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六,受到Asia Pacific Community Music Network - APCMN 邀請,讓疫情沒有距離,我們在線上一起談土地的行動和歌聲。
⏯亞太區社區音樂研討會 - 華語線上研討會▶️
▷▷專題對話 | 音樂營造社區 | 11月28日 | 2000 – 2200
新工人樂團,台青蕉
主持:楊友仁
社區營造沒有靈丹妙藥,在長期組織、論述、教育、宣傳的過程中,文化藝術有時候卻是關鍵,提供社區所需要的感性力量。
北京新工人樂團紮根於五環與六環之間的皮村,從音樂老師孫恆成立工友之家開始,開辦學校、圖書館、電視台、劇場,更與居民灌錄一系列音樂專輯,每年在打工春晚演出;台青蕉是高雄盛產香蕉的旗山的在地樂團,團長老王在返鄉復甦社區遇到困難時找到音樂,唱好香蕉,同時成為蕉農,身體力行地與其他農夫及居民共事,一起慢慢發展出讓旗山轉型的新香蕉產業。
【音樂營造社區】由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經典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共同創辦人楊友仁主持,跟新工人的孫恆及台青蕉的老王討論音樂在組織的角色。
📍立即報名:https://forms.gle/ECx9Kuaoh4YEh6KWA
----------------------------------------------
⏯新工人樂團(中國北京)
前打工青年藝術團,成立於2002年5月1日,中國極接地氣的民謠樂隊、劇團,民眾文藝的倡導推動者,勞動美學的實踐者,以勞動者的立場反思批判現實、積極有力發聲,在音樂上,內斂與張揚並蓄,質樸與鏗鏘同在。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多次奔赴各建築工地、工廠、高校、企業及社羣堅持為工友們做義務演出五百餘場次,直接觀眾超過數十萬餘人次。「為勞動者歌唱——用歌聲吶喊、以文藝維權!」
https://streetvoice.com/newwoker/songs/
⏯台青蕉樂團(臺灣)
成立於2008年,組成的元素為「台灣」、「青年」、「香蕉」。創作基底從農村出發,為香蕉產業發聲,以對家鄉濃厚地情感入歌,為故鄉高雄旗山唱出一首首真摯流暢的搖滾歌曲。從2008年樂團成團後,便在各校講座宣傳地方產業特色與青年返鄉的在地行動,無論是地方小旅行、地方產業推廣及社區營造等,都著力深刻。期盼傳達屬於青年的社會責任,持續拉著土地前進。台青蕉樂團以音樂和實際行動,發揮影響力,旗山小鎮因此活絡、打亮舊招牌,開始匯集社會行動的能量。
https://streetvoice.com/youthbanana/songs/
▶️楊友仁 (臺灣)
臺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都市理論、空間政治經濟學等範疇。過去十餘年裡進行了400多個不同階層背景人士的深度訪談,田野地點包含台中、台北、新竹、台南、上海、蘇州、東莞、深圳、廣州、香港、重慶。近年主要關懷都市更新、市地重劃、縉紳化與邊緣都市化、迫遷政治、異質空間營造與音樂行動主義,嘗試脈絡化大衛哈維的土地金融化與資本都市化理論,透過跨界的比較都市研究,在壟斷地租與權力理論的概念化與方法論上進行創新。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3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XWNU4_2kxK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Youth banana台青蕉樂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柔 米 Zoomi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TongSyue各種同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社會學系 - 東海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東海大學社會系宣傳短片《咖啡社會學》 - YouTube 的評價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活動資訊】109年社工x社會學系友會員大會暨系友聯誼餐會。
各位系友學長姐大家新年快樂:
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暨系友聯誼餐會,終於要在下個月 #3月22日(日) 登場囉!
廣邀各位學長姐回來參與會議,共同討論系友會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計畫,多多給予系友會支持與贊助,並且於會後留下來餐敘聯誼,與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師長們聊天交流聯絡感情
除此之外還有本次大會的重頭戲–傑出系友表揚
公共服務獎:林昭文_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
公共服務獎:蕭又誠_新北市泰山區明志國小校長
藝文體育獎:劉沛穎_亞洲衛星電視集團travel Asia電視台旅遊節目主持人。
學術成就獎:劉正_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點擊下方連結馬上報名參加社工x社會學系友會聯合會員大會暨系友聯誼餐會!
報名連結:https://ppt.cc/fYVqix
※報名截止日期:109/03/12(四)17:00止
----------------------------------
●時間:109/03/22(日)10:00
●地點:天成大飯店 二樓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43號(捷運台北車站M3出口)
★為了提倡環保請系友們儘量搭乘捷運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
★★★若因武漢疫情延續而改期舉辦,將另行通知 ★★★
----------------------------------
有意參加之系友、會員酌收1200元餐費,亦歡迎各位系友廣邀班上同學回來聚會,以每人1200元為單位進行認桌!
銀行代號:808 玉山銀行 泰和分行
存戶帳號:1148-940-007750
戶名: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友會林振裕
※有意認桌者可參考以下的聯絡方式進行認桌!
聯絡方式:
1. 私訊粉專
2.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系友會socalumni@gm.ntpu.edu.tw
02-8674-1111 #67048
3. 國立臺北大學社工系系友會ntpusw@gm.ntpu.edu.tw
02-8674-1111 #67016
※有任何問題亦洽以上的聯絡方式詢問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柔 米 Zoomi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週六(12/15)會在 大觀社區藝文祭:開幕音樂會、論壇與社區導覽!
我真的憨慢說話,但可以透過自己寫的一些歌而跟世界產生連結,是很感謝的事。
假日出遊的選擇除了去IG看打卡點,也可以來大觀社區走走,我們一起去認識這個城市、社會不同的面向:)
【大觀社區藝文祭】開幕音樂會、論壇與社區導覽
活動頁:https://ppt.cc/fbqk8x
「夾縫中抵抗:大觀社區藝文祭」開展了!展期頭兩天(12/15~12/16)的開幕期間,我們特別規劃了社區導覽、音樂會與三場精彩論壇,希望關心大觀社區與台灣社會議題的朋友,能在走訪社區、觀賞常設展覽的同時吸收額外知識、深入了解與抗爭有關的相關子題。
當然也盼望能這兩天能讓大觀社區熱鬧一些,為居民們鼓舞士氣--「在抗爭中生活,生活中抗爭」!。
===================
開幕式活動簡表:
12/15(六)
15:30~16:30 開幕導覽
16:40~18:40 系列講壇1:我家怎麼會被拆掉?-當前台灣迫遷狀況
18:50~21:00 大觀音樂會:柔米Zoomie x 蔣闊宇 feat. 無妄合作社 x盤尼西林
12/16(日)
15:00~16:00開幕導覽
16:10~17:10系列講壇2:抗爭法律學-當我們妨礙了強拆的公務
17:20~18:50系列講壇3:按下快門是為了?-運動中的影像實踐
===================
活動介紹:
12/15(六)
15:30~16:30
🏠開幕導覽
抗爭迄今,大觀社區自救會已風雨飄搖地進行了26次導覽。而在展期內規劃的這第27與第28次導覽,我們除了將會和往常一樣,帶著你親自走訪社區角落、了解社區歷史、認識居民、講解拆遷議題與相關爭議之外,身兼策展團隊的我們還會為你參觀展場、解說展覽。
16:40~18:40
📣系列講壇1:我家怎麼會被拆掉?-當前台灣迫遷狀況
與談人:
孫窮理(焦點事件記者)
楊友仁(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黎明幼兒園保留行動成員)
黃世進(大觀社區居民)
與迫遷、強拆相關的土地議題,在不同的時間、背景下,一再於我們身邊上演。近十年來,包括樂生療養院、寶藏巖、都市原住民、士林王家、苗栗大埔、華光社區、台南南鐵東移、高雄果菜市場、台中黎明幼兒園等等強拆案件,從北到南遍佈全台,大量抗爭者勇敢地以肉身「檔拆」作為抵抗手段,曾經一時之間引起大量社會關注。可以說,土地運動/強拆事件是近年來台灣諸多議題下的一條重要軸線。
本次論壇,我們將從當下--2018與2019年的交接處出發,重新回顧近年來土地運動與制度及政治的交鋒,試圖理解在不同背景下,發生強拆事件背後的意識形態、結構性因素是什麼,抗爭者所要爭取的是什麼,策略上又如何隨著條件不同而抵抗。透過了解歷史與大的社會背景,本次論壇盼望能將討論重點放回當下,為當前仍然為數甚多、層出不窮的土地迫遷議題,理出一條思路。
18:50~21:00
🎵大觀音樂會:柔米Zoomie x 蔣闊宇 feat. 無妄合作社 x 盤尼西林
🎤 柔 米 Zoomie
真正打動人心的創作從來無關形式,也許就是一段旋律,或一句歌詞,越是簡單就越能往我們心裡去,而且留得更長久。
柔米提早熟成的迷人嗓音,搭配引人深思的歌詞,很難想像她不過是20出頭的年輕女生,聽似簡單卻精湛的吉他編曲彈奏,以及現場演唱的穩定與張力,已經為她帶來許多獎項與注目,但現在她仍然只是專心在自己和世界的關聯,就像她說:「大部份一把吉他自彈自唱,試圖用創作修補人的斷裂,把憤怒吃進體內,生出溫柔而強烈的歌——閉上眼,感謝此刻的呼吸,將故事都唱成心願。」專心聽柔米唱歌,你會發現,你和自己越來越靠近。
🎤蔣闊宇 feat. 無妄合作社 No-nonsense Collective
蔣闊宇,詩人,工會秘書,不菸不酒,不三不四。獲第十四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佳作,著有《好想把你的頭抓去撞牆》。本次演出蔣闊宇將與無妄合作社一同登台朗讀作品。
🎤 盤尼西林
台大醫學系學生,主修外科。從小以林獻堂、蔣渭水等民權運動份子為偶像,自詡為台灣社會的抗生素,以及大預言家。從事編曲與饒舌創作,作品多為明嘲暗諷社會現象,代表著中下階層的一種反抗社會的聲音。認為音樂帶給人的力量不是只有塑造出對愛情的憧憬,也可以是一種對社會進行批判的工具,是一種跟政治或是民生議題息息相關的活動。
===================
12/16(日)
🏠開幕導覽
15:00~16:00
抗爭迄今,大觀社區自救會已風雨飄搖地進行了26次導覽。而在展期內規劃的這第27與第28次導覽,我們除了將會和往常一樣,帶著你親自走訪社區角落、了解社區歷史、認識居民、講解拆遷議題與相關爭議之外,身兼策展團隊的我們還會為你參觀展場、解說展覽。
16:10~17:10
📣系列論壇2:抗爭法律學-當我們妨礙了強拆的公務
與談人:
何友倫(司改會法案研究員)
鄭宇焱(大觀社區自救會成員)
在過去,政府經常用《集會遊行法》來壓制抗爭者,動輒認定集會違法,強制解散、排除,甚至隨意起訴;近年來,由於《集會遊行法》違憲的疑慮,而遭到社會大力的抨擊與檢討,警察機關就改而使用定義寬鬆、容易入抗爭者於罪的「妨害公務」、「強制罪」等刑事罪名。
可以預見,未來政府也會將用此種手段對付抗爭者;隨著政府手段的變動,我們必須了解它並生出新的應對措施。這場講座,希望能從台灣社會中言論與集會自由是如何被更為細緻與「進步」的論述及工具所箝制、噤聲出發,並為未來的抗爭做好法律知識上的準備。
17:20~18:50
📣系列論壇3:按下快門是為了?-運動中的影像實踐
與談人:
鐘聖雄(《南風》作者、無妄合作社樂迷)
隆隆(工殤協會成員)
周湘萍(大觀社區居民)
近年來,視覺圖像在社群傳播中的重要性逐漸提升,任何一種議題的傳遞,相當有賴於視覺工作者的精心設計,一定程度上,視覺本身蘊含的美感,再現了議題本身、在感知上與議題共同乘載了一部分的內涵。
然而,圖像的生產,又會隨著生產者與議題的關係及距離、生產者本身的美學而有所不同產出。他們的關係,是合作/協力?是各取所需?是單純的勞務外包?是滿腔熱血的相挺?圖像生產者與議題本身是否存在著美學上的張力?
這場論壇,我們將討論的重點放在攝影師與被紀錄者的關係,邀請三位都曾有社運參與經驗又身兼攝影師的與談人,來談論自己如何擺放自身的位置、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產出自己的作品。
===================
✊夾縫中抵抗:大觀社區藝文祭
歷史記憶📕 x 版畫📏 x 影展🎥 x 音樂🎶 x 論壇📣x 尾牙🍻
🈺活動資訊:
📆展期:12/15(六)~12/30(日)
🕌地點:大觀社區(新北市大觀路二段40號)
📚活動頁: https://goo.gl/KAkmwz
💲入場費50元
大觀社區需要你的支持!
請選購我們為藝文祭製作的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Gm7gD
主辦:大觀社區自救會、愁城Trapped Citizen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3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XWNU4_2kxK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12港人偷越邊境案,其中10人分別判囚7個月至3年,案發時未成年的兩名被告,檢方不提起訴,即日移交香港警方。案中12人在港涉及暴動縱火和觸犯《港區國安法》等罪名,令這宗偷渡案備受關注,內地今次判刑是輕是重,言人人殊,惟未有迹象顯示判決有受政治因素影響,又或藉機傳達超出案情的政治信息。香港與內地司法制度迥異,以香港的尺度,內地對這宗案件的一些處理,顯然不夠開放透明,不過西方高調政治介入要求放人,亦令內地當局在安排方面有更多事情要考慮。隨着偷渡審訊告一段落,內地當局應讓家屬探訪服刑者,如果獄中表現良好,亦可依法考慮容許假釋。12人歸港後仍得面對司法程序,為免影響日後審訊公平公正,圍繞12人的政治操作應該停止。
蘋果頭條
疫情令港人無法外遊,大批市民改去郊遊、露營,行山團體「隨我行」透過航拍,發現龍脊、馬鞍山昂平等熱門行山徑面目全非,雞公嶺更因為越野電單車活動頻繁,整個山頭「刨出」數十條車痕。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觀看航拍相片後,形容是「大自然的傷痕」。漁護署回覆《蘋果》,在個別水土流失嚴重的路段,會考慮以圍封及改道措施阻止情況惡化。「隨我行」在2015成立,創辦人Admond、Terry是法律行政人員(Legal Executive),每逢假日喜愛行山,亦會用航拍機記錄郊野景色。不過,今年他們拍攝發現,多條山徑都「傷痕纍纍」,例如被《時代》周刊評為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的龍脊,南面山坡出現蜘蛛網形狀的新山路。Admond指,新闢山路與行山熱潮有關
東方正論
今日是除夕,相信大部分港人都感嘆,終於捱過了這傷痛的一年。去年除夕本報「正論」標題「千言送別二○一九 萬語香江覆水難收」,回首暴劫後的香港,預測2020年極可能更悽慘。這番話不幸言中,今年世紀疫潮來犯,全球受災,香港淪為兩岸四地抗疫最差的地區,經濟重創,百業凋零,政治上風波迭起,港府無能,司法黑暗,人心惶惶,這一年有誰能夠安然度過?年頭內地武漢疫情發出警號,內地迅速應變,果斷封城,讓疫情得以受控,而台灣及澳門亦及時封關,所以沒有受到疫情蹂躪,安然度過2020年,反觀香港抗疫不力,封關拖拉,口罩荒讓市民惶恐終日,之後派口罩姍姍來遲,而且不能抵禦新冠肺炎病毒。
星島社論
十二名乘快艇潛逃離港、偷渡往台灣途中遭廣東海警拘捕的反修例示威者,當中十人經審訊後,深圳法院昨宣判鄧棨然及喬映瑜組織偷越邊境罪成,分別判有期徒刑三年及兩年,其餘八人偷越邊境罪成,各判入獄七個月。案情披露,兩名主犯在「上家」的安排下組織偷渡,鄧棨然負責駕駛快艇,喬映瑜負責聯絡和打點,並以衞星電話等設備「向上匯報」實時位置。消息稱,警方繼早前拘捕九名涉嫌協助偷渡的疑犯後,正竭力追查「十二瞞逃」案幕後黑手。至於兩名免被起訴的未成年港人,昨晨被公安押往口岸,移交香港警方拘捕。
經濟社評
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中國跟歐盟談判7年的投資協定取得重大進展,而且是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達成共識,無疑是打亂其聯歐制華布局,為明年與美國周旋成功造勢。盡管中國積極爭取與歐盟簽協定,但箇中存在變數,尤其是歐洲議會中的反華勢力和美國,令形勢變得錯綜複雜,猶如三國時代的魏蜀吳之間博弈。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與歐盟領袖舉行視像會議,宣布談判完成。據悉,中國在市場開放、公平競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三方面作出實質性承諾,例如向歐盟投資者開放金融、醫療和雲端服務業,並承諾加大對中國國企補貼的透明度,爭取與歐達成共識。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rt #inkart #painting
2019年的創作主軸仍是延續去年的奇石乾坤系列風格精進,並朝「二元對立」的美學呈現做探討,也通過台北市文化局108年第1期書法水墨類創作補助,期望加大自我的創作能量,做更多大膽的嘗試與實驗。
走訪了台灣平溪十分瀑布、桃園拉拉山、台中高美濕地、東勢林場、台南曾文水庫、宜蘭東澳粉鳥林、南澳神秘沙灘、花蓮太魯閣、鯉魚潭、花東縱谷、秀姑巒溪出海口和台東東河馬武窟溪等地,亦以露營的方式,期望深刻感受台灣各地的自然景觀及人文風情,並對自我的創作主題提供養分與靈感。
自然的面貌因人內心思維和學習背景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此段時間亦投入對台灣政治環境的了解,在藍綠二元對立及白色力量的崛起,恰好與本次創作內容有了一些關聯性與啟發性。雖然對政治的狂熱是台灣社會最為火紅的現象,也曾考慮用色彩來影射,但最後仍然放棄。畢竟政治是一時的,萬世的宇宙,更有一種超越時間且無欲則剛的灑脫,不斷吸引我去描繪和追求的。
黑白的二元對立,建構在混沌之後的大破大立,也許是彼此邁入毀滅的開始,也許是更接近真理的探求,無論是衝突或磨擦,都能激起更多的火花,出現更多迷人的灰色調。
這些作品中黑石與瀑布,一者為靜為黑,一者為動為白,因動靜黑白的呼應,而產生視覺張力。或是呈現撥雲見石的瞬間,象徵世間的真理如同崇山峻嶺般,雖偶有雲霧遮蔽之遇,但也總有重見光明之時。輕柔的白雲與硬挺的黑石之間,因瀑布的介入,而有疏通的管道。
或將太魯閣峽谷溪邊所見雲石放於雲霧之中,此比溪水更為輕柔的元素,企圖呈現實更實虛更虛的視覺效果。二元的起初是一種比較擇優的過程,為何選擇溪石來表現?是因為山岩與溪石有著不同的造型語言與質感,溪石更潤更奇,更有時間的過程感,因此比起山岩來說,是較有故事性和內涵性的。
因溪流的侵蝕,而造成巨石的切割與矗立,內含流動與堅硬的呼應。看似無堅不摧的岩石,因潺潺流水的長期沖刷,也能形塑出各種奇岩怪石,將二元之間存在看似對立又有所互動的關係,一點一滴傳遞的淋漓盡致。
如峭壁般的巨岩,因雲霧的存在,而更顯渾厚穩重。如風般輕柔的雲霧,因黑岩的陪襯,而更感虛幻靈動。二元之間,不僅只是一種呼應的關係,也是隱涵無限的可能,兩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在藝術表現上。
作畫的過程充滿二元的內涵,從無到有,從白到黑,從虛到實,當然只有二元和對立,這樣的思維會讓現象世界一分為二,缺乏對二元之外的認識,造成認知上的侷限,不過建立在二元,而後跳脫二元,個人認為仍不失一種較好的辦法,畢竟沒有深刻的體認與實踐,就無法真正脫離二元的框架和籓籬。在西方哲學中二元對立最為經典的例子,即是理性與感性,而創作的過程也會圍繞在此兩者之間,有時是拉扯的關係,有時是前後不同時間的運用,但不管過程如何,最終它們仍引領畫下最後一筆,完成期望完成的作品。
總結來說,今年的創作歷程,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找尋適合的描繪對象及思考如何在畫面中呈現各種二元對立的狀態,也花費了許多的體力與時間。此外這樣的過程也讓個人對石質及雲霧的表現方法、岩彩媒材如何運用於水墨創作及島嶼人文特質如何融入自我創作中,有了更多的體悟。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TongSyue各種同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各種同學第一次亂入各種科系!
東海工工系充實了謙公公的腦力以及體力 XD
就讓謙公公帶你了解更多東海工工吧!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
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是銜接工程學與管理學兩大領域的一門學科。新世紀的工業工程除保有基礎工業工程的內涵外,亦重視經營管理和資訊應用,因此本系招收高中自然或社會組的學生。
→工工優勢&就業領域:https://bit.ly/2EXts5D
→系所簡介:https://bit.ly/2H5FFar
→師資介紹:https://bit.ly/2UlYx8d
→工工系臉書:https://bit.ly/2J0R7pH
感謝各企業讓學生前往實習,結合理論與實務。
寧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產品為變頻馬達控制器,並致力於綠能、節能領域。
→https://bit.ly/2TpAhp9
#東海大學 #各種同學 #本週日晚間八點還有一部片
合作邀約請洽tongsyue@gmail.com
--------------------------------------------------------
各種同學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ll.kinds.of.tongsyue/
一謙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ngsyue_a_1000/
四蕊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fourlei_/
均君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ngsyue_d_junjun/
雲蔚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ngsyue_e_yunwei/
阿嬤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ma_byebye/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社會學系 - 東海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進東海讀社會學系,雖然當初選的時候沒想太多,成績到了就來了,但在這裡半學期下來突然覺得同學們好像都蠻認真的,上課也有主動發言的人, ... ... <看更多>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在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系設立於1956年,是台灣地區最早成立的社會學系之一。1972年成立夜間部以擴大知識傳播及社會服務的領域。1978年成立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1981年成立博士班,使本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