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桃園 第 一 選區 初 選 在 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萬華從疫情之初就飽受全國指責,民進黨傾全國之力攻擊萬華,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民代要幫助萬華。反觀桃園屏東,一出事民進黨馬上總動員,不斷的喊我們都是桃園/屏東人。
幹。萬華區一直以來都是台北市最挺民進黨的選區好不好?一堆人一輩子都只投過民進黨,整個台北市最有南部感覺的地方就是我們南萬華。結果民進黨因為現在的市長姓柯,就這樣對待萬華,這件事情我想每個明眼人都清楚。
所以會長嗆肥迪的影片會在網路發酵這麼快不是沒有道理,完全說出民眾的心聲。他身為林昶佐的朋友,看得更是清楚,第一任有在做事,第二任徹底變成捧政府懶趴的。原因也很簡單,他要在萬華選連任,當然得跟敢監督超買案的時力切割,徹底聽從民進黨。
但是在民主國家,立法委員的責任傳達民意、監督行政官員。而不是在那邊作影片,當政府的打手。
真心希望這些當初從學運出來的人不要再演了。你要挺民進黨就像林飛帆或范雲那樣加入,還讓人比較尊敬一點。在那邊號稱第三勢力,不但不監督政府、還甘心作政府側翼,成為民進黨的棋子,這種人比民進黨更可惡。
桃園 第 一 選區 初 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3 綜合媒體提問
Q1昨天質詢時建議不徵收耗水費
A1
1,面臨乾旱時期,政府要對工、商業等用水大戶徵收耗水費,雖然達到全國節水的宣示效果,而且,徵耗水費也不會造成老天下雨,老天下雨就不用徵耗水費。耗水費應該當作暫時措施。
2,我的建議是「用水應全國一致費率」,降民生、調大戶:現在的自來水價有兩套制度,台灣自來水公司(台水)每一度7.45-12元,而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北水)每一度僅6.7元,以小家庭來說台北市比較便宜,大戶用水1000度以上每度20元就比較貴。
3,2019年國人平均每個月每戶用水量在25度,兩套制度水費比較:
在14度時,兩套制度的水費是相當(北水209.5元,台水水費210.3元);
但14度以下,台北市水費相對貴(北水188.5元,台水148.5元);
而14度以上,台北市水費相對便宜(北水339.5元,台水395.5元) ;
以台北市比較富裕的經濟能力來說徵收民生用水費竟相較便宜,以現在的經濟型態,台北市的都市規模與產業結構都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認為水費應全國一致,級距與收費比照台北市,比較符合現在的家庭結構達到民生降價,工商業省水的效果。
4,另外抗旱時期,政府實施停灌休耕又向工商業徵收耗水費,其實是相對補貼農業,我建議未來應該從水費裡面提撥1%農業補貼比例,只要向自來水水費加徵1%,每一年初估可以徵收38億。常態撥補,設立水稻停灌休耕補償基金,這樣對於農民停灌的損失才是有保證的補助。
Q2,蘇院長與陳時中部長不公開打AZ疫苗,被國民黨立委懷疑打假的
A2,
1,昨天打疫苗的現場是台大醫院,不開放給媒體拍攝的原因,第一是醫院本是高風險區本不應該群聚,第二讓媒體進去反而更像作秀。
2,國民黨立委質疑不公開是打假的疫苗,但中國習近平也沒公開打中國疫苗。希望國人可以信任蘇院長與陳部長,特殊場合與特殊狀況,不適合全程直播給媒體。
3,即使全程開放直播,質疑針筒裡面裝食鹽水,其實也無法查證,根本沒有意義。
Q3,媒體報導林智堅可能來桃園參選。
A3,
1,桃園在鄭文燦市長的成功執政之下,已經不是過去大家認為的藍大於綠的基本盤結構,在我認為,民進黨在桃園要長期執政,還需要很多人才投入,我也歡迎更多的人才來到桃園,不論是參與什麼樣的職務。
2,報導寫到我應該加強陸戰,其實我去年1月11日才剛連任,也得到破選區民進黨立委紀錄的選票,應該不算做得不好才對。不過,每個民意代表都有可以檢討的地方,我們隨時改進。
3,(訪問現場沒想到的)其實,黨內初選都還很早,我和林智堅也不會是[哥吉拉大戰金剛]的關係,我歡迎更多人來桃園,我認為不論最後是什麼安排,我們在各個職務上都能合作愉快。
Q4,軍機失事,有人說是指揮官調度有問題
A4,
1,戰鬥機演訓任務是很專業的事,我也不敢說訓練出事是否跟指揮官有關係。但現在是非常時期,中國的軍機幾乎每天來繞機,所以我們的國軍在戰備演訓上緊張性會高一點。這個時間點,希望另一名飛官可以盡快獲救,平安無事。第二希望F5E彈射椅備品的採購可以順利。
2,對於演訓內容,在戰備時期高密度的演訓,我認為幾乎是不容錯誤,中國隨時都在觀察我們演訓的質和量是否如他們的評估,這幾次的意外讓我們很遺憾,但這也是戰力的一環,希望空軍可以以保護國軍安全之下,把訓練課程與裝備再重新調整一遍。
3,國人也不要因為這幾次意外而質疑國軍,反而更應該支持國軍。
桃園 第 一 選區 初 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明年立委選舉,台北市第四選區,國民黨只有市議員李彥秀一人登記初選,在黨內民調還拿下平均45.671%高支持度,遠超過初選門檻30%。但此區現任立委蔡正元,雖然有案在身沒登記初選,卻堅持參選,增加棘手程度,5月25號第三波提名前,黨中央必須解決,否則國民黨將浮現分裂危機。
遊戲規則定出來,爭立委提名,得先過黨內民調這一關,偏偏有分裂危機的選區還不少,桃園第三選區初選民調,前立委陳學聖以54.345%支持度勝出,贏現任立委鄭金鈴9個百分點,但不管民調如何,鄭金玲都要選,埋下藍營分裂變數。
一個選區兩個人搶,愈分裂,選情愈艱困,黨中央還得下功夫整合,兩邊喬。但不只北台灣有提名危機,南台灣選情更艱困,大台南、大高雄一堆選區沒人登記,除了徵召,只能派出強棒,包括前政務委員高思博和前台北市勞工局長蘇盈貴,都被點名。
高思博是否挑戰台南第四選區?蘇盈貴投入高雄第九選區?雖然被點名的都沒回應,地方黨部說要交給黨中央來傷腦筋。而第二波立委提名包括台北市第三選區羅淑蕾,彰化縣第三選區鄭汝芬等,最快11號由國民黨中常會完成提名程序。
記者 綜合報導"
桃園 第 一 選區 初 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根據民進黨的立委初選結果,同樣擔任過新聞局長的林佳龍和姚文智,將分別在台中和台北出征;而國民黨的文傳會主委--蘇俊賓也已經完成黨內登記、準備回桃園縣拚力委;而外傳國民黨高層正力勸現任新聞局長江啟臣、投入台中第八選區立委戰局,下屆立委選舉很可能創下四位前後任新聞局長同拚立委的特別場景。
]
姚文智贏得北市大同、士林區民進黨立委民調初選,臉上難掩喜悅,但開心的是兩年前就開始經營地方才獲得這樣的好成績,他不認為前新聞局長的頭銜為他帶來多大幫助。
]
同樣感同身受的是林佳龍,在扁政府時期2005年3月請辭新聞局長後,隨即和胡志強競逐台中市長選舉,但高知名度似乎沒為他換得高票數,敗選之後、勤走基層,也才讓他這次在台中第六選區民調初選勝出。
]
巧的是,國民黨下屆立委備受矚目的人選,同樣是黨極力培養的新生代,又擔任過新聞局長,蘇俊賓已完成黨內登記,準備回桃園縣第二選區拚立委,他說這次那麼多新聞局長一起選立委,對個人來講不見得有加分作用。
]
而外傳現任新聞局長江啟臣也將會在黨的徵召下,回家鄉台中豐原選立委,但在國民黨未對外公佈前,江啟臣仍未鬆口,強調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現階段工作做好。前後任新聞局長離開位子,現在搶攻同樣的跑道,不管過去的光環有多亮?要順利抵達目標,還得放下身段、努力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