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靈魂、心與身體的關係如何設計】#變臉換面之後
日本漫畫《犬夜叉》中,負責守護四魂之玉的巫女桔梗,本來就要與半妖犬夜叉廝守一生了,沒想到半路卻殺出了奈落這個程咬金。
於是本該喜劇收場的故事,卻成了悲劇,然後這發生在戰國時代的愛恨情仇,又隨著桔梗五百年後的轉世-阿籬,變得更撲朔迷離。
問題來了,關於靈魂、心與身體的關係,用以判定是不是同一人的差異,標準是在哪裡?這也是推理小說中,常出現的懸疑與設定。
事實上,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關於死亡的定義,就曾歷經過很多的變異-心跳停止、沒有呼吸、腦死昏迷與失去意識等,都可算是。
如果以文化人類學來解釋,心往往會被視為「靈魂棲息之處」,將由體內特殊寄居的小我(小人),來作為專責下指令的指揮中心。
如文化人類學經典弗雷澤(Frazer J. G.)《金枝》(The golden bough)〈靈魂的危險〉一章(275-298)為例,便是這樣解釋靈魂的定義。
一種人心(靈魂)如線,身如傀儡被操控的概念;睡眠與死亡,則往往代表著靈魂的離體或空缺,容易於此時發生不可預料的危險。
不過不管心/靈魂/神智/意識等這些借代指涉的名詞稱謂怎麼改變,共同的重點都是意指,在人的體內有些什麼來驅動人,前進後退。
有意思的是,或許人們總認定人心難測,可能也是因為,人的意識如冰山上下,分層表現出來,又有誰能夠知道全貌並透析出來?
就像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的紫霞仙子與白晶晶,會想前往至尊寶體內,向「椰子」確認心意;只因心不會說謊,心說明了一切。
這樣的關係,其實可從凌徹《聖靈守護之地》與敏蒂.麥金尼斯(Mindy McGinnis)《黑暗心室》(This Darkness Mine)看出端倪。
《聖靈守護之地》基本概念源自於一般認為,器官捐贈對象,將與器官捐贈者產生連結,就像之前金馬影后李心潔主演的《見鬼》。
所以男女主角就在這玄而又玄、簡直不可思議的感官體驗裡,追查出人間蒸發,莫名失蹤的真相,原是人體農場與秘密實驗的不法。
只是說,過程裡那步步驚心的推導辯證,並未成功的釐清心臟不過是個器官存在的謎,反使人理性與感性,更加的充滿矛盾與詭譎。
《黑暗心室》故事很有趣,講說本該人生勝利的美學霸,有朝一日卻彷彿「靈魂置換」變成壞女孩,而且記憶當中,不時留存空白。
乍讀封面不知是雙胞陷阱或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的混淆,就在女主母親超音波舊照中,理出了「雙胞胎消失症候群」的奪舍真相。
可遺憾的是,一切的瘋狂走到最後,才知道,人生有些責任或許可能是別人造成的,但有些時候,其實只要反求諸己就會得到解答。
所以其實心在這裡,可作為人意識想法不加掩飾的神秘處,甚至藏有內在靈魂深處的聲音,擁有人特有的脾性、記憶與情緒的印記。
這就不能不提莎拉.平柏羅(Sarah Pinborough)《三人要守密,兩人得死去》(Behind Her Eyes)與作家林斯諺《無名之女》真假之謎。
《三人要守密》雖沿襲了推理金三角(一對夫婦加外遇對象),還有女主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焦慮,但詭計逆轉特具驚喜!
看似以為奎兒.漢德瑞克斯(Greer Hendricks)與莎拉.佩卡寧(Sarah Pekkanen)《我們之間》(The Wife Between Us)三人行必有我屍焉。
結果多重人稱視角的游移,卻翻出新意,原來推理詭計的佈局,不僅可以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還可以你的__不是你的___哩!
《無名之女》則以禁忌的校園師生戀為題,轉角遇到愛的偶然,卻演變成消失的女孩奇案,因為一年後離奇回歸的她卻被拆分為二?
既然身體腦袋都換了過去,那女孩的靈魂還算是她的靈魂嗎?一男繞二女,但二女都各自擁有所愛之人的部分,他該如何做出決定?
本書用了一點年代流行事物詭計,但重點是作者一貫專擅的辯證思考,使得換腦=換靈魂及靈與肉距離的問句,產生無比的懸疑。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推理雖是類講究邏輯推導的文體,但仍然可以接受各種神秘或不可思議的佈局,只要你/妳講得有理,就可以。
看來能夠寫推理一事,也相當神奇,畢竟從變臉換面到移花接木換腦手術,再換靈魂等,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無一不可入推理。
警語:本文僅適用於推理小說中的劇情人物設定,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原著小說明吳承恩《西遊記》裡,「心猿」悟空協同三藏取經所面臨的九九八十一劫難,本來也就是神魔小說隱喻「修心」寓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