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 我們永不忘記
9/11 Gone But Not Forgotten
911 事件在明天即將滿二十周年。這二十年來,美軍持續打著美國有史以來最漫長的戰爭,目標是逮捕蓋達首腦及其成員、並推翻塔利班政權。無奈戰爭總有傷亡,阿富汗戰爭造成約 2448 名美國軍人為國捐軀,約 3846 美國承包商犧牲生命。美國盟軍、阿富汗軍警、及平民的死傷人數更是不計其數。
美國撤軍後,塔利班政權強勢回歸。塔利班士兵劍拔弩張地揮舞著美軍遺留在阿富汗的精良武器;他們駕駛著美軍悍馬車、UH-60 黑鷹直升機耀武揚威。一邊恐嚇阿富汗人民,當眾處死異己,同時釋放被囚禁的 ISIS 與蓋達恐怖分子。觸目驚心的畫面經由新聞媒體傳遍全世界,阿富汗境內種種慘況及塔利班暴行讓人覺得驚恐、不可置信。
看著塔利班政權的意氣風發,對比美國撤軍的灰頭土臉,再憶起美國及盟軍在戰爭中無數生命的犧牲。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奮戰二十年,美國用塔利班政權換了塔利班政權。於是,許多人心中產生了相同的疑問,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
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政治。克萊兒要講的是 2001 年 9 月 11 日這天,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蓋達組織(又稱基地組織),在美國本土發動的自殺式攻擊。
這場恐怖攻擊造成 2977 人死亡。其中包含 412 名警消人員:
343 名紐約市消防局的消防員
(包括 2 名緊急救護人員及 1 名隨隊教士)
37 名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的員警
23 名紐約市警局員警
8 名緊急救護人員
3 名紐約州法警
1 名紐約消防巡邏隊隊員
/
當天,盡職的警消人員不顧自身安危,一頭衝進燃燒傾頹的世貿中心。我不知道這些英雄們當時的心情,但我深信,在攻擊情況尚未明朗的情況下,他們腦海裡一定充滿恐懼及擔憂。身陷火海的他們深知自己也許會一去不回,再也無法與摯愛的家人團聚。但恐懼並未阻止他們堅守崗位,這些英雄們置生死於度外,至死搶救受困民眾。
/
直至今日,上百名在 9/11 當天執行救援任務的警消人員死於癌症。而超過五百名警消人員目前正與病魔纏鬥,努力對抗癌症。9/11 的傷亡人數依舊不斷攀升。
我們永不忘記,每一位傷亡的警消人員皆是全民英雄。在九一一滿二十周年的這一天,我們莫忘傷亡的民眾、莫忘為國捐軀的士兵,也勿忘殉職的警消人員。
/
而在今天,在無良政客不斷抹黑打擊警消人員的今天,在警消人員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今天,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有一群盡忠職守的警消人員,依舊守護我們,堅守崗位。在危急的時刻,他們依然願意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州警夫人FUN英文》
Courage isn’t having the strength to go on – it’s going on when you don’t have strength.
勇氣的意思並非是有力氣堅持下去 – 而是在沒力氣的時後依然能堅持下去。
-- Napoleon Bonaparte 拿破崙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Astrologer Angus in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陣子全世界都在看著兩個老人大戰, 說真的美國選舉人票的制度挺有意思, 但這次問題出在函寄投票毛病比較多, 不管怎樣,老人的神仙打仗是一回事, 我們自己的運勢才更重要, 接著,水逆過後的十一月中,如何? #每週星座運勢 #看上升太陽...
未明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這一代開始,我們都被迫學習「保持距離」。
更為可怕的Delta病毒,在台灣掀起了第二波令人擔憂的疫情恐慌,正逢秋季開學,孩子們好不容易回到校園裡上學卻都得要戴緊口罩,甚至開始有學園又要停課了…家長們也都好擔心。
今天傍晚,粿在一間超商櫃台前排隊等著結帳時,一個小女孩突然可愛地抱住了我。
小女孩揹著印有卡通圖樣小背包、穿著粉紫小碎花洋裝、身高僅在我膝蓋位置左右。本來她是站在提款機和冰櫃中間的縫隙,等她的媽媽領完錢,
但她卻突然朝我奔過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還用她那水汪汪地大眼抬頭看著我。
被抱住的我,雙手拿著冰飲和飯糰,一時間不敢動彈,但也不知該怎麼辦,只能隔著口罩笑瞇了眼、回看著她。
很快地,小女孩的媽媽領完錢發現了,轉過頭來對著她喊,「不要亂摸別人!不可以隨便靠近別人!妳快過來!」
我笑著跟她說,「沒有關係的,她很乖很可愛。」
不過,當下聽到小女孩的媽媽這麼說時,其實我是有點訝異的,我原以為媽媽會說的是,「妳怎麼抱著不認識的人!不可以沒禮貌!」等等…類似如此提點小女孩、不能過於唐突地對陌生人做出過大的動作;
但小女孩媽媽的言中之意,聽來比較像是… 擔憂孩子和外人 未保持適當距離、擔憂著可能會有 接觸感染的風險。
.
走出超商時,小女孩的媽媽特別走回頭向我解釋,她不好意思笑著說,「剛剛真的不好意思耶,因為她最近很喜歡紫色的東西,可能是看到妳也穿紫色的上衣,所以她就很開心那樣抱妳,但是這幾天疫情又變嚴重,很多又是幼稚園的小孩確診,我怕她那樣抱人,會讓人不開心,啊她也老是出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到處亂摸亂碰…」
我則再次告訴她,「不會啦!沒事沒事的,小朋友很可愛,我不介意。」
令我感到些許遺憾的是,在小女孩媽媽的解釋中,我聽出了,她帶有幾分近日對幼兒園疫情新聞的擔憂,以及她認為,
在疫情之下,得趕緊讓孩子學會「收斂好奇心、適度和人群保持距離」這項課題。
這又讓粿另外想起,剛生產完未滿一年的家姐,近日在她po的育兒照片上,我也看見了可愛的小姪子、還不到一歲,他那透嫩白皙的小臉蛋就得要戴上口罩,在那麼小的年紀,就得適應那樣的不適和悶熱感…
.
和孩子一樣,我們都是被迫學習「保持距離」的第一個世代。
此刻開始至往後不知多少個年頭,
過往的潔淨空氣、可以大口深呼吸的情形都已不再有;
過往能開心地奔向友人、家人的懷抱或親吻,未來可能只能以點頭、拱手或戴著口罩放大音量打招呼才行;
過往和一大家子、一大群友人在餐廳圍圈而坐相聚用餐的情形,此刻都已被隔板硬生生終止;
取而代之、得適應的情形還有…
- 隨時補齊家中的口罩
- 三天兩頭注意體溫或擔憂是否有呼吸疾患
- 養成隨時開啟掃描相機app的習慣
- 家人和自己都順利打過疫苗才安心。
新冠疫情已是長期、盡頭未明的戰爭,下一個世代、孩子們,也都得在更高風險、更為嚴峻、變動更多的環境之下成長著,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呢?
粿想起哲學作家卡謬在《鼠疫》一書中提過的幾句話…
「能夠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
「對於絕望的處境開始習慣了,這比絕望的處境本身還要糟。」
「人要為犧牲者繼續奮鬥,而如果變得從此什麼都不愛了,那奮鬥還有什麼意思?」
粿主觀地解讀這席卡謬所言,我想,他是否想告訴大眾:與其消極恐慌、鬱鬱寡歡,迎戰疫情和生活變動的絕佳方法是…
▪「心性」更為堅定強化
▪ 以正確方式防範
▪ 給身邊的人更多的愛與理解
▪ 尋找出路、持續相信、懷有希望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偏方了。
身體生理的健康與否,和內在情緒狀態是緊緊相扣的,維持正向與積極,想必才更有動力對抗病毒和危險的環境。
最後,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完)
#今天的字數量有收斂囉🤭
------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亦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片段抄改寫、截圖,感謝您。
未明意思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2產業隊長假日不休息解盤:上禮拜的叮嚀本週沿用,反彈減碼減倉減壓力
• 上週日隊長假日日不休息解盤跟同學說的,逢反彈一定要減碼,禮拜一沒有動作,上週大盤加權指數從高點16983五天四根長黑,周五最低點16341,最高跌幅641點,所幸OTC相對比較有回測前波平台整理止穩的跡象,套一句布袋戲的用語,隊長用”一線生機救末年”來形容OTC
• OTC則是在上週三一根長紅之後,週四長黑,但周五收小紅,十字K,顯然內資主力跟中小型股,有一點想要撐住OTC櫃買指數的意願。下圖可以清楚的看到隊長畫黃色圈圈的六月初的OTC平台整理區。
• 籌碼部分,美元指數的走強,還有FED鷹派不斷釋出將要縮表的訊息,事修正的主因,然周末傳出因為delta疫情,可能再度延後,這部分只能繼續觀察。
• 基本面部分財報公布利多不漲,景氣過高峰後的產業紛紛滑落,大幅修正。多頭缺乏主流,但隊長認為,也不用太過緊張,目前也已經隱隱浮現幾個未來的主流族群。江山代有才人出,歷史悠久的股市每一段時期也從不缺強勢主流股,也從不缺故步自封不願前進的韭菜。
• 不願意思考、靜心、面對,操作不願意檢視部位、擬定交易策略,虧損不聞不問,股票不追蹤不停損,甚麼都不想付出,但卻很想賺大錢,這念頭跟邏輯,大家覺得對嗎?
• 盤勢是連續的,努力當然也事,不是上一堂課、看一本書,然後績效就爆發,而是可能要持許堅持很久很久,累積一段時間的盤感、產業知識、基本面、籌碼線型解讀能力,總經想法,時間到了才會井噴。
• 如果煩惱有用,那麼我們一起坐下來煩惱,但可惜,煩惱是沒有用的,只能勇敢面對,失敗的人,更沒有悲觀、痛苦的權利!!!你必須面對,因為你不堅強,沒有人替你勇敢!!堅強勇敢地檢視持股的強弱,檢視現金水位與持股部位。未來還有很多希望,再一起加油!!
• 結論:縮不縮表為觀察重點、另外大陸政策的改弦易測,還有陸股的崩跌,引動外資賣A(賺錢的台股)補B(賠錢的陸股)國際Delta變種病毒擴散,也為全球總體經濟的未來帶來壓力,多空未明朗前,多看少做(九月中之前),小量操作比大進大出來得明智。賺大錢的時機已經八個月過去了,沉潛一下,不要預測會不會大跌跟大修正,而是要知道大跌自己當下怎麼處理。
• 上週提醒過的事,本週再次提醒,李佛摩先生說過,世界上真正的傻子只有兩種,一種是真的傻,另外一種是認為隨時隨地,天天都要交易的投資人,屁股黏在賭桌上的是賭徒,知道甚麼時候大金額牌桌換小賭桌的,知道甚麼時候順勢,甚麼時候冷靜觀望多看少做,才是專業投資人!
• 適時的調整一下自己操作節奏跟持股水位! 多空未明朗前,沉潛一下,不要預測會不會大跌跟大修正,而是要知道大跌自己當下怎麼處理,還有更重要的是確保,跌下來遍地黃金的時候,您有沒有現金可以運用。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冬季現場班(10~12月)→ https://reurl.cc/Ag3GpY
✔️冬季直播班(10~12月)→ https://reurl.cc/qmYMog
未明意思 在 Astrologer Angus in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陣子全世界都在看著兩個老人大戰,
說真的美國選舉人票的制度挺有意思,
但這次問題出在函寄投票毛病比較多,
不管怎樣,老人的神仙打仗是一回事,
我們自己的運勢才更重要,
接著,水逆過後的十一月中,如何?
#每週星座運勢 #看上升太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En_Dw_mTCs/hqdefault.jpg)
未明意思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你看過《天能》了嗎?你知道《天能》中除了祖父悖論之外,還隱藏一個並未明說的「鞋帶悖論」嗎?你知道那其實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的核心思想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的文章〈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在我們正式開始前,也請記得七字訣:訂閱、分享、小鈴鐺喔。
本系列前三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自由意志的重要**;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簡而言之,時間很可能並不存在,事件發生的絕對先後次序也並不可靠;而這樣的概念則破壞,或說解放了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對因果律的預設,從而將薩托的哲學導向了虛無。
這是《天能》前半段的思想辯證。但話又說回來了:因果律真的就這樣被破壞殆盡了嗎?
其實也沒有。伊格言分析,針對這「線性時間中因果律被削弱」的結果,《天能》中的未來人分為兩派,暗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態度。
其中之一,是我們在上一集中提及的反派薩托,以及薩托的未來盟友。我們姑且將之稱為「薩托─未來人」派。薩托受到個人心靈創傷與私慾的驅使,自甘成為此派未來人的報復工具;而「薩托─未來人」派的核心思想,約略就是「沒有核心思想」──
一種無底線的虛無。
他們的對立面,當然就是天能組織了。
但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又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現在要來討論的事。而這就得從組織代表人物,亦即是未來人Neil的行事原則──「發生的就是發生了」說起。
這句一再出現的口頭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粗疏地說,那正是他一再提及的**宿命論**哲學。正因為「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Neil顯然認為逆行回到過去無法改變史實;而他的信念和最終行動則體現了「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的有機結合──
對,如同他在電影終局所言,「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Neil知道結局已定,無法改變;但他依舊有事要做。
一邊是「結局已定」的宿命論,另一邊則是「有事要做」的自由意志,二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彼此結合在一起。
相較之下,《天能》主角的態度則曖昧許多。這也導致了主角與夥伴Neil的價值衝突──為了救治於塔林慘遭逆轉子彈所傷的凱特,一行三人決定逆行回到奧斯陸自由港,去使用該處逆轉機把凱特的傷再「逆轉」回來。
而路程中,Neil首次向主角與凱特提及「祖父悖論」──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那麼你就不會存在;但你不存在,又如何可能回到過去殺了祖父?
這早已眾所皆知的**時光旅行祖父悖論**想必讀者們已然熟悉;也完全明白它在邏輯上無法解決。當然,「多重宇宙假設」可輕易擊潰此一悖論;但這是另一大題,我們照例沒時間講(?)。
對《天能》而言,更關鍵處其實是劇情中未曾直接提及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此悖論因美國科幻名家海萊因(Robert Heinlein)的科幻短篇〈By His Bootstraps〉而得名,我們在此簡述如下......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9pMiA1J8vg/hqdefault.jpg)
未明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自然史廳
從今天開始連續播放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介紹,首先由展示教育組的 #張至善助理研究員,為大家介紹臺灣自然史廳。
展覽說明: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基礎,因此將自然史展示安排在本館展示的起點。
本展示廳依時間順序排列動線,以「誕生」、「冰期」、「新世代」三個展示室介紹臺灣自然史的脈絡,帶領大家探索這三個時間點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重要事件。內容安排上以「地質-生物-人類」的過渡漸進,逐漸轉入人與自然的互動,以銜接後續的展示主題。
誕生:
•「誕生」訴說臺灣這座島嶼出生的故事。本展示室是所有動線的起點,這項主題還隱含生存於臺灣的萬物生命的開始。
入口前的板塊交界意象廊道,首先點出板塊在臺灣生成過程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隨後則以全球板塊運動與蓬萊運動兩個主題做進一步說明。本展示室的焦點為中央山脈,縱貫全場的大尺寸山脈影像顯示了它是臺灣島地形的主軸。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是世界板塊研究的焦點,也是展示中重要的主題。以臺灣最大的陸上火山系統大屯火山群來說明一個板塊隱沒的故事。
整個展示室以棕黃色為主體,代表大地誕生、萬物未明的渾沌空間。主題依其地理位置排列,觀眾彷彿置身於縮小的臺灣島一般,探尋我們家園誕生的線索。
冰期:
•「冰期」展現地質史上一項重大的環境變化。臺灣島成形後恰好遇到冰期,這個現象成為生物遷臺的契機,並為豐富的生物相奠定根基。
臺灣海峽的展示點出冰期的滄海桑田,奠立臺灣生物多樣性的根基。擁有當時最多冰川的雪山,其遺留的冰蝕地形不僅是地質學者關注的焦點,更是當時高山冰河曾經存在的有力證明。以櫻花鉤吻鮭、臺灣山毛櫸這兩種公告的保育類稀有生物,作為冰期孑遺生物的範例。
本展示室的中心展示為化石動物群,透過8種全尺寸的大型陸生哺乳動物復原模型,以及相關的出土化石陳列,期望能讓觀眾對臺灣冰期時期壯觀的動物群相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世代:
•「新世代」講述末次冰期結束到今天為止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生物相以及人為影響逐漸加劇,形成臺灣島的特色。新世代裡有許多值得反省的事,我們已經做了什麼?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海漂植物展示暗示冰期結束後,生命進入臺灣的方式。「臺北盆地與東部海岸」的展示主題點出史前人類與自然環境變化間的互動。「探險家眼中的臺灣」則將百年前的探險家記錄與現在環境做一比較,期使觀眾瞭解環境的劇變。「外來種的災難」提醒觀眾自外地引進生物可能會造成生態不可回復的破壞。
本展示室的中心主題為臺灣現在的自然環境,由多樣性的平面媒體、四個生態帶展示櫃以及霧林大壁畫等展示手法,凸顯多樣的自然生態特性。正負兩面的影像與大鏡子則安置在整個展示廳的最後,讓觀眾思考臺灣自然史的過去與未來。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CqeT7iTeW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