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食解禁 政府承認科學基礎評估不足 然後呢? (12/27/2016 風傳媒)
終於承認,開放核災食品是為了經貿!!!
日本核災食品解禁加開的公聽會,在準聽證會的設計下,果然逼出許多事實....
各部會副首長承認,沒有掌握源頭數據,導致評估的科學基礎出現很大的質疑。
作者:朱淑娟 / 獨立記者
日本核災食品解禁加開三場公聽會,25日新北市的第一場雖然在國民黨動員杯葛後改成座談會,但公聽會、座談會性質並無差別,下半場在沒有干擾下會議順利開成。而在準聽證會的設計下,果然逼出許多事實,最後在場的各部會副首長承認,沒有掌握源頭數據,導致評估的科學基礎出現很大的質疑。
這是一場真正的對話,民間提問後,主持人要求官方回應,回應不足再追問,直到議題被釐清為止。會中主要聚焦討論三個議題,其中最關鍵的是: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後2周行政院即禁止福島、茨城、櫟木、群馬、千葉五縣所有食品進口,如今基於什麼評估決定解禁福島外四縣的食品?
行政院表示,其他國家漸漸從「全區管制」改成「風險管制」,也就是說不是用區域做管制基礎,而是用風險評估的方式,而且只管制高風險食品不得進口,低風險食品可以解禁。但那些是高風險、那些是低風險,又是怎麼評估的?
連有沒有資料都顛三倒四,如何做正確決策?
行政院訂出的高風險產品包括:茶葉、嬰幼兒奶粉、飲用水、野生水產品、以及日本禁止流通的產品。民間問這些高風險產品是如何評估的,且表示符合檢測標準不表示安全,民眾也很擔心「未超標、但有驗出」的食品有那些。
但官方一下說沒有這些數據、一下又說有,而且一下說知道、一下又說不知道,最後被逼得承認資料掌握不足。
以下是這個議題的對話:
主婦聯盟研究員湯琳翔:把高風險食品轉變為低風險可以進口的依據是什麼?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郁美:我們都依據日本公布的數據,2015年從17縣檢測26萬件,其中279件、千分之一檢測超標,多數是野生鳥獸肉類。
湯琳翔:我當然知道食藥署怎麼抓高風險的定義,但不要忘記民眾很關心沒有超標、但有驗出的食品有那些,我相信日方有公布在厚生網站上。
主持人朱增宏:日方有沒有「沒超標、但有驗出」的資料,你們知不知道?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依據是產地輻射證明、逐批抽驗、有抽到就銷毀。
朱增宏:你沒有回答問題,民間是問日本17個縣市的輻射檢測資料中,有沒有「未超標、但有驗出」的食品?
姜郁美:資料24頁有一個網站,厚生勞動省,檢查結果是所有的。
朱增宏:你們都不知道嗎,這不是決策根據嗎,怎麼現在叫大家看網站?
姜郁美:279件有超標,其他沒超標但有檢測,網站上全部都有公布。
朱增宏:他有公布資料,但你們的根據是什麼?
食藥署研究員馮潤蘭:我們有用網路連結,超標的都在上面,至於有微量檢出、但符合國家標準那個數據我們沒有。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我們在問你怎麼訂出所謂高風險、低風險、依據原則是什麼,如果連原始檢測數值都沒取得,如何更進一步分析?
陳吉仲:官方網站沒有所謂檢出合格劑量,只有檢出不合格的件數。
湯琳翔:我們剛剛立刻上了厚生省的網站,找到11月所做的17縣市的檢測結果,銫134+137合計檢出的數值,四縣市有檢出、但沒超過標準100貝克的資料大約有253件。我覺得你們應該能掌握,因為網站上都有公布。
朱增宏:剛洪研究員說沒有數值,怎麼會出現有數值?
馮潤蘭:我剛講太快,八月我們去日本時確實當場他們沒有給我們這個數值。
朱增宏:你怎麼只有拿人家給你的數字做判斷,網站資料是有的,為什麼自己沒去找,剛剛人家很快就找到了。
洪申翰:現在是大家發現一個已經存在的原始DATA,但台灣政府竟然沒有掌握這個數據並進一步分析,直接質疑政策評估的能力有問題。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剛我們去看出國報告,確實沒有提到有檢出但合格的數值,但後來同仁是知道有這個數值的。
洪申翰:你一開始講不知道,次長說知道,但政府的責任不是你不知道那裏有一分資料,而是你有沒有把這分資料拿來進一步分析,做為政策依據。
陳吉仲:我個人完全不知道有所謂剛剛這個數字,但我要澄清的是,不知道那個數據並不會影響政策決定。我們只要四個關卡都做到,風險就降低了。
朱增宏:民間在問生產端的數值評估是什麼,你後面講的都是末端的管理問題 ,是不是就承認沒有掌握到?這個議題到目前為止算有釐清了。
許輔:院長沒有說不開放
另一個重要議題,12月16日行政院長林全宣布,「沒有健全的查核管理機制,就沒有開放問題」,外界解讀暫緩開放,在公聽會中也被澄清了。行政院辦公室主任許輔在回答新北市議員陳明義時說:「院長沒有說不開放」,前提是食安管理要做好,所以沒有時間表、沒有預設立場。
從以上對話可以看出來,行政院告訴我們所謂高風險、低風險的評估方式有多麼不可靠。另外所謂「輻射未超標就表示安全」的科學說法也不可信,綠盟與主婦聯盟才剛從日本做完訪調回來,受訪的日本民眾告訴他們,不相信政府說100貝克安全這種話,而五縣所賣的食品多數都是比標準低很多的產品。
但我們的行政院告訴說,只要符合100貝克以下標準的產品都是安全的,全部可吃沒關係。而這次要開放的還不只這個,包括過去福島五縣之外食品要進口時必須附輻射檢測數據,這次也修正成不必再附證明了,這個更加深民眾疑慮。關於這一點如果不能取信於民,堅持開放只會讓民眾更不信任政府。
終於承認,開放核災食品是為了經貿
另外,之前行政院一直說開放與否跟經貿沒有關係,之後被逼急了就慢慢鬆口,這次公聽會就說得更坦白了,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列名協辦單位。公民正義聯盟總召孫健萍問,政府是否拿食安交換經貿時,陳吉仲說:「這不是二選一,但坦白說政府的確面臨這兩件事的困難,需要大家幫忙。」
衛福部提供的書面資料說的更清楚,日本從100年我國管制日本食品以來,每年都在台日經貿會議表達關切。行政院則勸說國人:如果我們不依國際貿易規則管制日本食品,就不利我國參與國際組織、國際社會、台日關係發展。還說聯合國的一些會議,日方有可能轉變支持我國的態度。只不過這些說法無法說服在場民眾,最後主持人宣布這點沒有共識。
最後要提的是,當天國民黨在會中杯葛程序的理由都很牽強,這次行政院願意用準聽證的方式辦公聽會,比過去一堆單位宣稱的聽證會辦的都好太多。既然台子都搭好了,國民黨人才濟濟,而行政院的資料隨便看都漏洞百出,找幾個專家好好研究一下在公聽會中提出來,或許比動員鬧場更能迎得民眾支持。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storm.mg/article/205790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朱淑娟獨立記者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演講】7/4新書分享會 -《走一條人少的路》朱淑娟
十七年來,朱淑娟的獨立報導之路見證了公民社會的覺醒,走過「十年大旱」、「要命的空氣」,我們不能只看重經濟發展思維,而忽略了環境永續與生存正義。
讀她的報導,縱使在最陰暗的角落,都有著一群無私無我、為正義付出行動的人隱姓埋名或無懼曝光,一同參與為台灣未來而奮鬥的熱情。
朱淑娟讓環境議題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與抗爭,她筆下有官員、學者、農民、環團…,是一群與你我共同生活在島嶼的手足─這當中沒有旁觀者。
----------------------------------------------------------------
記者朱淑娟與地球公民基金會一起長期關注空氣污染、水污染問題,《走一條人少的路》新書出版後特別邀請她到高雄與讀者們分享。
時間:2016/7/4 晚上7:00~8:30
講者:朱淑娟/獨立記者
地點:地球公民高雄講堂(左營區至聖路312號7樓之2)
座位有限,請線上報名:http://bit.ly/1tgwZ6u
----------------------------------------------------
小額定期捐款,是地球公民運作的基石。
線上捐款:http://bit.ly/1HRkq3c
朱淑娟獨立記者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朱淑娟專欄:當經濟部長開始談環境永續 (05/31/2016 風傳媒)
“「我們也看到一件非常清楚的事,就是經濟往前發展時,環境與社會的均衡發展成果必須全民共享。如果全民無法共享經濟成果,這樣的經濟發展沒有意義;而如果單純發展經濟,又不考慮環境的重要性時,就不能真正享受經濟發展。」” -- 新任經濟部長李世光就任記者會上發言內容
作者:朱淑娟 / 獨立記者
環保署長談環境永續不奇怪,但如果是經濟部長那就值得一聽了。上周三經濟部長李世光舉行上任記者會,我算了一下,他在20多分鐘的簡報裏,至少有十次以上出現環境、永續、低碳、綠能這幾個字。我尤其對他說的這句話深表贊同:「如果單純發展經濟但不考慮環境的重要性,就不能真正享受經濟發展」。而長久以來重經濟、輕環境的思維,他能改變多少,也是檢視的開始。
李世光主要談到的幾件事包括,當前台灣經濟挑戰之一是「綠能的斷鏈」,因為能源結構不符合國際減碳與永續的趨勢,因此必須有「永續的能源與資源管理,他強調要啟動能源轉型與電業改革,並明確表示非核家園是既定政策,沒有討論餘地,核一、二、三不再延役,2025年要完成非核家園的目標。
他也提到要讓再生能源轉進電力供應系統,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要占20%。為了擴大使用天然氣,已加快腳步分析在北部興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用燃氣發電的穩定基載,來取代一部分的核電,並且提升火力發電廠的效能。
李世光這些談話讓在場的我眼睛一亮,不過也因為跟過去的作為差異很大,開始懷疑他這些目標究竟能不能達成。因為2014年全國電力總發電量中,化石能源還占78%,核能占16%,再生能源加抽蓄水力才占6%。
而就在兩個月前,經濟部能源局說,「再生能源(包括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屬間歇性電源,無法取代傳統穩定電源(包括核能、燃煤、燃氣火力發電)。而且天然氣供應已飽和,新增接收站要8-10年,若強制2025年要達成完全廢核,將使我國未來停限電風險大增。因此不能輕易放棄任何可能選項。」
而李世光並沒有把話講死,他說:「很多人問我在這樣的架構下會不會斷電?一旦政策這麼明確,團隊才能全力以赴,當我們一起努力,就有機會完整做到這件事,但這必須大家一起努力,而經濟部也會全力協調相關部會政策。」
經濟發展,應追求環境與社會的均衡發展
他另外提到,改變能源結構其中一個考量是回應中南部環保團體、民眾對於細懸浮微粒PM2.5 減量的要求,未來只要再發生「紫爆」(PM2.5指標超過71微克),就會協調火力發電廠降載,以減少排放空污。這當然是正確的做法,只是過去的經濟部長及環保署長也做過同樣的事,但因為沒有精算,導致火力電廠降載成效不明顯,未來有必要建立一套精確的降載目標。
在此也要提醒他有一件事馬上就可以做,那就是去年六月雲林縣長李進勇提出「雲林縣禁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但前行政院長毛治國表明「不容許地方各自為政」,經濟部也搬出能源法第六條,指中央主管機關擁有指定能源輸入、輸出、生產的權利,禁生煤的自治條例抵觸能源法無效。
接著是環保署說自治條例抵觸空污法第28條訂定的「生煤、石油焦..許可證管理辦法」,總之最後宣告無效。按理說地方願意做更多,中央政府應該支持才對,建議李世光如要展現低碳能源決心,不妨可以先備查這個自治條例。
其實要回應中南部的空污問題,只是談電力降載是不夠的,而是整個產業結構都要調整,一旦把空氣的居住正義放到經濟政策中,就會有不同的思維。但政府卻經常在霾害已經很嚴重的地區再增加污染,例如高雄市小港區的大林蒲,三面都已經被中鋼、電力、石化、醫療廢棄物焚化爐包圍,只剩下西南風調節空污。但南星自由港二期、遊艇專區、國道七號、石化專區等又要在這裏開發加重污染。
除了能源,李世光也提到「水資源管理」,他說:「很多企業告訴我們,水資源不足很多事情不能推動,水的再循環利用是必須考量的。」
在此也要提醒李部長,不是只有企業缺水無法推動事情,去年大旱時為了供應工業用水不缺,有四萬公頃農田被休耕,經濟部長是全民的部長,不是企業的部長,必須同時顧及農業及民生的用水。而台灣急需建立再生水發展系統,並向企業開徵耗水費,以實踐工業用水零成長的承諾,並落實用水正義。
“「我們也看到一件非常清楚的事,就是經濟往前發展時,環境與社會的均衡發展 成果必須全民共享。如果全民無法共享經濟成果,這樣的經濟發展沒有意義;而如果單純發展經濟,又不考慮環境的重要性時,就不能真正享受經濟發展。」”
相信許多人會支持李世光的這些談話,也很期待他真的能辦到。
*作者為獨立記者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http://www.storm.mg/article/124032
♡
朱淑娟獨立記者 在 獨立記者寫給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你我 空氣、水和土地 ... 的推薦與評價
新書* 她,是獨立記者朱淑娟。 十七年來,朱淑娟的獨立報導之路見證了公民社會的覺醒, 走過「十年大旱」、「要命的空氣」,我們不能只看重經濟發展思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