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巴陵越嶺古道X北橫秘境二日遊
巴陵也稱為巴壟,泰雅語的意思是巨大的樹木。古道兩端連接烏來福山與巴陵地區 ,是日治時期的運材路線,也是當時泰雅族人上學、結親的道路。古道位於拉拉山及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沿途可見血藤、栓皮櫟、月桃、青剛櫟、石竹…等多種植物,生態豐富、林相原始 。
本行程一天走古道,另一天至北橫秘境-三民蝙蝠洞一遊,欣賞月彎形的洞窟,靜觀雪白飛瀑落下,深呼吸負離子與森林釋放的芬多精,是完美的雙日組合!
▶出團時間:4/25
▶看詳細行程:https://user103344.psee.io/3c87jv
(圖/丘山行)
#健行筆記 #丘山行
栓皮櫟種植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超可愛的殼斗宴登場】
赤皮、栓皮櫟…😳啊❗️松鴉(橿鳥)已經等不及要開動啦~
🐦松鴉是極少數會吃橡實的鳥類,用堅硬的嘴鑿開果殼,就能享用殼斗內的種子啦~而臺灣獼猴與松鼠會將果實埋藏於地底,萬一今年吃不完,來年就有機會發芽生長,變成大樹長出更多美味的果實啦~😋
全球殼斗科植物約有八百多種,臺灣就有四十多種分布在中低海拔山林!🌳 殼斗科餵飽許多動物們,以及提供花蜜來源!🐝 這幾年來我們也在中低海拔地區種植多種殼斗科植物,營造複層林~
在山林裡看見這可愛的果實,也請讓它們留在原地,才能讓野生動物們都吃飽飽唷~😘
小編準備了幾款賀年圖卡送給大家,歡迎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zqAs0ghAs7i6TRj5qWZb4z07dcgSHbqF
#新年快樂
栓皮櫟種植 在 植物勇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軟木樹的真面目
#現在讓你看看
#材料介紹
近年在植栽與家飾所流行的軟木材料,因為外形有機,獲得大家的喜愛,勇者本身也是愛好者之一!
#栓皮櫟樹
軟木樹正式名稱為西班牙栓皮櫟(Cork Oak),屬落葉喬木,能高達30公尺,樹徑達1公尺以上,樹皮褐色,紋路呈現深縱裂的質地。一棵健康的櫟樹可以存活180年,櫟樹皮其體積的一半為空氣,質地柔軟且扎實,是用途廣的經濟性作物。講到這個,生活中的軟木材料就屬軟木塞最為常見,其他從羽毛球、樂器到隔熱建材,甚至是火箭的絕緣材料都能發現它的蹤跡。
#前人種樹後人剝皮
樹皮是樹傳送水分與養分重要的器官,一般樹木要是沒了皮,下場都很淒涼。不過櫟樹因為超群的再生能力,在外皮剝除後,橙黃色的新軟木會長出來,不致於影響樹的生長。為了永續利用與友善環境,軟木樹的採收非常嚴謹,一般種植約25年後才會開始採下樹皮使用,第一次採下的軟木大家稱為初生軟木(Virgin Cork),之後每隔9年採收一次的統稱原生軟木,名稱不同,不過使用起來都一樣喔!
#軟木產地
地中海西部國家都能見到大片櫟樹林的蹤跡,其中葡萄牙出口量佔總量的55%最為大家所知。
ฅ(◕ܫ◕)
延伸閱讀: news.tvbs.com.tw/world/988965?from=Copy_content
#植物勇者
#植物療癒
#初生軟木
#原生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