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짱개醬狗】即將上映
原本應該在今年三月就要上映的
<混血台片>,因為疫情的關係,一延再延,終於 드뎌,中秋過後要和大家見面了,就在 09/24。
回憶起第一次和 Bii 畢書盡 見面是因為我要和Bii合作,翻譯他第一張專輯
#biistory 整張韓文專輯部分,他真的是中文都不會,我們都是韓文溝通,記得當天在錄音室最後 李亞明大哥要我翻譯問Bii,所以你真正的身份是哪裡人?Bii其實在當時未滿18歲,其實也是回答不出個所以然。
(18歲後要選擇要當哪裡人)後來Bii選擇來當中華民國的一份子,也在臺灣當了兵,也拿了中華民國護照,也和臺灣女生結婚,也有了一個可愛的臺灣女兒。❣人生就是這奇妙❣
這是一部什麼樣的片?👇
片名「醬狗짱개」,韓文原本意思是「 掌櫃」,在韓國演變為歧視華人的用語,有其難解的歷史情節。
這其實是個不好聽的字,但導演張智瑋說,他只想談論為數不少的韓國華僑,在人生中實際遭遇的不平等問
題而已。
什麼是 #韓國華僑 ?
因為複雜的歷史背景,從大韓民國成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韓戰期間曾支援大韓民國。1961年,被南韓人視為現代化之父的前南韓總統朴正熙為了發展韓國經濟,開始實施「不歡迎華僑政策」。
「在韓國,沒有人承認你。你不屬於中國大陸、不屬於臺灣,也更不屬於韓國。」
身份問題一直是困擾著韓僑的問題,他們為了找到歸屬感與真正的國家身份,大多選擇來到「臺灣」。
「其實最主要是因為你在那邊(韓國)是不會被當作國民看的,你就只是一個華僑而已,你不是韓國人,也不是中國人,什麼人?是個謎。」
爸爸是韓僑華人,媽媽是韓國人,
我們的 Bii 畢書盡 也分享了他的身份想法 (影片)👇
很開心,我們的畢畢Bii 成為我們中華民國的一份子❤❤❤
https://youtu.be/NkhD8lK3EGA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朴正熙 韓國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韓國導演李滄東的《薄荷糖》在台灣重映,非常羨慕台灣觀眾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作品,這部電影只是李滄東的第二部電影,但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李滄東作品,將他總以詩意直視殘酷的電影語言發揮地淋漓盡致,不只對於李滄東而言重要,在理解韓國近代發展,尤其1980年代後韓國命運宛若乘雲霄飛車,這部片收緊了歷史脈絡與底下的平凡人性,是不能錯過的經典。
對韓國政治歷史更瞭解之後,又覺得《薄荷糖》更脫離作品上的好,它像幫韓國人清創傷口,雖然很慢很難,但韓國應慶幸有這麼一部電影,電影刻畫的二十年(1979-1999),不長也不短,卻正是影響韓國之所以成為現在的韓國至為重大的期間,一路從朴正熙垮台,全斗煥獨裁續政,民主化,國際地位提升,到1997年金融風暴的挫敗。
李滄東用刻畫一個人的崩毀,襯出韓國人的集體共業,瘸了一條腿,跑得再快依然有什麼地方隱隱作疼,只能祈禱業力引爆的那天不是今天,這就是現在韓國社會高速發展下的黑暗角落,誰看得見被踩碎一地的薄荷糖?
《薄荷糖》從個體出發,用七個片段牽引時空背景,角色的質變幾乎都與當代政經有關,這些線索藏在年代裡面,藏在角色偶然拾起的報紙標題中,首末都出現的那首《나 어떡해》 (我該怎麼辦)也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逆轉時間的手法,不華麗,只讓人感到悲傷,因為觀眾看見一個人從未被摧殘的樣貌,看見破敗不是難事,直視破敗最初的美好才是殘忍。而那輛逆行的火車,到現在還在開,你要回溯歷史掀開未知,就必須得輾過什麼,韓國人二十年前就已經知道,而且一直做到現在,這是應該要拿來當榜樣的。
如果要理解近代韓國人是如何煉成的,絕對不能夠錯過《薄荷糖》。
甲上娛樂
IG:www.Instagram.com/pengshaoyu
朴正熙 韓國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小龍」只剩台灣懷念,韓國早已晉升歐美日行列】
台灣自從2004年在國民生產毛額被韓國超車後,差距持續擴大
兩者都是二戰後解殖的新興國家,
也都經歷過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陣痛
韓國,這個在1990年代之前,
人均所得還只有台灣三分之一的國家
為什麼在1997年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破產危機後,能迅速在七年內超車台灣?
🐲四小龍時期的經濟奇蹟
🇹🇼台灣早已從農業社會轉型、家庭代工起家,逐漸進程至重工業化國家
☑️由政府高效率落實計畫性自由經濟,階段性全力培養民間企業
☑️率先訂頒「人口政策綱領」,有效推動家庭計畫,降低人口增加率
☑️在人力培訓方面培養各階段的人力需求,經濟發展人才充裕
🇰🇷等到1971年,總統朴正熙上任以後,韓國經濟才獲得比較好的發展
➡️韓戰的破壞民不聊生、政局也動盪不安,朴正熙借鏡台灣經驗
➡️起初仍受限於要顧及建立有效政府、經濟發展、福利普及和各派團體較勁
➡️時程上及力道上輸給台灣許多,但仍不惜運用美援、大量舉債、行政體系大換新血,為這個地理環境惡劣的小國打造出口擴張的工業化條件
短短四十年,就完成歐美花了五個半世紀才發展完的產業轉型、工業化進程
創造台韓經濟奇蹟的共通點都是「穩定政局,傾全國之力投入發展生產」,
且「任用受過英美教育的高知識份子設定務實的經濟發展政策」
爾後逐漸在資訊電子業、
半導體產業以及工具機等產業中,
佔據全球供應鏈與生產總額的一席之地
然而1990年以後,
台灣經濟不論是經濟成長率、出口金額,
及出口增加率都是每況愈下,
淪為四小龍敬陪末座
那麼,韓國大企業如三星、LG、現代,
又是如何打造出今日的商業帝國呢?
💼台韓產業本質上的不同──財團兼併下游🆚中小企業聚落
🇰🇷韓國政商合一,財閥會研發會行銷,大到不能倒!
☑️1971年,朴正熙總統在鞏固政權之後,決定發展重化工業
☑️發展重化工業最重要的便是扶植特定的企業,政府挹注龐大資金、給予壟斷性的特許產業,在歷任總統的刻意扶植下,目前韓國前三十大財閥其總產值已占全國GDP的75%
⚠️財團不斷整併下游產業,並向政府、金融機構舉債,進行一種「高債務高風險」的高度成長模式,因此當1997年大量熱錢流進時,南韓模式深陷金融風暴之害
☑️因為外資大量買進、需符合國際貨幣組織紓困的嚴格條件,韓國產業自由化、被迫開放,產業結構也更加強健,留下來的財團都極具競爭力
☑️各大集團從政府手中扛下「研發、創新、策劃產業前景」,政府投入資金當後盾,財閥自己視產業有需要,就自行研發器具、新技術
☑️以大企業打造大廠,在品牌、行銷、海外據點的開拓上佔有國際優勢
☑️國家形象、文創產業的韓流風潮下,產品的附加價值高於台灣以代工為主的體系
🇹🇼以中小企業所構成的「產業聚落」為產業主體
➡️全台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台積電,也僅是以非常緊密的關係進行「垂直分工」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因為過去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多數是來自「親友圈」而非銀行借貸,各家銀行幾乎都躲過了這場風暴
⚠️產業的體質也未經過外在嚴苛考驗,少了創新轉型的外部動機
⚠️中小企業的研發經費與能力有限,政府也因為官僚組織等原因,研發能力也逐漸低落
台灣和韓國都不是能單靠內需市場的大國,十分依賴出口
雖然產業模式大不同,
但政府同樣應該思考全球化經營
例如透過租稅優惠獎勵
支持我國企業在海外行銷研究上的研究、
進行海外市場的調查研究,
提供中小企業海外布局、
布建經貿運籌基地、供應商、
批貨物流及倉儲,協助本土企業海外行銷
內需方面,也應借鏡韓國對於服務業及人才的鬆綁 腳踏實地鬆綁服務業、鬆綁國際人才限制,讓民間消費釋放更大潛力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政治系 劉平鄰教授 在其1990年期刊〈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就曾分析:
「近代新興國家的發展經驗相反地證明主觀條件,即政治局面,對一國的經濟成長具有決定性的重要作用」
而他也在當時的文章中預言,
台灣和韓國正在失去這樣的優勢
但是三十年過去了,韓國即便政商合一,
也不會以政治綁架經濟發展
如今也不屑與我們為「龍」,
早已晉升與歐美日同等級之國家
台灣卻是原地踏步,陷入政黨鬥爭的漩渦之中,不斷內耗當年累績的老本
不論是誰執政,都應以民生為優先
台灣經濟亟需振興,政府不要再停滯不前!
朴正熙 韓國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80-MAY-18 光州事件
1980年5月18日到27日之間,韓國民眾在光州以及全羅南道發起了自發性的民主運動,希望政府下令擴大的戒嚴令能夠解除。但當時總攬軍政大權的全斗煥下令軍隊進入光州暴力鎮壓,流血衝突擴大,情勢十分危急。直到民主派領袖金大中被捕後,光州民主化運動才以平民165人死亡的悲劇收場。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ck2b5lacin0873crpxs4x8
1979年10月26日,獨裁統治南韓政府多年的朴正熙被殺,陷入權力真空的南韓政府被當時身兼總司令、戒嚴司令部聯合搜查本部的陸軍少將全斗煥發動的雙十二政變總攬軍政大權。此舉令全國上下的學生與勞工階級不滿,要求解除戒嚴讓國家恢復民主政治,進而走上街頭示威遊行抗議。
全斗煥以避免北韓趁機南侵和北韓騷亂份子煽動等理由,下令軍隊開始對光州進行封鎖並暴力鎮壓,光州的流血衝突消息甚至被政府封鎖,當時根本沒有電台報導,讓民眾的不滿情緒不斷擴大,最終在軍隊以裝甲車、坦克等優勢武力強行鎮壓,最後全城近千名市民被捕,反對派領袖金大中也被扣押入獄。
就在全斗煥鎮壓光州事件後欲蓋彌彰,無所不用其極地掩蓋真相;由受害者家屬所組織的真相調查團體,經過多年來的奔走,最終讓文在寅總統在2017年的光州事件37周年紀念儀式上代表政府向受害者道歉,才稍微撫平了受害者家屬的傷痛。
值得一提的是,被當作光州事件的始作俑者全斗煥,在1988年因家族成員貪腐醜聞被爆出後,引咎辭職總統,隨即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經過多年的司法調查,他在1996年被首爾地方法院以軍事叛亂和內亂罪、謀殺上司未遂罪、受賄罪等罪名判處死刑;隔年的韓國大返院則判處全斗煥無期徒刑,並追繳2205億韓元。但在同年,獲得了時任總統金泳三的特赦。
但事情卻尚未終結,全斗煥始終以自己有老人痴呆為由,拒絕出庭,甚至還在2016年的回憶錄中多次提及自己是接有北韓叛亂份子在群眾裡的情資,所以才派遣軍隊進行鎮壓。但聲稱自己有失憶症的他,卻被媒體多次拍到在高爾夫球場打小白球,引發爭議。直到今日,全斗煥仍以89歲的高齡建在。
目前有不少有關光州事件的電影,包括2013年上映以釜林事件為背景的《正義辯護人》、2007年上映以全斗煥下達武力鎮壓命令代號為題的《華麗的假期》等;2017年由張薰執導、宋康昊主演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則是近期討論光州事件最著名的電影作品。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以一位當時冒險載著德國記者-于爾根辛茲彼得深入光州報導的計程車司機為故事主軸,藉由小人物的視角紀錄了這場改變韓國歷史的重要事件。辛茲彼得確有其人,他當時也確實載一位計程車司機的幫助之下進入了光州,將當時被消息封鎖的光州真相帶給全世界。只不過這位計程車司機在當時並沒有留下太多的連絡資訊,最終失聯;辛茲彼得在2016年電影上映前一年過世,死前也沒有見到這位幫助他的好心司機。
值得欣慰的是,電影在上映後一位名叫金承必的男子在推特上表示,電影中的計程車司機正是自己的父親金士福,也秀出了當時金士福與辛茲彼得兩人的合照作為證明。但金士福本人在光州事件後寶受創傷症候群之苦,在光州事件後四年罹患肝癌過世。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光州事件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全斗煥 #張薰 #宋康昊 #韓國 #ataxidri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