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經典中的黨史 一幅畫瞭解中國共產黨:《萬山紅遍》】1924年底,爲了探索中國革命新的道路,毛澤東回到韶山開始嘗試組織農民運動。他探親訪友,召開各種座談會,瞭解農村的情況,並開辦了20多所農民夜校,教農民識字、珠算,對農民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他還親自發展了韶山的第一批中共黨員,創建了黨的基層組織,看到了農民身上蘊含的巨大力量。
1925年秋,32歲的毛澤東來到湖南長沙,重遊橘子洲頭,面對奔湧不息的湘江和對岸岳麓山上大片的楓葉,他觸景生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長沙》記錄了青年毛澤東的風華正茂與浩然壯志。上世紀60年代初,畫家李可染取毛澤東“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詞意,創作了國畫《萬山紅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一幅畫瞭解中國共產黨
觀看視頻請點擊:https://bit.ly/3eQNmAI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潛紙#水墨畫家#山水畫 此水墨作品是畫在較大尺寸的金潛畫仙板上,其紙性與先前所用差異不大。不可否認的此作畫面構成與〈岩之成理〉相近,只是在紙張大小和紙色有所差異,但這樣的表現方式亦是先前較少從事的創作模式。 「一稿數畫」的作法在張大千或李可染的作品上皆可見到,而寫意花鳥畫家也多用此法調整自我...
李可染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726)
文化搖籃時期
1955年2月,我開始了第一份工作,在香港上海書局,開始是在發行部做銷售統計和包紮書籍,兩個月後,調到位於灣仔的編輯部,做資料收集和校對。
編輯部那時人很少,總編輯趙克,編輯吳藹凡,和校對兼聯繫印刷業務的鄧耀星。我以後,又增添了兩個青年畫家:魏翀和歐陽乃霑,因為準備出版大量兒童讀物供應新馬市場,需要插圖。
我在中學時頗為自傲的廣泛閱讀和寫作能力,到了編輯部才發現自己無論知識、寫作還是閱讀層面,在這些編輯人面前,都淺薄到接近無知。趙克在香港文化圈人脈廣闊,他的學歷不知,但對中國的四書五經卻相當稔熟,人也寬容大體。吳藹凡的來歷卻真是不凡。他是畫家和小說家。抗戰前在林風眠當校長的杭州國立藝術院學繪畫。與他同在杭州藝專就讀、其後成為大畫家的有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人,都是拜林風眠從法國帶回來的後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藝術流派和開放思維的影響所致。1937年抗戰爆發,杭州藝專向西南轉移,林風眠離開美術教育主流,專事繪畫。吳藹凡大概在那時候奔赴延安紅色政權參加「革命」。何以後來會離開延安來香港,他諱莫如深,但據聞他不是中共「逃兵」,而是得到中共高層批准,與同在延安的妻子一起來港的。在香港也仍與中共有聯繫並獲照顧,太太被安排在中資銀行做閒職,他被安排在上海書局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就寫作。他出版過一本小說《伶仃洋恩仇記》,寫香港水上人的愛恨情仇,1956年李翰祥進邵氏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根據這小說改編的《海茫茫》。在我那時看來,趙克和吳藹凡都知識豐厚,尤其是吳,不僅素描基礎了得,美術和美學理論也說得頭頭是道。從他那裡我獲得了許多追尋知識的入門指引,可算啟蒙老師。1964年香港舉行過一次「林風眠畫展」,吳藹凡邀我去看,一邊解釋林風眠的畫風,使我認識現代藝術。我跟他一直有聯繫,在主編《七十年代》之初,他以「伍繁」的筆名在我們雜誌上連載過兩個長篇小說,分別是1974年刊出的《水綠山青》和1975年的《鹽》,他為小說畫插圖,兩連載後來都出了單行本。
吳藹凡晚年移居加拿大的卡加利,幾年前我在那裡同他女兒見過面,說她父親1997年去世,生前畫了很多加拿大的風景畫。我一直在想,他當年放棄美術專業投奔革命是有點可惜了,否則他得到林風眠的傳承,也許會在藝術上有更大成就。後來他轉為寫作,頗有點為了生計。他在延安期間的遭遇如何不得而知,但他為人是相當膽小,對政治權力有畏懼感和保持距離,有些事比如延安生活,延安的搶救運動,他應該知道很清楚,卻從沒有說過更不用說寫出來了。
他的老師林風眠在大陸歷盡滄桑於1977年獲批准出國,兩年後在香港定居。那時我與林老也略有來往。1989年六四後,從來畫風不涉政治的林老,給了我兩幅他那時創作的題為《噩夢》的畫,當然不是原作而是幻燈片。我在1989年《七十年代》八月號刊登。這兩幅畫極為震撼。尤其想到這是出自一輩子從事現代藝術、遠離政治的90歲老畫家之手。不過,後來所有林風眠畫冊都沒有收這兩幅畫,對他的論述也沒有人提到這兩幅畫。這兩幅可能是林風眠生平僅有的政治畫作,有點像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但就從來沒有展出過。
我進上海書局編輯部,正趕上書局為了供應新馬的需求而在香港擴大出版的時機。通過趙克的組稿,我也在編輯部接觸了許多香港作家,包括葉靈鳳、柳木下、何達、陳凡等人。後來因為投稿《文匯報·文藝版》而認識羅孚,並由他帶進左派文壇,就認識更多富才學之士了。
1955年前後,正是中國大陸出版業最旺盛的時候。儘管土改、三反五反、反胡適反胡風、肅反等政治運動已陸續展開,但書籍出版卻似乎不受影響。而且因為內戰停顿了好幾年,許多作家的作品和種種譯著都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湧現。此外,各種文學、歷史、哲學的刊物,所介紹的思潮和論及的問題也都新鮮和及時,文章富文采與可讀性,不似大陸後來的文章大都被政治掛帥搞到套話連篇。我因為負責收集資料,訂閱了許多大陸刊物,也不斷為資料室買大陸書籍,每天閱讀的刊物和自己想看的書,多到可說是目不暇給。
白天是為了工作而不停收集資料與閱讀,晚上就按自己的興趣繼續閱讀,然後就會給麗儀寫信,講我的閱讀心得和思想的發現與啟蒙。那幾年,是我文化知識和寫作的搖籃時期。(41)
圖1,吳藹凡在《七十年代》的連載小說《鹽》及其插圖;
圖2,林風眠在1989年畫的《噩夢》。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李可染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術經典中的黨史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走近國畫《萬山紅遍》】1924年底,爲了探索中國革命新的道路,毛澤東回到韶山開始嘗試組織農民運動。他探親訪友,召開各種座談會,瞭解農村的情況,並開辦了20多所農民夜校,教農民識字、珠算,對農民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他還親自發展了韶山的第一批中共黨員,創建了黨的基層組織,看到了農民身上蘊含的巨大力量。
1925年秋,32歲的毛澤東來到湖南長沙,重遊橘子洲頭,面對奔湧不息的湘江和對岸岳麓山上大片的楓葉,他觸景生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長沙》記錄了青年毛澤東的風華正茂與浩然壯志。上世紀60年代初,畫家李可染取毛澤東“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詞意,創作了國畫《萬山紅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李可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金潛紙#水墨畫家#山水畫
此水墨作品是畫在較大尺寸的金潛畫仙板上,其紙性與先前所用差異不大。不可否認的此作畫面構成與〈岩之成理〉相近,只是在紙張大小和紙色有所差異,但這樣的表現方式亦是先前較少從事的創作模式。
「一稿數畫」的作法在張大千或李可染的作品上皆可見到,而寫意花鳥畫家也多用此法調整自我作品特色,在前作創作經驗下,重新分析與調整,好讓自我風格更加確立。
諸事總難十全十美,同樣的,造境雖能讓作品更具自我面貌,但容易缺乏新意或是淪為搬移式的造景,但是寫生也易讓人誤以為是對景作畫,寫景性過強,有如風景照般,如何在此兩者找到平衡點,正是考驗畫家的智慧與能力。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李可染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文化籽:詠物誌】
萬般帶不走,但咏物可言志。數天下不知幾多藝術品,創作想法、流傳經歷以至前世今生,可遠觀更可窺聽。最近看到李可染一幅六呎巨幅山水佳構《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真身,同時又讓我索到它背後一則無端發達的過癮事。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李可染 在 畫聖.李可染—染山染水染天地| Facebook - 晶美術館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