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日本「朝貢」關係真相(一)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明朝與日本的貿易關係,由於倭寇的騷擾,顯得異常複雜。明初幾位皇帝曾寄希望於通過外交途徑來抑制倭寇的侵擾,故對日本實行過羈縻政策,頒賜給勘合,准許他們入明朝貢。但是,因雙方對「朝貢」的理解不一樣,明朝方面企圖以此作為「羈縻」手段,以消除「釁隙」;而日本卻將其看作是營利之機,甚至把某些資金的籌集都寄託在朝貢之上。因此,日本各大名、寺社往往因爭取入明朝貢而激烈地競爭著,終於在寧波釀成了拼殺事件——「爭貢之役」。此後,明朝則改變對日貿易的政策,罷市舶,中斷與日本的貿易關係,結果在東南沿海一帶全面遭到倭寇騷擾,也就是所謂的「嘉靖倭患」。當倭患基本被平定後,明朝雖然在漳州月港宣佈開海貿易,但對日本仍實行嚴禁政策,且終明之世,兩國未再恢復過正常的貿易關係。
一
明太祖立國之初,鑒於倭寇入寇山東海濱郡縣,掠民男女而去,於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楊載出使日本,賜日本國王璽書,要求各安其土。其書寫道:「……間者山東來奏,倭兵數寇海邊,生離人妻子,損傷物命。故修書特報正統之事,兼諭倭兵越海之由。詔書到日,如臣,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但是,當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戰爭時期,南朝的懷良親王不僅不接受明朝的和解倡議.反而殺了使者中的5人,把楊載、吳文華2人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而當時明太祖對日本的國情並不是很瞭解,錯把征西將軍懷良當成是日本國王。在倭寇騷擾越來越嚴重,從山東轉掠至溫州、台州、明州,甚至福建沿海郡縣時,於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再遣萊州府同知趙秩出使日本,持詔諭懷良親王。懷良開始時誤認為明朝使者是蒙古所派,後經趙秩一再解釋,則同意派僧人祖來隨之入明朝貢,且送還明州、台州被虜男女70餘口。明太祖對此大加讚賞,詔賜祖來等人文綺、帛及僧衣等物。待辭行時,又派僧人祖闡、克勤等8人護送還國,並賜懷良《大統曆》及文綺、紗羅等。從此開始了中日兩國之間的外交往來。
明太祖為了瞭解日本的真實國情,據說曾在奉天殿召見當時正掛餳於金陵天界寺的日本僧人椿庭海壽,詢問其日本國情。從中瞭解到與之打交道的懷良親王並非日本國王,而博多、太宰府亦非日本之京城。當祖來人貢至金陵時,太祖亦詢及日本情況,並知在京都另有朝廷和天皇。因此,到祖來返國時,則派嘉興府天甯禪寺住持仲猷祖闡和金陵瓦官寺住持無逸克勤為使,以與京都之天皇往來。同時,太祖也因誤與懷良打交道,而對自己原先計畫通過外交途徑敦促日本抑制倭寇侵擾的做法感到懷疑,他說道:「幼君在位,臣擅國權,傲慢無禮,致使骨肉併吞,島民為盜,內損良善,外掠無辜,此招禍之由,天災難免。」從此對一切非日本朝廷派來的貢使一概拒絕接受,其中如洪武七年(1374年),日本肥後菊池武政派來的僧人宣聞溪等、日本大隅守護島津氏久派來的僧人道幸等;洪武十四年(1381年),懷良親王派來的僧人如瑤等;洪武十九年(1386年),懷良親王派來的僧人宗嗣亮等,均下命卻其貢。不過,明太祖對這些海外國家還是堅持其羈縻政策,洪武四年(1371年),他在奉天門告諭各省、府、台大臣說:「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他把朝鮮、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勃泥等15國列為「不征諸夷」,並載諸《祖訓》,以防「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明太祖對誤將懷良親王當成日本國王,遣使往答而使者遭其拘留二載始遣返一事,一直不能忘懷。他敕令中書省曰:「今日本蔑棄禮法,慢我使臣,亂自內作,其能久乎。」要求中書省移書將其意告諭懷良親王,「使其改過自新,轉禍為福。」至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以「通謀胡惟庸」為藉口,斷絕與懷良親王的朝貢關係。此事據說起於「明州備倭指揮林賢,以罪流日本。惟庸將為亂,遣人取賢回,就借精兵四百,與僧如瑤來獻巨燭,中藏火藥、兵器,意在圖亂。事覺,磔賢於市,而絕其貢。」有關此事的真偽,在史學界頗有爭議。日本學者木宮泰彥認為:「從當時懷良親王對明朝所抱的強硬態度和日本人民從弘安以來培養起來的冒險精神來推測,是很有可能的。」另一位日本學者秋山謙藏亦持同樣看法:「這事在《明太祖實錄》中雖未見記載,然當時正值明建國創業之際,而日本國內亦正紛亂,因此發生這種事,雖程度有別,但並非不可能。」但有的中國學者卻認為:「胡惟庸的罪名,名目繁多。朱元璋在他身上除了羅織謀逆、僭越等罪之外,再來一條林賢通倭和如瑤詐貢之類的故事,是有其政治需要的。因為這樣加重罪名之後,使胡案株連更廣,可以此為據打擊更多他所要打擊的對象。」無論這些看法如何,明太祖畢竟是以此為藉口,終止了與日本的朝貢貿易關係。同時,改變了原先寄希望於日本方面抑制倭寇侵擾的消極做法,轉而實行加強海防,積極防禦倭寇的政策。他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令信國公湯和巡視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築登、萊至浙沿海59城,以防禦倭寇騷擾。洪武二十年(1387年)三月,又命令江夏侯周德興往福建,以福、興、漳、泉四府民戶三丁取一,為沿海衛所戍兵,其原置軍衛非要害之所即移置之。周德興至福建後,則按籍抽兵。相視要害可為城守之處,具圖以進。另選丁壯15000餘人,築城16,增置巡檢司45,分隸諸衛,以防禦倭寇。
二
明成祖繼位後,遵循明太祖的遺緒,對海外諸國仍實行羈縻政策,鼓勵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朝貢。明成祖告諭禮部大臣說:「太祖高皇帝時,諸番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誤幹憲條,皆寬宥之,以懷遠人。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諸國有輸誠來貢者聽。爾其諭之,使明知朕意。」此時在日本,室町將軍義滿已成功解決了南北朝合併問題,辭去征夷大將軍職務,升任太政大臣;而後再辭去太政大臣,退出公職,基本完成了九州地區的征霸事業,實際上已成為最高的政治權力人物。他正急於尋求建立與明朝的朝貢貿易關係,以解決國內財源枯竭的問題。據說在建文三年(1401年),義滿就在博多一位名叫肥富的商人的勸說下,派遣該商人和自己的親信僧人祖阿為使者,攜帶國書和貢品,入明進行過朝貢。永樂元年(1403年),義滿又遣天龍寺僧人堅中圭密為使入明朝貢。與此同時,明成祖亦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僧錄司右闡教道成出使日本。於是趙居任等人就偕同堅中圭密一起到日本,賜予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從此兩國重新恢復了朝貢貿易關係。
(四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介紹 訪問作者:唐墨 內容簡介: 《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瘋女十八年》……這些歷經大小銀幕改編,民間老少耳熟能詳的「台灣奇案」,終以「歷史本格推理」的樣貌面世!國藝會補助、國內各大文學獎/台灣推理作家協...
東富禪寺住持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建文帝逃亡路線終點是泉州?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如果說建文帝逃亡線路圖終點所指即是泉州的話,那麼,曾當過開元寺住持的正映潔庵禪師應當就是他們所要尋找的對象;
●潔庵禪師——一個曾被大明開國帝王朱元璋所倚重,而後來又「被模糊」了的佛教界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小組認為他曾受朱元璋託孤保護建文帝;
●神秘的潔庵禪師,在「保皇」期間,終究暴露了行跡,最終的下落成謎;
●建文帝藏身雪峰寺的確定,為研究小組考證建文帝由福州入閩東掃清了論證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資料分析中,研究小組最終斷定,建文帝一行直奔泉州要找的人一定就是曾在那裏當過住持的潔庵禪師。
而之後緊接著發生的一系列朱棣派出人馬四處追查建文帝的事件,被認為是建文帝逃亡小組放出的煙霧彈而已。於是,正當朱棣命令鄭和、李挺等人組織強大陣容南下西洋搜尋之時,建文帝一行繞了一個彎,北上來到了地處僻地的福州雪峰寺,並藏身其間。直至有一回鄭和下西洋歸來,送瓦塔上山並遇見了這個前朝君主。
那麼,在泉州開元寺尋找不著的潔庵禪師上哪兒去了呢?建文帝一行又為什麼選擇北上雪峰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研究小組一行又是否從史料中找到了有關的線索呢?
潔庵「保皇」暴露成第二個溥洽?
有著這樣一種可能存在的託孤之舉,潔庵禪師儼然已是「保皇」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對於潔庵禪師之後的身世,研究小組再一次從眾多的史料中,印證了這位高僧曾因保護建文帝而產生的「奇妙」的人生軌跡。之所以稱之為「奇妙」,是因為自永樂15年後,潔庵禪師的行踪與身份便在史籍中開始「模糊」起來。
首先是潔庵禪師曾經住持過的雪峰山寺的《雪峰山志》。這裡到底隱諱了什麼?
鄭和後人鄭自海先生在雪峰崇聖禪寺考察訪問中,從《中國福州雪峰崇聖禪寺》的第74頁中有了新發現。該書根據《雪峰山寺》記載登錄了當山(即寺廟負責人)世系表,鄭自海在研究當山世系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永樂至正統年間當山變動極勤,從第六十七代潔庵禪師至第七十五代慶預禪師簡介都很簡要,只載出生地和姓氏,事蹟空缺。而第七十代象祖禪師、第七十二代祖淵禪師則乾脆沒有一字記載。鄭自海認為,這與當時雪峰崇聖禪寺發展為閩中寺院之冠的輝煌歷程極不相稱。而沒有記載更說明雪峰寺此時可能發生了重大事件。最恰當的解釋就是雪峰崇聖禪寺隱藏了建文帝,潔庵禪師放走了建文帝,最終走漏了風聲,遭到朝廷的封殺。
鄭自海這一結論還有更多的文獻支撐。首先泉州文史專家為了尋找建文帝出亡泉州開元寺線索,翻遍了地方文獻,卻怎麼也找不到潔庵禪師接班人念海和尚的任何信息。而閩東研究小組負責人王道亨在泉州市圖書館古籍部查找到一本明代木刻本的《今獻匯言》雜文集,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在一篇《蒙泉雜言》中,文中作者的姓名被濃墨塗去,而這篇文章被認為與建文帝詩文風格極為相似。鄭自海判斷,這極有可能是永樂宣德朝廷文化清理、封殺建文帝及舊臣的真實存在。
更奇怪的一幕出現在永樂十六年。據《雪峰山志》中記載的,永樂十五年冬鄭和到雪峰寺,永樂十六年潔庵禪師受方處高人指點迷津,毅然辭去雪峰寺住持一職,並隨即離開雪峰寺。《雪峰山志》與胡瀅所撰碑文都說他退隱鐘山靈谷寺。
不過,《靈谷禪林志》中關於潔庵的記載顯然與《雪峰山寺》有較大出入。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隱去潔庵在開元寺、雪峰寺最輝煌的十幾年歷史。最好的解釋是潔庵隱藏建文帝一事,被人告發,「後遊北京」是到北京接受審查,知恩圖報的潔庵拒不承認隱藏建文帝之事,迫於潔庵在佛教中的威望,朱棣只好將潔庵軟禁於靈谷寺,成為第二個溥洽(囚禁北京十多年,後經姚廣孝懇請,朱棣恩准釋放了溥洽,回到南京大報恩寺養老至終)。
鄭和見到建文帝最後知而不報?
可以說,在所有記述建文帝遜國出亡的史料中,最為生動詳實的莫過於在《罪惟錄》志卷三十二中的《建文逸記》裡,記載著鄭和在雪峰寺上見到建文帝的那一段描述了:「建文帝攜一子至浦江鄭氏家,後又納一妄,生四子⋯⋯走住福州雷(應為雪)峰寺。三保下洋過之,泣拜於地,為之摩足,帝微囑三保舉事,泣對不能,別去。」
據閩東研究小組的推算,鄭和在見到的建文帝隱身雪峰寺的時間大約在其第三次下西洋之後、第四次之前的某個時間段。《雪峰山志》證實了明末清初大史學家查繼佐所著的《罪惟錄》中所提到的鄭和到過雪峰寺一事。時間系「永樂中」,也即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歸來時視察雪峰寺。就是在這次,鄭和還送給雪峰寺2座來自西洋的「瓦塔」(陶製佛塔)。
不過,此前我們說,鄭和率領大批人馬下西洋就是為了「踪跡建文」,那為何又在歷盡千辛萬苦、踏破鐵鞋,終於在雪峰寺見到了「真身」後,卻又密而不報呢?
現在,從諸多史料上可證,鄭和與建文帝相遇於「雪峰寺」,並且拒絕了建文帝「舉事」的要求,既不違背「建文正統」的觀念,更重要的是沒有背叛明成祖,忠於皇權,體現了封建社會忠君與愛國的一致性,同時也避免了一場大分裂,大屠殺。
關於這一記載,也並非孤證。據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寧縣志 • 陵墓》卷五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跡,回朝皆奏不聞,史稱其有隱忠云。由此可見,鄭和確實是「踪跡建文」,並且終於在福州雪峰寺找到了建文帝。
不過,建文帝最後還是離開了雪峰寺。
投奔潔庵禪師明太祖臨終之託?
建文帝一行順著秘篋指引,千里奔襲,一直逃到泉州。但最終發現,這個逃亡的終點站並不能給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因為,他們要找的人已經離開了開元寺──這個人便是之前在此當過住持的潔庵禪師。
為什麼建文帝一行非得要尋到泉州找潔庵禪師呢?對於這個問題,鄭和後人鄭自海先生在研究之後有這樣一段論述:明洪武末年,泉州開元寺空缺了一位住持,在眾僧遴選無望的情況下,朱元璋親自安排當時還在南京天界寺的潔庵禪師出任開元寺住持。奇怪的是,在潔庵禪師臨行前,朱元璋單獨召見他,並很富深意地對他說:「現在要當好住持很難,要是太善良了就要被人欺負,要是奸惡的話,就要受人攻擊,只有潔身自好才能長久啊!」
鄭和後人認為,現在看來朱元璋當時對正映和尚的告誡含意深刻,他流露出擔心皇孫太善良會被人欺負之意。
而閩東研究小組通過多方考證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在臨終之年召見潔庵禪師並把他派到泉州開元寺任職,應該是很有深意的。朱元璋所遺秘篋中的路線圖終點是泉州,這本身就印證了這一觀點。
因此,研究小組負責人王道亨認為,朱元璋定然是對潔庵禪師有行過託孤之舉,即要潔庵禪師對少帝朱允炆大力支持。否則建文帝君臣一行不會馬不停蹄地徑直往泉州開元寺與福州雪峰寺跑的。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潔庵躊躇滿志的時刻,永樂元年,他突然被調離開元寺,前往福州雪峰寺任職。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朝京回榕旋被眾山長老推舉為雪峰寺住持。自然,一路上隱姓埋名的建文帝一行最後撲了個空。
正映潔庵禪師自小寧德出家與皇室關係密切
被朱家如此倚重、甚至是有託孤之意味的潔庵禪師何許人也?
據史料記載,潔庵是江西撫州金溪縣洪氏子,幼不茹葷。據《靈谷禪林志》卷 8《高僧》記載:正映,字澄淵,號潔庵,一號月泉,自稱雪老。潔庵禪師從小便到寧德三峰寺(南峰寺)、安仁寺出家,當小沙彌。曾於明洪武十九年到南京鐘山靈谷寺拜住持慧明謙禪師(福鼎人)為師。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赴考試經得度」住靈谷寺,才口道謙,領維那。後遊北京。在明洪武晚年之際,潔庵禪師受命前往泉州開元寺當住持。後離開泉州前往雪峰寺當住持,正是該寺第六十七代傳人。
在泉州幹得好好的潔庵禪師為何又會跑到雪峰寺的呢?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開元寺「成績斐然」的潔庵禪師是在眾山長老的集體推舉之下,才入主雪峰寺的。在這裡,潔庵禪師在一幫太監捨財之下,重創佛殿法堂、山門、兩廊,開萬工池,修金鰲橋,使得原本破敗的雪峰寺煥然一新。洪熙元年,退隱鐘山靈谷寺。在雪峰山共住持一十五載。宣德元年,擢僧錄司左講經。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冬,示寂靈谷。
對於這樣一個在佛教界頗有名望的高僧,他究竟與皇家有著怎樣的淵源呢?研究小組通過考證後認為,從有關資料中可以看出,明成祖朱元璋與潔庵禪師相識不淺。在朱元璋在位期間,這位曾當過和尚的皇帝,就欽命過慧明謙禪師、潔庵禪師到靈谷寺與開元寺當住持。而慧明謙禪師、潔庵禪師又是師徒關係,二人交情自是非同一般。憑著這種關係,研究小組認為,朱元璋臨終前將朱允炆託付給潔庵禪師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如此,注定了潔庵禪師是沒有理由拒絕朱允炆的。
建文帝:減賦崇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建文帝令減輕江浙地區的田賦。明初以來,江浙地區的田賦明顯重於其他地方,這是因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區的縉紳當年依附張士誠而採取的懲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規定江浙人不許擔任戶部的職位,目的在於防止江浙人偏袒家鄉。而建文帝則認為江浙重賦只是用懲一時,不應該形成定制,既然田賦減輕了,浙東人自然也可以擔任戶部的官職。他還針對寺廟侵佔民田的情況,下令僧道每人佔田不得超過5畝,多餘的要退官分給農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長,接受的是儒家學說的熏陶,缺少對現實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讀書人,因此改革中難免有理想主義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議,甚至要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他還使用一些《周禮》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職。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東富禪寺住持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介紹
訪問作者:唐墨
內容簡介:
《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瘋女十八年》……這些歷經大小銀幕改編,民間老少耳熟能詳的「台灣奇案」,終以「歷史本格推理」的樣貌面世!國藝會補助、國內各大文學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決選入圍‧新生代多棲全才作家唐墨,華文推理史首見的劃時代傑作──傳奇上映!
台灣早年傳說,有所謂的四大或十大奇案。這些聳動奇案,並非虛構的鄉野怪談,而是真實的社會案件,曾經發生在台灣這座島上的故事,經由傳承而有了豐富的變貌。在這座我們的故鄉上,的確發生過人體被肢解分屍、剁成肉醬,填入桶中沉到大海裡的驚悚案件。也真的曾有女子挨家沿戶,半夜敲門,只為了買一顆肉粽。奇案眾說紛紜,在民智未開階段,卻不出鬼神作怪之論。
時間就在1934年……
府城.松本寺的清藏住持,和拉著雜貨車賣什細的秀仁,就在那個妖氛湧起的年代,各自憑靠著職場經驗和人情世故,聯手挖掘出不容半點虛假玄怪的重大犯罪事實,揭開社會陰暗角落中的人心妖魔之謎!
〈洗手巾之歌〉:本來是大喜的府城運河開鑿周年紀念日,河面上意外浮出了一對殉情男女。而他們卻是四天前才剛認識的嫖客與藝旦的關係,是殉情,還是他殺?都得要清藏律師說了才算數。▲改編自日治時期運河奇案▲
〈二林金錶案〉:高千穗丸被美軍擊沉,本來該上船的石阿房卻沒出現在存亡名單上,妻子為了追尋丈夫的下落,來到田園遍佈的二林鄉下,路上的村民卻紛紛用異樣眼光看著她。是誰,是誰敲響了門呢?▲改編自日治時期二林奇案▲
〈蕃婆假燒金〉:山地嫁來的頭目女兒怎麼可能會去拜呂洞賓?摜籃假燒金,這句台語俗諺背後,藏著一個下嫁女子的辛酸血淚故事。▲改編自清末呂祖廟燒金▲
〈和尚藏髮簪〉:道會禪師吊死在鐘樓,禪房搜出女人的髮簪,寺譽絕體絕命之際,從府城請動了清藏律師北上來破案。舞台來到東和禪寺與大稻埕,曾一度驚動天地鬼神的兇殺案,原來是件沒有兇手的懸案?▲改編自清末周成過台灣▲
作者簡介:唐墨
本名林恕全,正在世新大學教小說創作。一手寫歷史小說,兩度獲得全球星雲文學獎歷史小說獎;另一隻手正染指推理小說。
同時還在寫專欄「京都千面相」,兼職咖啡講師。一個閒不下來的懶惰蟲。請隨時關注粉專「唐墨」、「京都千面相」。
作者粉絲頁: 唐墨
出版社: 要有光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東富禪寺住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介紹
訪問作者:唐墨
內容簡介:
《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瘋女十八年》……這些歷經大小銀幕改編,民間老少耳熟能詳的「台灣奇案」,終以「歷史本格推理」的樣貌面世!國藝會補助、國內各大文學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決選入圍‧新生代多棲全才作家唐墨,華文推理史首見的劃時代傑作──傳奇上映!
台灣早年傳說,有所謂的四大或十大奇案。這些聳動奇案,並非虛構的鄉野怪談,而是真實的社會案件,曾經發生在台灣這座島上的故事,經由傳承而有了豐富的變貌。在這座我們的故鄉上,的確發生過人體被肢解分屍、剁成肉醬,填入桶中沉到大海裡的驚悚案件。也真的曾有女子挨家沿戶,半夜敲門,只為了買一顆肉粽。奇案眾說紛紜,在民智未開階段,卻不出鬼神作怪之論。
時間就在1934年……
府城.松本寺的清藏住持,和拉著雜貨車賣什細的秀仁,就在那個妖氛湧起的年代,各自憑靠著職場經驗和人情世故,聯手挖掘出不容半點虛假玄怪的重大犯罪事實,揭開社會陰暗角落中的人心妖魔之謎!
〈洗手巾之歌〉:本來是大喜的府城運河開鑿周年紀念日,河面上意外浮出了一對殉情男女。而他們卻是四天前才剛認識的嫖客與藝旦的關係,是殉情,還是他殺?都得要清藏律師說了才算數。▲改編自日治時期運河奇案▲
〈二林金錶案〉:高千穗丸被美軍擊沉,本來該上船的石阿房卻沒出現在存亡名單上,妻子為了追尋丈夫的下落,來到田園遍佈的二林鄉下,路上的村民卻紛紛用異樣眼光看著她。是誰,是誰敲響了門呢?▲改編自日治時期二林奇案▲
〈蕃婆假燒金〉:山地嫁來的頭目女兒怎麼可能會去拜呂洞賓?摜籃假燒金,這句台語俗諺背後,藏著一個下嫁女子的辛酸血淚故事。▲改編自清末呂祖廟燒金▲
〈和尚藏髮簪〉:道會禪師吊死在鐘樓,禪房搜出女人的髮簪,寺譽絕體絕命之際,從府城請動了清藏律師北上來破案。舞台來到東和禪寺與大稻埕,曾一度驚動天地鬼神的兇殺案,原來是件沒有兇手的懸案?▲改編自清末周成過台灣▲
作者簡介:唐墨
本名林恕全,正在世新大學教小說創作。一手寫歷史小說,兩度獲得全球星雲文學獎歷史小說獎;另一隻手正染指推理小說。
同時還在寫專欄「京都千面相」,兼職咖啡講師。一個閒不下來的懶惰蟲。請隨時關注粉專「唐墨」、「京都千面相」。
作者粉絲頁: 唐墨
出版社: 要有光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東富禪寺住持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慈眼傍觀」,江戶城的風水大師:慈眼大師—天海的墓所 / 李長潔 🏯 🌑
.
如果你跟我一樣宅,可能有玩過《#戰國BASARA3》,裡頭出現了一名陰沉灰黯的角色,叫做「#天海」,這個角色代替了同樣擁有巨量陰影面積的「#明智光秀」,他們的絕招也很類似,總之就是令人陷入黑洞般的陰鬱恐怖。這個電玩裡的闇黑角色—天海,在史實上也是個奇怪的存在,因此有「怪僧」之名。維基百科上,他的出生日期還是問號,並且活了108年,更傳說他就是明智光秀的化身,輔助德川家康一統天下。
.
■ #江戶城的風水大師
.
或許你知道,平安京(京都)充滿著各種風水設計,像是以四象方位的概念來穩定京城,或是用鬼門封的設計來排除晦氣。在幕府時代,由德川家康所打造的江戶城(東京),一樣也是有著嚴密的風水設計,如五色不動尊、鬼門封等除魔機制,而這些設計思考(?),就是天海的構想。
.
天海,全名 #南光坊天海,諡號 #慈眼大師,《戰國BASARA 3》裡的「慈眼傍觀」技能就是這麼來的。事實上,天海18歲時赴比叡山學習,為天台宗僧人,1607年受德川家康之命,再建比叡山,成為當時宗教界中的權威者。慈眼大師在佛學上似乎並無太卓越的創見,我們比較少在日本佛學史中提到他;但他則在幕府政治與佛教制度上則有相當的影響力(宇高良哲,2007)。
.
■ #天海的影響力
.
像是「#創建寬永寺」、「#復興比叡山」、「#復興日光山」、「#再興天台宗寺院」、「#教學振興」、「#彙整佛教經典大藏經」,建立江戶時代天台宗之關鍵傳教地位。在政治上,他推動「#赦免運動」,並在「#幕間斡旋」,更是「#歷代將軍之師」。最終,他將德川家康神格化為「#東照大權現」,讓君與神無法分割,成為貫穿江戶時代的精神核心。這些就是慈眼大師手段高明之處(菅原信海,1956)。(#日本的佛教大師好像都是很強的CEO吼)
.
■ #天海長眠之地
.
這次「旅行的旅行」專題來到日光,原本是想要探討日光的觀光產業規畫,但沒想到還是回到我的老主題,日光的東照宮等地方,充滿著奇幻色彩,尤其在慈眼大師的傳奇故事下,更顯魔異。
.
就在前往二荒山神社的路上,不小心在google map上找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景點,#就是慈眼大師天海之墓所—慈眼堂。正著迷於南光坊天海的我,馬上丟棄隊友,自己往叉路走去,用小跑步的方式,進入山中。十幾分鐘後,到達慈眼堂。
.
■ #荒廢十年以上的墓所
.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慈眼堂原本與家光的大猶院、輪王寺和二荒山神社為鄰,可見其重要的地位。不過,原先從輪王寺可以直接到達的階梯老廢損毀,所以我需要繞一大圈爬個小山才能到達天海長眠之處。(另有一說是,慈眼大師墓所位於中禪寺湖的上野島)
.
的確已經荒廢的慈眼堂非常地安靜,從資料上來看,至少10年前此處就已經廢止。寺院內青苔滿佈,充滿仛寂之意,中堂後方的五輪塔就是慈眼大師的墓,而中庭左方的墓園,則祀供日光輪王寺的歷屆住持。這裡原本也藏有慈眼大師蒐集彙編的漢字活字版大藏經—《#天海藏》,以收於寶物館內珍藏。
.
這裡可以算是觀光熱點中的秘境,有時候,秘境的珍貴不在於美麗動人的景觀,也有可能是,某地方有著豐富卻又不為人知、不被重視的意義脈絡。然後在一個突如其來的時刻,你會深深被它吸引。
_
_
#參考文獻:
.
1. 宇高良哲. (2007). 南光坊天海の書籍蒐集について (福田亮成先生古稀記念 密教理趣の宇宙). 智山学報, 56, 111-136.
2. 菅原信海. (1956). 慈眼大師天海の神道について. 宗教研究=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シュウキョウ ケンキュウ,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