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力量策動:「賞.識東涌河」
「東涌旅遊資源與生態保育-東涌河公眾導賞團」現正招募!📣
日期選擇一:11月9日(星期六)
課堂學習:上午10時至12時
戶外考察:下午1時至5時
日期選擇二:11月16日(星期六)
課堂學習:上午10時至12時
戶外考察:下午1時至5時
(1) 參加者需同時出席當日的課堂學習 及 戶外考察
(2) 12時至1時為午膳時間,參加者可自行到逸東邨/馬灣涌附近餐廳用膳
行程: 課堂學習
馬灣涌、小炮台及灰窰、自行用膳、集合並乘車至昂坪
徒步前往法門古道、地塘仔、石門甲、東涌炮台(徒步路段全長6.2公里)
集合地點:東涌天主教學校(東涌逸東邨)
解散地點:東涌炮台或東涌逸東邨
對象:12 - 75歲(1)(2);對發展、保育、生態旅遊,尤其河流議題有興趣人士(3)
(3) 路程中段為約長3公里的下坡路段,建議有遠足經驗人士參與
(4) 未滿18歲人士須與成人一同報名
(5) 東涌學校、團體和居民優先參與
每節名額:40人(如額滿則以抽籤決定)
費用:全免
活動詳情及報名方法: http://bit.ly/TCRTour2019
由即日至10月31日,可報名參加導賞團,費用全免。為了讓市民有更佳的導賞體驗,每團人數有限,先到先得,報名從速!
—————————————————————
4 大沿河歷史自然景點了解東涌的文化面貌
加入生態旅遊全新體驗 感受不一樣的「綠行遊」
關於東涌,除了聯想到購物廣場和纜車,原來還有本港極具生態價值、少數水質良好的天然河流 --- 東涌河,市民可趁假日遠離繁囂,在景色怡人的沿河一帶遊歷,舒展身心。由綠色力量策動、香港機場管理局支持,發動為期三年的「賞.識東涌河」計劃,當中包括公眾導賞團,讓市民親身認識及了解東涌河。
嘉莎自小在東涌長大,很喜歡踩著利是錢買的單車,踩去小砲台、堤壩和沙螺村等地,想不到搬離之後重遊故地,發現東涌變化甚大,昔日荒蕪的東涌河已經發展出優質的生態環境,很值得去遊歷一下!
📒背景:
• 東涌河由兩河匯聚而成,分別源自鳳凰山與大東山,最終流入面積達80公頃的東涌灣,河盆面積達11平方公里。東涌河無論在其天然面貌、水質,生態價值等,均有其無可取代的位置。
• 自 2018年開始,綠色力量發動為期三年的「賞.識東涌河」計劃。今年踏入第二年,主題為「東涌旅遊資源與生態保育」,重點探討如何將未來重點旅遊景點之一「河畔公園」與區內其他具當地特式的文化資源串連,發展一套對河流與當地居民雙方共贏的生態旅遊模式。
• 生態旅遊有別於一般遠足郊遊活動,根據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建議,參與者應盡量避免對當地環境及社會造成破壞之餘,更應讓遊客建立對當地環境及文化的認識、關注及尊重,提供正面的親身體驗;並藉此創造就業機會,並為生態保育項目帶來經濟效益,增加原居民及相關業界人士收入。
📖課堂學習內容:
• 認識東涌河水文、地理、生態等。
• 了解生態旅遊的原則、定義等。
• 認識東涌河歷史及景點,東涌近年旅遊業發展。
• 探討如何利用東涌河河盆內的生態及文化資源發展生態旅遊。
🔎戶外考察內容:
• 走訪東涌的小村落,認識東涌新市鎮及當地旅遊業發展,同時認識村落的文化及人情。
• 參觀多個歷史遺跡,了解東涌由古至今的歷史及文化演變。
• 走訪未來「河畔公園」範圍,實地了解計劃之內容。
• 沿深山小徑,欣賞河溪環境,更可追隨昔日僧侶足跡,了解及感受本地的宗教文化。
(活動將於 2019 年10 月1日開始接受報名)
報名截止日期:10月31日(星期四)
報名確認:11月1日(星期五)
以電郵方式發出確認信;報名接納與否均會收到回覆
報名查詢:
綠色力量(梁小姐、游小姐、盧先生)
3961 020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
東涌天主教學校 在 鎖匙 K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班人為着同一個目標、專心一致、各盡其職一起工作的身影,真的很美!”
感謝奮青創本視!鎖匙可以客串擔任一天的指導導演,與一班超級有心創作的年青制作人員、演員們共同工作!愛你們喲!
#導演鎖匙
#這樣好的年青創作人 #在哪裏尋找 1st Creation 第一創作 東涌天主教學校
東涌天主教學校 在 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4.22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 講座: 一本圖文小說的誕生
小四至小六
東涌天主教學校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廢水。青衣另一個艇戶聚居地方是青衣灣避風塘,即今天的青怡花園位置,在1958年動工,1961年落成,收容大量本來停泊在荃灣漁船。青衣塘大約有500-600間木屋,居民約有2500人,他們的房舍全部建在岸邊,用一些殘舊的木條支撐著。因為沒有清潔服務,居民都將垃圾倒在屋腳下,臭氣沖天。全區只有三條街喉。政府為了改善環境及方便居民,在區內設立臨時廁所,又在青衣塘設供水管道。政府又透過消防局訓練青年居民成立志願消防員。理民府曾協助青衣塘居民成立居民互助會。七十年代在附近設立新消防局。上世紀六十年代,青衣的漁民漸改在青衣大街對出的海灣設置魚排,養殖海魚。由於當時漁農處只批准漁民在「合適地方」註冊養魚,青衣並未列入合適地方,所以法例上屬於「無證養魚」。1980年由於政府利用魚排位罝作航道讓駁船運從青衣運載填海物料到荃灣,而且青衣亦填海在即,故當局決定清拆青衣灣魚排,漁民需將魚排搬往其他合法養漁區。由於青衣魚排屬無證養魚,政府不打算發放遷徙補貼,漁民則拒絕退讓。最後荃灣理民官許舒作中間人,一方面請求輔政司署向漁民發放補貼,另一方面遊說漁民接受補償安排,最後達成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不少漁民由內地來港。教會為了幫助窮人,向漁民派發麵粉和米糧。在1960年代,天主教的「美國經援協會」體恤青衣漁民困境,斥資26萬多元,取得青衣塘未端的官地(即青衣公園的小山上),為漁民建屋,約400平方呎,稱為漁民村,今天名為青衣漁民新村 (Tsing Yi Fishermen’s New Village)。後來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改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以短期租約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1966年政府設立魚類統營處青衣小學,為漁民及艇戶子女提供教育。但隨著青衣塘清拆,這所學校亦被淘汰。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後由天主教香港明愛跟進青衣艇戶的徒遷問題,1973年在漁民村旁興建聖保祿村,約300平方呎,容納27戶水上人居住,村內曾有4家士多店舖。初由明愛管理,後來亦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讓村民自行組成合作社管理,以政府土地牌照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改名為青衣聖保祿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The Tsing Yi St. Paul Village Better Living Co-operative Society, Limited)。青衣大街是八十年代前青衣舊墟的主要商業街,居民衣食住行所需品都是主要在這裡所得。青衣公小原校也是在青衣大街中的一段。照地理位置,青衣大街應該是位於現時青衣邨與偉景花園的一段位置。踏入七十年代末期,青衣島已進入全面發展,龐大的開山闢地放渠工程趕緊展開,島上的上下涌美村、大王下村、老屋、鹽田角、藍田、新屋村落原有舊村落,經已夷為平地,面目全非。舊墟一向是青衣島居民最重要的集散墟,其後更成為居民的購物中心。設有多種不同行業的商店,如電器、酒家、什貨店、餅家、冰室、藥房等。一九八六年,政府進行搬村收地計劃,將商戶及居民遷移,位置為現時青衣診所與青衣邨宜偉樓之間。原址90年代初興建青衣公園足球場及網球場。大街清拆後鄰近新建屋邨命名為「青衣邨」,以紀念昔日青衣大街及市集,而市中心路牌至今也是指向青衣邨及青怡花園一帶。當年在第一段棚屋的馬路對面,是一個果樹園,地方不算很大,園內主要是石榴樹。果園隔鄰是牛皮廠,每天,一塊塊染成藍色的牛皮掛在對開空地上,地下滿是細碎的「廢料」,廠內可見巨大的木輪在轉動,發出「隆隆」的聲響,也發出陣陣的惡臭。再隔鄰是一間灰窰廠,每天都冒出濃濃的白煙,沒有風的日子,這一帶都給濃「霧」瀰漫著,夾雜著濃濃的氣味。「黑橋」是當時的地標,也是在未興建馬路前,是當時南北的主要通道。每當颱風過後,潮退的時候,海水由港灣流出大海,橋底的水流很急,細心觀看,原來海面有很多細小的蟹隨水流飄出大海,「黑橋」上便站滿棚屋的居民,利用長長的抄網捕捉水面的小蟹,熱鬧非常。
(註:幾十年前青衣天后誕時是可以找到狗肉吃的,亦有賭檔,最刺激當然各堂口搶花炮,過程激烈,常起爭執。)
東涌天主教學校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教報訊)教區神父劉玉亭(圖)十一月七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九歲。劉神父曾服務荃葵青區多年,對本地教育及聖樂亦貢獻良多。
劉神父原籍上海,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生,四九年來港,早年為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十六年去培育修生。
其後劉神父加入香港教區並於一九七一年晉鐸,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及在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接受神學培育。
他七二年服務聖保祿堂;七二至九二年擔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92至2001年服務葵涌聖斯德望堂。他亦曾於九六至九七年擔任教區青年中心主席,及為多間天主教學校擔任校監。之後他轉到荃灣聖母領報堂區出任助理主任司鐸,2001年榮休後入住上水聖若瑟安老院。
此外,他熱愛音樂,熟悉作曲,曾創作多首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
另取材自網上訪問作品:
劉玉亭神父- 河北省霸縣人,1927年3月21日出生
- 1971 年晉鐸
- 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
- 未加入香港教區前是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之職
- 1972-1992年出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
- 1992-2001年出任下葵涌聖斯德望堂主任司鐸
-多年來創作多首耳熟能詳的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 請你們頌揚上主" 等
凡事相信"都是天主安排"的劉玉亭神父追隨聖召六十年,原來當年是因為漂亮的修士制服而加入昆仲會做備修生!劉神父 12 歲入備修院,當時修生約有 90 人。後來,有不少修生到了外國讀大學,接著便結了婚,修院最後只剩下六、七人。 而劉神父則選擇服從天主的安排,服務教會幾十年。劉神父表示生活過得很充實!
21歲時,好動且喜歡幫助別人的劉神父決定轉行做神父。"做修士只可教書,又多規矩",先後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的劉神父覺得做修士未能達到幫助別人的志願,所以他矢志要做神父。可是,做神父的路並不易走。七十年代初,教區開辦大量中、小學需要神父擔任校監,而剛晉鐸的神父就可以做校監。在那時,徐誠斌主教看中他,要他升做神父並管理港九新界共23間學校。 因此,身邊的人都覺得劉神父要升神父是"驕傲"的表現,加上當時的人都對"北方"神父有偏見,劉神父的路就更困難重重。
被罵"上海佬" 作品淪為"垃圾"
原籍上海且操流利的普通話的劉神父早在修生年代時常常彈琴、唱歌,還會作曲!不過,上海人的身份卻令他的創作路處處碰壁。1969年,還在台灣輔仁神學院的劉神父帶了一本叫"聖經樂章"的中文歌集介紹給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神父。 那位神父看到是那本台灣出版的歌集鄙視他說:"劉修士,『上海佬』寫的!要用普通話唱,垃圾!"奇怪的是在短短三、兩個月內,於香港很多聖堂內都聽到歌詠團唱 "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由劉玉亭神父創作的歌曲。
時至今日中港兩地的聖堂還在唱劉神父的歌。不過,當時有些教友都坦言對普通話歌受不了!劉神父記得一次歌詠團試唱 "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有一教友告訴他:「修士,我頂唔順!」現在廣東歌和普通話歌都被教友接受。在今年年初,劉神父到內地參加彌撒,內地教友依然在唱他的歌。當大家知道劉神父是作曲的幕後功臣,大家既意外又興奮地不忘感謝神父的貢獻。對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努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載的劉神父認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要以基督的愛為中心 。在瑞士修讀教育時,曾有一位瑞士教授神父對他說:「別用手段討人歡心,你應要以基督的愛使人開心!」 劉神父銘記這一句說話並實踐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認為教育成績差、品德劣的學生是教會辦學的本份。 所以劉神父的學校會收取一些成績欠佳、品德不好的學生,他希望能透過給學生的鼓勵、以基督的愛使學生進步 。
有「荃灣王」稱號的劉玉亭神父多年來於荃灣區工作,葵青區的每一個堂區都是由劉神父一手創立!又要擔任港九新界多間學校的校監,壯年時的劉神父經常要駕車出入荃灣區到香港各區「四圍去」。 然而他沒有為舟車勞頓而感到疲累,反而他的坐駕成了創作靈感的來源地! 劉神父得意地憶述當年在駕車時有了靈感、腦裡浮現出一些 melody,他回到家覺得「差不多」就用筆記錄下來。教區的第一首中文歌"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 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劉神父坦言忘記了作品數量,他又表示現今有很多新秀人才,所以現在不作曲了。
劉神父於昆仲會擔任院長 16 年,招收過無數修生。 曾有一位青年來找他表示要做修士,詳談後青年坦白地告訴劉神父:「我的女朋友不愛我!」劉神父回答說:「你很坦白,但你沒有聖召。」之後,劉神父勸青年回去找個好女孩,做修士、神父是不能急,要勤辦告解、勤領聖體和多參與彌撒。 劉神父覺得男孩喜歡女孩;女孩喜歡男孩是很正常的事,如果青年告訴他對女孩沒有興趣是不正常、是講大話!真正的聖召是為了天主、為了工作而放棄喜歡異性的權利,假使受了刺激而想做神父、修士是逃避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