,接受美國名將強森的指導。而中國棒球隊聘請外籍教練,更是常見的事。
若把範圍擴及職業運動,到外國奮鬥更是頂尖選手的夢幻選擇。
中國籃球一哥姚明,生涯的最高峰都是在美國NBA。中國網球一姊李娜,職業生涯的開始是受到美國企業贊助、在美國訓練。日本人大谷翔平到美國挑戰棒球最高殿堂;韓國人孫興慜到歐洲挑戰足球生涯巔峰。
他們的教練,全部都是「外國人」。
全世界頂尖的籃球、棒球聖殿在美國;足球殿堂在歐洲;練柔道要到日本;跆拳道和射箭在韓國⋯⋯運動員在全世界移動,四處比賽、訓練,尋求更好的教練指導,就是邁向頂尖的必經歷程。
中國是世界桌球第一強權,世界各國要更上一層樓的桌球選手,到中國進行訓練,是非常正常的。
而曾經移地訓練、聘請外國教練的事實,不會直接讓一個選手變成「外國養成的」,更不會變成是「外國的榮譽」。
足球球王梅西出身阿根廷,但年幼時就被西甲名門巴薩隆納青訓系統挖掘,到巴薩受訓。並因為長年在西班牙,取得可代表西班牙國家隊出賽的資格。
雖然西班牙是足球強權,也願意給梅西很優渥的條件。但梅西仍然堅定選擇加入阿根廷國家隊,與阿根廷榮辱與共。
許多人常說,如果梅西加入西班牙代表隊,或許早就已經拿到國家隊的冠軍榮譽。但梅西不曾後悔。
經歷多次國際大賽的挫敗,今年梅西終於得償所望,榮獲美洲盃冠軍。
此時,阿根廷人不會在國內大吵「天才梅西是不是西班牙培養出來的」,西班牙網民也不會四處出征說「這個美洲盃冠軍是西班牙的功勞」
因為大家都知道,是梅西選擇了阿根廷,阿根廷就是梅西願意為之奮鬥的祖國。
在運動科學化、全球化的年代,有實力在國際大賽爭金奪銀的選手,要「百分百國產」一輩子不曾到外國移地訓練,不曾接受外籍教練指導,幾乎不可能。
選手有移籍的權利,各國有實力參與國家隊的選手,不是無法選擇國籍(除了少數極權國家可能有例外),而是願意代表這個國家出賽。
不分族裔、出身,不分參加哪裡的職業隊、訓練基地在哪裡、教練是哪一國人,當選手願意代表國家出賽時,就是選手認同與意願的最直接表達。
有水準、懂體育的文明人,不會在他國選手得獎時去收割。
而愛國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家的選手曾經在國外受訓,就斷然認為這不是我們自己的選手。
菲律賓舉重選手Hidilyn Diaz Oly,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拿下史上第一面金牌。她曾在2019年7月至9月和11月至12月二度來臺灣高雄鼓山高中移地訓練,也和郭婞淳一起訓練過。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向她致賀「菲律賓全國為妳的成就感到自豪」。而臺灣人也向海蒂致賀。
但我們不會說海蒂是臺灣養出來的,也不會說這面金牌算是臺灣的,更不會給海蒂冠上一個「臺灣馬尼拉」的稱號。
柔道選手楊勇緯、連珍羚,都曾經前往日本訓練。連珍羚也有一位日本教練。
跆拳道選手羅嘉翎,曾前往韓國訓練。陪同參加奧運比賽的也是韓國教練。
但我們都看到,在臺灣的好手奪牌之後,日本人沒有跑出來說柔道的金牌銀牌都是日本人;韓國人沒有出來說臺灣的銅牌是韓國人拿到的。
日本媒體、韓國媒體,更不會對我們選手曾經移地訓練大作文章,把我們的選手冠上「日本臺北」「韓國臺北」的稱號。
在臺灣內部,沒有媒體帶風向說「楊勇緯、羅嘉翎不是台灣培育出來的」。
但只要遇上「中國」,各種莫名其妙的亂象就跑出來了。
我們的選手,被中媒冠上「中國台北」「中國人」的帽子,被中國網民稱是中國隊(省隊)的一員。中國網民祝福林昀儒拿牌時,硬要說「希望頒獎台上都是中國人」。
更奇怪的是,連正常的移地訓練,都突然被炒作成「是中國栽培的」,更有奇怪的風向帶往臺灣沒有栽培過林昀儒選手。中國人這樣說,連一部分臺灣人都開始附和。
然而,除了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的國手選拔、訓練之外,體育署的《黃金計畫》更在2019年就投資800萬元培訓林昀儒選手。
一年800萬對職業選手而言不算太多,但世界各國的職業選手,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由國家支持。
怎麼能因為曾到外國移地訓練,就輕易抹煞臺灣納稅人的支持呢?
我相信所有的國手,在選擇入代表隊時,心裡都很明白,不論別人怎麼稱呼我們,他所代表的就是事實獨立的臺灣。
國家選拔了選手,選手也選擇了國家。
優秀的運動選手,絕對是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的寶貴資產。
不論來自何方,在哪裡訓練、參加什麼職業隊,只要願意參加臺灣的代表隊,他就是我們的選手。
讓優秀的臺灣人被世界看見,是我們的共同目標。這個共同目標,不該因奇怪的帶風向言論被分化。
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作文 在 科見美語兒童部Kojen Children's English - 《#作品欣賞》_ ... 的推薦與評價
作品欣賞》_中文作文班#難忘的事# 小作家:林○穎(永和分班) 我有很多難以外忘懷的事。其中最讓我覺得難以忘懷的一件是我去南投的麻糬觀光工廠玩的事。... ... <看更多>
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作文 在 Re: [問卦] 幾歲發現自己相當平凡人?-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這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更早醒來更好我先說我自己從小特殊教育班級長大 ... 我很多事情都已經在一開始就嚐到甜頭所以會逃避那些面對的挫折成就感太 ... ... <看更多>
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作文 在 Re: [問卦] 幾歲發現自己相當平凡人?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