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嘴的塑膠 🇱🇰
「死魚窒息的嘴巴裡,塞滿了駭人的塑膠顆粒...」5月中旬於斯里蘭卡西部海上起火的新加坡籍貨輪X-Press珍珠號,在燃燒兩個星期被撲滅、且部分船體沈入海底之後,留給斯里蘭卡史上最嚴重海洋生態汙染的爛攤子——船體的殘骸、大量的化學藥劑和聚乙烯原料傾瀉而出,除了海灘被塑膠覆蓋,被沖刷上岸的魚的嘴巴、鰓裡都卡著滿滿的聚乙烯顆粒。火燒船後,斯里蘭卡政府與當地居民要面臨的巨大難題才正式開始:海洋汙染怎麼辦?誰又該為此事負責?
.
X-Press珍珠號5月15日在內貢博海岸(Negombo)的10公里處通報失火,火勢一直持續到5月31日才成功撲滅。船公司X-Press Feeders在表示,該船的後半部分已沈入海底,部分船體則仍漂浮在海上。
.
起火當下,輪船裝載1,486個貨櫃、約25噸硝酸與其他化學藥劑,以及大量的塑膠顆粒(用來製作塑膠加工品的「聚乙烯顆粒」)都隨船難侵入海洋,造成嚴重的生態汙染。「迄今為止,肉眼可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成噸的塑膠顆粒。」斯里蘭卡環保人士告訴《BBC》——除了斯里蘭卡的海灘和海岸線上鋪滿了塑膠顆粒,自5月下旬以來,被沖刷上岸的魚群呈現腹部腫脹的狀態,塑膠顆粒塞滿了魚鰓。
.
這些塑膠顆粒至少需要500到1,000年的時間才能自然分解,意味著吃下塑膠顆粒的小魚將會影響更大型的魚類以及人類,未來幾十年內將惡性循環、透過食物鏈對環境生態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
.
火燒船後,斯里蘭卡政府立刻禁止漁民在出事海域方圓80公里內捕魚。儘管這是為了保護漁民和一般消費者,並配合清理工作;但對漁民來說,也意味著在一夜之間失去所有生計,甚至連帶影響整個產業鏈,包括漁網、發動機、船隻製造、石油等數以千計與漁業相關的工作。雖然當地政府要求新加坡公司為此賠償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億)的金額,不過漁民對於最終能否拿到賠償金,卻不敢抱持希望。
.
「當局說魚隻繁殖所需要的珊瑚礁都被化學原料破壞了。除了跳進海裡一了百了,我們別無選擇。」
.
一位在當地工作35年的漁民就悲觀表示。漁民口中的「化學原料」包括船上轉載的硝酸、二氧化鈉、銅和鉛等元素,這些元素將導致魚群中毒、迅速暴斃。目前被沖上岸的魚隻、海豚和海龜的遺體,部分通報變成「綠色」狀,這也讓漁民擔心船難後的金屬和化學物質汙染已不可收拾。
.
此外,讓問題雪上加霜的也是,許多化學物質極易與水發生反應,進而破壞、殺死珊瑚礁。一旦魚隻發現此海域的珊瑚礁無法提供食物來源,就會遷徙到其他地方,原本生態蓬勃的內貢博海域將徹底變成「死區」,當地的漁業也幾乎等同於宣告毀滅。
.
除了塑膠顆粒與化學物質,讓斯里蘭卡政府棘手的難題還有:「船體究竟有沒有漏油?」衛星顯示,出事的海域一帶已出現「異常變色」,X-Press Feeders也提到船體附近開始漂浮「灰色光澤」,唯至今尚未確認這是否為船上重油洩漏所致。根據環保新聞網《Mongabay》報導,儘管目前跡象表明船體的油箱並沒有被破壞,但是在經歷過大火燃燒之後,油箱被腐蝕、進而發生洩漏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
若證實重油洩漏,對於過去沒有處理過巨大汙染經驗的斯里蘭卡當局而言,海上清理工作也將變得更艱難。雖然X-Press Feeders已經委託一家國際公司來處理,但外界擔憂且疑惑的也是:一家以「利益」和「利潤」為導向的公司,是否真的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協助清理工作?尤其深感諷刺且無奈的難題是,此案目前能獲得多少巨額賠償金的焦點,或許已經壓過對於海洋生態的擔憂。
.
也正因如此,當地環保人士希望此次的火燒船事件可以成為重要的教訓與借鑒經驗,儘管相關調查與清理工作已展開,但絕不能輕忽未來幾年內將會出現的區域性汙染問題。
.
此次船隻出事地點位於斯里蘭卡的可倫坡港附近,傾瀉而出的化學原料與塑膠顆粒極有可能會隨著洋流、季候風的影響,迅速擴散到附近的海域以及沿線國家,包括:印度、印尼和馬爾代夫等國。「這幾乎接近核災....擴散的汙染不僅是斯里蘭卡的災難,接下來幾週內,更將成為區域性的問題。」海洋保護組織The Pearl Protectors表示。
.
《華盛頓郵報》指出:隨著時間推移,散落大海的塑膠顆粒會繼續漂向其他海域,預計將在60天後抵達印尼,接著再隨季候風向抵達印度、馬爾代夫,甚至到東非的索馬利亞。而在未來一、兩年內,這些塑膠顆粒的最終落腳處可能會是在澳洲的聖誕島和科克斯群島。
.
Photo Credit:EPA / AFP / RT / AP
.
#斯里蘭卡 #內貢博 #海洋 #環境 #環保 #塑膠 #汙染 #新加坡 #MVXPressPearl #SriLanka #Negombo #Singapore #ocean #beach #environment #plastic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東箱龜繁殖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LUE MONDAY『胃』教時間】
*胃潰瘍:可能是胃癌的前奏曲*
消化性潰瘍之一,反覆發作是最大特色…
「吃飽後,突然肚子痛到不行」是最典型表現…
國內盛行率將近5%,任何年齡都可能得…
#為什麼要持續追蹤
透過胃鏡檢查就知道是否有胃潰瘍,
就算治療後病情明顯獲得控制,
還是會強烈建議患者要定期回診追蹤,
因為 #胃潰瘍可能是胃癌的表現方式!!
#胃潰瘍會有什麼症狀
胃潰瘍可能體重減輕,後背中段疼痛
甚至會嘔吐(血)、胃出血、火燒心症狀。
#為什麼潰反覆發作
當胃粘膜一再糜爛(破皮)未能被治好,
而使黏膜愈來愈薄,對胃壁保護力愈來愈差,
難以承受胃酸侵襲,就會使胃壁出現傷口。
常見 #造成胃潰瘍的原因有以下4個:
原因1 #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桿菌會在胃黏膜層生存與繁殖,
破壞黏膜,使黏膜層變薄、胃酸分泌不穩,
造成胃壁遭受胃酸腐蝕,引起發炎,
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導致胃潰瘍。
※
目前胃潰瘍最主要病因之一,
大約有7~8成患者屬於此類。
原因2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此類藥物副作用是黏膜細胞修復變慢,
長時間服用就容易在黏膜產生潰瘍傷口。
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但發生率將近2成,
嚴重者還可能有胃出血或胃穿孔症狀。
原因3 #吸菸與酗酒
尼古丁會影響胃酸的分泌與濃度,
使胃粘膜失去保護胃壁的作用。
酒精則會刺激或腐蝕胃腸道的黏膜層,
導致發炎、糜爛、潰瘍、胃出血。
吃檳榔也會增加罹患胃潰瘍的風險。
原因4 #情緒緊繃與壓力過大
若感受到壓力,腦垂體指令會促使胃酸分泌,
自律神經失調會使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長期下來,胃黏膜就容易受損,導致糜爛與潰瘍。
最新一集 #胃您好會客室 你看了沒…
🔗影片連結 https://reurl.cc/Qd8peq
最新一集邀請斜槓導演 #盧建彰
由我本人開箱他的肚子(?!)
看看他肚子裡到底藏了哪些東西(?!)…
我與他的友誼,是確認過眼神的深刻,
他人生的理想與哲學,
絕對值得大家一探究竟!
🔗影片連結 https://reurl.cc/Qd8peq
-
請多多支持我的處女作喔
來自處女座的龜毛醫師的著作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https://reurl.cc/9ERljx
#吳文傑醫師
東箱龜繁殖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打造每一個人專屬的螞蟻王朝。螞蟻飼育職人 王秉誠】
《職人》SHOKUZiNE&無界塾老師與學生合作專訪
走進位於桃園龜山的「螞蟻帝國」工作室,開闊的空間裡放著一座座巨大生態飼養缸,密密麻麻的螞蟻在幾個獨立不同的世界裡面勤奮工作,這裡是螞蟻職人王秉誠的工作室,除了模擬生態的巨大生態缸以外,他也開發出了各式各樣方便小朋友與上班族飼養的蟻窩,成為臺灣螞蟻飼養推廣第一人。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螞蟻這種神奇的生物,螞蟻飼育職人王秉誠利用多年的自造蟻巢經驗與繁殖技術,在兩年前研發了「蟻走星球」飼養組,開啟了一系列飼養優化的研究過程,希望讓更多人透過飼養螞蟻、觀察牠們的社會性活動,了解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跟著父親上山的小男孩】
王秉誠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每逢假日,便到三峽的山區幫忙親戚務農。小時候的他,什麼都不懂,只覺得山上沒有電腦、電視,非常無聊;但隨著年齡增長,父親開始向他介紹大自然的奧妙,他才漸漸對觀察小昆蟲萌生興趣。熱愛生物的他對爸爸無所不問,直到爸爸開始被問倒以後,他就自己上網查資料,自己找尋答案。從那時起,王秉誠愛上了各種不同的生命形式,也時常飼養各式各樣的昆蟲,作生物觀察。
【對於螞蟻由恨生愛】
第一次飼養螞蟻,是王秉誠國小的時候。原本的他,對這種生物厭惡至極,不只常看見牠們圍繞著死去的生物,更常跑進飼養箱攻擊他悉心照料的昆蟲。然而,也因為螞蟻無所不在,他慢慢發現了這些小生命的神奇;觀察著牠們搬東西、列隊前進,秉誠竟有了飼養螞蟻的念頭。
一開始,他以為飼養螞蟻與其他生物並無分別,於是比照辦理:抓到以後,將牠們關起來,再嘗試餵食。當時他不明白,對於螞蟻這種具有社會性的昆蟲而言,每一個體只要脫離牠們的社會,很快便會因缺乏生存能力而死去。「螞蟻的社會性很強,每一隻螞蟻都是為了一個社會存在;除了蟻后之外,其他螞蟻只有一個單一任務:為了一座蟻巢的存亡,做好牠專屬的工作。」因此大部分時間,牠們圍繞著蟻后和整個地下巢穴生活,僅有一成的活動會來到地面。明白這些道理後,高中的一次科展讓王秉誠有機會捉到一隻蟻后,並成功培植了一個紅火蟻巢穴,從此,也開啟了他飼養螞蟻的路。
【讓小生命成為大事業】
飼養螞蟻並不容易,除了得遍尋各山區、在合宜的交配季節找到蟻后,還必須自己用石膏灌模、雕刻螞蟻的巢穴。王秉誠說,起先只會買一小包的石膏,做小小的巢穴,之後隨著自己對於螞蟻的了解,巢穴越做越大、越做越多,才開始採買大包大包的石膏。大學時,他開始在網路上分享各種螞蟻飼養的經驗,也會接單、幫有興趣的網友製作蟻巢。雖然,他因為聽從親友建議,選擇了不感興趣的生命科學系,但也利用其他時間,修習企業管理的課程,讓自己懂得更多創業的必要技能,進一步將螞蟻飼養開創為自己的事業。
大學畢業後為了夢想,他獨排眾議,花費110萬元,開了第一間實體店面:「螞蟻帝國」。一方面,希望能讓更多人藉由飼養螞蟻,認識螞蟻的神奇,從中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另一方面,他也期許藉由研發飼養螞蟻的技術,提供學術圈對於螞蟻生態研究的資源。由於螞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巢穴中生活,觀察相對不易,使得螞蟻的相關研究相對稀少。為了將螞蟻的「地下社會」搬到肉眼可及之處,提高觀察的便利性,螞蟻的飼養與繁殖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於相關知識能夠更廣泛地被觀察及探討。
【不斷突破,走入國際】
為了讓更多人方便飼養,不斷研發新型蟻窩的王秉誠開始擺脫傳統的石膏蟻窩,從一開始的壓克力、3D列印,他不斷學習新的素材與工法,在今年推出輕質混擬土磚材質的蟻窩,讓飼養更美觀而且成功率更高,也讓想要飼養得朋友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這一路上,王秉誠不斷的成長與學習,除了螞蟻知識的研究,材質開發、蟻巢設計、空間裝潢、品牌行銷,所有事情都一步步學習然後成長,才能擁有今天的成就。在未來,他不會停止,在不久的將來,他將會打造一座螞蟻複合式主題館,希望能讓螞蟻的知識分享給更多人,為桃園在地打造一個新興的景點。
原文連結:
https://www.shokuzine.com/2016/03/02/蟻走星球-螞蟻飼養職人-王秉誠/
責任編輯:趙浩宏、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