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從 2014 年開始的改造 — 愛國者治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中方動手,要整頓選舉制度,強調「愛國者治港」,將「非愛國者」排除出體系。這件事其實不是反送中導致的,因為類似的思路在 2016 年已經開始。
2016 年政權剝奪青年新政和獨立泛民的議席之後,「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執筆人之一強世功就在中國媒體多維接受訪問,表示(大意)如果反中國人士能夠進入體制,用體制作為平台去反對憲制秩序,這套秩序就會因自我否定而陷入內爆和崩潰。政治正確的新標準是,一國兩制的權力來源是中國憲法,香港的政治權力由中國授權,如果有反中國人士進入制度,就等於利用中國憲法給予的權力來反對中國,無異於打著紅旗反紅旗,「即這個國家的憲政體制正在合法地系統地進行自我摧毀和自我瓦解」。
「創意運用」的香港式選舉
中國認為這是一個體制漏洞。原先開放部份選舉,雖然沒有真正決策權,但香港人長年與制度相處,即使政府是行政主導,但也有人慢慢「創意運用」選舉,將之變成政見和思想傳播平台,視選舉為政治運動,推動各種思想議程。
本來選舉制度無異於科舉,用功名利祿將你跟體制綑在一起,無血消減激進力量。事實卻是各路人馬為了爭奪議席爭相發明新議程,他們對中國的權力推進也想法不一樣,議會在運行過程中,慢慢由維穩力量變成變動力量。選舉的結果不重要,因為沒人會執政,而是更在乎「選舉過程」和「選舉文化」所產生的啟蒙作用。
2014 年是歷史的死亡交叉,議會先驅啟蒙的大眾開始「反攻議會」,民意開始超前並牽著議員,經過持續數年的「批判—團結—批鬥」,人民成功將議員「爭取過來」,令他們不敢再批判激進抗爭者,甚至跟他們站在一起;「中國因素」進迫之下,議會保守派也只能承認議會不是用來議事,自己根本無法「得君行道」轉變管治,之後就出現連泛民都利用議會平台拖延和抗爭。
此一演變無疑加速了北京整治系統漏洞的時間表,不過無論過程如何,目的地都是一樣,所以 DQ 開始不是本土派的錯,2019 年的一系列後果也不是泛民阻礙法案所致。這些殺著恐怕在 2014 年制定「白皮書」時已經在預備列上。
「有限選舉」的長期影響
因為任何「真選舉」都會與社會思潮互相影響,導致「政治狂熱」。區議會和立法會直選是真選舉,真選舉的過程和期待會令人民逐漸尊嚴覺醒,越來越不能忍受自己被外物控制。所以打從一開始打真軍,遲早會生出寶寶 — 香港共同體意識。社會主義中國對選舉有特殊看法。選舉對他們來說是「政治協商」,是一種讓地方菁英馴服、共同守護政治現況的機制,他們不想要可能導致政局和人心不穩定的競爭性選舉。
因此中國不會准許香港實行「真民主」,半民主都尚且如此,真民主香港不就藩鎮化?中國自 2014 年之後,對香港便一步一步切香腸,雖然中間有各種突發事件,節奏加快減慢,主旋律還是一樣。首先封鎖民選特首的可能,再對立法會動手,殺雞儆猴,引入恆常 DQ 機制;2019 年之後則要動區議會,將整個系統的真選舉成份逐段切除,也就是削除反中人士利用「中國香港體制」的空間。
其實不能用字面意思去理解「愛國者治港」,因為北京也不能保證愛國者治國,一些官員把錢和人偷偷放到外國去,就不太愛國,中國尚且如此,香港就更是沉累深遠,「歷史不清白」。他們可能亦預計香港的政治菁英亦一樣,自己打著愛國旗號,但家人可以移民外國搞移民生意,但因為北京信任,所以不會用「不愛國」的名義將之打倒。
說穿了「愛國者」是「北京可信任之人」,反之,要摘除誰人公職的時候,不用糾纏法理和典章,簡化為「不愛國」的道德指控便可了事,其實是將 2016 年以來的 DQ 制度套上民族大義的合法性,永存於通例之中。
這也一定程度打通了香港政治和中國政治的隔離,種下了中國黨派鬥爭正式入主香港的新局面。「愛國者」之間互相指責同行「不夠愛國」之互相傾軋,已是可以預期,如今亦已見端倪。因為形勢的各種變化,一些人可能一夕由愛國者被打成不愛國者,一直獲得信任的人又可以一夕失去信任,見 2012 唐梁之爭。
因此香港還是會亂,只是北京可能認為香港反正都是亂,不如採取主動以亂達治,將混亂的節奏掌握在手中,好過香港用自己的節奏混亂。然而這說明了甚麼問題?就是體制自設計起就並不和諧,自身帶著衝突甚至自我毀滅的基因。
因「錯誤」而生的香港
強世功可能代表中國內部某種對政策祖宗的修正主義思維。固然上一代香港從政者作為被統戰對像,得到過中國禮遇,他們就一天追念鄧小平承諾過甚麼。當初中國為了統戰香港,對愛國者的定義十分寬鬆,依計令香港從政者產生玫瑰式幻想,認為將來自己有機會共治香港。
鄧小平當年是這樣定義愛國者:
「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又說:
「港人治港不會變。由香港人推選出來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選擇這種人,左翼的當然要有,儘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
初衷聽來好像十分寬鬆,然而這三十年間,形勢已發生變化。強世功評價一國兩制的「初衷」,便甚具批判意味:
「要把『一國兩制』這種政治理念與基本法的具體制度設計區分開來。『一國兩制』毫無疑問是偉大的創舉,但具體制度設計可以完全不同。事實上,鄧小平當年對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傾向非常不滿。因為基本法起草正趕上內地自由化思潮泛濫,導致基本法的具體設計脫離了鄧小平預定的思路。正是針對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錯誤傾向,鄧小平在 1987 年專門接見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發表了重要講話,糾正了過去的錯誤思路。然而,基本法大的框架已經完成,無法推倒重來。今天基本法中行政主導的問題、中央干預香港的問題、國家安全立法問題,都是當年起草中遺留下來的問題。」
今天中方的新講法是,你支持一國兩制,就要一併支持輸出這個秩序的中國。那中國不是純粹的理念中國,而是具體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你支持一國兩制,想有權利,就要先支持中國共產黨。反對中共就等於反對自己的存在基礎。
今天遺留在香港社會的特殊國家觀念,即大家多年來相信的「愛國不等於愛黨」、「反共也是愛國」,已不再獲得容忍。當年起草香港制度太過自由化,產生了各種「問題」,包括邦聯假想、平行中國、分化的國民身份、本土主義乃至獨立火苗,對中國而言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就是將制度盡量單一化,將香港和中國提綱挈領的整合起來。
香港的從政者當然不想放棄掌握資源的議會,資源即生死存亡,然而要在這個制度下獲得接納,要從根本層面打倒自己,要支持中共,而不只是「愛國家民族」這樣的象徵層面。若做到那一步,又不知如何跟越來越堅定的選民交代?
將錯就錯的香港未來
三十年周折,由中共「糾正錯誤」而一切回到原點。結果是沒有浪漫,沒有量變化為質變,沒有民主中國,也沒有民主香港。不過經時間催化,當日的「問題」已經結出果子,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弔詭地乘中國的妥協政策之變,又安全地醞釀多三十年,最後變成了別的東西。當中很多假戲真做、或者糊裡糊塗、或者痴心錯付,細緻地看,是全盤失敗;長線來看,卻為來香港的想像提供了過程跌跌撞撞的基礎。功利地說,政治啟蒙和社群意識已經用完了議會,用完了體制機緣,已經金蟬脫殼,不需再寄生保守路線,而是走入尋常百家,甚至溢出海外。
現況比起以前民眾寄望菁英,然後菁英又寄望趙紫陽集團由上而下自由化政改並獲准共謀,或者寄望議會和法治單天保至尊,都少了一點欺騙性。香港不那麼容易自主,但期待中國有天將香港想要的東西送到門前,亦是妙想天開。從 2014 到今天其實都是說明一個事實:單純寄望中國開放和政治自由化、或者外國打救的己願他力路線,行不通。
香港多年來將資源投入不那麼有效的路線,但市場還是有其機制力,人們慢慢就會發現資源有更好的用法,新的路線便慢慢由改變資源運用的集體行為,推陳出新,近年的新活動形式也不是由誰發明,是由下而上改變、適者生存的例子。如果香港是一個生物,它的存亡便取決於進化和演化速度是否能超過它的掠食者;因為中國的回歸政策有過「錯誤思路」,一些燦爛的東西就誤打誤撞養殖了出來。今後香港人如何創造利用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便是新時代的新博弈、新功課。
「梁世燦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新聞] 梁世燦攻擊全昭旻:吻戲想到前男友嗎?《RM》失言韓 ... 的評價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世燦真的很謙虛又可愛啊~ #有人也喜歡他嗎 - PopKimchi 波 ... 的評價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全昭旻結婚-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全昭旻結婚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全昭旻結婚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 關於梁世燦評價 在 到底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RM的昭旻跟世燦? -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評價
梁世燦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從 2014 年開始的改造 — 愛國者治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中方動手,要整頓選舉制度,強調「愛國者治港」,將「非愛國者」排除出體系。這件事其實不是反送中導致的,因為類似的思路在 2016 年已經開始。
2016 年政權剝奪青年新政和獨立泛民的議席之後,「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執筆人之一強世功就在中國媒體多維接受訪問,表示(大意)如果反中國人士能夠進入體制,用體制作為平台去反對憲制秩序,這套秩序就會因自我否定而陷入內爆和崩潰。政治正確的新標準是,一國兩制的權力來源是中國憲法,香港的政治權力由中國授權,如果有反中國人士進入制度,就等於利用中國憲法給予的權力來反對中國,無異於打著紅旗反紅旗,「即這個國家的憲政體制正在合法地系統地進行自我摧毀和自我瓦解」。
「創意運用」的香港式選舉
中國認為這是一個體制漏洞。原先開放部份選舉,雖然沒有真正決策權,但香港人長年與制度相處,即使政府是行政主導,但也有人慢慢「創意運用」選舉,將之變成政見和思想傳播平台,視選舉為政治運動,推動各種思想議程。
本來選舉制度無異於科舉,用功名利祿將你跟體制綑在一起,無血消減激進力量。事實卻是各路人馬為了爭奪議席爭相發明新議程,他們對中國的權力推進也想法不一樣,議會在運行過程中,慢慢由維穩力量變成變動力量。選舉的結果不重要,因為沒人會執政,而是更在乎「選舉過程」和「選舉文化」所產生的啟蒙作用。
2014 年是歷史的死亡交叉,議會先驅啟蒙的大眾開始「反攻議會」,民意開始超前並牽著議員,經過持續數年的「批判—團結—批鬥」,人民成功將議員「爭取過來」,令他們不敢再批判激進抗爭者,甚至跟他們站在一起;「中國因素」進迫之下,議會保守派也只能承認議會不是用來議事,自己根本無法「得君行道」轉變管治,之後就出現連泛民都利用議會平台拖延和抗爭。
此一演變無疑加速了北京整治系統漏洞的時間表,不過無論過程如何,目的地都是一樣,所以 DQ 開始不是本土派的錯,2019 年的一系列後果也不是泛民阻礙法案所致。這些殺著恐怕在 2014 年制定「白皮書」時已經在預備列上。
「有限選舉」的長期影響
因為任何「真選舉」都會與社會思潮互相影響,導致「政治狂熱」。區議會和立法會直選是真選舉,真選舉的過程和期待會令人民逐漸尊嚴覺醒,越來越不能忍受自己被外物控制。所以打從一開始打真軍,遲早會生出寶寶 — 香港共同體意識。社會主義中國對選舉有特殊看法。選舉對他們來說是「政治協商」,是一種讓地方菁英馴服、共同守護政治現況的機制,他們不想要可能導致政局和人心不穩定的競爭性選舉。
因此中國不會准許香港實行「真民主」,半民主都尚且如此,真民主香港不就藩鎮化?中國自 2014 年之後,對香港便一步一步切香腸,雖然中間有各種突發事件,節奏加快減慢,主旋律還是一樣。首先封鎖民選特首的可能,再對立法會動手,殺雞儆猴,引入恆常 DQ 機制;2019 年之後則要動區議會,將整個系統的真選舉成份逐段切除,也就是削除反中人士利用「中國香港體制」的空間。
其實不能用字面意思去理解「愛國者治港」,因為北京也不能保證愛國者治國,一些官員把錢和人偷偷放到外國去,就不太愛國,中國尚且如此,香港就更是沉累深遠,「歷史不清白」。他們可能亦預計香港的政治菁英亦一樣,自己打著愛國旗號,但家人可以移民外國搞移民生意,但因為北京信任,所以不會用「不愛國」的名義將之打倒。
說穿了「愛國者」是「北京可信任之人」,反之,要摘除誰人公職的時候,不用糾纏法理和典章,簡化為「不愛國」的道德指控便可了事,其實是將 2016 年以來的 DQ 制度套上民族大義的合法性,永存於通例之中。
這也一定程度打通了香港政治和中國政治的隔離,種下了中國黨派鬥爭正式入主香港的新局面。「愛國者」之間互相指責同行「不夠愛國」之互相傾軋,已是可以預期,如今亦已見端倪。因為形勢的各種變化,一些人可能一夕由愛國者被打成不愛國者,一直獲得信任的人又可以一夕失去信任,見 2012 唐梁之爭。
因此香港還是會亂,只是北京可能認為香港反正都是亂,不如採取主動以亂達治,將混亂的節奏掌握在手中,好過香港用自己的節奏混亂。然而這說明了甚麼問題?就是體制自設計起就並不和諧,自身帶著衝突甚至自我毀滅的基因。
因「錯誤」而生的香港
強世功可能代表中國內部某種對政策祖宗的修正主義思維。固然上一代香港從政者作為被統戰對像,得到過中國禮遇,他們就一天追念鄧小平承諾過甚麼。當初中國為了統戰香港,對愛國者的定義十分寬鬆,依計令香港從政者產生玫瑰式幻想,認為將來自己有機會共治香港。
鄧小平當年是這樣定義愛國者:
「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又說:
「港人治港不會變。由香港人推選出來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選擇這種人,左翼的當然要有,儘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
初衷聽來好像十分寬鬆,然而這三十年間,形勢已發生變化。強世功評價一國兩制的「初衷」,便甚具批判意味:
「要把『一國兩制』這種政治理念與基本法的具體制度設計區分開來。『一國兩制』毫無疑問是偉大的創舉,但具體制度設計可以完全不同。事實上,鄧小平當年對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傾向非常不滿。因為基本法起草正趕上內地自由化思潮泛濫,導致基本法的具體設計脫離了鄧小平預定的思路。正是針對基本法起草中出現的錯誤傾向,鄧小平在 1987 年專門接見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發表了重要講話,糾正了過去的錯誤思路。然而,基本法大的框架已經完成,無法推倒重來。今天基本法中行政主導的問題、中央干預香港的問題、國家安全立法問題,都是當年起草中遺留下來的問題。」
今天中方的新講法是,你支持一國兩制,就要一併支持輸出這個秩序的中國。那中國不是純粹的理念中國,而是具體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你支持一國兩制,想有權利,就要先支持中國共產黨。反對中共就等於反對自己的存在基礎。
今天遺留在香港社會的特殊國家觀念,即大家多年來相信的「愛國不等於愛黨」、「反共也是愛國」,已不再獲得容忍。當年起草香港制度太過自由化,產生了各種「問題」,包括邦聯假想、平行中國、分化的國民身份、本土主義乃至獨立火苗,對中國而言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就是將制度盡量單一化,將香港和中國提綱挈領的整合起來。
香港的從政者當然不想放棄掌握資源的議會,資源即生死存亡,然而要在這個制度下獲得接納,要從根本層面打倒自己,要支持中共,而不只是「愛國家民族」這樣的象徵層面。若做到那一步,又不知如何跟越來越堅定的選民交代?
將錯就錯的香港未來
三十年周折,由中共「糾正錯誤」而一切回到原點。結果是沒有浪漫,沒有量變化為質變,沒有民主中國,也沒有民主香港。不過經時間催化,當日的「問題」已經結出果子,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弔詭地乘中國的妥協政策之變,又安全地醞釀多三十年,最後變成了別的東西。當中很多假戲真做、或者糊裡糊塗、或者痴心錯付,細緻地看,是全盤失敗;長線來看,卻為來香港的想像提供了過程跌跌撞撞的基礎。功利地說,政治啟蒙和社群意識已經用完了議會,用完了體制機緣,已經金蟬脫殼,不需再寄生保守路線,而是走入尋常百家,甚至溢出海外。
現況比起以前民眾寄望菁英,然後菁英又寄望趙紫陽集團由上而下自由化政改並獲准共謀,或者寄望議會和法治單天保至尊,都少了一點欺騙性。香港不那麼容易自主,但期待中國有天將香港想要的東西送到門前,亦是妙想天開。從 2014 到今天其實都是說明一個事實:單純寄望中國開放和政治自由化、或者外國打救的己願他力路線,行不通。
香港多年來將資源投入不那麼有效的路線,但市場還是有其機制力,人們慢慢就會發現資源有更好的用法,新的路線便慢慢由改變資源運用的集體行為,推陳出新,近年的新活動形式也不是由誰發明,是由下而上改變、適者生存的例子。如果香港是一個生物,它的存亡便取決於進化和演化速度是否能超過它的掠食者;因為中國的回歸政策有過「錯誤思路」,一些燦爛的東西就誤打誤撞養殖了出來。今後香港人如何創造利用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便是新時代的新博弈、新功課。
梁世燦評價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因有自信,所以美麗〉
Momo伸手跟我要相機「換我拍妳。」
「不不不。我拍妳就好,妳長得漂亮又上相,我拍妳就好。」有好幾次Momo伸手跟我要相機都被我拒絕,直到後來語氣開始變得強硬「不行,妳一直不願意拍照會不夠照片出書的,妳一定要拍!」我才不情不願地向她遞上相機。
也許你不相信,我是個特別不自信的人。
笑的時候,總下意識地緊閉著嘴巴,像憋笑一樣整張臉看起來很奇怪,就算男朋友說是被我的笑容所吸引,我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對於自己,我們總是如此嚴苛。
在我眼裡,我是個有很多缺點的人,包含我的五官,都有它的不完美,都有它的缺陷。
我不喜歡照鏡子,不喜歡照相,就算照,也要把真正的自己,藏匿在美顏相機之下,因為每次見到面前那個到處都是缺點的自己,就會心情很不好。
momo:「我一直以為妳覺得自己不漂亮是假的,跟你一起出國才發現原來妳真的那麼不自信。但妳長這副樣子還一直嫌自己醜,妳知不知道別人聽了會很想揍妳,他們不會相信妳真的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而是做作,是一個婊子。」
我很清楚這個不自信的自己很惹人討厭,可是沒辦法,看到照片裡面那個滿佈缺點的我,就會心生抗拒。我甚至覺得喜歡我的人都是大善人,明明長得很普通,有的角度還很醜,能夠被愛就已經是一種福氣了。
我就是一個如此不自信的人。
為Momo照相的時候,我會提醒她頭髮那裡亂了要梳理好,妝容糊了要不要先補一補,露出牙肉不好看,笑的時候嘴巴不要張太大等等。
我對自己嚴謹,幫別人照相的時候,也同樣希望能為對方拍出最好看的一面,所以會去喬角度,會很認真地調ISO和光圈,會去提點對方哪些表情不好看可以轉換一下。
但我眼前的Momo,她似乎一點不介意大笑時露出牙肉,她說這才是真正的她。
我望著在我眼前笑得燦爛又快樂的她,覺得她漂亮極了,除了因為Momo真的長得很好看,她的自信她的自在也讓我覺得她很漂亮。
原來除了一絲不苟的美,從容、自信自在也是一種美(明明一直都知道啊,但卻很難做到)。
我認識一個長相普通卻對自己異常自信的阿姨,就算齙牙,依然對自己自信滿滿。忘記了是誰對我說,雖然她長得不好看,但是她充滿自信,自信是件很棒的事情,她既能讓妳活得快樂,又不用花一分錢。
沒錯,自信就是最好的化妝品,而且免費。
我望著眼前漂亮又自信的Momo,終決定放手把相機交給她,比起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更想好像Momo那般活得自在一些。
今天的網路世界是個充滿敵意的世界,比起欣賞和學習對方的優點,排斥和惡意的攻擊佔大多數,你會發現寫出來的東西時常被各種荒謬蓄意的方式曲解,不理智和惡意的攻擊亦較現實世界來得猛烈。譬如有人說我的鼻樑高挺,一定是經過了後天的加工,但同時也有人說我的鼻子很醜,像極了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應該先去整容才出來面見社會大眾。不喜歡你的人,似乎總有空間找到讓對方挑剔的地方。
社會上,不會所有人都對自己友善,有喜歡你的人也會有討厭你的人,喜歡你的人看你,放屁也是香的,討厭的人看你,就算噴了香水,也不過是醜人多八怪罷了。
卡夫卡死後曾交代好友把他未曾發表的作品全部銷毀,很多讀者對他這個決定感到不解。
但只要去看他的人生,去讀他的作品,尤其是《致父親的信》,就會發現卡夫卡骨子裡的怯懦和不自信。
卡夫卡一生多次訂婚,又多次取消婚約,終身未娶;他鼓足勇氣給父親寫了一百多封信,卻沒有發出;他體弱多病,生性敏感,一輩子都生活在強勢父親的陰影中。
卡夫卡曾說:「在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刻著「我能夠摧毀一切障礙」,在我的手杖上卻刻著「一切障礙都在摧毀我」。他非但對對婚姻不自信,對自己不自信,對作品也不自信。
卡夫卡的作品大多陰暗隱晦,這與他的父親有極大的關聯。他自小喜愛文學、戲劇,但嚴厲的父親卻希望他像自己一樣同樣擁有經商成功的堅毅個性,而對他的興趣極為不屑,讓原本就沒甚自信的卡夫卡在父親的冷嘲熱諷之下,變得更加沉默、悲傷、與自責,只能將心事抒發於作品當中。
卡夫卡身為長子,心裡面對於長子的責任如同《變形記》葛列戈對自身的要求,也正是父親加諸於自身的希望一般。
葛列戈希望自己能成為父親的驕傲,但他失敗了,父親始終瞧不起他,就算他心裡再怎麼想為家人付出也是徒勞無功,於是葛列戈選擇默默的死亡,消失在家人眼前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變形記》是極富哲學思維的作品,當一個人不再以人的姿態存在於世上,無論態度與情感為何,終究不會被理解,甚至連至親都一樣,那存在的意義是由外在姿態得來嗎?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就不足以構成存在的理由了呢?
也許我們一生勞碌所追求的,便是一種認同。但別人的認同又可以對你的人生構成什麼影響呢?我們窮一生去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同,還不如好好的愛自己,接納自己,比起別人的認同,自己的快樂才是最重要吧。
#在三十歲之前去找卡夫卡吧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出賣自己系列
#自己形象自己毀
#兩張合併在一起對比笑到我們肚子痛
Momo Ng 吳沚默
梁世燦評價 在 世燦真的很謙虛又可愛啊~ #有人也喜歡他嗎 - PopKimchi 波 ... 的推薦與評價
Man》梁世燦,和全昭旻有可能假戲真做?|PopDa... #Running #全昭旻#梁世燦#佳佳#옛날사진...撰文. ... 在你评价一个人时,请先查下梁经历维基。他在本身YouTube ... <看更多>
梁世燦評價 在 全昭旻結婚-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推薦與評價
找全昭旻結婚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全昭旻結婚相關資訊,找全昭旻結婚 ... 《Running Man》梁世燦&全昭旻簡直在拍《我們結婚了》李光洙滿臉無奈到不行XD. ... <看更多>
梁世燦評價 在 [新聞] 梁世燦攻擊全昭旻:吻戲想到前男友嗎?《RM》失言韓 ... 的推薦與評價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
南韓人氣節目《Running Man》最新一集由梁世燦與全昭旻競爭忙內(老么的韓語)組隊
玩遊戲,就在玩「當然遊戲」時,梁世燦攻擊時直接講出全昭旻的前男友名字,「拍吻戲
的時候想到他了吧?」雖然拿下了勝利,但遭到網友炎上狂批,「超沒禮貌」、「對演員
職業很不尊重」!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118/d6118347.jpg
▲梁世燦從前男友攻擊全昭旻。(圖/翻攝自愛奇藝國際站)
兩人玩「當然遊戲」,對於對方的提問必須無條件回答「當然啊」,只要無法回答或是
內心動搖就算輸。一開始雙方只是先攻擊彼此長相,全昭旻疑似說出髒話被消音,劉在錫
警告她不能罵人。
第二輪一開始,梁世燦先攻擊「妳現在還在跟那個男的交往吧?」全昭旻遲疑了一下回,
「你說誰?」就已經有點被動搖,接著男方二次攻擊,「你和那個歌唱得很好的還有在聯
絡吧?」全昭旻爽快地回答後還補充,「當然啊,他還交了新女友。」完全當私下閒聊聊
開了。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118/d6118346.jpg
▲梁世燦開始洩露全昭旻前男友的身分。(圖/翻攝自愛奇藝國際站)
梁世燦第三度攻擊說更直接提到全昭旻前男友的職業,因為太明顯而被製作單位消音,
「(前男友)和我有聯絡你知道吧?」這時全昭旻被說眼眶已經有點濕潤,接下來最終
一擊是梁世燦問,「你在拍《Show Window:女王之家》吻戲時,應該想到(前男友)
了吧?」也因為直接提及男方名字而被製作單位消音。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118/d6118345.jpg
▲梁世燦攻擊全昭旻:吻戲想到前男友嗎?《RM》失言韓網炎上罵爆。
(圖/翻攝自愛奇藝國際站)
結果全昭旻雖然笑著連續回,「當然啊當然啊」,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她已經無法維持平常
心,而判梁世燦勝利。雖然只是遊戲,但韓國網友看完相當不滿,在論壇The qoo留言
批評,「提前男友真的很沒禮貌」、「他完全不尊重演員這個職業」、「邊看邊覺得火大
」、「有必要公開人家的私生活?」、「梁世燦前面失言就算了,後面還繼續講這就是
製作單位的問題」,該帖子已經有7.8萬點閱,近千則留言批評。
原文網址: 梁世燦攻擊全昭旻:吻戲想到前男友嗎?《RM》失言韓網炎上罵爆 |
ETtoday新聞雲 https://star.ettoday.net/news/2165914#ixzz7HYU0k4iw
----------------------------------------------------------------------
補韓網評論
梁世燦因在'Running Man'中提到全昭旻前男友而受到批評
https://tinyurl.com/y3zjzxqz
當天兩人進行了《當然了》遊戲
梁世燦:你知道那個...(提及前男友的職業)和我有聯絡吧?
全昭旻:當然 (眼眶泛淚)
梁世燦:你在拍《Show Window:女王之家》的吻戲的時候... 是不是在想OOO?
全昭旻:當... 當然了...
聽到這些內容的全昭旻似乎受到了打擊,失去了平常心,最終輸掉了比賽。
而網友們看到節目截圖後後紛紛表示,「提到別人的前男友真沒禮貌」、「他把演員
這個職業當作是什麼了」、「製作單位也越線了」、「為什麼要提到別人的私生活?」、
「是不是看全昭旻善良好欺負」等。
----------------------------
補充:
玩遊戲之前和之後,梁世燦有強調一切都只是節目效果,只是玩遊戲而已
來源: theqoo https://theqoo.net/2306767885
1. 那個好像不是能在節目裡面說的話,有點輕率了
2. 講吻戲有點太over了.... 演員很專業耶,他把演員當作什麼了
3. 我還以為梁世燦是滿有禮貌、滿善良的風格的說,不應該這樣吧..
為什麼要講前男友的事,太過分了..
4. 就算只是玩遊戲,我也覺得有點越線了..
5. 他以為這段會被剪掉嗎... 雖然不知道他口中的人是誰,但大家能
想起來的前男友好像就只有那位了...
6. 當初又不是和平分手的,為什麼要提起啊
7. 這不是在嘲弄嗎...? 這樣講對一起拍戲的演員們也很沒禮貌...
他是怎麼看待演員這個職業的?
8. 哇,這個越線了,很過分,不管兩個人有多熟,都有可以說和不能說的話
9. 我反而覺得製作單位沒有剪掉真是太好了,如果沒看到這段的話,
只有全昭旻一個人受傷,差點就不知道梁世燦是那樣的人了-_-
10. 就算再怎麼想贏這場遊戲,就算只是綜藝節目,這都還是越線了
11. 我覺得腦中會有那種想法的人本身就很骯髒
12. 但是我看了完整的影片之後,發現是全昭旻先問梁世燦學妹的事情,而且後來兩個人
也都是笑笑就過了。雖然梁世燦確實有不禮貌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會被罵得這麼嚴重
13. 那種發言在私人的聚會上講我也覺得會出大事,更何況是在公共場合...
14. 太超過了,然後製作單位覺得這段很好笑,沒有剪輯就直接播出也真是legend啊
15. 如果只是拿前男友當梗的話,火根本不會燒到這種程度... 為什麼要講吻戲啊╕╕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cr. 韓網評論翻譯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83.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Star/M.1641803945.A.FD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