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但運用理智的「思考」,否決自己想要休息的真實「感受」;同時為了拒絕恐懼,逃避傷害,還利用冷漠或無感的方式來麻痺自己,自我保護。
人生應該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活。如果不喜歡,就不要投入;如果討厭,就別做。如果你有這種出於自由意志進行抉擇的心態,那麼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會產生「因為我滿足了自己的真正渴求,所以我很慶幸能做出這個決定」的無悔心情。
取自《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
**************************
這一篇文章,我是特別為了某位朋友選的,他的理智超強。只要他決心要做的事,他就會勉強自己,把事情做到完,或者一定要做到讓自己滿意為止,把自己要榨乾才甘心。
為什麼要這麼對自己?
我在想,不知道我這個書呆子,能幫上什麼忙?
這篇文章,乍看會有點荒謬,怎麼可能真的在職場這樣?
怎麼可能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們先跳開來講,我們先來談一個我們都知道的現象:意志力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資源,它是會耗竭的。
什麼意思?
就是勉強自己到某個點,像是工作好了,會突然喪失動力,覺得工作沒有意義,很痛苦。又或者是感到空虛,雖然不痛苦,但像行屍走肉。有時憂鬱症也會有這種狀態,做什麼事都沒動機,即使是本來自己有興趣的事。
在關係裡面,也有一樣的現象。
勉強自己配合對方,勉強自己付出討好,或者假裝看不到對方的惡言劣行,但到了某個點,累了、乏了,就回不去了。如果這時候還沒學會愛自己,那會有一種很大的嫌惡感,會討厭自己,會開始進入一種厭世的狀態。
從這個點,再回到這篇文章,或許我們就理解了作者這篇「乍看會有點荒謬」的文章,想表達什麼了。當然,這可能是我個人的曲解。
有時候,我們要學著養護自己的動機或喜好,不要老用理智壓制情緒。誠實面對自己的心,別把自己的努力當成理所當然,別把自己的身體,這樣為我們操勞,當成理所當然。
這篇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了,下一本書剛好接續著這篇文章的理路,我相當喜歡。邀請各位有空來看看文章,我們一同成長。祝福您!
**************************
你的責任指數過高嗎?
【文/ 石原加受子】
■ 工作累了,進入休眠狀態又何妨
越是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來的人,也許就越容易得到「不能偷懶病」、「不能打混病」。
舉例來說,有A和B兩個人,他們分別是以「理智」和「情緒」的方式來作為自己行事的準則。
A在做事時是以「 理智」為出發點,會較難顧及自己的情緒,因此,當產生「其實我比較想要⋯⋯」的念頭時,很容易被「一定要付諸行動、非做不可」的理性意識所壓抑、限制。
相對地,B因為是以「情緒」為行事的前提與考量,比起「非做不可」的想法,他更會察覺到「我想做⋯⋯」的自身欲求。
這兩者間的差異,足以成為影響一個人的重大轉捩點。
若將這兩者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套用在工作職場上,A會以「一定要做、不能打混、不能偷懶」的想法自我鞭策,並且賣力工作;而B則會依「我想做或我不想做」這種發自內心的感受而努力工作。
以下舉一個場景作為例子。
A因為工作難以順利進行而陷入瓶頸,任誰都知道他正處於焦慮中。儘管如此,由於他老想著「一定得如期完成」,所以敲打電腦鍵盤的雙手仍片刻不曾停歇。
後來,用腦過度的他終於疲累到不小心打起盹來。
這時,同事過來問了一句:「你睡著了嗎?」A覺得同事是在指責他打瞌睡,於是連忙慌張地否認:「沒、沒有啦,我只是因為有點累,稍微瞇一下而已。」對於一心認為工作必須認真專注的A來說,打瞌睡就意味著「偷懶、打混」,是非常要不得且錯誤的行為。
■ 適度的休息不是偷懶
在另一個場景。
當B在專注工作的過程中覺得有些累時,他會承認自己正處於疲憊的狀態。於是,他閉眼休息了一下。
同樣地,同事過來問:「你睡著了嗎?」因為這句話,B才發現自己有一瞬間不小心睡著了,於是回答:「嗯嗯,對啊,我好像是稍微睡了一下。不過,也多虧小睡片刻,現在我的精神好多了。」
對以自己情緒為出發點的B來說,如果累了,想稍作休息是極其自然的行為。
因為是以自己的情緒為主要考量,所以一旦意識到想休息,就會即刻付諸行動。面對同事的詢問,也能坦承「自己不小心睡著了」的事實。
你想和A一樣,用「非做不可」的態度與想法來強迫自己工作嗎?
或是像B一樣,以內心覺知「想不想做」的真實情緒做事?
當你用客觀的角度看了前述的例子後,可能會覺得那很可笑,但其實這正是你在現實中所遇到的狀況。請你先拋掉「絕不能偷懶」的想法吧!
然後,將你心中的「偷懶」這個字轉換為「休息」,然後允許自己有「因為我累了,很想休息,所以現在就放鬆一下吧!」這樣的想法。
該休息就休息,累了就允許自己喊「暫停」。
尤其是在遇到工作瓶頸時,適度的休息反而會讓你找到突破的解答,或是發現全新的努力方向。從這個角度來看,休息非但不是浪費時間,更是重新出發的動力。
.
以上文字取自
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療癒暢銷升級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153
.
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壁花男孩【9/2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0578786792518/
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9/28(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1921903094221/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桃園 靜思書軒」的推薦目錄:
桃園 靜思書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會那麼在意別人,就是因為太少關心自己。
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並不是別人。因為你過的是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人能替代你做此事。你必須去察覺下面這些事:
‧ 自己在當下有什麼想法?
‧ 自己在當下說了什麼?
‧ 自己在當下採取什麼行動?
取自《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
**************************
我也常這麼提醒,要回到自己身上。即使面對很在乎的關係,也不要忘了自己,因為有健康的自己才有健康的關係。
而覺察又是第一步,感覺不到自己,也就談不上自我調整了。連自己都感覺不清楚,還不斷掛心去感覺他人,容易失了平衡。
尤其一直注意他人的時候,我們的內在容易不自主地被外境牽動。情緒起起伏伏,不會太舒服,而且我們會沒有心理準備,一不小心有時會被擊倒。
「要是你將自己和他人比較,更會覺得自己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存在,心情也就更加沮喪了。」
我今天在台中也講,比較是第二層的愛的特徵,比來比去,愛都不見了。因為連自己都不會對自己的生活滿意,這種負能量就會從自己身上擴散。後來時間一久,常剩下的是習慣還有不甘心,不是真的有多愛對方。
我喜歡這本小書,每一篇都有一些簡單的提醒,但其實很重要。讀來不費力,然後讓人一點一點把自己找回來。
**************************
現在開始,停止盲從
【文/ 石原加受子】
■ 用聲音開啟療癒的能量
許多人都希望能獲得別人的認同。若是無法如願,就會為自己無法贏得對方的好感,或是無法讓對方肯定所苦。
當你心中充滿「我希望對方能夠因為我而(去做)......」的感受時,試著對自己這樣說:「我希望你愛我,我希望你認同我,我希望你理解我,我希望你做這個,我希望你做那個......」
這時,你是不是開始覺得喘不過氣來,或是覺得自己像是個極度飢餓到全身無力的人,又或者覺得像是個緊抓著浮木不放的溺水者?
越是無法體會到這種感覺的人,越要大聲唸出在第四十頁「身心同步減壓法」中所提到的練習句子。
(也就是我們的內語要跟身體狀態同步,譬如說,當我們很疲憊的時候,與其不斷自我激勵,不如說「呼……我已經累了,等一下的事慢慢來吧!」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自己放鬆!)
還有,在心中默唸和用嘴巴唸出聲音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為聲音是會影響情緒的。藉由大聲唸出來,更能強化肯定自身的能量。
■ 「以他人為中心」的痛苦活法
當你唸著上一頁所提到的句子時,意識是放在哪裡呢?沒錯,就是全然在對方身上!
那種「希望對方能滿足我」的心態,在自我中心心理學當中,就是「以他人為中心」的想法,是把自己的意識完全集中在對方身上,希望對方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藉著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來決定自己表現的態度或行為模式。
當你用這種「以他人為中心」的觀點環視周遭的環境,會看到什麼景象呢?
走在街上時,你會覺得每個人淨是一臉不悅。不小心碰到路人的肩膀時,你會覺得自己被對方怒視。過馬路時,你會因凶悍的駕駛瞪視而嚇得心驚肉跳。坐捷運時,你會很在意無禮的乘客逕自伸長雙腳癱坐在位置上的模樣。在公司裡,你會覺得自己常被上司咆哮著要求提升業績。回到家裡,也覺得家人都非常無情而冷漠。
如果你是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會經常沒來由地感到悶悶不樂吧!而且,要是你將自己和他人比較,更會覺得自己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存在,心情也就更加沮喪了。
要是你還時時受到周遭事物的打岔而分心、轉移注意力,自然也不會將心思聚焦在自身的感受和情緒上。
如果你能多關注自己,就偶爾也會發現自身不安、焦慮、生氣、失望或是心灰意冷等負面的情緒。
只是,這些負面情緒並非如同前面所說,全是當下所產生的情緒,或許是肇因於更早之前許多負面情緒長期累積而成的經驗。可能是剛剛或昨天才發生過的事,也可能是一個月前、半年前或遠至一年前所發生的事,狀況不一而足。
■ 在每一個當下,做真實的自己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你因為正發生的事,在「當下」、在「此時此刻」所產生的感受和情緒。
你必須想想:
‧ 自己在當下有什麼感覺?
‧ 自己在當下有怎樣的情緒?
請用這種方式,把能量集中在「現在」,把焦點放在你「真正想要」的事物上,學會珍惜「當下」。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周遭環境上,就會無視於與自身有關的一切。然而,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並不是別人。因為你過的是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人能替代你做此事。你必須去察覺下面這些事:
‧ 自己在當下有什麼想法?
‧ 自己在當下說了什麼?
‧ 自己在當下採取什麼行動?
你會那麼在意別人,就是因為太少關心自己。你必須用這種透過「正念」的方式,重視自身的存在,和自己親密相處。
.
以上文字取自
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療癒暢銷升級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153
.
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壁花男孩【9/2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0578786792518/
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9/28(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1921903094221/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桃園 靜思書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允許自己脆弱,就是最大的勇敢!
擁抱在人際關係裡的脆弱
●當你「以他人快樂為己任」時,可能是因為你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希望藉由不斷的付出,換取對方的依賴,進而讓你擁有存在感與安全感。
●會讓你害怕,讓你失去自信,或讓你缺乏安全感的,都不是真愛。
擁抱在工作裡的脆弱
●戒掉「不能偷懶病」,將「偷懶」這兩個字轉換為「休息」,允許自己喊「暫停」。
●不要每天都發出「我好想辭職」的牢騷。活在抱怨的世界裡,不只會影響工作的狀態,也會對生活其他層面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
擁抱在生活裡的脆弱
●情緒不會自動走開,除非我們重視它的存在。如果你能察覺內心的情緒,也能明白自己究竟為何受到傷害。
●不論是面對多麼惡劣的狀況,也不要完全絕望。說不定這是因為你自己的看法有些狹隘,或是已經產生偏見所致。你看到別人的缺點,其實都是源自內心負面情緒的執著。
取自《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
**************************
這本書不只是在情緒方面,鼓勵我們面對脆弱,也會提供一些實用簡單但我們不一定練習的小技巧,希望改善我們的生活。
然後藉著呼吸與肌肉放鬆,幫助我們減少心煩意亂,增加專注力,以及對情緒的敏銳。方法不難,就是需要有意識地去執行。
我自己常會做類似的練習,有時正在演講中也會開始注意呼吸,以及簡單地進行身體掃描,偶爾也會帶著聽眾做。對了,也許今天去台中,也可以帶著聽眾練習。
作者使用存錢的概念,我也喜歡。我們現代人真的太需要了,能做一點是一點。祝福您,在繁忙生活中能暫時停下來,好好呼吸慢慢放鬆!
**************************
就像每天只存一塊錢,一分鐘也能練出專注力
【文/ 石原加受子】
■ 閉眼靜默一分鐘
當然,如果你真的工作得很痛苦,甚至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那麼辭職也是一個辦法,並不是任何事都要堅持到底不可。
只是你面對的是,不辭會覺得痛苦,辭了又會感到害怕的兩難處境,不管是何種選擇,你的內心都會受折磨。長期下來,你很可能會逐漸產生「事情變成什麼樣都無所謂了」的自暴自棄心情。
若是你正處於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抉擇的狀態時,那就趁你正式辭職前,先來進行一次「以自我為中心」的練習吧!
雖說是練習,但也不算是很困難的挑戰,只是先從你做得到的事情開始著手就行了。我稱之為「每天存一塊錢」的練習,它就像儲蓄一樣,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特質。
你不必花費心思進行困難的挑戰,而且因為是從輕而易舉的小事開始著手,所以不用害怕失敗,也能完成任務。在你還沒有面對他人進行練習的勇氣前,請先從自己能單獨辦到的事開始著手吧。畢竟,生活中隨處都有能讓你獨自完成練習的機會。就像是下面的這個練習。
你是否能閉上眼睛一分鐘,而且保持靜默不語呢?現在,就請你試試吧!
這時,你有什麼感受呢?
如果你旁邊有人,可能他正在看你,這時你是否還能泰然自若呢?如果你一直很在意他人的目光,哪怕只有一分鐘,你也會覺得非常久吧?
接著,將意識集中在耳朵上,你是否覺得自己已經伸出了感應周遭環境的天線呢?如果你在意他人的眼光,那麼這時身體應該也逐漸緊繃了起來。
越是處於心煩意亂、覺得凡事都不如意的人,就越容易坐立不安,覺得周遭吵雜不已,甚至在這一分鐘內都無法安靜合眼。
■ 身體放鬆的練習
接下來,請大口吸氣,然後讓臉部、肩膀、腹部、臀部以及四肢同時用力,讓全身處於緊繃的狀態。
然後,一口氣把吸入的氣全部吐出,同時放鬆全身的力量。
現在,請你感受這種放鬆的狀態,並讓呼吸步調趨於緩慢。這時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開始變得輕盈,感覺也很舒服。
像這些小動作能帶你到達從未探索過的新世界,也將成為你「每次存一塊錢」的舉手之勞。
不過,也有些人完全無法感覺到放鬆。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太過在意他人及受到周遭環境的干擾,結果不但無法專注於自身,也因為在意他人而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力,這樣可以得知你對於自身感覺的敏銳度已經變遲鈍了。
假如你是這樣的人,那麼先讓自己維持目前的水準就夠了。
無論如何,透過這樣的練習,能讓身體開始比平時還要放鬆。繼續進行這樣的練習,不用為自己難以達成目標而喪氣,只要你持之以恆,一定能讓身體的敏銳度逐漸恢復。
總之,在一開始練習時,即能發現自己的敏銳度是處於遲鈍的狀態,就是一項重大的突破,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
以上文字取自
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療癒暢銷升級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153
.
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壁花男孩【9/2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0578786792518/
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9/28(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1921903094221/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桃園 靜思書軒 在 靜思書軒桃園分會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淨斯本草悅樂沖調飲為淨斯本草飲新產品,以本草飲為基礎再添加米糠胚芽發酵萃取之GAGB,可幫助入睡。 ◎各地靜思書軒門市:https://www.jingsi. com/index.php/store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