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解釋】政府想唔想解決房屋問題?
官方文件解讀房屋的供應數字好多,有長遠房屋策略的十年供應目標、未來三四年私樓單位潛在建屋量(超過九萬)、公營房屋五年建屋量(十萬),互相之間難以比較。加上每屆政府都強調自己「大力搵地建屋」,單單從官員的講法,普通市民唔容易知道房屋供應的真實狀況係點?
將散落唔同地方的建屋量數字整體出來,比較對上兩屆政府的公私營房屋的「建屋量」,會發現到幾個殘酷的現實。兩屆政府每年平均的單位建屋量都少過三萬間,遠遠少過長策目標的四萬六千間(去年更新﹕四萬三千間)。
林鄭任內私樓單位平均建屋量得約1萬間,整體公私營房屋合計的每年「建屋量」的數字都少於上屆(上屆27萬8千、今屆25萬8千),其實兩屆政府都無意欲增加房屋供應,如果唔察覺到依個現實狀況,只係單方面接收每年施政報告吹噓嘅「供應數字」,好易比政府呃落去。
雖然近年的房屋供應嘅成份有唔少水份,由「限呎地盤皮」開始,愈來愈多納米單人公屋居屋、私樓蚊型單位、納米樓等等。一間屋由動工到起好要四至五年浮動嘅時間,今日嘅單位供應係四五年前政策的結果,因此監察「建屋量」,比起睇即時的落成量,甚至政府口中的潛在供應數更加準確。
相比起長遠房屋策略所訂立的單位供應目標長期滯後,政府明顯更加重視(財政預算案裡面)納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收入的「地價收入」。今年的「地價收入」下跌(870億),政府快快手將啟德商業地皮改為住宅拍賣,增加來年的「地價收入」(976億)。政府大力搵地係重視「地價收入」,抑或是實質的房屋供應呢?
#搵咗幾年地
#林鄭起樓仲少過上屆
#每年少個三萬間
#說好了的增加房屋供應?
---
🕵️♀️ 月捐民間研究工作多多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ollow U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 Podcast: https://apple.co/3ly0yfw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TG: t.me/liberinf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berResearch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