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和我們共同的未來
這幾天雨下不停,令人想起12年前的八八風災,提醒我們要敬畏自然。
台灣和東南亞的鄰居們,同樣受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吹拂,近年的雙邊往來愈來愈密切,台灣人卻很少關心鄰居的大事。
今年的8月8日,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立54週年,也是緬甸8888民主運動33週年。
幾十年來,緬甸民眾未曾停止追求民主的腳步,2015年結束軍方長達54年的統治,和平開放帶來快速的經濟成長,大幅改善民眾生活,台商也加大投資。
但今年2月1日軍方拒絕承認去年底的選舉結果,政變半年以來,超過8千多人被抓,上千人死於衝突,也導致整個社會完全停擺,民不聊生。
相較於西方國家強硬的制裁封鎖,東協主張和緬甸軍政府對話,這曾是6年前緬甸走向民主的重要推力之一。但四月底的高峰會,做成「立即終止暴力」等5點共識,這三個月緬甸各地的武裝衝突卻有增無減。尤其是醫療體系崩潰,造成Dalta變種病毒肆虐,促使紅十字會等國際組織,希望進行人道援助,避免疫情擴散。
台灣民主化過程,曾受到國際許多協助,我們也應該關心周邊鄰國的民主發展和民生經濟。尤其疫情和極端氣候,都再三提醒,我們擁有共同的未來!
#TaiwanAllianceforMyanmar
#SaveMyanmarMarch
#8888Annivesary
#MyanmarsGenerationZ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到今天屆滿6個月,由於東南亞國協即將在明天召開外交部長會議,對於調停緬甸軍方與反對派對話的任務,做出最後的決定。緬甸軍政府指出,將會在2023年的8月之前,舉辦公平公正的多黨選舉,不過有外電報導認為,這是軍政府爭取國際認同的一種手段而已。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東南亞國協+6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南亞爆發新一波Delta變種病毒疫情,導致製造業活動陷入癱瘓,並擾亂橡膠手套、半導體與運動休旅車等商品的全球供應,危及該區產值達3兆美元的經濟復甦速度。」
東南亞國協+6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到今天屆滿6個月,由於東南亞國協即將在明天召開外交部長會議,對於調停緬甸軍方與反對派對話的任務,做出最後的決定。
東南亞國協+6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到今天屆滿6個月,由於東南亞國協即將在明天召開外交部長會議,對於調停緬甸軍方與反對派對話的任務,做出最後的決定。緬甸軍政府指出,將會在2023年的8月之前,舉辦公平公正的多黨選舉,不過有外電報導認為,這是軍政府爭取國際認同的一種手段而已。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98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東南亞國協+6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捷克參議院議長9月初帶團來台灣6天參訪引起不少國際關注,也等於是告訴中國,你有你的「一中原則」,我有我自己的「一中政策」彈性。被中國外長王毅威脅的議長也得到像是斯洛伐克、德國、法國還有歐盟的支持。看起來除了美國之外,歐洲也逐漸對於中國這種戰狼外交失去耐性,歐盟理事會主席國,德國,更著手調整對中國的政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中美逐漸走向兩極化的情況下,歐洲會怎麼做?
我們可以先觀察一下捷克訪台的後續效應。首先在中國外長王毅歐洲行引起批評之後,中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後腳跟著就到了跟中國友好的希臘跟西班牙,要趕在習近平參加歐中峰會之前打好關係。相較於王毅,他比較低調,而且都在強調一帶一路的合作,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只說「個別大國唯我獨尊,強權霸凌,毒化國際關係」。
中國在跟美國關係持續惡化下,是很希望可以拉攏歐洲的。但是王毅這次歐洲行之後,彭博的分析最好笑,用了一個新聞標題叫做,「歐洲剛剛從中國宣布獨立」,說歐洲在日益兩極化的世界裡,選擇團結對抗北京。所以王毅在記者會上威脅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才迅速回應說,「歐洲人會密切合作,而且要求中國尊重,說這樣威脅在歐洲是不合適的。他還說歐盟不會成為中美競爭中的「玩物」。要知道外交界是行禮如儀,馬斯直接打臉王毅其實象徵歐洲面對中國有新的基調和方向。
不過這是真的嗎?這些年來,很多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在中國侵犯人權、利用歐洲的開放市場和欺負鄰國時,出於商業上的原因,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想這次不是說說而已。就在王毅離開不久之後,德國政府在9月2日首次推出「印太戰略」,有沒有覺得這個詞很熟悉,印太戰略我們比較常聽到是美國的說法,過去德國會談亞洲政策或是對中國的戰略,但是用印度太平洋的概念去參與或是打造未來國際秩序的決心,真的是滿罕見的。
想當然這就是衝著中國來的,不管是宣稱有南海九段線主權跟中印邊界和巴基斯坦的分進合擊,還有對於民主台灣的侵略,甚至對於歐美國家在新疆、西藏、香港問題上的威脅,德國的「印太戰略」是強調跟亞洲國家,像是日本、印度以及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協一起合作。而且不只是本國,也要在歐盟層面推動架構21世紀國際秩序。裡面關心的議題當然就包括加強多邊主義,增進和平、安全和穩定,公平的自由貿易,和對抗氣候變遷,促進人權和法治。
在這個印太戰略裡,德國強調的是要逐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在這4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是到了2018年,德國國內逐漸對於經濟依賴中國有所警覺。德國工業聯合會還站出來警告不要過多依賴中國市場。2019年開始,針對新疆還有香港議題,德國政府和德國大公司受到來自公眾更大的壓力和批評,要求他們不要為保護商業利益而忘記人權價值。
德國總理梅克爾就一直強調對話,因為她擔心如果政策太強硬會導致中國對德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以及德國對中國出口採取報復性措施。德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還有醫療物資對中國的依賴性等等也突顯了德國的弱點。這些都是她知道,但要小心處理的。
中國《環球時報》在德國推出印太戰略的隔天就登了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忻華的評論文章強調,德國跟美國之間的分歧不斷擴大。德國強調的多邊主義跟川普政府推動單邊主義、民族主義和國家重商主義不同。還說川普點燃的美歐貿易戰,也不理會歐洲和德國的安全要求,說這個新的印太戰略實際影響力不大。其實他說的還是有一點有道理啦,川普繼續執政,我想美歐是很難有什麼新的局面,但中國別忘了拜登現在的民調也不低,他的路線跟德國就是一致的。
我想接續觀察的重點就是習近平在9月14日要在線上跟歐盟領導人舉行的峰會,習近平的首要目標是防止歐盟和美國拉幫結派對付中國,而且透過相互投資關係牽制歐盟。但是歐盟在德國主導新的印太戰略下,只會對於中國投資限制越來越多,並且把人權議題納入討論。不過實際狀況有待觀察。
以現在的美國來說,歐盟要施力還是有困難,比起美國現在逐漸讓本國經濟與中國經濟脫鉤,歐盟聽起來只是想更多元化,而且還要在兩個不可靠的超級大國所主導的世界中保留一點自主權。不管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這個目標都不會變。無論是哪種方式,中國的外交官們最好在未來的訪問中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太囂張。你覺得歐洲能夠成功減少對中國依賴嗎?歡迎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東南亞國協+6 在 東協外長會議登場各國聚焦裴洛西訪台@globalnewstw 的推薦與評價
【寰宇新聞Live直播】 https://lihi1.com/3EQc8 【寰宇即時新聞】搶先看 https://lihi.tv/cq2DW【寰宇全視界】每周三 六 21:00搶先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