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Reading! Let's 讀 it--#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很開心今年再次響應文化部走讀台灣系列活動。台灣的疫情好不容易終於趨緩了,回顧過去兩個月三級警戒的日子,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大家都是怎麼過的呢? 我自己在這兩個月讀了非常多的書,既然不能出門玩樂,那就翻開書,透過書本「蟲洞」進入微型宇宙好好遊歷一番,一樣能讓心靈感到相當的豐富。
今天要跟大家推薦三本書,都是在過去這兩個月疫情期間月讀過的好書,其中兩本還有錄製成益起看世界PODCAST喔!
🎁成功的反思: 混亂世局中 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作者: 麥可 桑德爾 譯者: 賴盈滿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益起看世界podcast連結🔗 https://player.soundon.fm/p/dc67740e-7982-4e61-b4fe-05d11369392b/episodes/292d3231-62bf-4576-96d1-e7db43518e51
有政治哲學家之稱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最新力作。桑德爾之前有一本書很有名,叫作正義,一場思辯之旅。這回他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再度推出力作,同樣也引發極大的震撼。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叫做: The tyranny of merit. 才德的暴政。直白表達作者對現行世界的遊戲規則真的很憤怒。身為哈佛大學的頂尖教授,他看著學子每年為了擠進長春藤盟校窄門搶破了頭,相當痛心,縱觀現行世界的價值觀,更是出了嚴重的問題。現在的世界奉行只要你有知識,能力,又努力工作,這就是獲取成功的不二法門。其實從小到大,學校與家庭的主流教育,就是不斷灌輸這樣的主流價值。但反過來說,這個世界對於「輸家」是非常粗暴無情的,錢賺得比較少,工作頭銜沒有很特別亮眼,甚至不太清楚自己的熱情在哪裡,還在辛苦摸索的,主流聲音常常批判他們是「人生失敗組」,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堅強,所以也怨不得別人。這樣的批評不見得說出口,但隱然成為一種很不友善的氣氛,在社會築起一道道高牆,讓你撞得頭破血流,難以跨越。
所以這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壓力鍋: 贏的人不只自己要贏,更要孩子繼續贏下去,因為這個世界對輸的人是很殘酷的,所以他們更怕輸,千萬不可以掉入輸的那一邊;那在「輸」的那一邊,拼命想往贏的方向前進,但因為阻力太多,資源與支持不夠,常常無以為繼,所以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兩極,也讓民粹極端主義有了可以滋長的溫床….
桑德爾想問的是: 「贏家」真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所有的成就?這過程中有多少人的善意與扶持,才能成就一個人的成功? 「輸家」真的就是活該? 那如果我只是一個在美國中西部好好務農的小人家,一個全球化浪潮襲來,我的農夫生活無法繼續,我被逼著要去學電腦,如果我就是不喜歡,難道跟不上全球化,就是我活該不夠努力嗎? 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可能,不要用「贏」與「輸」區分人類? 而是資源多的一方可以意識到努力之外,自己有很大的原因是「幸運」,並且回過頭來幫助「資源少」的那一方,大家可以共享資源呢?
🎁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
作者: 諾瑞那賀茲
譯者: 聞若婷 先覺出版社
益起看世界podcast 連結🔗
https://player.soundon.fm/p/dc67740e-7982-4e61-b4fe-05d11369392b/episodes/ed574ccc-7a3b-4189-87b6-8153a74ab8cf
英國知名經濟學家諾瑞納赫茲最新力作「孤獨世紀」,精準的整理出這個世代的我們面對到最普遍的挑戰:孤獨。
從人類從演化史來看,一直都是群居的動物,研究顯示,跟鄰居,朋友,家人之間互動密切的人普遍比較健康長壽。但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過度強調競爭,從十九世紀英國工業化開始,大批人力往城市移動,人類脫離的鄉村,也脫離了那種左鄰右社互相寒暄照顧的生活情境。尤其到了八零年代以柴契爾夫人,美國雷根總統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大肆提倡政府少管一些,讓民間自由競爭,八零年代經典電影華爾街,GREEDY IS GOOD,貪婪是好的更是讓整個人類社會宛若失速列車,朝著貧富差異極大化的不歸路飆過去,這個觀點就跟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的「成功的反思」有一點像了,那些被資本主義全球化放棄的人,成了地球村的邊緣人,他們的心理狀態其實是非常孤獨的。而孤獨有時其實不是有沒有人陪伴,而是一種不被接納,不被理解的挫敗感.
赫茲擔心的是: 「孤獨」這種情緒會為極端的民粹主義加入燃料。他提到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學家,叫做漢納鄂蘭,她是二戰時期從納粹魔掌中幸運逃到美國的猶太人,對於德國人為什麼像是集體被惡魔催眠一般臣服於希特勒的領導,做出傷天害理的行為相當百思不解。一九四九年,她出了極具爭議的代表作:極權主義的起源:在書的尾聲她寫出了一個獨特的結論:極權主義是以孤獨為基礎,而孤獨是人類經驗中最絕望且激進的一種。既然覺得自己在社會找不到容身之處,乾脆就把自己的價值感全都交託在一位強大的領導者身上,藉此找到目標與自尊。
這樣的情境在1930年代的德國,或是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都有著令人憂心的驚人類似。
解方是什麼: 赫茲認為: 人類最根本要體認到,過度競爭已經完全走錯路了。人類需要的不是競爭,而是合作。資本主義社會中如何加入關懷與和解,才是我們最需要去努力的方向。最後赫茲感性的說:對付孤獨世紀的最終解藥,就是我們站在彼此的身邊。
🎁原來老子這樣說
作者:傅佩榮 九歌出版社
一場世紀瘟疫讓人類有著濃濃的末日感。前兩本書真的比較憂國憂民,都是在擔心世界走錯了方向,人類如果不徹底覺悟,恐怕只會走上毀滅一途。
如果人類希望能尋找理想的生存模式,那或許穿越時空,借重兩千多年前的大聖賢老子的智慧,也是不錯的選擇。
老子與佛陀,耶穌都是被譽為偉大聖人等級的人物,他們對於在虛幻世界載浮載沉的人類,提出真知灼見的教導,一直到今天,簡單的道理依然歷久彌新。
其中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傳世經典。是聖經之外全世界複印成冊作多的書。老子是誰呢? 據說他周朝的圖書館管理員,飽讀詩書但深藏不露,道德經的內容,講人與自然,宇宙與萬物運行之道。人間一切皆是虛空,萬物有生有死,但唯一不滅的是道,道是什麼? 好難的大命題,傅佩榮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白話解釋道德經文句。這本書是同事郭于中介紹相贈的,我常常聽他分享這本書帶給他的益處,偶然間翻閱,對於老子的智慧驚嘆不已,一口氣整夜讀畢已經天空微白,好久沒體驗這種聞道則喜,手不釋卷的樂趣。
像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老子對於國與國相處提出的忠告。他看透人性喜歡競爭比較,所以主張小國寡民各過各的,否則往來密切心生忌妒比較,為了爭奪好處殺伐征戰就不可避免,這樣的看法或許在地球村全球化的時代很難被接受,但他對人性的洞見之精準,也提供了我們很另類的思考。
那大家也想知道愛讀書的台視台語新聞主播郭于中最近讀了哪些好書嗎? 接下來就交給他囉! #郭于中
文化部 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的精神,推出 #走讀台灣系列活動,串聯文本與臺灣在地連結,使民眾可以在城市、鄉野、山林以及海岸找到閱讀的樂趣,也歡迎大家來一起走入文本,讀出臺灣。一起來種下閱讀的種子,靜待在更多人的心中,緩緩生根萌芽。
#閱讀的種子
#走讀臺灣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台視新聞
#益起看世界podcast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00:18:17)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00:36:29)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柴契爾夫人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好雷] 我親愛的瑪格麗特(鐵娘子觀後感)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電影小記事- 為追念柴契爾夫人,HBO今晚重播《鐵娘子 的評價
- 關於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選片] 兩部鐵娘子:堅固柔情vs柴契爾夫人最後執政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媒體轉載請先知會 ★
《 不會再有下一個了 - 希望如此 》
By Phil Smith
很多人有缺乏自我意識的困擾,這種情形在一些人身上到達某種程度就會變成鬧劇,而放到世界各地的一些政治人物身上,會變成危險。
權力對某些人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無法駕馭權力的人,或是那些一輩子從來沒有被告知他們犯錯的人。
我在報導政治領袖時多次看到這種情況 -不論是來自特權階級的英國現任首相強生,或是出身平凡的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在位時他們都逐漸陷入一種偏執的、上帝情結的狀態,最後終究會被周圍比他們更清醒的人趕下台。
強生來自權貴背景,是還存在英國的菁英階級。他極端不負責任,至少兩次因為撒謊被革職,並且有不少私生子,即使在目前的職位上他還在繼續撒謊。如果你有時間谷歌,只要搜索 <強生說謊>就可以。
柴契爾夫人當了 15 年的首相,雖然不是來自菁英背景,但她一樣陷入了偏執的麻木,最後被迫下台。 公平地說,許多政治領袖在任時間越長就越偏執,這當然沒什麼稀奇,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國家對高位者有任期限制。
令我擔心的是現任台北市長,因為在他身上我們似乎看見性格混亂,而且綜合了以上兩個例子最壞的一面。我已經寫過關於上帝情結和克魯格效應的文章,但最近看到一些他說過的話,還是讓我倒吸了一口氣。
以下這段訪問來自我在台大新聞研究所開課時選課的前學生,她當時在風傳媒工作。
「我是夠聰明夠用功,這我是知道,但我也相信很多東西柯文哲之後,就沒有柯文哲了,柯文哲現象2016之後還是沒有下一個,很困難。也許江山代有人出,以後還會再有,但是有時候一個masterpiece(指自己是傑作)就是only once(只有一次的傑作)」
蘋果日報在 2015年也引用他的話:「我是被上天選擇的人,來挽救台灣的。」
就算在最好的情況下,公開表現出巨大的傲慢已經令人難以忍受,而進一步與自我結合起來時,事情開始看起來非常令人擔憂,因為這個自我,很明顯已經被他安置在自己周圍那些愚蠢的馬屁精們無限放大。再加上同樣不是那麼聰明的妻子和母親,她們不停加入說他是一個多麼天才的人,這時候災難食譜已經自動寫好了。
他陷入偏執狀態一事也很吸引人,柴契爾夫人擔任首相後期我在英國採訪國會,我發現了驚人的相似之處,不過柴契爾夫人沒有那麼愚蠢,沒有盲目地將所有的錯誤歸咎於除了她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即使最後她的妄想越來越嚴重,她對大眾的尊重還是有的。
但是對台北市長而言似乎不是如此。他對他人的評價如此之低,以至於一有機會就把錯誤歸咎於人。所謂的領導者無計可施並且焦躁不安,他們堅持自己是完美的,任何不正確的事情都是別人的錯,這對普通人是一種侮辱,也是令人痛苦的。
在精心安排的記者會上,記者有足夠的勇氣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他的憤怒立刻爆發,很快導致揮舞手臂提高聲量,他的自我控制似乎在一大堆藉口和偏執中消失了。在他想像之中,這都是媒體的錯,是政治對手的巨大陰謀。
這是你瞥見他真實自我的時候,一如化身博士書中海德先生通過哲基爾博士發現自己。也許他與上帝的對話太多了。
化身博士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這本書講述了體面的哲基爾博士 (Jekyll) 喝了自己配制的藥劑,人格分裂出邪惡的海德先生 (Hyde) 的故事。
這是 1886 年蘇格蘭作家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名作,因書中人物哲基爾和海德善惡截然不同的性格讓人印象深刻,後來「Jekyll and Hyde」一詞成為心理學「雙重人格」的代名詞。曾多次被改編為音樂劇、電影等。
台北市長的任期即將結束是件好事,我得承認我很高興他想當總統的既定目標看起來似乎越來越遙遠,因為他的傲慢,因為在工作上缺乏任何真正的天賦,因為荒謬的支持團隊,還有他勤於在臉書上發文的妻子和無法住口的母親。
因此他理所當然地成為笑柄,可悲的是他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這樣一個可憐而孤獨的形象,幾乎讓我為他感到難過。
昨天他穿著高腰褲,拖著一輛手推車在市場裡走來走去,這很能說明問題的所在。當然,在他大力宣傳要去市場的市民應該到生活百貨店買菜籃車之後,他卻是拖著一輛 7-11 風格的送貨手推車。
難道他的幕僚顧問大軍中,沒有人想到為了這個媒體拍照的機會去買一台菜籃車?顯然沒有,他們可能只是跑到批發市場地下室去借了這台手推車。
或者,其實他的顧問們一點也不傻。也許他們意識到這個人的缺陷有多麼危險,多麼不成熟,多麼不聰明,因此他們故意破壞。他們的偉大目標是讓他看起來如此荒謬,以至於他想成為總統的目標會逐漸泡沫化,然後我們就再也聽不到他的消息了嗎? 說不定他們都是 DPP 臥底的間諜?
那麼他們當然會努力,讓人覺得毫無疑問他是個傻瓜。
也許我們最終都會感謝他們?
Tinkerty Tonk... 掰掰。
原文在此
https://daysmumbai.blogspot.com/2021/08/there-will-never-be-another-we-hope.html?m=1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妳說我是局外人,妳說得很對,我從一開始就是外人,從我初次遇到將會當我妻子的13歲公主那天起,過了這麼多年,我還是個外人,我們都是,每一個人,在這個體系裡,都是迷失、孤獨、無關痛癢的局外人,除了一個人,唯一一個,真正重要的人。她是我們所有人呼吸的氧氣,我們所有人責任的本質,依我所見,妳的問題在於...妳搞錯了那個人是誰。」
.
《#王冠》最重要的一段話落在第四季尾聲,所有人都圍繞著王權、責任、形象在打轉,個人興趣喜好與情感全被擺在次要位置,觀賞《王冠》,我常常處於兩種拉扯的矛盾情緒,一方面為皇室成員的冷漠、無情、驕縱、自私感到氣憤與反感,一方面又無法真正討厭任何一個人,即便是查爾斯王子或是卡蜜拉,人人都是受害者,生於皇族何其幸運,生於皇室卻又是如此不幸。能夠適應下來的,不再反抗(妥協)、無法適應的,就只能反覆經歷沒完沒了的精神折磨。
.
《王冠》第四季劇情有許多亮點:柴契爾夫人和女王的對峙與相知相惜、柴契爾夫人與男性的合作與戰爭(只要有內閣成員來家裡開會,柴契爾夫人一定會下廚煮飯,彷彿下廚是「女性天職」,即便夫人忙於國事,都無法改變這項責任)、女王有解決不完的家庭、職權與皇室問題、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的「偽童話」,以及查爾斯和卡蜜拉無法扭轉(被接受)的「真現實」、黛安娜的暴食與寂寞、英國的內亂、民情的憤怒、還有闖入皇宮內的平民與女王的一番對話等,每一集的劇本都很飽滿精彩。
.
看完四季《王冠》,驚嘆於攝影美術場景的高水準表現,演員群戲更是整齊到讓人讚嘆(四季換了兩批演員,卻不會給人太多突兀感),只是看完《王冠》,也覺得劇中每個人的情感都扭曲的好嚴重,#看到後來實在有點疲憊,幸好第五季還沒推出,可以暫時從這部戲抽身,等待下一季的來臨。
.
話說,《王冠》第五季就會講到黛安娜王妃的離婚與死亡吧?由於電影版《#黛妃與女皇》的編劇就是 Peter Morgan(《王冠》的編劇),好奇他會怎麼重講黛妃與女皇的故事!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00:18:17)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00:36:29)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喋血街頭》Bullet in the Head
(00:56:12) 1942-MAY. 07 珊瑚海海戰 / 《#決戰中途島》Midway
(01:19:08) 1429-MAY. 08 奧爾良之圍結束 /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Jeanne D'arc
(01:49:24) 1945-MAY. 0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終戰 / 《#帝國毀滅》Downfall
(02:09:24) 1940-MAY. 10 邱吉爾上任 /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02:30:59) 結語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3BtxUH9Du4
▶ 收聽PODCAST聲音: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英國政治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瑪格莉特柴契爾,同時也是20世紀在位時間最久的首相;這位被稱作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是如何挽救英國的經濟困境,政壇上展現鐵腕作風而影響後冷戰時期的世界局勢?
.
▶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印度國父、印度的民族啟蒙代表甘地,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並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進行了一場偉大的獨立運動?做為一位獨立派的領袖,英國政府多次以不同罪名將他逮捕入獄,1944年5月5日是他第四次出獄。
.
▶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喋血街頭》Bullet in the Head
影響香港近代史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性暴動,英國、中國、香港三地的矛盾情結,持續延燒至今;吳宇森早期少數以真實歷史背景的兄弟情誼電影,梁朝偉、張學友、李子雄三大明星的精彩演出!
.
▶ 1942-MAY. 07 珊瑚海海戰 / 《#決戰中途島》Midway
海軍戰爭史上第一場視距外作戰的海戰;也就是交戰雙方都是在肉眼無法觀察彼此的情況下開戰,美日雙方以航空母艦作為攻擊主體,宣告海軍的大艦巨砲時代走入歷史。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第一次日軍由攻轉守的關鍵之役,為接下來的中途島海戰揭開序幕。
.
▶ 1429-MAY. 08 奧爾良之圍結束 /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Jeanne D'arc
來自農村的聖女貞德,帶領著法國援軍成功解救了被英國軍隊圍困長達半年之久的法國中部城市 奧爾良,讓聖女貞德成為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僅用了九天的時間完結長達半年的奧爾良之圍,可說是奇蹟中的奇蹟。
.
▶ 1945-MAY. 0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終戰 / 《#帝國毀滅》Downfall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隨著希特勒在4月30日自殺後,柏林戰役結束而進入尾聲階段。盟軍攻破納粹德國的柏林大本營後,德國與盟軍所簽屬的無條件投降書,在5月9日這天開生效。
.
▶ 1940-MAY. 10 邱吉爾上任 /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因為主張姑息主義政策,放任納粹德國勢力坐大,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張伯倫在辭去首相一職後,向國王推薦邱吉爾擔任首相。被趕鴨子上架的邱吉爾,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成功帶領英國人民度過了這個最黑暗的時刻,因次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甚鉅。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79-MAY-04 鐵娘子上台
擔任英國首相長達13年的柴契爾夫人,在1979年5月4日上任。她在政治上的鐵腕作風,讓她有「鐵娘子」的稱號。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9sh9iitcpky0873usonilba
柴契爾夫人(瑪格麗特柴契爾),出生於英格蘭的林肯郡格蘭瑟姆;她在1944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牛津大學薩莫維爾學院,主修化學。在1951年嫁給了商人丹尼斯柴契爾,並在先生的資助之下,進入倫敦大學城是學院屬下的城市法學院攻讀法律課程,並取得律師資格。
柴契爾夫人一錄過關斬將,在英國政壇漸漸展露頭角;1976年她因為公開發表了對蘇聯的批評,因此被蘇聯官媒形容成「鐵娘子」,從此「鐵娘子」的稱號遍及全球政壇。其實,柴契爾夫人除了「鐵娘子」之外,還有許多像是取笑她家世背景的「雜貨店老闆」、取笑她如同匈奴王阿提拉般粗魯的「阿提拉母雞」、「蒂納」Tina,取笑她的姓氏縮寫為「There is no Alternative 沒有選擇餘地」的意思。
柴契爾夫人在保守黨的聲勢越來越大,最後在1979年的工黨倒閣案改選中脫穎而出,以反對派領袖的姿態,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柴契爾夫人上任後的新政府內閣,被人民寄予厚望;她提出了不少經濟上的改革,擺脫了英國自70年代後的經濟衰退困境,同時也在外交上展現強硬態度,以重建昔日大英帝國的榮耀與光輝。最有名的事件,莫過於1982年發生的福克蘭戰爭,是英國對當時入侵福克蘭群島的阿根廷軍政府一計迎頭痛擊。
另外,她也為了防止香港在1997年移交給中共所引發的英國移民潮,除了率先聲明香港市民沒有居英權外,還多次訪問了中共國家主席鄧小平,商討了多項政權移交事宜。
柴契爾夫人最終做了總共三個首相任期,期間所推動的政策有多數被批評為保守、強硬,間接打壓了弱勢人權,造成了國內民怨和暴動發生。而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她在1990年推行的新稅制,造成中產階級、商業界的支持流失,保守黨內部也因為歐盟問題而出現意見分歧,讓她在保守黨的權力地位受到動搖。
她在1992年的英國大選後,正式卸下首相一職,並從下議院退休。退休後,她被冊封為終身貴族,並在上議院保留一個位置。卸任後的她,在政壇上仍保有話語權和影響力,多次針對時事提出看法與評論。但在晚年,她患有輕微失智、失憶,也多次因為中風而進出醫院。最後她在2013年4月8日,在倫敦五星級飯店的套房中過世,終年87歲。
有關柴契爾夫人的電影,相信在2011年上映的《鐵娘子:堅固柔情》,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作品;電影由梅莉史翠普主演,她將柴契爾夫人詮釋地出神入化,也因此讓她獲得了生涯中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片中從柴契爾夫人在晚年整理亡夫遺物開始倒敘,將柴契爾夫人的一生完整呈現,可說是紀錄相當全面的傳記電影。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等了三年終於回歸《新世紀福爾摩斯》第四季第一集 防雷影評【羅比】
BBC Sherlock S4 ep1 「六座柴契爾夫人像」
幫我訂閱http://goo.gl/4YzOjF
《新世紀福爾摩斯》第4季於2017年1月1日於英國首播。
本劇編劇為史蒂芬·莫法特和馬克·加蒂斯。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飾演夏洛克·福爾摩斯,
馬丁·費里曼飾演約翰·華生。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電影小記事- 為追念柴契爾夫人,HBO今晚重播《鐵娘子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史上至今唯一的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於上週逝世終年87歲。HBO將重播由梅莉史翠普主演的電影鐵娘子,回顧她傳奇的一生。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以精湛的演技重現 ... ... <看更多>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選片] 兩部鐵娘子:堅固柔情vs柴契爾夫人最後執政 -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已爬文似乎還沒有相關比較) 隨著一代傳奇人物柴契爾夫人的逝世剛好近期也有兩部相關的傳記電影有時間想找來看看但想在這邊先詢問一下已觀看過的板友《鐵娘子:堅固 ... ... <看更多>
柴契爾夫人電影 在 [好雷] 我親愛的瑪格麗特(鐵娘子觀後感)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先總結聊聊我的感受,再細講
這部片的拍攝手法有別於一般傳記電影平鋪直敘或者是依照事情發生順序的方式
而是採取現實與過去交錯 類似意識流的敘事方式
年邁遭受失智疾病以及幻覺困擾的柴契爾夫人在現實生活中
屢屢回憶起以前在政治生涯中努力奮進的重要事件
在看這部電影時,我常不禁流下眼淚
因為這部電影有不少地方顯示了女性的困境以及抉擇
也是我現實中常常考量以及掙扎的狀況
加上家中有數位長輩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失智的困擾
看到梅姨將晚年的柴契爾夫人所面臨生理及心理的困境
以及從政的心理轉折詮釋得絲絲入扣
常引發我的哭點
片名雖然是The Iron Lady,
但電影卻是呈現出柴契爾夫人鋼鐵意志背後所隱藏的柔軟情感與脆弱
以一到十分的量表,我給這部片7.5分
不過,我覺得這部片在台灣觀眾的接受度可能會是評價兩極
有些觀眾可能無法接受這樣的電影敘事手法
若無法體會柴契爾夫人當政前後的英國社會脈絡以及女性當時的困境
有些觀眾可能會覺得這部片無聊,不好看
細講的部分
已經有板友就柴契爾夫人當政的政經背景解說過了,我就不會著墨太多
我著重的在於柴契爾夫人所面臨的女性困境
為什麼標題是取 我親愛的瑪格麗特
主要是來自於柴契爾夫人的先生丹尼斯‧柴契爾在片中對於妻子瑪格麗特的全力支持
丹尼斯在妻子瑪格麗特擔任首相期間的影像,都站在角落,默默地支持她
適時跟她支持的力量,跟她說"穩住",為她的屢次成功敬酒道賀,能夠逗她開心
每次丹尼斯遠遠看著瑪格麗特的表情,就好像在說 我親愛的瑪格麗特....
實際上,在當時(20世紀)英國對女性參政仍非常保守的社會風氣中
外界對於她的尊稱是用柴契爾夫人,亦是用她夫家之姓
但是有丹尼斯這樣的丈夫,能夠支持瑪格麗特全力在政壇上發展,是相當罕見的
縱使丹尼斯曾經一度表達不滿出走南非數日(瑪格麗特表達要競逐保守黨黨魁之際)
可是之後在瑪格麗特的權力之路上,丹尼斯也一直默默扮演背後的賢內助
在電影出現數次爆炸案的暗示,都讓瑪格麗特想起格蘭酒店爆炸案後,
丹尼斯緊握著驚恐不已的瑪格麗特的手
還有瑪格麗特堅持帶著雙層珍珠項鍊從政
(那珍珠項鍊是丹尼斯在她產下雙胞胎後送的紀念禮物)
都顯示丹尼斯在瑪格麗特心中的極重要分量
丹尼斯的角色很微妙,導演將已逝去的丹尼斯是以幻覺的形式,
出現在晚年瑪格麗特的生活中不斷對話著
並一再強調瑪格麗特是經過多年被別人說服後,才決定整理丈夫的遺物
瑪格麗特一度想要切斷這個幻覺,可是卻又無法抗拒對丈夫的懷念下,接受了這個幻覺
都隱含瑪格麗特對於逝去丈夫的未了情、懷念、依戀,
以及一份深藏許多年卻無法說出的愧疚
(她跟丹尼斯結褵52年之久 1951年-2003年)
(在她跟幻覺的丹尼斯的對話,常會觸發我的哭點)
在晚年的柴契爾夫人回顧過往去海邊玩的家庭錄影帶時,
不斷地倒帶孩子在沙灘上奔跑的笑容以及她與丈夫同樂的甜蜜
或許是晚年的孤獨(丈夫逝世,兒女都沒有跟她同住)
讓她眷戀過往曾有過的歡樂家庭生活
我看到的是瑪格麗特的遺憾之情
在她當選議員要赴任的第一天(1959年),她咬著嘴唇,
隔著車窗玻璃看著孩子的哀求,最後仍下定決心開車離去,不顧在車後追趕的孩子
她狠下心來,捨棄家庭,踏往滿是男人主導的權力階梯
從她下定決心競逐黨魁與首相之路後(1974年)(沒有考慮丈夫跟女兒的感受)
她已沒有了跟丈夫跟兒女的家庭生活 她全心全意為國家付出 堅定自己的理念努力
(影片中在她任職首相期間(1979年-1990年),就完全沒有出現兒女的畫面)
一直營造著她鋼鐵般的形象
可是實際上,她是深藏著自己的脆弱、害怕
在她反對同志要加入歐盟的提議,那段尖刻犀利的斥責之後,
獨留在會議室裡的她,看著微微顫抖的雙手
在她經歷打贏福克蘭戰爭(1982年),坐在首相位置十一年後(1990年),
導演在這段影像顯示瑪格麗特仍然還是有不夠自信、恐懼的一面
為何瑪格麗特還是恐懼的、不夠自信的?
回到最原初的導因,她不斷不斷地要在男性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
她的力爭上游,是處於備受性別歧視以及階級歧視的縫隙中
瑪格麗特沒有過著一般女孩的生活,遭受那些女孩的訕笑
好不容易申請上牛津(1944年),母親卻沒有表現出相應的高興,
帶著混雜自卑的複雜情緒,以手濕為理由不擁抱她
在政治上初出茅廬的她在跟黨內同志聚餐的場合,昂揚地抒發己志,
卻遭遇男性輕視她的性別與出身,女性遠離她的窘境
(在1950年與1951年在為工黨所佔有的達特福德(Dartford)選區,
以最年輕的女性候選人參選落敗)
她要證明自己是不辜負父親期盼、能實現自我理想的孩子
她要證明她是個獨立堅強不隨波逐流的女性
她要證明她不只是個只能待在家庭奶孩子、洗杯子的女性
她要證明她不只是個中產階級的小雜貨商的女兒
她為了打入男性的世界,不斷地內化外界所認為的領袖特質以爭取人民的支持
(這片子的領袖特質,是有性別意涵的,是男性菁英領袖的特質,
當時也未有女性菁英出頭)
再者,當時英國的政經情況,面臨工會的對抗、經濟疲乏不振、
北愛爾蘭共和軍恐怖活動方興未艾、蘇聯的威脅、英國強國衰落的恐懼
人民跟黨的同志都希望有位能幹的領導人帶領這個國家度過危機
她為了要贏得人民的信任、選舉的勝利,
必須讓自已顯得剛強、堅毅、果斷、沉穩、堅守原則、不容妥協
,不能讓自己顯現出軟弱、慌亂、猶疑不定
身為第一個英國的女首相(1979年),在眾多黑色皮鞋中,唯一的白色高跟鞋
瑪格麗特比以往的男首相更要費力地不斷證明、證明再證明
她是絕對可以勝任當領導英國的首相
如果說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當時所扮演的是英國國母的角色,
那瑪格麗特就是英國的父親
唯有在瑪格麗特寫信給福克蘭戰爭陣亡的軍士時,
她才帶入了母性的同理,但也是為了英國的榮耀
可是也因為她需要不斷地證明自己造成過度剛愎,
反而忽略了在關鍵時刻需要運用女性的柔軟身段,凝聚黨內的向心力
就像片中一位同志所言,要瑪格麗特不要過度考驗同志對她的忠誠心
這個警告後來一語成讖,原本簇擁她的黨內同志漸漸疏遠她,
最後面臨同志背叛的瑪格麗特由不可置信,信心滿滿,
到無可奈何接受大勢已去,黯然辭職下台。
「這些懦弱的男人!」她回憶起這段被同志背叛的往事,揮手傾倒了擺滿黑皮鞋的鞋櫃。
影片的後段,她下定決心完全打包了丹尼斯的遺物,送走了幻覺的丹尼斯。
不穿黑皮鞋而在光亮中赤足離去的丹尼斯,
會不會是暗示了在瑪格麗特眼中,他跟一般男性不同之處?
因為丹尼斯是瑪格麗特目前的生命中唯一沒有背棄她,全力支持她的男性呢?
(她的兒子馬克一直都沒有露臉,只有出現小時候的形象,
可能暗示兒子不諒解、不支持母親全心從政的努力?)
(據我網路上搜尋的資料,馬克從中學開始的表現就不理想,
是讓她們夫妻煩心的孩子,由於馬克到目前傳出較多負面新聞,
或許不好決定兒子在影片中的位置,這可能也是導演決定不讓兒子露面的原因??)
丹尼斯這位特別的男性在這部電影中看似不顯眼,
卻有著很大的份量,他是瑪格麗特生命的最大支柱
導演不只想呈現瑪格麗特的剛強外表下所隱藏的脆弱,
同時也表現丹尼斯跟瑪格麗特之間的深厚感情羈絆。
並且也藉著瑪格麗特晚年的追憶與悔悟探索這位女強人
在面臨女性困境的抉擇後的心理矛盾。
我覺得導演利用這樣子的敘事方式是滿打動我的,同時深入刻劃瑪格麗特的心理變化。
當然,梅姨的精湛演技加分甚多。
文章最後,為了讓有興趣的觀眾能更了解這部片的時空背景,
本文註明了一些重要事件的發生年份。
在查過wiki資料,並對照劇中柴契爾夫人的行程安排
可以推知,這部片晚年柴契爾夫人的時空背景是在2007年2月21日
一尊瑪格麗特·柴契爾的銅像在下議院大堂舉行揭幕儀式之數天前。
而在柴契爾夫人辭掉首相到這段時間前,她的簡單經歷節錄自wiki的資料
1991年11月22日瑪格麗特·柴契爾發表聲明決定退出黨魁選舉的第二輪投票。這個決定使
她的首相生涯步上終結。
1992年,瑪格麗特·柴契爾退出了下議院選舉。
2002年3月22日,瑪格麗特·柴契爾遭受幾次輕微的中風困擾。
2003年6月26日,瑪格麗特·柴契爾的丈夫丹尼斯從男爵去世。
2005年12月7日,瑪格麗特·柴契爾因感到暈眩而被送到倫敦的切爾西及西敏醫院(
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之後身體仍微恙。她的女兒卡洛兒對傳媒說,瑪
格麗特·柴契爾的短期記憶力正嚴重衰退
在2007年2月21日,一尊瑪格麗特·柴契爾的銅像在下議院大堂舉行了揭幕儀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48.80
是樓上思考太淺了,沒有主見嘛,你自己的想法呢?
欣賞電影的角度可以有很多種,而影響到把同樣事物看立體或看扁。
你所指的角度是哪種?
我這篇就是從性別的角度來寫
位處男性鬥爭的政治領域中,柴契爾夫人要一直很堅強,反擊性別跟階級歧視
才能出頭。你說電影哪裡沒有呈現到女性的堅強??
就是因為她一向給外人很強悍堅強的外在
本片反而是要從她晚年的追憶,凸顯柴契爾夫人看似堅強下不為人知的脆弱。
這不是很打動人嗎?
你的推文只顯示出你不懂女性在當時的困境以及心理思緒。看不懂這片想呈現的東西。
※ 編輯: strayeagle 來自: 114.45.178.140 (02/26 02: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