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有些時候,是編劇會刻意的將某些巧思放在電影裡面,用彩蛋的方式來致敬、伏筆,或是單純的揭示未來續集可能的走向。
(例如,皮克斯工作坊、迪士尼影業中的數字、角色或色彩的隱喻;漫威系列中以往必定出場.....但以後不會再有的老人家--史丹李;或是漫威的彩蛋系列。)
但更多的時候,是編者作者根本就沒有那些想法,只想呈現自己的劇本,但是粉絲就腦補起來了,將一堆根本不在作者創作設想之中的元素,硬是加在裡面,然後可能還會大讚編劇或導演天縱英明,把這麼多堪稱典範的元素不著痕跡的加在裡面,還好自己心細眼尖、博學多聞,才能把這其中的隱藏伏筆一一看懂挑出.......
例如,很多人把周星馳的《功夫》捧上了天,說裡面蘊含了多少上乘的攝影技巧、多少心理學學說、多少編劇電影學說、多少"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云云........不可否認,周星馳是個電影天才,喜劇表現的能力不在話下,也有過很多驚人的經典作品。
但我甚至不確定他本人對"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這類的哲學議題所知多少??又是否能熟捻到可以把這些理論完整的融入一個特效功夫喜劇電影之中??
我總以為,要評論一個人,不是只看個案(一個電影一個作品),而是要看通案(一直以來的作品水準)。
就比如說,看到一個人用小石頭打到40公尺以外的東西,我們會覺得他準;但是真的準,還是矇的,那就再遞給他十個小石頭,如果10能中8,那我就會相信他是真準。
又譬如說,近年來導演 克里斯多福 · 諾蘭,當年的《記憶拼圖》(2000)是很好的作品,但他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就要從他之後的作品來看了。
之後從《針鋒相對》(2002)、《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頂尖對決》(2006)、《黑暗騎士》(2008)、《全面啟動》(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星際效應》(2014)、《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一直到最近的《TENET天能》(2020),都無一不是精彩作品,所知所聞太少、專注力不購的人,甚至連看都看不懂........
#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說故事人了。
而以這種角度回來看周星馳。毫無疑問,從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直到1995年間這些作品在電視、電影、票房跟文化影響力上都有巨大影響,這段時間的他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但我個人覺得從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開始,他演繹故事的方式開始定型,其他轉變卻讓人有"不如從前"的感覺,而那恰好卻是他跳脫演員身分後的一個轉折。
他的第一個編導作品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也都是他編導的作品,他的風格開始從這裡改變。
之後的《喜劇之王》風格就很不同了;但幾年後他贏來了一個大成功《少林足球》,後來的《功夫》更是把他推上了巔峰,界線畫到這裡,我會覺得他也是成功的導演。
但後面的作品就開始毀譽參半,然後開始毀多於譽了.......到後來,很多支持他的,已經"只是"影迷(看的是一個信仰);出來的作品也早已經不像過去演員時代那樣搞笑與劇情並重、表演跟詮釋都佳的--能夠輾壓同時期作品了。
所以把他後期的作品一連串看起來,我不認為部分人對《功夫》一片的極佳讚譽,就是他一貫的編導實力;若是有人說《少林足球》、《功夫》是"偶有佳作"中的那個佳作,我還真無法反駁他。
從這裡回頭看,你說他是否真的如某些影片中說他能將各種攝影技巧、哲學主義理論融入作品中云云的話,我真的會覺得那只是影迷自我投入、對號入座的解讀。
或許,那些被認為是他刻意為之的高明手法,只是對號入座的結果;不然後面的作品怎麼又沒有這麼高明跟富有哲理了?
--------------
而之所以會讓我有這種發想的原因,其實只是一路看下來的體會跟反向思考,但直到有一天,讓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才讓我這個想法落了實槌。
還記得2019年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那個神作---《小丑》嗎?
對我來說,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但只要是神作就會有人追捧,有人追捧就會有人吹捧;當少部分的人一看又看再看下,憑著火眼金睛來說出裡面有多少隱藏巧思、導演演員致敬,又挖掘出多少隱藏彩蛋時,導演陶迪 菲利浦斯卻在公開的訪問中直言 : 「我不做彩蛋的,任何人在我電影中指出的彩蛋都是個錯誤。」
這巴掌,其實抽的超響。
也說明了,我的某些想法可能真的發生,只是各種美麗的誤會粉飾了影迷、陰謀論者、抱大腿者與導演、演員、編劇之間那些沒有明說的界線。
------------------
這讓我想起我高中畢業打工的一個趣事。
某一天,我跟同事伊果(eagle)在聊天時聽他說了一個故事。
伊果說他有一天跟吉米(Jimmy)在廚房倚牆聊天時,忽然覺得眼角一動,兩人都瞥見有一隻大隻的德國蟑螂在兩人之間的牆壁上爬動,就在兩人大驚正要閃避之際,忽然一隻手拍了上來,蟑螂登時爆漿慘死。
兩人一看,出手的人正是傑瑞(Jerry)。
只見傑瑞徒手趴死蟑螂後依然面不改色,卻也是不發一語的走到一旁的水槽洗手,伊果跟吉米兩人目睹此事,又看到傑瑞的雲淡風輕,便相當欽佩的走向水槽。
伊果開口(用台語)說 : 「喔~乾!! 你魄力這麼好啊! 這麼大隻蟑螂,你直接一巴掌打死! 實在有夠猛的!!!」
哪想到傑瑞一邊拿擦手紙抹乾手上的水珠,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 : 「沒有啦! 我剛剛是想說用手拍在蟑螂旁邊的牆上,好嚇一嚇那隻蟑螂;結果手舉起來,蟑螂就嚇到了,但是逃跑的方向剛好是自己拍下去的地方....................」
我真心認為,很多神作被吹捧的那麼厲害,大抵上就像這種誤會一樣的美麗。
.
.
.
#其實我是要講本貼文第一句的那部電影
#哪裡知道講到後來就歪樓了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的網紅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適合孩子安全無毒點點筆 . Do A Dot Art 點點筆是一款媽媽放心、孩子開心的畫筆呀!其實當媽之後想給孩子的好多體驗,安全無毒一定是首選,再加上有好多系列的色彩可以提供爸媽選擇呢!有繽紛飽和色系,更有粉嫩的馬卡龍色系,喜歡亮晶晶的孩子也能選擇有亮粉的組合喔!我幫歐力選擇了有香味的「水果香氛...
有情天創作系列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末贈書
⠀⠀⠀⠀⠀
今天的贈書活動,很感激出版社的慷慨回饋,機會尤其難得,三本一套的新版「#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瘟疫》、《#反抗者》、《#正義者》,首度在繁體書市完整出版,除了《反抗者》已於 2014 年發行之外,承繼去年備受好評的《異鄉人》與《尋找異鄉人》套書,三本同樣皆為翻譯品質保證的嚴慧瑩法文直譯,作家洪明道為《瘟疫》撰寫的專文導讀更是精彩,相當適合在疫情肆虐的時間點重返經典文學,並反思我們身處的現狀,「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
⠀⠀⠀⠀⠀
▍卡謬反抗三部曲:https://bit.ly/2TIDEc7
⠀⠀⠀⠀⠀
⠀⠀⠀⠀⠀
卡繆在他的札記裡規畫其創作預計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荒謬」系列,第二階段是「反抗」系列,第三階段是「審判」,第四階段是「愛」。可惜卡繆在第三階段創作初期便因車禍過世,第三階段的作品只有小說《第一人》的殘稿,完整呈現的僅只有前兩系列的作品。
⠀⠀⠀⠀⠀
卡繆創作的每個階段的創作系列都是以「小說」、「論述/散文」、「戲劇」三管齊下:小說訴求要有描繪有情節能深入內心,論述要工整有條理可以爬梳資料,戲劇則可以直接呈現情緒、對話攻防、直指人心,以三種不同的類型創作呈現同一母題的思考。卡繆的創作是文學界思想界難得的展現,可以見到作者過不同作品相互討論、延伸、拓展,見識到大師級創作者的多元思考。
⠀⠀⠀⠀⠀
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異鄉人》、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戲劇《卡里古拉》與《誤會》。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也就是我們眼前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將卡繆的作品以他理想中規畫的方式來呈現,還原當年其發表作品的順序,三種類型的作品互相支援互相辯證,較為完整呈現作家的創作概念。
⠀⠀⠀⠀⠀
🐭《瘟疫》1947
⠀⠀⠀⠀⠀
「瘟疫逼我們打開眼睛,逼我們去思考。世界上一切的惡和這世界本身的真相,也會出現在瘟疫中。面對這樣的瘟疫,人們該奉行的唯一口令是反抗。」
⠀⠀⠀⠀⠀
卡繆的《瘟疫》是文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每當疫疾來臨,這本書總是最早被拿出來討論的現代文學作品之一。但卡繆不只描寫瘟疫,也將面對瘟疫時人類由一開始的抗拒、否定,之後確認,最後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處境,踏實地將圍困人類的瘟疫加以處理。
⠀⠀⠀⠀⠀
卡繆在 1940 年創作《異鄉人》時有了寫作《瘟疫》的靈感,當時德國占領了大半個法國,他隨著任職的《巴黎晚報》遷移到克萊蒙費朗,再到波爾多,這種被迫逃難、遷徙、被圍困的感受成了他的靈感。《瘟疫》一方面是真實發生在當時法屬阿爾及利亞奧蘭城的斑疹傷寒,一方面指涉的是入侵法國的德國納粹法西斯政權;傳染病讓人類不得不封鎖彼此,對彼此懷疑,就像法西斯政權,也讓原本自由的人們彼此疑忌,在行動上也被限制、被封鎖。這部小說利用一個城市被疾病困擾的故事,表達一個超越於荒謬的反抗願景:在對抗邪惡的鬥爭中團結的可能性,以及友誼和社群的力量。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
☝🏻《反抗者》1951
⠀⠀⠀⠀⠀
「在荒謬經驗中,痛苦是個體的;一旦產生反抗,痛苦就是集體的,是大家共同承擔的遭遇。反抗,讓人擺脫孤獨狀態,奠定人類首要價值的共通點。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
《反抗者》是卡繆處理個人與社會群體關係的重要著作,思考著人類社會巨大的難題:人要脫離被奴役的身分,便必須反抗,被逼迫到一條界限時,要站出來說「不」。如果為了反抗不義,是不是可以用盡任何手段?若為了遠大的目標,是不是就該犧牲一切,即使是必須殺人?反抗與革命之後,如果建立起來的社會又形成另一種壓迫專橫,該如何解決這難題?
⠀⠀⠀⠀⠀
這是卡繆處理對二十世紀巨大的法西斯政權和共產主義專政的思索,特別是後者一度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社會的希望,在卡繆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熱烈擁護,但現實卻證明其墮落,如同卡繆所說的陷入虛無主義的毀滅。而從二十世紀後半的冷戰到今日,人類社會的挑戰還是籠罩在卡繆的這個思辨裡,只是當下盤據人類社會上空的權力幽靈,從政治權力轉為力量更加綿密無孔不入的經濟政治綜合體,帝國的勢力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生活。從專制體制紓解出來不久的人們,脫離了政治力的箝制,卻又面對了更嚴峻的考驗。為此,思索反抗對當代的我們更形重要,如何反抗但卻不致於形成全面毀滅的虛無,或者避免反抗之後卻建立起另一座牢籠。
⠀⠀⠀⠀⠀
🔨《正義者》1949
⠀⠀⠀⠀⠀
「卡利亞耶夫和他全世界的弟兄們拒絕神化自己,因為他們拒絕剝奪別人生命的過度權力。學習生存與死亡,想要成為人,就要拒絕成為神。」
⠀⠀⠀⠀⠀
《正義者》是一齣五幕的戲劇,卡繆改編 1905 年俄國革命黨人行刺謝爾日大公的故事。大學生卡利亞耶夫反對俄國帝制統治,想尋求革命,他與同伴計畫以炸彈刺殺謝爾日大公,試圖動搖專制體制。第一次的行動因為謝爾日大公車上有無辜的孩童在,因而緊急取消,卡利亞耶夫認為即使革命重要,卻也不應該犧牲無辜的人,也與他的夥伴對此產生激烈辯論,討論為了正義的理念是不是可以不擇手段。之後卡利亞耶夫與同伴找到另一個機會,炸死了大公,但也因此入獄。大公夫人前去獄中與卡利亞耶夫對話,要他供出同黨,就可以換得赦免。卡利亞耶夫拒絕了,之後從容就義。他殺了人,雖然是有著更遠大的理念而殺人,但不以此理念為藉口,而以自己的生命付出代價成就正義,戰勝了歷史上種種想要站上神壇的虛無主義。
⠀⠀⠀⠀⠀
此書以歷史事實化身的人物,透過情感和對話表現出卡繆認為的反抗精神,標誌出誠實與責任的反抗意識,並非有理念的反抗便可以犧牲他人,唯一可以犧牲的只有自己,這部劇作也是卡繆對於真正的正義反抗所表達的敬意。
⠀⠀⠀⠀⠀
⠀⠀⠀⠀⠀
⠀⠀⠀⠀⠀
——
⠀⠀⠀⠀⠀
非常感謝 大塊文化 提供三套「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瘟疫》+《反抗者》+《正義者》,這裡將抽出三名幸運的獲獎者,參與方式請按讚並於下方留言處回應,請自由作答,自由分享,為期三天,僅限台澎金馬地區,預定在 7 月 10 日周六晚上十二點截止,還是要再說一次,不但內容精采,這個版本的翻譯確實讓人無話可說。
⠀⠀⠀⠀⠀
⠀⠀⠀⠀⠀
一、無論你有沒有讀過卡謬,他的作品是越多人讀越好,所以問題沒有難度,單純希望將書交給真心想讀的人。麻煩跟我說說你至今人生中,影響你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
⠀⠀⠀⠀⠀
(二、喜歡也當然歡迎轉發或分享給朋友。)
有情天創作系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天戰況報導】
記者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讀書共和國 繪本+入門橋樑書團」的戰地現場,根據我們掌握到的最新消息,從今天上午開團以來,目前銷售數佔領先地位的是:
🥇「第一次王國1、2」
🥈「超馬童話大冒險套書」
🥉「佐野洋子作品集」和「不簡單女孩」系列
『第一次王國』的作者,是最擅長在繪本故事中融入數學概念的日本知名童書作家立本倫子。故事裡的國王整個人超ㄎ一ㄤ!不但看起來不可靠而且還真的很荒唐。他想開演唱會,可是一開口,庭院裡的花都嚇枯了、突然說要開草莓派對,但是派對還沒開始他就夜襲把草莓偷吃光…,手下們為了替他善後每天都忙得團團轉。
但除了爆笑之外,『第一次王國』最利害的地方就是能把數學這淘氣又難以掌握的小東西,輕手輕腳的放入故事裡,還不會刻意到被小孩發現然後丟書~。
比如第一集教你「卡布列克數」,第二集談那傳說中「17頭駱駝的問題」。老實說這兩題我在看書之前真的完全沒聽過…,但不用為自己的寡聞害羞,我們也能單純的享受故事、在插畫裡找好玩的線索一起推理解謎等等…,反正一本看下來您絕對不會無聊!
#有天晚上睡前我拿起來看
#結果害我太興奮睡不著
🏆🏆🏆🏆🏆🏆🏆🏆🏆🏆🏆🏆🏆🏆
『超馬童話大冒險』是國內童書史上「華山論劍」等級的實驗計劃。出版社邀請了王文華、王家珍、王淑芬、亞平、林世仁、劉思源、賴曉珍、顏志豪八大故事宗師,請他們「共同創作」。
怎麼共同創作呢?超馬童話總共出了八集,每一集裡都有八篇故事,這八位宗師就一人各負責一篇。
每一本書有一個主題,比如第一集的主題是「第一次」,八位老師就各自寫個「第一次」的故事,有的人擅長玄疑、有的人結合校園、有情節喜歡澎湃華麗的、還有要推理動腦筋的…,每位老師都拿出了看家本領,一點也沒有在客氣。
#據說私底下都很有交情
#打起架來倒是刀刀見骨
最難的部份是,第一集結束後,故事並不會隨之結束,人設和情境都必須延續到第二集。第二集的主題變成「合作」,所以這八個獨立的故事線要立刻轉彎,轉到一半第三集又來了,題目是「對立」!這簡直是大直角髮夾彎了嘛!如果是我可能內力盡失當場吐血。
好在不用為這八位高手擔心,叔叔阿姨有練過,怎麼轉都精彩絕倫順暢好讀。
🏆🏆🏆🏆🏆🏆🏆🏆🏆🏆🏆🏆🏆🏆
目前併列第三的是「佐野洋子作品集」和「不簡單女孩」系列。
『佐野洋子』我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寫五千字,那下一篇再來介紹好了…,我們來看看『不簡單女孩』。
這幾年談「女力」爆發的繪本非常多,近代史上有名的女性指標人物很容易就會被重複點名了。但『不簡單女孩』選擇的是五位「科學家」非常特別,包括:
◆改善美國畜牧業技術的動物科學家天寶‧葛蘭汀
◆全世界第一位以電腦設計船艦的工程師瑞‧蒙特固
◆首位在紐約大學擔任眼科住院醫師的非裔女醫生派翠西亞‧巴斯
◆史上第一位拉丁美洲裔女太空人艾倫‧歐喬亞博士
◆英國倫敦動物園昆蟲館首位女館長艾芙琳‧奇斯曼
她們分別在畜牧業、工程學、醫學、太空科學到昆蟲學,都有著重要的傑出貢獻。但除了本身的資質和努力,她們同時還要面對的是先天性的不公平:性別、種族、貧富差距和疾病。但這些困境都沒成為她們的絆腳石,她們不但做到了,還改變了這個世界!
這套繪本除了好看又激勵人心,同時也是科普素養取向非常理想的選書,讀者可以順著人物傳記的故事走向,去輕沾一下這幾個科學領域的氣味,開啟了孩子的興趣之後,就能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找補充資料做自主學習囉!
#好繪本能改變孩子的眼界
#就是個開天眼的功能這樣
以上是記者的掌握到的消息,有任何最新戰況我們會持續為您做追蹤報導。
👉購買連結: https://pse.is/3kjz9x
(進入官網後請先加入會員再開始選書)
有情天創作系列 在 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適合孩子安全無毒點點筆
.
Do A Dot Art 點點筆是一款媽媽放心、孩子開心的畫筆呀!其實當媽之後想給孩子的好多體驗,安全無毒一定是首選,再加上有好多系列的色彩可以提供爸媽選擇呢!有繽紛飽和色系,更有粉嫩的馬卡龍色系,喜歡亮晶晶的孩子也能選擇有亮粉的組合喔!我幫歐力選擇了有香味的「水果香氛」和有亮粉的「金屬色」兩組畫筆,都屬於繽紛飽和色系,色彩豐富度很高又可愛,歐力每次畫之前還會一直聞水果香味呢!畫本當然是選擇歐力最愛的恐龍和工程車,畫得超開心!
.
除了利用畫筆或讓孩子隨性自在發揮,我也會利用大張白紙讓歐力試著創造各種線條,媽媽先拿奇異筆畫出不同形狀的線,他試著在點上連成線變成一條可愛的蛇,訓練孩子手眼協調和專注力! 或是畫好幾個圈圈,讓他點成可愛的氣球色塊,邊點還可以邊數數字,教他顏色與數字認知。
.
.
「為什麼要給孩子畫畫呢?」
今天即使畫不好或未來不是要當畫家,畫畫對幼兒發展的幫助仍不容忽視!感官的刺激可以幫助大腦突觸的發展,在幼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若在幼兒階段忽視大腦突觸刺激,很有可能在往後的生長發展會較為緩慢喔!
.
《塗鴉/畫畫 對幼兒發展的好處》
①培養解決問題和增加自信:
➞孩子透過選擇工具和配色,試著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也可以引導孩子解說自己的作品跟爸媽分享。
②感官經驗會刺激大腦發展:
➞五感體驗會刺激突觸,點點筆的輕鬆操作,可以讓孩子用點線來構圖,有香味的色筆還增加了嗅覺刺激。
③色彩加上大動作可幫助孩子釋放情緒壓力:
➞孩子們也有情緒壓力喔~在畫畫過程中可以釋放壓力,父母也可以觀察,孩子在點畫中的筆觸比較短促而有力,代表他比較生氣或急躁;筆觸圓滑而較為流暢,代表孩子穩定或開心。
④促進大小肌肉的發展、肢體平衡
➞大肌肉發展-使用點點筆除了可以坐著畫,也可以鋪張大紙讓孩子在地上畫! 小肌肉發展-可以畫點點,也可以引導點連成線或 直接畫成線! 都是不同方式的刺激。
.
.
「這款點點筆好不好清洗呢?」
這個也是媽媽買畫筆的考慮之一啊!之前開箱給歐力第一次玩的時候,他畫到衣服全部都是,我原本還有點崩潰...結果隔了4-5小時回到家,拿水晶肥皂搓了一下就乾淨了耶!真的超好洗! 手畫到也是很好洗掉,廠商更是出來「小手洗洗慕斯」,完全不費力就看可以洗超乾淨,一般肥皂和洗手乳要稍微用力搓洗一下,也還是蠻好洗的!我有特地拍影片給大家參考!
.
《Do A Dot Art 點點筆》
✔︎安全無毒:100%美國製造,通過歐美相關安全認證。
✔︎清潔簡便:獨特筆管設計,即使傾倒也不會溢出顏料。
✔︎快乾易用:畫出的顏料乾燥快速,但筆頭卻不會乾硬。
✔︎輕鬆抓握:大筆管加上防滑點點,適合小手抓握。
✔︎無限創意:每支畫筆含有70ml顏料,一組即可創作出上千幅作品。
.
#doadotart #點點筆 #畫畫 #歐力媽買什麼 #團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Hd3LnCKwdI/hqdefault.jpg)
有情天創作系列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身為台灣最富盛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吳天章每隔十年就會轉換創作媒介,吳天章深恐自己陷入匠氣,所以每當一種藝術媒介能夠做到最好時,就會想要重新冒險,轉換到另一種陌生的介面,持續探索更多未知、充滿想像空間的領域。
從80年代涉及政治、歷史批判的油畫,以《四個時代》在藝壇佔有一席之地;90年代創造台客美學平面攝影風格,代表作是《再會吧春秋閣》;2000年進入電腦合成技術為主的數位影像時期,陸續發表名作《千鈞一髮》、《永協同心》、《瞎子摸巷》、《夙夜匪懈》等;2010年吳天章轉換到動態數位影像領域,以一鏡到底、抽格、快速攝影等手法,結合魔術、特技、機關設計,完成錄像藝術作品《心所愛的人》、《難忘的愛人》、《再見春秋閣》。
吳天章以為,自己的終極關懷是離別,是人的生老病死。20幾歲時,年僅21歲的親妹妹車禍喪生,讓吳天章對死逝有著獨特的感懷,轉而透過作品緬懷嘔歌青春、記憶與生命。
同時,台灣的母體文化也成為他的創作主題,尤其是喜喪不分的喪葬文化。他將殘缺與完美、死亡與歡樂、腐朽與燦爛,藉由電腦合成技術,重整編修,完成最俗豔絢麗的遺照。他關注死亡與生存之間的臨界點,人是不知生,也未明死,所以其創作是中間美學,也是太平間美學。亦即,他透過作品製造最完美的瞬間,封存時光之縫、生死之界。
從小生長在基隆的吳天章,童年是透過美軍、水手去認識世界。而基隆是離別的故鄉,港口總是有無數再會的故事。而水手服對他來說,具備心理學的層次,既有天真可愛,也有情色猥褻。他乃借題發揮,完成個人與集體潛意識的拼合。
鮮少依賴偶發性,吳天章創作成品時,往往經過嚴密的計畫,即便發想的過程是感性的,但在執行時,因為想要達到最高的準確度,所以十分理性。他會畫出草圖,展開複製的前製流程,以及縝密的後製作業。
在數位攝影,吳天章會將7、80張底片精密地後製為一張完美無缺的平面照片。而錄像藝術的部分,則是講求演員、工作人員、道具機關的絕對配合,反覆的演練,耗時半年的前製工夫,方可完成一鏡到底的數位動態影像作品。
小檔案
吳天章,1956 年生於臺灣彰化,現居、創作於臺灣台北。1980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80年代時,吳天章以油畫創作政治、歷史主題,被譽為台灣藝壇「解嚴」的第一人。90年代,以攝影複合媒材為媒介,開啟「台客美學」。2000年轉以電腦修圖及合成技術,透過肢體設計和準確度的要求,以「安排式攝影」進行創作,創造出驚聳有力的影像作品。2010更轉型至「錄像藝術」,以「一鏡到底」的電腦剪輯,呈現詭異的錄像風格。
吳天章的油畫作品,大多以歷史文本為創作依據,進而反思歷史發展。之後的攝影作品,巧妙地結合台灣歷史、黑色喜劇及豔俗現成物,自創台灣特有的嬉謔悲情風格,因而有著「台客藝術家」的封號。
重要個展、聯展計有:2017《第八屆MADATAC Fulgor líquido(液視/異視)吳天章個展》,2016《陌路歸真1980-2011》、《別說再見2001-2015》,2015代表台灣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出《別說再見-吳天章個展》,2014《喚.魅─吳天章個展》,2013《偽青春顯相館-吳天章個展》,2011《One Piece Room: 吳天章個展-孌》,2008《懾—像》,2007《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展》,2000《近距觀照—台灣當代藝術巡迴展》,1998《內‧外—華人當代新藝術巡迴展》,1997《台灣現代藝術序幕系列 (2)》,1990《四個時代》,1987《傷害症候群》等,展場遍及全球各大城市,如台灣台北與台中、中國北京、美國紐約與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義大利威尼斯、澳洲昆士蘭、西班牙馬德里、日本福岡等地。
相關新聞
http://bit.ly/2Ujgw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Rl5k7snVU/hqdefault.jpg)
有情天創作系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人間小情事」散文介紹
專訪作者:王瓊玲
內容簡介:
將生活織成一張細密情網,續說人間情話!
人間小系列第二部 2017年有情上市
還記得閱讀《人間小小說》時,笑中帶淚的感動嗎?
現在,《人間小情事》深化、擴大了這份動人情懷,
讓我們隨著王瓊玲生動風趣、溫柔暖心的筆調,
一起用有情之眼,欣賞這萬物有情的大千世界!
那條嘉義梅山的公車路上,承載了年少時的點滴回憶,積累了人生的種種歷練,
在匯聚豐沛養份後,最終蜿蜒成一條寫演的不歸路。
走在這條寫演之路上,回首前塵,心頭蕩漾著深深感動;
遙想未來,則懷抱無限希望,期盼深耕後開出燦美花田。
最會說故事的王瓊玲,以一貫詼諧風趣的筆法,娓娓道出對往事的回憶、對文學創作與戲曲藝術的熱情,以及對域外人事物的感懷,字裡行間蘊藏深刻動人的感性,將有情的世間萬物編織成一張細密的「情網」,深深網住讀者的心,令人動容,低迴不已。
★★特別收錄★★ 〈閨蜜小甜〉名作家王瓊玲首部現代都會小說
她亮眼,我傷眼。
她笑起來花好月圓,我笑起來月缺花殘。
她俏溜溜、水靈靈,是讓男人心臟狂跳的天菜;
我烏麻麻、肥嘟嘟,是男人哼鼻子的恐龍妹。
兩位外貌、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子,是彼此最重要的「閨蜜」,她們共享生活中的喜悅,也一起分擔憂傷。許久未見的二人,因為一趟意外的行程,揭露讓「她」的人生發生重大動盪的故事,也激起了「我」內心的滔天巨浪。在幾經痛苦掙扎、自我探問後,二人是否獲得了心緒的昇華呢?
且看王瓊玲如何用輕鬆詼諧,卻又真情感人的口吻,
敘寫現代都會女子纖細敏感、柔腸百折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王瓊玲
臺灣嘉義梅山鄉人,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中文系創系系主任。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專研古典小說,著有《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古典小說縱論》、《夏敬渠與野叟曝言考論》等學術專著及百餘篇學術論文。
王瓊玲從事學術研究多年,驀然回首,發現生命的提升與救贖,必須仰賴於文學,於是毅然投入創作的行列。廣受好評的處女作《美人尖》,已發行簡體字版與英文版,為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典藏,並由臺灣豫劇團改編為建國百年大戲。第二本小說《駝背和與花姑娘》則以一貫雋永的文字描繪人性,其中的〈阿惜姨〉亦被改編為豫劇【梅山春】。二○一四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人間小小說》,以深情幽默的筆法寫出生活的點滴與憧憬;首部長篇小說《一夜新娘》,描述臺日之間錯縱的情感、糾結的人性,深受好評。
至此,王瓊玲再開創小說結合多類型戲劇之路:二○一五年,先與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合編崑劇【韓非‧李斯‧秦始皇】;二○一七再編創京戲【齊大非偶】、並改編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為同名的客家採茶戲。《一夜新娘》,亦被改編為歌劇【望風亭戀歌】及現代話劇【一夜新娘】巡演海內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fFDTLBOQ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