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畫並不是描繪對象,而是呈現我的心情!」
在看 #巫日文 的作品時,總能感受到平凡的題材與華麗的技巧之間的衝突,即便巫日文透過繪畫建構了主題,不可否認的是同樣藉著繪畫也立即遠離了主題,甚至破壞與否認了主題。
#展訊便利貼
複調‧眾聲—乍現的圖景:巫日文個展
展期|2019.04.06-05.05
地點| 大觀藝術空間 DaGuan Galler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潘家欣 內容簡介: 一部「非典型」+「被遺忘」的臺灣美術史 看臺灣美術運動,如何從臨摹水墨畫、走向獨創風格;潮到出水、出國比賽! 原「方格子」(VOCUS)同名專欄‧...
李石樵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潘家欣
內容簡介:
一部「非典型」+「被遺忘」的臺灣美術史
看臺灣美術運動,如何從臨摹水墨畫、走向獨創風格;潮到出水、出國比賽!
原「方格子」(VOCUS)同名專欄‧增訂完整版。
臺灣美術的文藝復興,多元文化衝擊下的島嶼天光!
★坊間最完整1895~1945全紀錄;
★史上唯一首度130幅原作獨家授權;
★24+2位先驅藝術家用作品說人生故事。
你可明白,這些既熟悉又陌生名字的背後故事?
石川欽一郎──作育英才;臺灣西洋美術的教父。
李石樵──前衛寫實;和村上春樹同樣是長跑迷。
陳澄波──愛妻愛女;具有當時少見的性平意識。
廖德政──溫柔文青;目賭廣島原爆的藝術天才。
李梅樹──吾愛吾鄕;既畫圖又建廟的跨界NO.1。
陳庭詩──抽象現代;《悲情城市》男主角的原型。
該如何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理解──
被大時代遺落的藝壇菁英,他們的重要性與歷史定位?
前輩美術家們的青春,與我們一般無二。但是執著獻給藝術的美好年華,就這麼湮沒在戰亂與典範轉移的時代中……。
時間拉回臺灣殖民時期。日本欲藉著國民教育體系、舉辦畫展等懷柔手段收攏民心,因此由臺灣美術教育的靈魂人物──石川欽一郎,開啟了臺灣美術史的序幕。由黃土水作為赴日習畫第一人,並陸續由廖繼春、顏水龍、陳植棋、李石樵、陳澄波、李梅樹、郭柏川、陳德旺、洪瑞麟、廖德政等人前往「內地」學習繪畫,充分奠定了臺灣美術運動的堅實基礎。
讀一場世人遺忘的歷史記憶
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
為重拾這段空白的藝術史,本書仔細爬梳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後這些美術家的生平;深入剖析其創作風格與歷史定位,還原當時藝壇的真實樣貌。同時與台菜的色香味相集結,勾勒出令人臆想近百年前的人生餘味,向本土先驅創作者曾經燦爛、始終美好的滄浪人生致敬!
透過觀看日治時期藝術家的人生,能讓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瞭解──
我們究竟錯過了多少美學的、歷史的、文化的,甚至飲食的臺灣?
如果陳澄波還活著,我想問他赴日留學最想念的食物是什麼?
如果李梅樹還活著,我想問他最能代表故鄉的美食,可是金三峽牛角麵包?
如果郭雪湖還活著,我想問他自習學畫時,往返圖書館路上都吃些什麼?
如果倪蔣懷還活著,我想問他退居幕後,心中又是何種滋味?
作者簡介:潘家欣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現任美術教師。《職校美術》(育達文化,乙版)作者,曾出版《負子獸》《失語獸》《妖獸》等詩集;2018年主編詩選《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2007年獲府城美展水墨類入選、南瀛藝術獎東方媒材佳作;2009年府城文學獎新詩首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擅長以剪紙、文字、繪畫媒材進行跨領域的多元創作。現居臺南,過著教學、藝術創作與寫作多軌並行的斜槓人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FZ5_lsHE1M/hqdefault.jpg)
李石樵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靈光乍現個展 #王翁舟 Andrew Wang專訪
對於藝術家而言,整個創作過程常是一種涉及身、心、靈磨合熔融的 漫長內在探索旅程,任憑冰山一角的意識無法碰觸的印象之遼闊海洋 深處凝聚激發的原始能量充盈自身、隨波逐流,從而呈現心底複雜無 定式的壯麗風景。徜徉心靈之海的王翁舟,每次創作都彷彿一次深度 冥想,前往未知境界追求並探索不再受限、不再掩藏、不再隱瞞的無 常自我,藉由畫筆盡情揮灑身為作創者格外突出的敏銳感知與豐沛情 思,時而寧靜,時而激烈,時而具體凝鍊,時而抽象多變,時而柔軟 溫和,時而駭浪驚濤。而在塗佈濃烈壓克力顏料的畫布上,藉畫家的 手扭折出各種形狀的細長 LED 燈正閃耀著不同色彩,在燈光底下成 為畫作中畫龍點睛的注目焦點;一旦關上了燈,在黑暗之中便成為整 個空間裡奪人眼球的唯一光源,在全然寂靜的漆黑間亮著流線型的鮮 豔光芒,恍若呼吸著地扭動著的生機盎然的生命之火,乍現靈光。( 文/柯佩儀文)
王翁舟自述:
對我而言,創作藝術是身心冥想的另一個形式,在創作時,一個發自內心的能量 會貫穿整個心靈,表面看似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我讓我的身心隨此波濤逐流 ,引領到一個連自身都無法想像的世界裡,不論是以具象或抽象的方式,透過我 的雙手呈現出當下的意境。 心隨意遊,畫隨心生,一種沒有固定形式、沒有一成不變的畫風,是我對世事無 常的詮釋。 三位藝術家對我的藝術創作有最深遠的影響:李石樵老師教導我隨處是藝術的理念,夏勳老師給了我繪畫的技巧,而畢卡索發自內心毫不掩飾的風格啟發我的動力。
經歷:
2014 The Square Foot Project — Art Square Gallery, Toronto(多倫多,加拿大)
Start Small Dream Big—Art Gallery and Auction, Perennial Design, Toronto
(多倫多,加拿大)
• 2013 Holiday Show—Group show at Elaine Fleck Gallery, Toronto(多倫多,加拿大)
The Artist Project—Group Show at Better Living Centre, Exhibition Place,
Toronto(多倫多,加拿大)
• 2012 Art-o-mat® 15th Anniversary Swap —Group Show at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Washington DC, USA(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華盛頓特區,美國)
Group Show at Gallery Hittite—Group Show at Gallery Hittite, Yorkville,
Toronto(多倫多,加拿大)
策展單位粉絲頁: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日期:11/05-11/27
開放時間:每日15:00-21:00(周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麗水街13巷7號(近東門站,永康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cD0C5hPMd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