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家約翰.漢考克曾說
The greatest ability in business is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and to influence their actions.
世界上最棒的商業能力,就是與人相處後能影響他們的行為
老師南下高雄看風水
原本客戶找了其他老師來堪輿
根據該老師的說詞讓他們心中仍是感到不安
所以非得再找了江柏樂老師鑑定不可
原本以為電視上知名的老師都是不能問太多
時間到就走了
意想不到江柏樂老師的親力親為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問必答,毫無保留
/
原本好的風水座向
因為所有的方位全坐錯了
相信經老師的建議及調整
一定可以賺大錢
#有真功夫不怕被問倒
#全省看風水現在優惠中敬請保握
#看風水安神動土請指定專業的江柏樂老師
#陽宅風水2021已可報名上課
#易經卜卦2021已可報名上課
【👉#看風水預約👈】
加入line@生活圈│https://lin.ee/3TBd8dueX
官方購物網站 │ http://www.pola168.com.tw/
開啟小鈴鐺🔔訂閲Youtube │ https://reurl.cc/8GRLjo
▫️ ▪️ ▪️ ▫️ ▪️ ▪️ ▫️ ▪️ ▪️ ▫️ ▪️ ▪️ ▫️ ▫️ ▪️
服務項目:陽宅風水,陰宅風水,改名命名,取藝名,公司命名,嬰兒命名,擇日剖腹,流年命盤,算命問事,擇日結訂婚,祖先處理,改運符咒,易經卜卦算命,命理風水教學,風水開運講座,建案代言,動土破土,安神,奇門遁甲,開運商品販售...
☎️開運專線:02- 2523-8282、02-2523-2277
有真功夫不怕被問倒 在 江柏樂風水好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政治家約翰.漢考克曾說
The greatest ability in business is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and to influence their actions.
世界上最棒的商業能力,就是與人相處後能影響他們的行為
老師南下高雄看風水
原本客戶找了其他老師來堪輿
根據該老師的說詞讓他們心中仍是感到不安
所以非得再找了江柏樂老師鑑定不可
原本以為電視上知名的老師都是不能問太多
時間到就走了
意想不到江柏樂老師的親力親為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問必答,毫無保留
原本好的風水座向
因為所有的方位全坐錯了
相信經老師的建議及調整
今年一定可以賺大錢
有的老師看風水都會裝神祕
其實是心虛怕被問倒
但江柏樂老師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有真功夫不怕被問倒
點《讚 👍🏻》+《分享 💁》= 🉐️好運 🤘🏻 🤘🏼
▫️ ▪️ ▪️ ▫️ ▪️ ▪️ ▫️ ▪️ ▪️ ▫️ ▪️ ▪️ ▫️ ▫️ ▪️
服務項目:陽宅風水,陰宅風水,改名,命名,取藝名,公司命名,祖先處理,改運符咒,易經卜卦算命,命理風水教學,開運商品販售...
☎️好風水專線:02- 2523-8282、02-2523-2277
有真功夫不怕被問倒 在 台灣禮俗研究所| 真功夫與假動作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真功夫 與假動作有個服侍俱胝禪師的小沙彌看到只要有信徒請教禪師佛法,禪師就伸出一根手指頭,而信徒好像也懂了禪師要給的答案,歡歡喜喜的離去。 ... <看更多>
有真功夫不怕被問倒 在 請問寶佳的房子是不是真的不能買?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有在找房目前有看了幾間寶佳建設的 ... 這篇提到的可以參考一下去避開喔聽說是會蓋漏水屋而且有問題不處理 ... 這年頭如何避開不是寶佳的房子才是真功夫. ... <看更多>
有真功夫不怕被問倒 在 轉貼中國內家武藝的不傳之密- 看板TaiCh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摘錄 心裡學博士張源俠的著作
中國內家武術的不傳之密
老都的七路陳式纏絲太極
作者 張源俠, 發表時間,8/24/04
周老師一走,大俠沒得好學,於是跑到都文才老師的陳式太極湊熱鬧。大俠在電子系時的
同學葉四清,很早就跟都老師學陳式太極,功架漂亮,纏絲花哨。大俠在心理系讀研究生時
的室友曾祺也是都老師的學生。曾祺是出名的大嘴巴,每次學拳回來就大呼小叫說自己學到
陳式太極的門內絕招。
大俠心知肚明自己的工夫很面,但對小個子曾祺的牛皮歷來不信。和曾祺推手,只需一手
就可以將其淩空擊出。曾祺每次落地後都會像皮球一樣連彈數下地後退,據說這樣才不會受
傷。大俠每每對自己的武功沒有信心之時,就找曾祺推手。只消片刻,大俠就會春風滿面,
自我感覺猶如拳王再世。
陳照奎先生五十年代到上海教拳時,上海體委組織一班上海武師跟陳照奎學拳。在那個公
開班上,陳照奎所教的陳式一路、二路是沒有明顯纏絲形的。都文才和他的一個朋友變賣家
產將陳照奎請到家中授拳。這回陳照奎傳出來的東西是帶有非常明顯纏絲形的。我跟朱紀生
老師學了陳照奎公開教的無纏絲拳路,也學了都老師的纏絲拳路,感慨兩種拳路的全然不同
。
陳照奎公開教的無纏絲拳路練起來感覺生硬,而都老師所教的纏絲拳路尤如龍蛇遊走,內
氣綿綿,一套拳打完有如沐春風之感。我因此確信都老師所傳的纏絲拳路是陳式太極的精華
。都老師的殺手?是他掌握陳式七路,市面上那些只會陳式兩路的拳師自然要否定都老師的七
路。大俠在上海的時候就聽其他的拳師稱都文才自己造拳騙人。
大俠自以為才高八斗,雖然功夫不怎麼樣,但也一心想造出驚世神拳來。最後怎麼樣呢?
連大俠這樣才學的老牛都無法造出拳來,都文才即使真的能造出那麼精妙的拳來,那也是絕
世奇才了。但就大俠看來,老都手裏的那七套陳式太極纏絲拳實在是稀世珍寶了。
都老師的武功當然是很好的,但以大俠當年的斜眼看來,都老師的武功尚未成就神妙之境
,不過大俠還是認為都老師毫無疑問是全套繼承陳式正統練法的門內傳人之一。讀者諸君想
學陳式纏絲套路,當向都文才學習無疑。大俠在都老師門下只學了陳式纏絲一路的前半套,
之所以沒有學完,是因為1989年春天的大學校園已經不適合學拳了。大俠對那半套陳式纏絲
套路常有回味無窮的美感,現在多年不練,那半套也忘記了,這是大俠心頭常有的遺憾。曾
祺打電話給大俠,說他最近請老都出山,在上海某高級俱樂部教太極。想來讀者諸君要向都
老師學拳,學費大概是要漲價了吧。
學了都老師的纏絲拳路,方才知道陳式纏絲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有系統訓練的,整套拳從
頭到尾纏絲不斷,綿綿密密,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有一件事情我擔心的是,如果都老師有
一天名揚武林,老牛皮曾祺一定會名列老都弟子之列,我勸曾祺千萬不要和別人推手,以免
壞了老都陳式纏絲太極的英名。原諒大俠烏鴉嘴,這叫做良藥苦口利於病。
都老師在六四以後就不到華東師大教拳了。大俠學了半吊子的陳式太極,心裏感覺不上不
下,慢慢地就有其癢無比的難過。後來華東師大武協請朱紀生老師教陳式太極。朱老師所教
的就是沒有纏絲的陳式一路二路。大俠學後的感覺就好像看到一個珠光寶氣的絕色美女突然
一身素服,洗盡鉛華而來。雖然絕色依舊,然沒有了那百萬華服名鑽,終究有許多遺憾。
朱老師所教的陳式雖然不漂亮,但大俠卻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拳理。朱老師常道他的老師強
調根的功夫。招式就好比樹葉子,多不勝數,如果不學到根的功夫,樹葉子有什麼用呢?
朱老師又說每天不管多忙,站樁半小時是必做的功課。他認為在太極中所謂根的功夫就是
要腳底生根,簡言之,就是要將重心降下來。推手通常就是重心低的將重心高的推出。
朱老師曾談起一段與馮志強先生切磋的故事。馮志強應顧留磬先生之邀到上海訪問。朱老
師也被顧先生請來共席。飯後顧先生請朱老師與馮先生推手。朱老師說馮先生很客氣,推手
中沒有發勁,朱老師也沒有感到腳底不穩。
本來故事到這裏可以說是波瀾不驚,說了也等於白說。朱老師卻透露出另外一個細節。馮
先生原地站定,邀請朱老師推其雙肩。講到這裏,朱老師談談一笑道:“我又不是傻瓜,我
怎麼會去推他的肩膀,要推就推他的胸口麼。”
大俠忙問結果如何。朱老師談談一笑道:“他不也後退半步。”然後朱老師又補道:“輪
到他推我,他也推我的胸口,我也退後半步。”說到這個半步,朱老師又講起一件軼事,說
當年上海的赫少如和人推手,步子從來沒有動過。後來有一個拳師終於成功地讓赫少如動了
半步。朱老師笑道:“那個老兄到處吹牛說他動了赫少如半步,其實動了半步又怎麼樣呢?
”朱老師說到這裏就打住了。
朱老師的口頭禪是“其實沒什麼?”朱老師不談玄理,認為一切都是實力比拼。朱老師還
說起過馬岳梁在晚年八十多高齡依舊表演金剛不倒,即讓四個人一起推他的肚子,馬老依舊
可以頂住。這是馬先生最喜歡表演的節目。但在朱老師的眼裏那是故弄玄虛。朱老師道:“
那麼大年紀了,還要玩這種東西。”朱老師還提到馬老最後一次終於被外人推倒在地的情形
,認為傳說中功夫越老越好的情形是相對的,八十以上的拳師不管他曾經多麼偉大,都在走
下坡路了。朱老師反對對大師的功夫神秘化。
楊式太極的毛病
作者 張源俠, 發表時間,8/29/04
陳式太極的纏絲勁如果練好了,對擒拿很有幫助;陳式第二路的發勁快速猛烈,符合打架
原理。到了楊氏太極,出現了“大松大軟”的理論,和陳式的理論就有了天壤之別。
陳式太極講究纏絲和發勁,雖然放鬆也講,但很明顯,纏絲是要纏的,發勁是要發的,所
以陳式太極裏沒有大松大軟這一說。那麼大松大軟究竟是一種革命性理論,還是一種誤入歧
途的謬論呢?
以大俠的斜眼來看,大松大軟理論實實在在是一劑毒品,可以說是流毒無窮,而中毒的人
就好像吸了毒品一樣,因為身體有異樣的快感和幻覺,便以為這真是宇宙大道了。
大俠的楊式太極是跟傅鍾文的弟子謝炳燦老師所學。謝老師在華東師大的場子久盛不衰。
大俠學了都老師的半套陳式太極以後,想嘗嘗楊式的味道,於是也混在一大堆人中湊熱鬧。
一個學期下來就把楊式學會了。
謝老師教每一個動作時都要學生擺好姿勢,然後他來糾正動作。輪到大俠的時候,謝老師
用手指導大俠將身體上的數塊大肌肉按照他親手摸出來的位置擺好。每次擺好以後,大俠都
覺得渾身彆扭,等謝老師轉身去摸別人的肌肉時,大俠早就偷懶站起身來了。等謝老師第二
圈轉過來,大俠早就把剛才的肌肉位置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第二學期,大俠開始學習推手。有趣的事,大俠的笨手和謝老師剛推了沒有幾下,謝老師
就一臉嚴肅地問大俠:“你這是吳式手法,你的老師是誰?”大俠老實回答對吳式是七竅通
了六竅。謝老師很不滿意大俠的回答,認為大俠在掩蓋事實。大俠老實告知學過陳式太極,
但決沒有學吳式,也沒有學過推手。謝老師就是不相信。
謝老師也是屬於牛皮很大的那一種,自認為全上海的楊式太極只有傅鍾文的才是嫡傳。謝
老師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打楊式太極有時可以打通宵。大俠只有在臨考前臨時抱佛腳才玩通宵
,要讓大俠通宵打楊式太極,除非刀架在脖子上才有可能。謝老師有一套太極拳機械自動化
理論。
謝老師認為太極不停地打可以達到機械化的程度,即每招每式都猶如機器運作一樣,嚴密
工整。練到最後進入自動化境界,只要意念一動,身體就會飄飄欲仙一樣舞動起來,空空渺
渺,所有的動作尤如泉水一樣流淌。一套拳打完,真正賽過神仙。
謝老師的太極機械自動化理論的基礎就是要消磨時光,最好練拳練到天老地荒。大俠在上
海的公園裏有時會看到太極拳一練就是數個小時的老先生們。以大俠的時間觀來看,那種練
法只有吃飽了撐著的閒人才有可能。
有一天,在謝老師的推手場子裏來了一個穿西裝的中年人,看了一會兒以後,要求和大俠
推手。當大俠的笨手搭上那位先生的毛料西裝時,立即受到對方的批評:“手太重了,要用
意不用力。”
大俠當然知道用意不用力的偉大拳理,但究竟怎樣才算用意不用力,即使像大俠這樣聰明
絕頂的博士腦袋也無法想像出來,當西裝先生如此提出,大俠還以為遇到了太極高手,於是
虛心請教用意不用力的訣竅。西裝先生要求大俠將手臂肌肉完全放鬆,大俠這一放鬆,手上
就什麼力氣也沒有了。西裝先生趁機將雙手挫進大俠的腋窩,不敢用力的大俠就這樣被西裝
先生玩于掌股。
大俠雖然功夫不佳,但卻是極要面子的人。被西裝先生如此修理,心下十分不快,但礙於
用意不用力的偉大拳理,大俠只有自認沒有靈性。沒想到西裝先生再次將雙手挫進來的時候
,大俠無意中摸到西裝先生的大臂,發現對方完全是肌肉緊繃狀態。大俠心下一沉,殺氣頓
生,立即使出蠻力。西裝先生沒有料到大俠居然膽敢違背用意不用力的偉大拳理,立時亂了
方寸,在掙扎之中,西裝的袖子被大俠扯了下來。
西裝先生垂頭喪氣地走了,大俠心裏也覺得不好意思,但沒想到謝老師對剛才大俠屢戰屢
敗的情形早就生了一包氣,對大俠擺出一副難堪的臉色。大俠這才驚覺剛才自己已給謝老師
坍了台。
像西裝先生這樣理解用意不用力的民間太極玩家可謂多如牛毛。大家在一起自欺欺人,臭
水平碰臭水平,作為健身娛樂當然可以,但要作為什麼偉大理論在宣揚,理解上的偏差早就
不知千萬裏遠了。對用意不用力的精義,大俠在後面會將守孚先生的妙論清清楚楚地揭示出
來,希望眾玩家迷途知返。
謝老師教推手反到沒有講用意不用力的玄理。他只管推,有時喜歡表演倒仰鐵板橋的功夫
,對方推過來,謝老師上身完全後仰,對手自然失去重心。但對謝老師這招倒仰鐵板橋,大
俠覺得很有問題,問題其實很明顯,在上身倒仰鐵板橋時,檔部豈不完全大開。我不曉得謝
老師是否有鐵檔功一類的秘技,否則的話,這危險是明明白白的。
謝老師對自己推手的技藝當然是很有自信的,他說不管人家練什麼的,他都不怕,少林他
也不怕。謝老師對楊式太極的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多次對我說,楊式太極不是從陳
式太極裏演化出來的。楊式裏完全沒有發勁,這是比陳式遠遠高妙的地方。大俠當時聽了這
樣的高論就想笑,但在驕傲的謝老師面前,心理學博士張大俠還不知道哄老師開心嗎?
不發勁的拳就代表高妙,這又是一種迷信,這種迷信其實是用意不用力的另外一種偏見。
很多人練楊式就是中了這種偏見的毒,練了老半天的楊式,就是不會發勁。碰到人家用蠻力
的,不發勁的楊式往往一點用也沒有。
大俠這麼說是有實證的。華東師大有一個跟了謝老師七年的學生,楊式的架子練得很漂亮
了,也常到傅鍾文太師爺那裏去請教。這位老兄和大俠是拳友,有一次和大俠聊天。大俠老
牛皮當時已經學了兩種陳式,手上也有一把蠻力。吹到興致高的地方不免手舞足蹈起來。兩
人於是上陣推手。大俠一搭手就感覺對方根本沒有勁,於是關心地責問:“老兄,你的楊式
練得這麼好看,這麼會一點勁道都沒有的。”
他長歎一口氣道,自己對楊式迷信至極,這七年中全心全意地練拳,也有機會親近傅鍾文
太師爺,但就不知道為什麼練不出功夫來。他懷疑謝老師沒有把真正的太極秘訣教給他。當
時大俠對他的毛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現在大俠可以一針見血地指出,毛病就出在對大松
大軟的錯誤理解上。
所謂大松大軟就可以練出絕世太極勁,是一種徹徹底底的謬論,是太極練法中的“偽功夫
”。許多人練一輩子太極,不得其法,十有八九是中了這大松大軟的毒。
大俠看楊家門內故事,楊家子弟練腿功累到無法上樓梯,練苦功練到要自殺。如果楊家子
弟真的是按照大松大軟的原理去練的,怎麼可能苦成這個樣子呢?真正的大松大軟是結果而
不是原因。練太極苦到死去活來,等到功夫上身了,你自然就會大松大軟了。不吃死去活來
的苦功,就夢想大松大軟,豈不笑話。為什麼會有這樣倒果為因的謬論呢?這和中國傳統武
術界的保守和故弄玄虛有關。本書的目的是要還武術的真面目,消武術界的眾流毒。
練楊式的當然也有聰明人。傅鍾文據說是不和外人推手的,傅大師的推手功夫究竟如何,
很多人懷疑。大俠從來不懷疑傅大師的功夫,但如果傅大師真的不和外人推手,這就是一種
陋習。
武術是要講真才實學的,而武術的真才實學不是用看來衡量的。功架再好,不再實戰中體
現出來,一切都值得懷疑。大俠聽說傅大師對大杆子情有獨鍾。練大杆子的人都明白,大松
大軟是練不了大杆子的。傅大師如果成天在家裏練大杆子,一般的拳家大概也經不起大師一
抖。
大俠在上海電視臺作節目主持人的時候,專門做過一檔介紹太極的節目。節目裏請了吳式
太極的馬岳梁、吳英華,還有武式太極的浦公達,當時也想請傅鍾文,沒想到傅大師很快就
過世了。大俠的師傅王雷華先生和浦公達是忘年交。浦公達是上海武式太極研究會的會長,
郝少如的親傳弟子。大俠到浦老先生家採訪。王老師鼓動大俠和浦老先生推手。大俠心頭一
熱,以為如此機會定可向大師討教了。當大俠的雙臂搭上浦老先生的雙臂時,老先生雙腳後
退一步。讀者諸君不要誤會大俠功夫了得,一搭手就將浦老先生打退一步。事實上是,浦老
先生完全不用力,後退一步實是走避。大俠後來問王老師這是怎麼一回事。王老師也說不出
個所以然來。
浦公達作為武式太極在上海的代表人物,已經和大俠搭上手了,而大俠還根本沒有用力出
手,浦老先生就主動走避。這不是一個武功好壞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對武術對抗性的態度問
題。所謂惡拳不打笑臉人,身價得以保全,武功的真正精神卻失去了。浦老先生傳給萬雷華
老師數套很有風格的江南南拳,裏面有一套楊家英雄拳,打起來頗有英雄豪氣,可以想見浦
老先生是有真功夫的,但浦老先生在大俠面前主動走避,大俠想來只有無盡遺憾。
大俠有一次在上海氣功研究所遇到一位練楊式太極的,他說他們的太極練法是要練苦功的
,他當場表揚幾種苦功練法,與大松大軟完全沒有關係。和大俠推手,很快將手挫進大俠腋
窩,這一招和當年西裝先生的招式一模一樣。大俠當時無法破解這一招,回到家裏向王老師
請教。王老師笑道,這是上海推手界最喜歡用的一招,還教了大俠破解之招。
王老師教的破解之招是擒拿手法。這擒拿其實也是力氣活,對方如果用蠻牛勁,擒拿也是
很難破的。說到蠻牛勁,在大松大軟練家的眼裏不值一提,但在陳式太極中就有蠻牛勁的練
法。所謂蠻牛勁兩人單手相搭,一人拼命提起,另一人拼命壓下,一上一下,循環往復,謂
之蠻牛勁。大俠在紐約拜陳守孚老師為師,守孚老師示範用心意六合拳破解挫腋窩推手法,
可謂酣暢淋漓,擊中要害。具體細節容後再述。
寫到這裏,大俠想起謝老師一次親口對大俠提起的往事。謝老師對自己的功夫是很有自信
的,給大俠的感覺是少有敵手,但謝老師卻自己提起一樁他自己的比武往事。他說有一次遇
到一個年輕人,兩人推手,年輕人在用掤勁時,突然爆發出驚炸力,其力直透謝老師胸膛。
謝老師當場讚歎此種神奇勁法,希望向對方討教,但對方卻淡然一笑,不願露底。
以謝老師平時的驕傲神情,要在他嘴裏聽到這種自貶身價的故事實在是希奇的。但大俠卻
也讚歎謝老師的求實精神。中國武功浩若煙海,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年輕人明明是
用太極掤勁,卻能發出直透胸膛的驚炸力。從謝老師的反應來看,他自己的太極功夫不能發
出此種驚炸力。
大俠回到家裏,向王雷華老師請教,王老師笑道,在上海民間拳法中,十大形、棉拳專注
於這種驚炸力,那個年輕人一定是十大形、棉拳的高手,謝老師只迷信楊式太極,對十大形
、棉拳不瞭解,自然要吃虧了。王老當場演示這種用掤勁發出的驚炸力,他說這是浦公達所
授南拳裏的一種練法,每次發勁都要發到舌頭發麻的程度才算得勁。大俠這才知道浦老先生
居然也會使這種勁法。如果浦老先生和人推手突然發出這種勁法,大家一定會以為這是武式
太極勁,其實這是江南南拳裏的勁法。現在有不少知名的拳師在一輩子裏其實學過很多拳法
,最後以太極大師的面目問世,其實手上出來的東西早就不知道是哪一派的了。
太極拳除了大松大軟這個謬見外,還有舍己從人這個謬見。在上海的公園裏常可以看見一
個老先生和幾個年輕人玩推手,不管年輕人用多少力氣,老先生都可以很容易化解,然後將
年輕人像蝴蝶一樣擊出。
大俠學太極當然也迷戀這種神奇的舍己從人功法。有一次和一個不懂太極的老兄推手,他
用蠻勁直撲大俠面門,大俠身體稍稍往後一沉,那位老兄頓時失了重心,大俠借勢一提,對
方雙腳離地,大俠身形向前一催,對手尤如驚弓之鳥跌出。當時大俠的心頭之快可以說是無
以復加,知道這就是太極中舍己從人的打法。大俠在前面提到,謝老師喜歡用後仰鐵板橋一
招,其實也是舍己從人的打法。
後來,王雷華老師教大俠吳式太極的推手法,王老師跟吳公儀的弟子丁德三學藝。丁德三
、丁晉三兄弟在上海是稱名一時的吳式太極高手,演練的是吳公儀特有的方架太極。方架太
極猶如楷書,動作一筆一劃,和其他圓潤無角的太極大有不同。
王老師最喜歡表演的就是吳式轉腕功。對方推過來的時候,自己背部撐牢,前臂貼胸,當
對方的勁直撲而來時,實實在在吃到自己的前臂時,突然手腕一轉,對方的勁因為完全吃在
自己的前臂上,就在那一瞬間,對方會被很輕易地打出。王老師用這一招和學生推手屢試不
爽。
大俠聰明絕頂,這樣的花招當然一學就會,和學生推手也是百戰百勝。但大俠這人有一個
毛病,喜歡追根究底。吳式轉腕功其實是建立在背部撐牢的基礎上的,如果背部撐不牢,這
樣的花招就不管用了。對方傻乎乎將所有的力都集中在己方的手臂上,自己只要將手腕一轉
,就可以輕鬆化解對方的進攻,但對方如果不把進攻點放在手臂上,吳式轉腕功很快就要出
洋相了。
大俠想通了此理,有一天對王老師道出自己對吳式轉腕功的疑問。王老師不信大俠的歪理
,於是推手。王老師故伎重演,想用轉腕功化解大俠的進攻。大俠其實根本沒有把注意力放
在前臂,當王老師開始轉腕時,大俠突然用肩背發力,當場將王老師擊出。這件事是大俠關
起門來和王老師討教的實作,以師道尊嚴的傳承,當不該將此事公佈大眾,但就探究技擊真
諦而言,又不得不說。
所謂舍己從人,那是對不懂整體勁法的人而言才有用的方法。如果對方以整體勁襲來,舍
己從人根本無從下手。大俠在學了心意拳了的肩撞法後,在和人推手時,雙手一搭,肩膀立
即攻擊,十有八九經不起大俠一撞。因為大俠的肩撞是按照六合整體勁的原理,猶如坦克進
攻。要對付這樣的進攻,想用舍己從人法是很難的。
大俠看太極大師的軼事,很少說到舍己從人,大多是迎面直擊,一觸即發,貨真價實。如
果玩太極滿足於自己圈內的遊戲,不從內功實力用心,太極永遠只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功夫
。
太極理論中還有一種謬論,那就是越慢越好。一套吳式太極如果按照這種理論,有時可以
打上半個小時。王老師一直有心要教大俠方架吳式太極。大俠也學了一下,最終沒有學完,
原因是大俠無法忍受吳式的慢速。大俠當然知道太極中有所謂越慢越好的理論。但以大俠的
斜眼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謬論。大俠在網上讀到一篇王孝明先生所著“楊氏快拳世稀傳”
,裏面寫道:
馬岳梁先生親眼看馬岳梁見楊澄甫打楊氏快拳,當是楊氏早年在北平體育研究社授拳時期
,楊氏體態尚未發胖,甚至可以說是英俊瀟灑,打楊氏快拳應該是非常輕鬆的。馬岳梁在談
到吳氏快拳的來源時,就楊氏快拳現在稀傳的原因,曾說過:“當年楊氏太極拳傳人楊少侯
、楊澄甫和吳氏太極拳傳人吳鑒泉在北京體育研究社教授太極拳時,都有發勁、跳躍的動作
,有這種發勁、跳躍動作的就稱為太極快拳。楊澄甫和吳鑒泉兩人為了使太極拳更適合一般
人練習,後來教人時把發勁、跳躍的動作去掉,改變 為輕靈柔和、式式均勻的慢架子,而在
一些課程中還傳授快架子。楊澄甫的哥哥楊少侯堅持不改,說:“要改你們改,我不改,
要練楊氏太極拳必須按原來的練法來練。”他教學生都教原始拳路。由於楊少侯脾氣很暴,
教學時,學生一下子領會不了,他就動手打,人家受不了。所以雖然他的功夫很好,但跟他
學的人很少。楊澄甫脾氣非常好,教人也很耐心,開始教慢架子,也教快架子。據說後來他
胖了,不教原始的快架子了,故現在還未見楊氏快架子整理出來。”(見嚴翰秀著《太極拳奇
人奇功》) 馬岳梁先生這段旨在說明吳氏快拳淵源的談話,同時亦把楊氏太極快拳現在稀
傳的原因歸之于因為楊澄甫後來身體發胖,不再傳快架子的結果。這種分析有一些道理,從
署名楊澄甫著的1931年版《太極拳使用法》上的楊氏拳照中,我們可以看到其體態的確已經
很胖。
由上可見,原始的楊式太極沒有越慢越好的理論,甚至楊式太極的技擊性在很大程度上有
賴於快拳中的快。大俠跟王雷華老師學螳螂拳,知道出快手的味道。大俠和玩太極的推手,
有時喜歡開玩笑地問對方如何防螳螂快手。即使那些推手功夫在大俠之上的太極高手也無法
回答大俠這個問題。螳螂拳的右手一起手就直奔眼睛而去,對方必抬手格擋,螳螂拳的左手
一攔,右手立即下舞直奔襠部。如果你要用手去攔襠部的攻擊,那右手立即變招成為曲肘攻
擊心窩。玩慢拳的主遇到這樣的攻擊必定手滿腳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4.175.245.2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