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二)
[100題生活題目]NO.42自我改造
----------------------------
我對是非對錯的價值觀認定很薄弱,
所以特別喜歡在書裡尋找答案。
回顧過去,在成長期,
父母以及學校教了什麼,
才塑造今天這樣子的我。
但小時候
我的身邊,可以借鑒楷模的大人,
成功的榜樣,一個都沒有。
我的父母,
教會了我什麼叫正直和善良。
但是沒有教會我明確的價值觀
直到我開始接觸自我成長、成功學、
心理學、學習法等等以後,
才發現他們是在成功光譜的另一頭。
我要很久很久,
才知道父母是影響孩子之深的源頭,
是塑造自身個性思考,
帶著什麼樣的框架看待人生
就這樣過了一輩子。
貧窮不止會世襲
階級不止會世襲
而觀念也是。
當我在書中學到的知識,
主動聯想和連結到生活中的
任何一個例子
我驚悚了。
我不斷在書中找到各種答案
我讀「情緒勒索」時,
發現自己被貼上許多張負面標籤,
塑造成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
我讀「心態致勝」時,
發現他們教給我固定心態而非成長心態
我讀「冒牌者症候群」
發現父母無法肯定孩子,
是小孩長大無法自我肯定的原因
我讀「恐懼out」
發現父母害怕任何改變,
是因為害怕自己無法應付,
也害怕自己的小孩無法應付。
我讀「被討厭的勇氣」
發現理性和情緒是可以選擇的,
只是他們選擇用情緒溝通。
我讀「完成」
發現原來做任何事不需要完美,
一次做到好,也可以開始。
在我開始發現他們告訴我的話不是事實,
也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也許他們忘了,但我記得很深。
我記得小學時爸爸笑著告訴我,
「他有努力找我的優點,但是完全找不到」
我記得當我想要考設計系時,
爸爸搖著頭告訴我
「自己的女兒我自己知道,你是個沒有創意的人」
當我犯錯時,爸爸告訴我
「你怎麼連這種小事都做不好,要做就做到好,不然就不要做」
當我交了男友,媽媽告訴我
「各式各樣婚後悲慘的故事」
警告我挑錯男人,痛苦一輩子。
當我跟爸爸起了衝突,媽媽告訴我要以和為貴
「你爸會這樣他有錯,不過你要體諒他」
「你爸會這樣他有錯,不過你也有錯」
「你爸會這樣他有錯,不過他是你爸,你怎麼可以用這種態度對他」
「家裡就是要有人忍耐,不然這個家會散」
面對請人幫忙,他們說
「寧願別人欠我人情,也不要我欠別人人情,
錢容易還,人情難還」
面對我接案收費,他們說
「你怎麼好意思收那麼高的錢」
面對找尋工作的妹妹,他們說
「你妹妹沒什麼能力,他的朋友都比她強」
後來我發現是父母不是對我沒自信,
而是對自己沒自信,
然後再將自己的沒自信投射到小孩身上。
隨著書讀的越多,
我越能客觀的把他們的看法
和自己的看法分離出來,
但仍然很難,
有許多的層面影響的太深太深,
用解剖刀還不夠深,
還要用顯微鏡細細分辨,
至今還在挖掘。
⤵️從發現
「咦,他們這樣說是不對的」
⤵️到怨懟
「就是你們這樣對我,我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到理解
「我父母雖然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有意識到用錯的態度對待他們嗎?」
⤵️到思考
「他們的生長背景是如何讓他們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到憐憫
「父母一路辛苦過來,供我吃飽穿暖,養我長大以足夠,每個人長大都伴隨成長的傷痕」
⤵️到客體分離
「父母的想法我也有諸多不認同之處,他們有發表意見的自由,但那是他們的看法,他們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我也可以保留我自己的看法。他們不認同,也沒有關係。」
⤵️到改變
「我已經找到痛苦的源頭是來自父母給我的信念,那麼接下來我要如何做?是選擇責怪和抱怨,還是選擇如何重塑好的信念,活出自己的人生?」
因為父母給我的價值觀大多是負面的,
我沒有一個可借鑒的榜樣,
可以依循辦事、立足於點上的價值觀。
所以老是設錯了標準,
不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是否正確,
不斷的懷疑人生。
所以我不斷的在書裡尋找
各式各樣可以相信的價值觀。
不斷的反證反證再反證,
找到足以不可動搖的事實,
我才可以不會被自己的質疑問倒,
才可以徹底相信這是可以相信的
重新塑造可以依循辦事、
立足於點上的價值觀。
但很奇妙的是,
當自己改變了看這些事的角度,
剔除了許多負面的想法,
不再求得父母的認同,
或是試圖證明誰對誰錯,
而是容許他們的想法和自己的看法
可以同時共存後
反而父母對我的態度也開始變化了。
想改變別人對你的態度
不要要求別人,應該先要求自己
是自我改造的路上,
學到重要的一課。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100道生活題目
#自我改造
#檢視源頭
有創意的人 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
說得更精確一點,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每天把床鋪整理好,你就把「一個有條理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一次性的經驗的效果容易消逝,習慣的效果卻會隨著時間增強—也就是說,習慣提供了大多數可以形塑身分的證據。這樣看來,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取自《原子習慣》
************************************
各位朋友,晚安:
「我是誰?」
我從來沒停止問自己這個問題,重點不是答案,這個自我探問的過程本身就是重點。我常說,有界線才有自我,在這本書我學到了,用習慣也可以暫時定義自我。
■ 我是個喜歡分享心理勵志類知識的人
這麼多年來,早晚兩篇文章。其他作者的文字先不算,光是我自己的導讀、隨筆,還有我在回覆留言裡的文字,已經有好幾本未出版的書的分量了。
之前偶爾還會有人懷疑,我怎麼有能力做到這些?
我能理解,換作是我自己,我也不相信這些都出自一人之手,而且這個人還有其他的事要做。如果我不是當事人,我也會充滿疑惑。
我只是用我的努力,去定義我自己是誰而已!
■ 我是個喜歡看書的人
差不多是在這一年,開始有朋友問我一禮拜讀多少本書、一個月讀多少本書,或許是我演講的機會比較多了。我大概算一算,一周大約讀三、四本(包含繪本、漫畫、圖文書),一個月讀十幾、廿本,一年超過百本,幾年下來,也不知道破了五百本沒?
大概破五百本了吧,不過,都到這個程度了,具體的數字也不重要了。我開始發現,很多書我只要翻一翻就過去了,因為內容幾乎都重複過了。
這也要看是什麼書,如果是心理學知識相關的書,那約略是這樣沒錯。如果是小說,那就要讀個好幾天,有時候讀得太認真,也會整個人陷進去,像著了魔。
只是說,還是會有新瓶裝舊酒的狀況,那也很有創意。就是知識內容差不多,但採用不同的說法,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我也喜歡。
當然,知道歸知道,也需要歲月與閱歷帶著我去體會。所以,入了眼,但不一定入心,這我也是明白的。
我只是堅持我的興趣,去定義我自己是誰而已!
我漸漸,變成我自己!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是誰,又或者沒有定義自己的能力,作者的說法您可以參考。我的例子大家都看得到,就順便拿來舉例了。
祝願您,能靠自己定義自己,也能忘掉!
************************************
改變身分認同的兩個步驟
【文/ 詹姆斯‧克利爾】
你的身分認同來自你的習慣。你不是生下來就擁有預設信念,每個信念,包括對自身的看法,都由經驗形塑而成。
說得更精確一點,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每天把床鋪整理好,你就把「一個有條理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事實上,英文的「身分」(identity)一字,便源自意指「存在」的拉丁文「essentitas」,以及意指「重複」的拉丁文「identidem」。「身分」的字面意義便是「重複的存在」。
無論你現在的身分認同為何,你之所以如此相信,唯一的原因就是你有證據。假如你每週日都上教堂,連續二十年不輟,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虔誠的人;假如你每天晚上都花一個小時研讀生物學,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用功好學的人;假如你冒著大雪去健身房,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投入健身的人。有愈多證據支持某個信念,你愈會深信不疑。
早年的多半時間裡,我不認為自己是個能夠寫作的人。要是去問我的任何一個高中老師或大學教授,他們會說我的寫作能力頂多中等,絕對算不上突出。開始寫作的前幾年,我每週一與週四都發表一篇新文章;而隨著證據累積,我身為寫作者的身分認同也漸漸成長。我並非一開始就是個作家,而是透過習慣成為一名作家。
當然,習慣並非影響身分認同的唯一因素,但因為頻率的關係,它們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一次性的經驗的效果容易消逝,習慣的效果卻會隨著時間增強—也就是說,習慣提供了大多數可以形塑身分的證據。這樣看來,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這是漸進式的演化。我們並非一彈指,決定成為全新的人,就真的能夠改變,而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在一個習慣與一個習慣之間改變,持續經歷自我的微演化。
每個習慣都像一個暗示:「嘿,也許我是這樣的人。」假如你讀完一本書,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閱讀的人;假如你去了健身房,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運動的人;假如你練習彈吉他,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音樂的人。
你採取的每個行動都像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沒有一個單一例證可以改變你的信念,但隨著票數累積,新身分的證據也聚沙成塔。有意義的改變並不需要極端的變化,這就是原因之一。藉由提供新身分的證據,小習慣可以造就有意義的差異;而當一個改變有意義,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大改變。這便是微小改善的悖論。
綜合以上所述,你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
■ 每次寫了一頁,你就是個作家。
■ 每次練小提琴,你就是個音樂家。
■ 每次去健身,你就是個運動的人。
■ 每次激勵員工,你就是個領袖。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當選票累積,證據開始轉變,你對自己述說的故事也開始有所不同了。
當然,從另一個方向看也是一樣。每當你選擇去做某個壞習慣,就投了一票給那個身分。好消息是,你不必追求完美。任何一場選舉,雙方陣營都會得到選票。要贏得選戰,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得票率,只需要獲得多數選票即可。投個幾票給壞習慣或沒有生產力的習慣無傷大雅,你的目標只是要在多數時間裡讓好習慣獲勝。
新的身分認同需要新的證據。持續投你一直以來投的票,就會得到一直以來獲得的結果。沒有做出改變,什麼都不會改變。
這個過程只有簡單的兩步驟:
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首先,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適用於任何層次—個人、團隊、社群、國家。你想要代表什麼?你的原則與價值觀為何?你想要成為哪種人?
這些都是大哉問,許多人不知從何著手—但他們確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成果:六塊腹肌,或是減少焦慮,或是薪水加倍。這沒問題,就由此處著手,從成果逆推回去,看看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問問自己:「哪種人會獲得我想要的這些東西?」什麼樣的人可以減重四十磅?什麼樣的人可以學會一種新語言?什麼樣的人可以經營一家成功的新創公司?
例如:「什麼樣的人可以寫一本書?」也許是可以貫徹始終且可靠的人。現在,你的焦點從寫一本書(以成果為基礎),轉移到成為貫徹始終且可靠的那種人(以身分認同為基礎)。
這個過程可能帶來這樣的信念:
■「我是那種願意為學生挺身而出的老師。」
■「我是那種給予每個病人時間與同理心的醫生。」
■「我是那種會為員工發聲的經理。」
弄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踏出小小的步伐,去強化你渴望得到的身分。我有個朋友靠著隨時自問「一個健康的人會怎麼做」而成功減重一百磅。她一整天都把這個問題當作行為指南:一個健康的人會選擇走路或搭計程車?一個健康的人會點墨西哥捲餅或沙拉?她的想法是,只要像健康的人一樣行動,時間夠久,她就會變成健康的人。她是對的。
以身分認同為基礎的習慣這個概念是一塊敲門磚,引出本書另一個關鍵主題:回饋迴路。你的習慣形塑你的身分認同,你的身分認同又形塑了你的習慣,這是一條雙向道。所有習慣的形成都是一個回饋迴路......,但重要的是,驅動這個迴路的必須是價值觀、原則與身分認同,而非成果。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
習慣會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人
身分認同轉變是為習慣轉變指引方向的北極星。接下來,本書將告訴你如何一步一步在自身、家庭、團隊、公司,或是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建立更好的習慣。但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正在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第一個步驟不是什麼,也不是如何,而是什麼樣的人。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然的話,追求改變無異於乘著無舵之舟。這就是我們必須從此處著手的理由。
你有能力改變對自身的信念。你的身分認同並非不可變更的,每一刻你都有選擇。透過你今天選擇的習慣,你可以選擇自己今天想要強化的身分認同,而這就將我們帶入本書更深的目的,以及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
建立更好的習慣不是關乎用各種小訣竅過生活,不是關乎晚上用牙線或早上沖冷水澡或每天穿同樣的衣服,不是關乎達成能夠衡量的外在成就,像是賺更多錢、減重或減少壓力。習慣可以幫助你達成上述這些,但根本上,習慣的精髓並非擁有,而是成為。
歸根結柢,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夠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透過習慣這條管道,你可以開發你對自己最深的信念。你真的會變成你的習慣。
.
以上文字取自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252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有創意的人 例子 在 Simon Chang 張 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能力及勇氣提出誠摯的問題,比起寫得是否正確、字跡好不好看、是否工整絕對需要更多創意。未來,只要她有興趣,她定會找時間自己練習,這個當下、尤其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反而是那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害怕犯錯的創意,不應只為一昧遵守規則,反而硬生生將童年渾然天成的創新給刻意壓抑..." - 張 雍
【2020 #小日子三月號 #張雍 創意現場專欄】
https://www.oneday.com.tw/9520/
#12 陪公主讀書
text & photo by Simon Chang 張雍
眼前是個如此特別的畫面 ── 我在窗邊,定睛看著台北家裡自己房間那張十七歲的自己曾經熬夜準備聯考、邊收聽收音機空中英語教室晚間課程邊查閱朗文英漢字典,徹夜伏案苦讀的那張書桌前,此刻大女兒就坐在那兒寫著她的回家作業,一筆一劃寫著,好似透過鉛筆筆尖石墨和黏土同紙張接觸的輕快瞬間,一溜煙地逐一在方格裡留下了一串串長相仍顯生澀、一個個彷彿擁有自己心思與個性的中文字,她屏氣凝神地寫出她的中文名字,張曉,在桌燈暖黃光線襯托之下,靜靜地刻畫著、揣摩著,彷彿時間愣在一旁因看得出神而靜止,我好奇寫字的當下,她眼前究竟是怎樣的風景,耳邊那輕盈的旋律又是如何鋪陳?
「為什麼你沒有替我取名叫『張小』?」、「我的『曉』要寫很多字呢!」(註: 她是指該字比劃的意思),昨天中文課後在回家的路上,她隨口問道。
農曆年前與太太帶著兩個女兒一塊兒回台過年,除了與久違的家人們團聚,最讓自己開心的,莫過於陪著八歲的大女兒在國語日報學習中文書寫。張曉的中文口語其實十分流利,打從嬰兒期開始,我便只跟她說國語,大部份時間我們住在斯洛維尼亞,斯洛維尼亞語和中文都是她的母語,唯獨中文書寫,我嘗試著在盧比安納 (註: Ljubljana,斯洛維尼亞首都) 親自帶著她從ㄅㄆㄇ學起,大部分的時間她對於那些「異國情調」十足的注音符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更樂於實驗由她自己所發明的「中西合璧」的造字甚或造「形」── 例如以彩色鉛筆讓不同比劃任由繽紛線條來聯繫,也不在乎既定順序、依據注音符號各自的特徵,透過聯想力在一旁畫上不同動物的身影,教她ㄅㄆㄇ的過程中最掙扎的其實是我自己,不確定我們究竟是在「ㄕ」抑或「ㄖ」那一帶迷了路,從此停滯迄今。困擾自己的原因其實我也心知肚明,相較於斯洛維尼亞當地、歐洲教育那顯得更為「彈性」、「人性」甚或格外「感性」的思維主張 (例如,張曉的小學在六年級前沒有任何分數評比),在找到適合她的方式前,我實難將中文寫作關於「比劃順序」的嚴謹邏輯,在這小小年紀,要求十年後才有資格考駕照的她,透過背誦交通規則一般迫使她倒背如流銘記在心。此外,比起中文書寫冗繁的「規矩」,她各式好奇與提問更是不勝枚舉 :「為什麼不能從右邊往左邊寫過去?」、「為什麼一定要與上方對齊,我覺得這樣『畫』比較好看啊?」直視著她那雙澄澈、水汪汪的大眼睛、猶如火種一般的認真與好奇,只能以心軟回應;讓我心甘情願以欣賞取代一絲不苟的嚴厲,欣然接納她那暢意書寫時不經意偷渡、屢屢超出方格的俏皮筆跡,自己也從陪公主讀書的過程中學習 ── 有能力及勇氣提出誠摯的問題,比起寫得是否正確、字跡好不好看、是否工整絕對需要更多創意。未來,只要她有興趣,她定會找時間自己練習,這個當下、尤其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反而是那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害怕犯錯的創意,不應只為一昧遵守規則,反而硬生生將童年渾然天成的創新給刻意壓抑,更何況,數千年前那些筆畫順序與邏輯的成因,很可能主因老祖宗們書寫時所採用的是與當今截然不同的工具。然而,創造出一個字,以及學習寫出一個字,兩者企圖詮釋與試圖表達時的創意心思是多麽相似,女兒那不假思索的回應便是讓自己尋思再三的例子。
眼前是另一個更特別的畫面。寫完功課計畫輕鬆一下的張曉,與妹妹張遙就在書桌上玩起了角色扮演遊戲,姊姊是牙醫,正準備替妹妹看診,書桌一角還貼著那張早已褪色、四角皆破損的綠紋美術紙,十七歲的自己以拘謹的筆跡在上頭寫道:「機會,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當年眼裡只有大學聯考的排名與積分,從未預料到,二十多年後,兩個如此淘氣的小女生,一個是牙醫,一個是病人,就在同一張書桌上展開會診,當時的我定也從未意識到 ──「機會,其實是留給那些有創意的人」。
© 張 雍 Simon Chang
https://www.oneday.com.tw/9520/
有創意的人 例子 在 【創造性思維】 加入陌生人的團隊為什麼更加有效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提升創造力的方法| 創造力與主觀感覺無關想象一下,當你餓了的時候,家裡只剩下了一個椰子、一些米飯、還有一個雞蛋。如果沒有任何靈感或 創意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