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賀小學堂–害蟲剋星登場
😵哇~農田裡好多害蟲啊啊啊
可是噴了農藥又會汙染蔬果品質與環境
該怎麼辦呢❓
🎉登登登登~害蟲剋星來囉🤣
📢今天要跟粉絲們介紹農田害蟲的天敵
⚠草蛉-
飼養容易,是多功能的天敵昆蟲
配合人工飼料微膠囊量產機械
可降低大量生產草蛉之成本
防治對象:小型昆蟲、螨類,主要為蚜蟲類與葉螨類
⚠黃斑粗喙椿象-
可與草蛉共同飼養於一個養蟲室
防治對象:甜菜夜蛾、斜紋夜盜及紋白蝶
⚠瓢蟲-
蟲卵:將卵塊掛或黏在發生蟲害的植物上
幼蟲:直接移到害蟲的寄主植物上
成蟲:在欲防治範圍釋放使其飛向寄生植物
防治對象:蚜蟲、飛蟲、木蝨、介殼蟲…等
⚠螳螂-
捕食量大、時間長、範圍廣,幼成蟲均能捕食
防治對象:蝗蟲、蛾類、蠅類…等
⚠果實蠅寄生蜂-
以果實蠅幼蟲為寄主體,繁殖每週20萬隻
防治對象:東方果實蠅
⚠捕植蟎-
已量化生產,用於田間或設施作物上使用
防治對象:葉蛉(紅蜘蛛、白蜘蛛)
⚠捕食性椿象-
生命週期約一個月,且整個生命期都在捕食
防治對象:薊馬、粉蝨、紅蜘蛛
💗更多生物防治的天敵知識,由此去👉https://goo.gl/BBHdVL
💗即時收到農業資訊請加入農委會LINE帳號👉https://goo.gl/bJw4yi
#農賀小學堂 #生物防治 #天敵
---------------------------------------------------------------
⚠ㄟ~看完貼文先等等!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還沒參加活動的🎁
✨#農業人力活化有辦法抽獎挑戰iPhone賽等你來挑戰唷
抽獎第一題 👉 https://goo.gl/G9vFQf
東方果實蠅生物防治 在 南農電舖-就是愛台灣在地農產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水果殺手 東方果實蠅】😨😭😱
『東方果實蠅』為台灣水果農特產的最大害蟲之一,不但繁殖力強,且善於飛翔及遷移,所以遍及全台。
雌蠅會產卵於果皮下,幼蟲孵化後鑽入果肉中蛀食,造成水果腐爛失去價值或減產,影響農民甚鉅,政府每年投下財力與龐大人力,實施共同防治教育宣導及研究工作,但東方果實蠅之密度仍高。
小編每次去採訪農民幾乎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雖然農民都有使用"荷爾蒙誘殺"(像捕蚊燈一樣),但他們的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農民甚至要用雙層套袋才能防止他們入侵果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研發出像是以蝙蝠或鳥類等..生物防治法😩
圖片來源: 聯利植物連鎖醫院
#東方果實蠅 #病蟲害防治
東方果實蠅生物防治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農為邦本. 經綸濟世
趕在寒流襲台前,我們在校內舉辦新年度的第一場跨領域學術交流會,這次輪到生農學院主辦,在觀摩過前面四次精彩又深入的交流會後,各學院同仁都對能到不同學院學習有高度興趣,一公告就有各院主管八十多人報名參加,楊校長也親率相關主管參與,生農學院難得有來自台大其他十一個學院(包括台大醫院)教授同仁來訪,大會堂非常熱鬧。生農學院徐院長極為重視此次交流,邀請院內所有系所主管以及各農場場長皆出席會議,不少同仁雖都在台大,卻是第一次碰面,是極為有趣的交流活動!
一進入會場,講堂兩側的對聯映入眼中---“農為邦本. 經綸濟世”,很強烈宣示生農學院以接地氣為本,為人類生存服務的天職。徐院長也以此為今天論壇主軸,籌畫了四場演講。首先上場的就是民以食為天的水稻研究,由農藝學系育種團隊林彥蓉教授報告” 作物育種新紀元”,她很簡要的以數張圖片,就帶領大家了解數百年來,農作物的馴化、純系、到育種,而成為人類主要的糧食。期間,Dr. Norman Borlaug 就以西方主食”大麥”的育種技術突破,獲頒1970年諾貝爾獎,凸顯育種技術的重要貢獻。東方人的主食—水稻,也經類似過程,其中,張德慈教授以台中在來一號水稻為本,經經檢定、試驗、與育種,奠定台灣稻米的基礎。林彥蓉教授以月光米為本,搭配台農67號,經分子育種技術,只用了傳統育種一半的時間,五年半就完成遺傳配種,並獲命名權及品種權,非常不簡單。去年楊校長親自參與插下名為”台南16號的秧苗,現在已正式以”鹿鳴米”上市,不只產量是原來越光米的三倍,米粒外觀、品味皆極為優質。
緊接著第二場是由園藝與景觀系的張俊彥教授,他帶給我們的講題是:「自然景觀與健康生活」景觀,他使用先進的電腦斷層掃瞄(MRI)檢驗以往熟知的主觀直覺的景觀想法,擷取出真正具各項特殊功能的景觀設計,從這一系列摸索過程中,他發現自然與健康之間多重連結關係,並因而導出許多傑出之景觀設計,包括如何營造較具創造力的空間、甚麼樣的組合是適合提振士氣的環境。聽起來有很多項目適合做跨領域的整合,難怪他的信條是: Never stop thinking for things not there在某一熟知領域不存在的東西,不代表不可能。 我鼓勵他也許可以和心理系教授合作,在校內佈建一條解憂走廊,作為試驗觀摩,讓台大成為先進健康景觀設計的重鎮。
第三場是森林資源系鐘國芳教授帶來的”藏在構樹DNA中的南島語系遷徙史”,這篇研究在去年曾獲媒體大幅報導,因為一個台灣到處可見的構樹,居然帶著解開了南島語系遷徙迷霧的秘密!此秘密由鐘教授以遺傳基因驗證法,發現台灣構樹有極顯著的遺傳結構,鐘教授以非常精采生動的歷史軌跡圖,說明植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係,人類的食衣住行,無一不是從應用植物開始,因而遷徙過程,重要植物的種子,就像被人類帶著走的農業包裹,沿路傳播。隨著前人留下的麵包屑,遷徙的迷霧漸漸開朗!這篇研究成果已被稱為是”出台灣紀”的經典證據,直接呼應非常著名的人類學者Jared M. Diamond 教授,於2000年在《自 然》(Nature)雜誌所發表的〈台灣獻給世界的禮物〉(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他從南島語系地區將近四億人口的數千種語系中,發現九成以上的語言根系,與台灣的原住民完全一致,奠定台灣在南島語系(Austronesians)及其族群遷移史上的「原鄉」(homeland)地位。。鐘教授的構樹研發,是個非常特殊的跨領域創新,科學與人文的推論互為呼應。文學院的數位教授包括人類系林主任都非常興奮,我也鼓勵他們盡快構思一些合作題材,整合台大校內外從是南島文化相關研究的團隊,從更多角度,揭開更多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文化的關聯性!這應該是另一件台大可以貢獻給人類世界的成果。
最後,徐院長安排的是農也與高科技的結合應用,由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江昭暟教授,講述他的作品,他的講題是: “科技農夫不是夢---物聯網技術用於智慧農業”,講得是目前最夯的物聯網。江教授是五年前我籌組與 intel 合作的重要成員,專長是整合感測器、無線網路、伺服運算等IT技術,建置各型農業用途系統,包括東方果實蠅監控系統,可精準估算果園每天限的害蟲,協助農友防治果實蠅,每年防止上億損失; 蜜蜂生態監視系統,可計量蜂巢中密封進出數量,協助發掘蜜蜂消失的秘密,確保蜜蜂正常工作。由於他的研究對現代農業的重要性,江教授的作品已在全台數座農場佈建,並協助在馬祖建置”神仙鳥”的監控研界計畫, BBC、Discovery 頻道多次播放介紹他的研究,據統計全球有數十個國家,數億人口收視過介紹他的系統,將台大的成果推廣至全世界!
四場演講都非常精采,大家聽得欲罷不能,徐院長特別在鹿鳴堂以林教授育種而成的”鹿鳴米”招待所有參加同仁,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學術交流會!在此,要特別感謝徐源泰院長、兩位副院長及生農學院所有主管同仁,讓我們有機會了解生農方面重要且創新的研究,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跨領域研究可以因而被激發!
東方果實蠅生物防治 在 108年農業概論 - 第 7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重要生物防治法分述如下: 1.不孕性處理:如以Co-60處理東方果實蠅使雄蟲不孕。 2.性費洛蒙誘集:合成性費洛蒙可以誘殺雄蛾。 4.利用天敵:在蟲害防治上可資利用之天敵 ... ... <看更多>
東方果實蠅生物防治 在 桃之鄉觀光果園- 利用生物防治方法,誘捕東方果實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利用生物防治方法,誘捕東方果實蠅;降低危害提高品質。 ... 歡迎前來桃之鄉體驗採果樂趣~ 大人小孩都超愛!! 我們的果園為網室栽種,避免了蚊蟲叮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