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珍藏CD:Anne-Sophie Mutter:Carmen-Fantasie.
之前我的珍藏CD提過Mullova(穆洛娃)和Midori(美島莉)後,有圈友提到女小提琴家三M,既然之前提過三M的二位,今次一定不可沒有另一M,Mutter(慕達)。
安蘇菲.慕達擁有非凡的音樂造詣,對古典音樂的未來發展不遺餘力,享譽樂壇三十五年。自她1976年以十三歲之齡首次亮相於國際舞台,其後再以獨奏家身份與卡拉揚合作後,慕達的足跡早以遍及世界所有音樂殿堂。《芝加哥論壇報》讚揚她是現今小提琴家當中,對二十世紀後期小提琴曲目貢獻最多的一位。多位當代作曲家曾為慕達度身創作,包括庫爾埃、魯道斯拉夫斯基、班特維斯基、普列文、林姆等等。此外,她又熱心參與慈善活動,全力支持具有才華的年輕音樂家的藝術發展。
2011年是她演藝生涯的三十五週年,除了一連串音樂會演出外,她又以領奏身份聯同十四位現任及前任安蘇菲.慕達基金獎學金得主組成的慕達演奏家小組,走訪十一個歐洲城市演出。慕達演奏家將於2013年巡迴亞洲演出。
慕達曾獲得的獎項,包括德國唱片大獎、法國唱片大獎、國際唱片大獎及數個格林美獎。
在唱片錄音方面,慕達於莫扎特誕生二百五十週年灌錄莫扎特全部主要小提琴作品,又於孟德爾遜誕生二百週年灌錄作曲家的協奏曲及室樂作品。為慶祝演藝生涯三十五週年,DG更為她發行一套結集她出道以來所有DG錄音的套裝專輯,並同時發行收錄她於2011年與紐約愛樂合作的樂曲─林姆的《光的遊戲》和庫爾埃的《時光機》。
2010年,慕達榮獲挪威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她曾獲頒發德國大榮譽勳章、法國榮譽勳章、巴伐利亞榮譽勳章、奧地利榮譽勳章等。慕達為《音樂美國》2011年度音樂家。
以上資料來自
http://www.hkphil.org/…/concerts…/artists/artistsdetail.jsp…
林美善2010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黃名琪表示,2014年WHO發布《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中顯示,2012年全球因酒精濫用造成330萬人死亡,超過愛滋病、肺結核、暴力事件死亡人數的總和,平均每10秒鐘就有一人因飲酒死亡。習慣性飲酒不僅造成酒精依賴,也會增加罹患超過200種疾病的風險,包括肝硬化與許多癌症;此外酒精濫用也會引起暴力與傷害。根據世界醫學期刋Lancet 在2010的一篇論文指出, 若將物質使用(包括:合法的物質,如酒精;與非法的物質,如海洛因)所造成的傷害,使用酒精對自己和對他的傷害分數(72分)遠大於海洛因(65分)。更甚大於菸草(26分)。可見酒精大多數是對他人造成傷害,因此,在頻傳的社會傷害事件中,酒精就是扮演那催化角色。因此,應更審慎飲酒帶來的後果,絕非僅影響個人,也會傷害家人或朋友。
酒駕、暴力、肝病王國 不能再容忍的過度飲酒
今天與立委陳曼麗在立法院共同召開的『嚐酒之計~酒精對國人健康之影響』研討會,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表示,將提供檢舉獎金,鼓勵全民來舉發酒駕者。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許立民則建議交通部在『同車共責防酒駕』相關法規應迅速修法。
7月16日蘆洲分局執勤警員遭女子酒駕高速撞擊,導致員警終生成殘。
急診室暴力頻傳,醫生跟護理師遭暴力襲擊,施暴者許多呈酒醉狀態!
家暴事件的發生,不乏跟施暴者飲酒之後的失控行徑有關
台灣人1年喝掉多少酒? 根據經濟部統計,2014年酒類總供給量超過7億公升,相當於282座游泳池蓄水量。
國人不當飲酒所帶來的疾病與傷害,已經成為公共衛生議題重大挑戰,甚至動搖國本。
『嚐酒之計~酒精對國人健康之影響研討會』與會的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為堅指出,台灣人飲酒盛行率(12-64歲),由2005的45.4%,到2014年竟激增到58.8%,尤其青少年飲酒問題日益嚴重,根據2004~2006年調查,高中生飲酒人數從13.51%上升到26.08%,青少年接觸酒精,將阻礙其大腦與神經發展,也將衍生如翹家、吸毒、酒駕等社會問題。再針對2630位國小學生(10-12歲)調查,高達36%的學童已喝過酒,其中20.8%曾經自行買過酒,調查中發現,學校周圍便利商店密度愈高,中學生半年內有喝酒的機率愈大,便利商店成了主要買酒來源﹝將近70%﹞。台灣便利商店儘管便利,如何建立更為完善的酒類販賣對象限制之執行與稽查,是需要迫切討論的公共衛生議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黃名琪表示,2014年WHO發布《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中顯示,2012年全球因酒精濫用造成330萬人死亡,超過愛滋病、肺結核、暴力事件死亡人數的總和,平均每10秒鐘就有一人因飲酒死亡。習慣性飲酒不僅造成酒精依賴,也會增加罹患超過200種疾病的風險,包括肝硬化與許多癌症;此外酒精濫用也會引起暴力與傷害。根據世界醫學期刋Lancet 在2010的一篇論文指出, 若將物質使用(包括:合法的物質,如酒精;與非法的物質,如海洛因)所造成的傷害,使用酒精對自己和對他的傷害分數(72分)遠大於海洛因(65分)。更甚大於菸草(26分)。可見酒精大多數是對他人造成傷害,因此,在頻傳的社會傷害事件中,酒精就是扮演那催化角色。因此,應更審慎飲酒帶來的後果,絕非僅影響個人,也會傷害家人或朋友。
臺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提到,急診室暴力、酒駕都是酒精惹的禍。103年有9,631人因酒駕入監服刑,造成監獄大爆滿,還是不斷有酒駕事件發生。無法有效遏止酒駕,似乎涉及幾個層面:1.僥倖,輕忽心態2.酒精類廣告(塑造成功身分、贏家形象)3.被周邊的人勸酒、不善拒絕4.酒類容易取得問題5. 生理或心理成癮6.交通問題7.有錢有勢不怕被罰等等。參照美國作法如加州,酒駕初犯需入獄兩日或吊銷執照90天,再犯需入獄最高達四年。並採行連坐法,假使餐廳酒吧供酒,造成顧客酒駕,吊銷餐廳營業執照。台灣應防範於未然,因為酒駕,就像自殺!希望能比照菸稅來課徵酒稅,導入資源到酒癮戒斷,避免因酒引起之健康問題與酒駕的發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林志陵表示,正常人若長期喝酒,酒精對肝臟的傷害猶如不歸路。其中80-90%會罹患脂肪肝,20-40% 會發展為肝纖維化,8-20%會惡化為肝硬化,最後3-10%會產生肝癌。尤其女性每天飲用大於40公克乙醇、男性大於60公克乙醇,超過五年即會造成酒精性肝病。每天飲酒大於80公克乙醇長達10年,罹患肝癌的危險性為常人的5倍。2002年健保資料庫顯示%,高達276,000人身陷罹患肝癌的高風險中。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林美娜表示,酒精對國人的影響,堪稱動搖國本,目前有菸酒管理法,另有菸害防制法,對於菸害、菸癮,中央都有預算可以使用在戒治與預防上,唯獨對於酒害、酒癮並沒有,健康捐是全球趨勢,因為WHA跟WHO都已經看到酒精不當使用對人類的負面影響! 本國更不應該落後!未來將朝制定酒害防制法邁進。
#酒駕 #暴力 #肝病王國 #不能再容忍 #過度飲酒 #肝病 #肝癌 #家庭暴力 #青少年飲酒 #兒少法 #立法委員陳曼麗 #嚐酒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