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腐敗、中正廟:中國黨不想讓你知道的史實】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9/8公布中正紀年堂轉型方案,規畫「#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包括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此方案是搜集被蔣政權屠殺的受難者團體與專家等多元意見後,考慮兼顧轉型正義與銘記歷史刻痕,並將空間還給人民。對此,中國黨如喪考妣,暴跳如雷,例如主席參選人朱立倫表示,要反過來打倒文化台獨,更質問要不要拆中山高。
其實,如何去除獨裁威權,高雄在14年前早就示範過一次。
大家都知道,文化中心原本叫做「中正文化中心」,在1970年代,和權力中心相隔甚遠的高雄政壇,為了表忠諂媚老蔣,把壽山改名萬壽山,愛河改名仁愛河,不久後的1974年,也計畫在林德官舊棒球場的土地上,興建「中正堂暨中正圖書館」,說是要「獻給蔣公九十歲誕辰的獻禮」。但蔣介石當時身體已如風中殘燭,隔年就一命嗚呼。
市府原本還想改名「中正紀念堂」或「中正紀念館」來「緬懷 領袖」,結果好笑的是被中國黨中央政府打槍,理由是不能和中央的中正紀念堂混淆。1979年搭上十二大建設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政策,擴大規模,成為「中正文化中心」,也因此,成為在圖書館、表演廳中央立有一神龕狀空間,立有巨大坐姿銅像的特異文化建築。
2002年,謝長廷市長任內推動多處公園改造地景工程,將原本圍繞文化中心的圍牆拆除,擴大人行步道成為「市民藝術大道」,原本支撐欄杆之間的石鼓經過重新設計,搭配當季藝文活動不定期更換圓形燈片,這項工程獲得好評,也沒有太多爭議。又過了不久,在2007年,陳菊市長決定讓「文化去政治化」,移除蔣介石銅像,並將「中正」去掉,改成單純的「文化中心」。這次就踩到中國黨痛腳,引起藍營劇烈反彈,但風波並未持續多久。從2002-2007這段時間內的「文化中心空間解嚴」,讓園區回歸文化用途,也增加了市民活動空間。
然而,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成功去政治化以後,台北中正紀念堂也計畫拆除圍牆,增加開放性,卻造成劇烈反彈,甚至當時北市府趕緊把僅有二十多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列為古蹟。後續每次討論到去除「中正」,將空間還給人民,重新客觀看待歷史的提議,都引發中國黨陣營破口大罵。
但若我們回歸歷史,中正紀念堂的興建本身,就是一項充滿問題,涉及欺騙人民、浪費預算、黑箱作業的可疑決策:
■經費來源欺騙人民,不斷追加天價預算
蔣介石死後,行政院經治喪委員會會議決議,決定在臺北市擇地興建「中正紀念堂」。當時治喪委員會召集人俞國華公開宣佈:各界捐獻的中正紀念堂籌建款項達新台幣一億四千八百多萬元,此外還有人捐獻水泥、玻璃等建材,因此,第一期建築「可以不必動用政府的經費。」(聯合報,1976-7-10)然而,該年10月,建築經費就變成5億元(含兩廳院),到完成時,經費已經膨脹到本體11.8億,其中8.8億由政府預算支應。後續兩廳院因工程延後,預算更增加到74億。中正紀念堂預算草率決定,不斷膨脹,可以說是黑箱作業,其中好大喜功、奢靡腐敗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佔用市政發展用地,排擠各項重大建設
11.8億的預算,聽起來好像不多?但在1976年中正紀念堂動工時,台灣國民所得僅1053美元,2021年預計已達33310美元(以上均主計處數據)。而當時興建一整個港口(台中港)50億,整座國際機場(桃園)100億;現在建一個貨櫃中心(高雄洲際二期)1125億,一個航廈(桃園三航)1000億。換算中正紀念堂造價,約今日300億。在當時台灣進行多項建設時,也算一筆相當大的開銷。
另外中正紀念堂預定地,原本在1974年台北市府規劃為「第二商業中心」,包含18~50層高的辦公大樓和24~30層高的旅館和公寓多棟、四棟百貨公司、文化中心、世貿中心、綠地等空間,投資額150億台幣,相當於信義計畫區+兩廳院的機能。卻因為中正紀念堂而全部推翻,因而台北市府重做都市計畫,把都心改到信義計畫區,也推延了開發的時程。為了個人崇拜,大筆消耗國家預算,打亂都市計畫,讓市政延宕數年,這些成本從來沒人去追究。
■競圖黑箱作業,圖利特定廠商
1976年,中正紀念堂舉行國際競圖時,曾要求作品須具「創造新穎設計」、「獨特風格」、「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實用」,結果卻是參選作品中唯一不具現代風格,還提了兩個案子的楊卓成作品得標。當時,籌建小組號稱聘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評審,但奪得第一名的建築師陳邁(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表示:評審雖然喜歡他們的案子,但在會議上無法做成正式決定、要讓蔣宋美齡從國外返台做最後決定,而蔣宋美齡回來以後連圖也沒看,只丟下一句話:「選中國式的就好。」可以說是黑手介入競圖。
其實,楊卓成的代表作包括早年的士林官邸、圓山飯店,以及多座蔣介石行宮,更多次與蔣宋兩人當面討論建築設計,是深得蔣家歡心建築師。整體設計完全投蔣家所好,牌樓參考中國明代十三陵,堂體外型則參考中國廣州的中山紀念堂,佈局參考中山陵,但規模更大,就是要「超越國父」。而台階89階象徵蔣介石歲數,格局仿造中國帝王陵寢,建築加上傳統廟宇、墳墓一定會用的「雲紋」,擺明就是蓋「帝廟」而非紀念堂。當時政府放任不具任何公職身份的蔣宋美齡,為個人喜好隨意推翻競圖結果,以法治國家來看,就是一種舞弊、圖利熟識廠商的行為。
這樣疑點重重的工程,在黨國體制的掩蓋下,居然變成台北的象徵,中國黨的精神堡壘,實在諷刺至極!
若是回歸正常,就算不追究當初決策者的責任,將城市空間去除威權象徵,並納入蔣介石執政時期政治迫害與屠殺下受難者的記憶,賦予更多元的使用空間,也只是最低限度的剛好而已。在這點上,台北反省歷史的能力,實在遠遜高雄太多。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南美館#台南市美術館 Record of my visit to Tainan Art Museum.Paying Tribute to Gods: The Art of Folk Belief. 這次去台南美術館一二館參觀,剛好遇到館方所規劃具有在地特色的年度大展「向眾神致敬 宮廟藝...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9月11日,台北市萬華區漢口街和中華路口西南隅,正在建構中的西門町最高建築(地上28層)已經成型,將於2023年夏天完工。(張哲生 攝)
這棟新大樓的前身是1977年落成的台北中華大樓,最初是國泰集團設立的國泰百貨公司,國泰百貨於1985年轉讓給豐群集團後,沒多久便結束營業,之後這裡開過「龍太外銷成衣商場」、「弗頓星球」、「HANDS 台隆手創館」(2000年開幕,2004年遷移至微風廣場)、美華泰流行生活館(2004年開幕、2018年7月15日歇業),其餘樓層則是國泰集團的辦公室。最後,進駐其中的國泰集團辦公室在2018年6月底全數撤出,而在一、二樓營業多年的美華泰流行生活館也在2018年6月21日至7月15日舉行出清特賣後歇業,然後台北中華大樓於2018年11月12日開始進行拆除工程。
日本九州的私營鐵路巨擘「西日本鐵道株式會社」(西鐵集團)在2017年12月與業主達成協議,並於2018年3月簽署為期20年的租賃協議,由西鐵集團以旗下的飯店品牌「Solaria」經營,公開宣布將在台北市西門町以6億日圓(約新台幣1.6億),打造一座地下5層樓、地上28層樓,擁有300間客房的「Solaria西鐵飯店 - 台北西門」旅館,預計在2023年的夏天開幕,其地點就在已拆除的台北中華大樓所在地。
先讓我們來回顧44年前,台北中華大樓的開始~國泰百貨公司。
1977年10月6日上午10時,由國泰集團設立的國泰百貨公司正式開幕,開幕典禮由國泰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萬霖(1924-2004)揭幕、基隆顏家的顏欽賢(1902-1988)剪綵,現場還請來百人大樂隊演奏,聲勢浩大。
國泰百貨公司在行銷上強調「不以打折為噱頭,不打折比打折便宜」,並以「新的風格、新的氣派、新的服務、新的滿足」為經營宗旨,力求不斷推出各式新穎服飾百貨,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當年國泰百貨公司所在的台北中華大樓,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一段88號(中華路與漢口街口),由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起造、蔡柏鋒與陳昭武設計、三井工程負責營造;於1976年3月15日開工、1977年8月20日竣工,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5,394萬元,是一棟11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
國泰百貨公司在台北中華大樓內的營業樓層為地下一樓以及地上一至四樓,共有五個樓層。
地下一樓包含三個營業部分:備有各式流行服裝飾品的「繽繽服飾」、供應各種物美價廉的日常用品的「半價廣場」與供應各式冷熱飲的「甜蜜走廊」。
一樓為「集錦大街」,設置各式華洋百貨;二樓為「芙蓉女裝街」,備有各式新穎女裝;三樓為「新潮摩登街」,供應高級男裝、玩具、唱片,與手工藝品等;四樓為「福泰酒樓」,供應正宗粵菜與港式飲茶。
1977年10月6日開幕的國泰百貨公司,是國泰集團史上跨足百貨業的第一間據點;同年,國泰集團與大來關係企業合作,在同樣位於西門町的武昌街與昆明街口,籌設「來來名店百貨公司」(後改名來來百貨),國泰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萬春(1916-1991),還出席了來來百貨所在的台北西門大樓之動土典禮。
位於台北市武昌街二段77號的台北西門大樓,由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起造、羅維東設計、樹德工程負責營造;於1977年3月8日開工、1978年6月10日竣工,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6,369萬元,是一棟10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
1978年11月25日,國泰關係企業「來來名店百貨公司」正式開幕,以「讚美的焦點、流行的焦點、歡樂的焦點」為營業主軸。
當年,國泰集團在台北百貨一級戰區的西門町,一口氣設立了兩間百貨公司,象徵百貨事業開始起飛。但是好景不常,1985年2月,爆發十信弊案,嚴重影響國泰集團的經營,亦令其將旗下的百貨公司,轉讓給豐群企業集團。自此之後,國泰集團不曾再涉足百貨事業。
台北中華大樓的國泰百貨公司在1985年轉讓給豐群集團後,沒多久便結束營業,後來有「龍太外銷成衣商場」、「弗頓星球」、「HANDS 台隆手創館」(2000年開幕,2004年遷移至微風廣場)、美華泰流行生活館(2004年開幕、2018年7月15日歇業),其餘樓層則是國泰集團的辦公室。
至於武昌街的台北西門大樓,在來來百貨於2003年2月10日歇業後,則由誠品進駐,以「誠品武昌」之名在2004年12月1日開幕;2010年,誠品將武昌店閒置的高樓層(5至10樓)出租給國賓飯店,委由國賓開設平價旅館「台北西門町意舍酒店」,於2012年2月開幕。
看完它的歷史之後,我們緊接著來瞧瞧這裡的未來。
這個都市更新案名為「國泰一號中華大樓都更案」,其更新單元位於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以西、漢口街二段以南、漢口街二段20巷以東及漢口街二段20巷以北所圍之街廓;範圍包含臺北市萬華區福星段二小段149地號等1筆土地,面積共1,720平方公尺,為台北市「修訂臺北市萬華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案」所載「實施都市設計地區-中華路林蔭景觀區」範圍內,更新單元內建物屋齡已達30年以上,結構設計不符現今耐震救災等公共安全需求,原始空間規劃及結構設計亦已不敷現今商業使用需求,希冀藉由都更推動健全商業機能並改善都市景觀。
辦理進度如下:
2015/5/25 核准自劃更新單元
2015/10/20 自辦公聽會
2015/10/30 申請事業計畫掛件
2016/5/11~25 公開展覽
2016/5/24 公辦公聽會
2016/8/11 都更幹事會
2017/5/9 都更幹事會複審
2017/7/5 環評審查會議
2017/9/6 都更聽證會
執行此案之團隊:
更新規劃: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建築設計: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鑑價機構:麗業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個案概要:
所在地 | 萬華區福星段二小段149地號
面積 | 520.30坪
使用分區 | 第四種商業區
實施方式 | 協議合建
以下為負責建築設計的潘冀聯合建築師對「國泰一號中華大樓都更案」之說明:
基地座落於萬華區,西門商圈人行徒步區的北端,周邊歷史文化舊街區以及活躍商業活動形成豐富的都市紋理。為提升都市環境良好品質,如何在高密度的商四用地中充分發揮土地強度、創造都市更新最佳效益成為本案最關鍵之設計課題。
基地四面臨路,為順應原有都市街廓紋理,於主要臨街面留設騎樓;南面留設開放空間步道系統與既有西門商圈人行步道串連。建築量體發展受限基地形狀,呈現瘦高之細長量體,分為底部裙樓、中部塔樓、上部塔樓三部分;裙樓的高度與周圍老舊街區高度相互呼應,中部塔樓的高度可與周圍新建築物相比擬。這樣的量體分配也呼應了內部使用機能,裙樓為零售商場、塔樓為旅館,其房型以面積6-7坪的雙人房為主。燈光設計依照商場及旅館各自機能設計,揮灑豐富的夜間表情;商場燈光採參數式色彩漸變設計饒富變化,旅館則強調垂直帶狀燈光簡約之美。
本案成功解決了細長比例的挑戰及高層建築空地留設之限制,將土地利用最大化,期能滿足複合式商業空間最高使用之坪效,並創造尊重環境和諧與都市紋理的西區建築焦點。
座落地點: 台北市萬華區
基地面積: 1,720m²
建築面積: 899 m²
總樓地板面積: 38,640㎡
層數: 地下5層,地上28層
設計時間: 2014.11 迄今
房間數: 314
類別: 旅館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南府城歷史區風華再現了!✨
圖/文 魚夫
臺南州會的修復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了,建築的立面終於重現風華😍。臺南的古蹟和歷史建築,在中央與地方的努力下,歷經十餘年,整個舊城歷史區的景觀為之丕變,我來台南住了十餘年 ,幾乎每年都得再畫一棟修建後的建築😅。
這讓我想起有一陣子日本的首相更迭頻繁,東京鐵塔的お土産店(紀念品商店)出了一個杯子,杯縁印有歷屆首相的漫畫肖像,但是因為任期實在太短,美國《Time》雜誌還刊出了一張政治漫畫,諷刺全世界兩種生命最短的動物除了孑孓外,就是日本首相😅,那杯子我連三年去東京都買了一個新的回來,外側卻肖像越畫越小,因為擠進許多短命的內閣總理,最後杯子裝不下了,居然改成紙一張來紀念🤔。
如今畫臺南歷史建築也一樣,整張圖面快擺不進去了,不過往日這府城歷史街區也彷彿躍然於紙上,臺灣沒有一個城市能像臺南那樣瞬間走進時光燧道,來到了日治及其以前的時代👏。
如今又有臺南州會修建即將完工,在修建過程中2020年的3月份,修繕單位發現一枚長約98、厚約1.5、寬約24公分的棟札🧐,棟札在日式建築裡等於是建築的履歷書,所以其上載明落成時間為1935年(昭和10年)的12月24日,並記錄了上棟式祭是由臺南神社的宮司(神社的最高負責人)松本賴光來率領眾人祭祀,而總體設計係由當時的臺南州土木課技師住谷茂夫總其事,工程則由「請負」(うけおい,相當今之營造商)負責。
松本賴光因係臺南神社的宮司,所以重要祭典能請得他來主持,便也是一種榮幸。現已整修完成的「鶯料理」創辦人天野久吉因為生前經常寄付(捐款)神社且熱心公益,因而與宮司關係匪淺,又因熱愛台灣,遺言死後骨灰帶回台南埋葬,此後天野家庭院右側建立天野久吉紀念碑和銅像等儀式,松本賴光都義不容辭的主持。
臺南州會的基地,過去是州廳的停車場,採鋼筋混擬土的結構,樓高三層,外牆為黄褐色溝面磚,即俗稱的「國防磚」,另一方面,也配合整條今之中正路林百貨等街區顏色,使其看來整齊劃一。
日治時期,最初州設置州協議會作為州知事的諮詢機關,所以互動頻仍,乃在建築設計上,搭有天穚和隔鄰的州廳(今國立臺灣文學館)互通,修復後的州會,市府計畫,原與文資處使用同棟建築的中西區圖書館將搬遷到二至三樓,至於二二八紀念館則將設在一樓。
州會的建築設計師住谷茂夫還有棟在歷史建築區的重要作品,即1940所興建的「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辦公廳舍,戰後改名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外表簡潔,柱頭裝飾力求簡約,屬近世復興式風格,其次,興築於西元1935-1937年間(昭和10-12年)的臺南神社事務所,也就是今天的忠義國小圖書館也是由他所督工。
住谷茂夫來臺南之前,曾任新竹州內務部土木課技師,1934年(昭和9年)峻工的「新竹信用組合」,即今「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營業部」就是由他負責設計。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位置在現在孔廟文化園區。日本時代初期即有神社之興建,至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興建神社更成重要的治臺政策⛩。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所建的臺南神社,其社格僅次於臺灣神社。臺南神社事務所約建於日昭和10-12年(西元1935-1937年),同一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尚有御本殿、拜殿、神苑庭園植栽、神橋造景、武德殿及其附屬大弓場射屋等。
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獲得建立許可的臺南神社⛩,設計者爲當代知名的技師森山松之助(西元1869-1949年),神苑為留學德國博士本鄉高德(生卒年不詳) 規劃,工務由總督府住谷茂夫(生卒年不詳)技師負責,內苑爲臺南神社之主體建築及參拜神道,外苑則設立臺南神社神苑,於範圍內依照地勢改鑿參道,區內林樹青翠🌳,間有神泉水池,整體日式庭園風格,與孔廟半月池與海東書院遺跡南側低濕之地,架設神橋,相互呼應增添雅趣☺️。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設立於外苑之西南角,其位置遠離御本殿,經研判應為「神苑休憩所」,按社務所通常應配置於御本殿左側,且其建築形式亦有規範,但目前所見與傳統配置不同,而所謂的休憩所為日本皇族代表天皇外出巡視之臨時行館,亦在此接見臣民。
農田水利會對面的原「臺南警察署」👮則為梅澤捨次郎的作品,1930年2月3日梅澤擔任臺南州地方技師,1931到1933年之間兼任臺灣建築會臺南州支部長,所以是住谷茂夫的先輩,其次在府城舊歷史區裡,「林百貨」及附近(中正路,當時稱為末廣町)的連續性住商統一建築風格都是出自於梅澤的總體規畫。
一代建築大師森山松之助在這個區域裡也有兩座傑作,一是原「臺南地方法院」(1912,今司法博物館),另一則為臺南州廳(1913,今臺灣國家文學館)這兩座都是臺南的鎮市之寶✨,其實社格僅次於臺灣神社(圓山飯店)的臺南神社,興建於1923年,也是由森山松之助所設計。
說來說去,好像文章裡的人物應該都是互相認識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的風華再現,也讓我們隱約看到了那個世代的生活😀。
影片分享:
來歷史老城怎麼玩?不但畫了很精緻的地圖,還景點一個個畫出來,對你夠好了吧!
https://youtu.be/mkEPiKOxqE0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南#南美館#台南市美術館
Record of my visit to Tainan Art Museum.Paying Tribute to Gods: The Art of Folk Belief.
這次去台南美術館一二館參觀,剛好遇到館方所規劃具有在地特色的年度大展「向眾神致敬 宮廟藝術展」,一次飽覽許多未曾公開展示的藝術精品,也讓我這個喜歡宮廟藝術的愛好者,大開眼界。此外也特別感謝羲之堂筱君姐及廖大哥的安排,有幸能直接聆聽潘館長的導覽與介紹,更讓我此行有了滿滿回憶與收獲。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哼著旅行的曲,在南日耳曼:讓風情各異的8個旅行樂章,帶您深入一訪德國南部!」介紹
訪問作者:葉育青
內容簡介:
★8大樂章,漫遊德國南部美景與人文風情:
‧抒情曲——赫德克(Herdecke)
赫德克距離大城科隆只有幾分鐘的車程,但是住宿的費用卻省了很多。作為自助旅行的經濟考量,的確是很棒的選擇。而且,小鎮有她的作息,這是跟旅行團不同的地方,可以真正領略到日常的德國生活。(節錄自內文)
作者在赫德克感受到了小鎮靜謐的氛圍,也感受到了南方日耳曼民族的友善風趣、熱情親切,若您想深入德國的日常,不妨從臨近科隆、擁有地利之便的赫德克開始德國之旅!
‧彌撒曲——科隆(Köln)
是怎樣的教堂可以蓋了八百年還在不斷地翻修?是怎樣的設計讓她成為教堂界裡的圭臬?又是怎樣的神奇的力量,讓她在歷代的戰火中不被波及?是她,沒錯就是她,那個被人詠嘆的科隆大教堂。(節錄自內文)
天主教的彌撒儀式,搭配管風琴伴奏彌撒曲,神聖而莊嚴,就像被作者評為此生必訪的教堂——科隆大教堂一樣,她那高聳入雲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拼圖繁複的貼花地板、色彩繽紛的巴伐利亞玻璃彩窗,在在令人不由自主地從心裡湧出崇敬,絕對值得一訪。此外,科隆的百年餐廳FRÜH、有著七彩建築的舊城區,也千萬不可錯過。
‧浪漫曲——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萊茵河上的珍珠 夢幻中的國度
葡萄園裡的甜蜜 遊輪上的浪漫
選擇呂德斯海姆作為旅行的停靠站,就是因為她具備著如此多樣的元素。(節錄自內文)
呂德斯海姆位在萊茵河畔,不但可以搭遊船往來萊茵河欣賞兩岸風光、參觀十座萊茵河畔最重要的城堡,還可以搭纜車居高臨下,享受悠閒浪漫的葡萄田園風光。而呂德斯海姆最大的驚奇——斑鳩巷,時光彷彿倒回中世紀,兩旁是裝扮精緻古典的店面,路上還不時有穿著當時服裝的少女穿梭其間,精緻的小店、特殊的紀念品、特色的餐廳……,絕對會讓人流連忘返。
‧協奏曲——法蘭克福(Frankfurt)
從台北出發,前往德國的第一站,就是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全歐洲的轉運樞紐之一,有著比台灣大好幾倍的機場跟車站。(節錄自內文)
法蘭克福是美茵河岸的大城,由於位在歐洲的中心位置,是德國中部與西南各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成為世界各國人種的匯集處,法蘭克福在這樣的地利位置下,與各國人種激盪出不同的火花。作者在此樂章下介紹了法蘭克福的中央車站、異國美食、紅燈特區、法蘭克福市政廳所在的羅馬人之丘站,以及被稱為「法蘭克福第五大道」的購物大街——歌德大街,再加上美茵河畔的夜遊,法蘭克福要您一次體會德國的多樣面貌。
‧小步舞曲——富森(Füssen)
富森真的是陽光璀璨的地方,跟清晨陰鬱的雨不同,那種光潔會讓人想跳舞、想奔跑、想嬉戲、想唱歌……。……富森這個美麗的小鎮,彷彿是為旅遊而生。一棟棟造型精巧的房子,一間間色彩繽紛的商店,一區區香味瀰漫的餐廳,以及為此而來的遊客,熱鬧有如節慶的氛圍久久不散,就像太陽一般癡情,直到深夜依然徘徊不去。(節錄自內文)
富森是通往黑森林的要道,也是羅曼蒂克大道的南方起點,要前往新舊天鵝堡,大多由此鎮開始。作者不但在此樂章帶您一訪知名的新舊天鵝堡,更登上了德國的最高峰——楚格峰,以及山下的美麗湖泊——艾比湖,從今至古、上山下海,深入探究德國南部風光的全貌。
‧變奏曲——慕尼黑(München)
瑪莉恩廣場(Marienplatz)位在慕尼黑的市中心,屬於舊城區,來到慕尼黑一定要安排一整天的行程在此閒逛。圍繞著廣場有數不盡的教堂、博物館、德國傳統的特色精品店、餐廳、啤酒屋、百貨商店,還有令人瞠目結舌的食品市集。(節錄自內文)
來到慕尼黑,怎能不喝喝啤酒呢?每年一次的慕尼黑啤酒節,盛況空前,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共襄盛舉。加上王宮博物館逛不完的瑪莉恩廣場、德國知名的香腸豬腳餐廳,古今交錯,慕尼黑絕對是德國南部最重要的必訪之地。
‧嘻遊曲——羅騰堡(Rothenburg)
德國境內旅遊熱區有著名的羅曼蒂克大道(Romantische Strasse)與古堡大道(Burgenstrasse),羅曼蒂克大道在南方,從新天鵝堡向北方垂直延伸到符茲堡(Würzburg),古堡大道則是從西邊的曼罕(Mannheim)往東橫走到布拉格(Prag)。羅騰堡正位於兩者的十字交會點上,不管你走的是浪漫大道還是古堡大道,羅騰堡一定是你下榻休息的地方。(節錄自內文)
羅騰堡位在浪漫大道與古堡大道的十字交會點上,因為處於一個這樣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也是旅者必訪之地。羅騰堡的老城區充滿了古世紀的氛圍,在這裡悠閒坐一個下午,搭配啤酒豬腳,誰說您不是德國人呢!
‧夜曲——班貝格(Bamberg)
一個被雷格尼茲河(Pegnitz)包圍如威尼斯的水鄉澤國,一個保留著大量中世紀紅瓦建築,一個充滿獨特魅力的小鎮,一個讓人念念不忘的地方,他就是班貝格(亦稱班堡)。(節錄自內文)
旅行書上其實不太容易找到班貝格,但是網路上卻有很多人推薦來此地一遊,真真正正可以說是大家的私房景點。班貝格這樣一個日耳曼小城堡,她的美,獨樹一格。加上水道縱橫的雷格尼茲河,有小威尼斯之感。身為德國南部的最後一站,不妨自自在在地遊走其中,細細品味這充滿中世紀況味的百年古樸小鎮。
本書除了介紹德國南部的必訪景點與人文風光之外,每個城鎮的小檔案也以小專欄的方式呈現,還附上「貼心小提醒」幫您注意各種「眉角」!如果您想要看到更深入、更細膩的德國南部風光,《哼著旅行的曲,在南日耳曼》將會帶您看到不一樣的南德!
作者簡介:葉育青
才華洋溢的文字工作者、熱心助人的社會工作服務者、浪漫自由的夢想家、有良有心的事業經營者。喜歡旅遊、喜歡探求世界,足跡踏遍二十幾個國家。目前為孜孜矻矻的修業者,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近日挑戰的對象為皮件、薩克斯風、太鼓。
作者粉絲頁: 葉子漂遊記
出版社粉絲頁: 瑞蘭國際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次我們到泰國考察文創遇到下雨,也見識到曼谷的交通,有遮蔽的空橋成為下雨和塞車的救星!怎麼說呢?
以「#暹羅商圈」為例,它是 #泰國 #曼谷 最熱鬧的地區之一,不僅是交通樞紐,周遭更有百貨商場林立,是觀光客和民眾休閒娛樂的首選區域。暹羅商圈就位在BTS #暹羅站,出站後就有 #空橋 可以直通各大百貨,相當人性化又方便。這也是曼谷政府為了改善鬧區交通壅塞狀況,參考 #紐約 High Line、#首爾 Skygarden及 #巴黎 Promenade Plantee,與Siam Synergy集團合作,打造附帶觀光、藝術價值的空橋系統,不僅大幅改善交通問題,也將商場完美串聯,開啟另一項商機。
這次出訪侯市長也特別前去拜會 #泰國創新經濟促進局 (Creative Economy Agency, CEA),泰國政府近幾年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並且穩定社會經濟發,不斷大力推動 #創意 和 #設計讓 產業升級轉型。目前泰國 #文創設計 產業產值占GDP約2成,也在國際間打下知名度。這次CEA執行董事Apisit Laistrooglai在現場邀請 #新北市 參加明年的「#2020曼谷設計週」,感到萬分榮幸的同時也期盼未來在文創與創新設計上,兩市能多多交流,就像暹羅商圈的空橋系統一樣,新北市也可將其中概念作為借鏡,串聯鬧區各大商場和商圈,運用美學和現代化設計,除了讓市民朋友更方便外,也帶給城市不同的風貌。市長還特別向執行董事介紹新北市的 鶯歌陶瓷博物館、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以及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圖,都是具有國際水準的建築設計,非常歡迎他們前來參觀,感受新北的美學風格。
#安居樂業 #國際厚友誼 #4ourNewTaipei #新北友好市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原林百貨店- 古蹟 - 國家文化資產網 的相關結果
原林百貨之建築,是日治時期引入歐風建築形式及近代建築思潮的複合體,從空間平面佈局而言,非採用「古典建築」(文藝復興及巴洛克風格)之佈局,因此與日治初期若干公共 ... ... <看更多>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台南|林百貨:日據時代到現在,這是台灣唯一設有神社的文青 ... 的相關結果
台南有很多有特色古蹟,砲台,老街,而這家百貨公司也很老從日據時代就存在 ... 建築)有著歲月痕跡的磚紅樓房,木製窗台天井都停留在那個年代-林百貨。 ... <看更多>
林百貨建築風格 在 林百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林百貨店俗稱「五層樓仔」,但事實上百貨內有面積較小的6樓,為「折衷樣式」鋼筋混凝土建築,在當時是相當現代化且受注目的。建築立面貼溝面磚,最上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