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晚上,我在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在餐厅等约会对象,坐在等待区,排队的人真多,我觉得自己真漂亮,大概是因为在等一个期待的人吧;我等的人呢,也觉得他真好看,大概是因为我对他有滤镜吧。」
一条甜度过高的微信差点让我呛着,顿时觉得眼前的这顿晚餐变得有点寡淡。
朋友从上一次分手后,单身一年多,期间断断续续有约会,但都没有结果。 这次的缘分来的有点离奇。 朋友是南京人,他们是在做核酸的时候认识的。 那天晚上,他们在操场上连夜排队做核酸,男生排在朋友的后面,等着等着就开始聊天,加了微信。 后来,男孩就约朋友出来见面。
也许是因为男生长得挺帅,朋友欣然赴约。 吃饭的时候,一问才知道,男生是95后。 身为80后的她内心万马奔腾,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罪恶感。
第一次约会聊得很开心,但她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没有想过能和95后有什么长久的发展,没料到男生每天不间断的问候,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让他们有了第二次约会。
于是,她带着一个对未来的巨大的不确定和敞开,走了出去。
她出门的时候不知道这顿饭会带她去向何方,但觉得微风吹在脸上心都在荡漾——那就够了。
在我的高中时代,爱情的萌芽或许起源于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趴在课桌上犯困,巧妙地利用前排男生的后背遮挡住(自以为)老师的视线。 我看着前面男生的白衬衫,觉得有一种不知明的情绪弥漫了全身。
上一次回老家,因为要装修老房子,我收拾出很多学生时代的信件,有一个小盒子,装了很多小纸条。 那是大学时代的男友,他的寝室和我的寝室正好斜对着,都是三楼。 我们剪了一根几十米长的钓鱼线,窗户中间有一个竖槓,钓鱼线绕过竖槓,从我这边的窗框扔下去,再从他的窗户那里拽上来,拉直系成了一个环。 抬头看,没有人看得到两栋楼之间穿了一圈钓鱼线。 我们用一个小夹子,挂了铃铛,夹了小纸条,拉到对方那里。 铃铛的声音叮叮当当,轻轻脆脆,一下一下划到彼岸。 有一天夜里,我似乎在梦里听到铃铛的声音,惊醒了过来,往窗户边探头看了一下,果然看到停留在窗边的纸条。
这根钓鱼线后来成为我们的校园一景,由于动静太大,在学校老师的监督下,由我们亲自「咔嚓」剪断而告终。
我忍住笑意看着当年写的这些小纸条,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傻话,忘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只记得寂静夜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铃声。
最近上线的《摩登情爱》第二季。
关于普通人的爱情,《摩登情爱》这个系列非常好看。
这个系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从《纽约时报》的同名专栏「摩登情爱」中的故事改编而成,这些故事由读者投稿,每一个都曾经真实地发生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
所以它们看上去丰富,多元,但并不夸张、猎奇,有一些甚至算得上平淡。
在最近上线的第二季第三集里,一对陌生男女相识在从戈尔韦开往都柏林的火车上。 整节车厢那么多人,但只有那一个是令你看得顺眼的。 交谈了一路,爱情悄悄萌芽。
每当人们被爱情击中的时刻,四周总会响起交响乐,陌生人也会为你奏乐,走在马路上,脚下会盛开出花朵,天空中也总是挂着彩虹。
出于一种浪漫的念头,他们没有留联系方式,只是约好两周后在这个车站相见。
而疫情的蔓延,成为和平年代爱情最大的阻碍,爱尔兰全面封锁,居家隔离的禁令,让他们最终没能在火车站相遇。
男人凭借火车上依稀的印象,找到女孩所在的街道开始蹲点...... 最终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重逢,因为这个故事的原型,主人公在火车站分开之后,也的确至今没有再见上面。
看完有一点遗憾,但又觉得,这不就是爱的本来面目吗? 不期而遇,悄然而至,却又有可能无疾而终。
看《摩登情爱》至少让人相信,爱仍然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滋生,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得到爱,爱并非只有完美的,优秀的,睿智的人才能拥有。 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也是最公平的一样东西,它全然不看你的出生,也全然不顾你是否努力。
那么,真爱又为何那么难求? 降临的频率又那么稀有?
在梁文道、刘擎、周濂的新节目《角落的夜晚》,三个男人非常认真地讨论了这个话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梁永安也讨论过同样的话题:为什么相爱变得越来越难?
大概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快速地变化,不论是求学、求职还是迁移,整个中国都在移动,爱情被一次次打断;
大概是因为,两个人要走在一起,必然要寻找共同性,妥协需要妥协的,付出应该付出的。 而在现在的青年文化里,第一条守则就是不委曲自己,大家已经丧失了愿意为对方多付出一些的能力。
大概是因为,爱情产生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功能化,以前念书的时候我们希望有校园恋爱,工作时希望有办公室恋爱,但如今人们似乎更渴望爱情在一个专门的场景下诞生,它似乎已经隔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走出校园之后,职场并不是爱情萌芽的理想环境,生活中又很难遇到新人。 约会软件里左滑和右滑的效率的确很高,每张照片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秒,每天能匹配成功三四个人,但是就算匹配成功之后,也没有动力开口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爱情,是没有预设的,它不受对方的年龄、职业、背景、性别的约束,它是一种原始的吸引与冲动。 而在相亲或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经过了一轮一轮的数据筛查,挑选出来与你最匹配的那个人,但最匹配的那个人,可能对你而言毫无吸引力。
就算有一天,你幸运地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接下去真正的考验开始了,ta是否也喜欢你呢?
心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虽然少了很多乐趣,但至少拥有平静。 而一旦爱上一个人,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笨蛋,就像把生命的某个部分交了出去,就像是上帝即将要按下一个按钮,决定你的悲喜,除了听候发落,你别无他法。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所有爱情课上学到的招数都不作数,招数或许能换来关系,但招数换不来真心。
这个过程,实在太煎熬了。
少数得到爱情的幸运儿能够得到什么呢?
正如刘擎所说,「爱情非常奇妙,当你进入那种经典的浪漫爱情时,在世界上的另一个人那儿,你能得到彻底的、无限的、至高的承认——你是最好的。 爱情,是上天给凡人的恩宠。」
陷入爱河中的人是不需要心理咨询的,爱能够实现心理咨询所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全然地接纳自己。 它借着爱情之手,借着另一个人对你的无限的认可,整个世界都只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让你全然地接纳了自己。
在所有的作家和文学家中,关于对爱情的阐述,最击中我心灵的,是史铁生。
我曾经在台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病隙碎笔》,将我喜欢的字句用黄色的蜡笔画下来,结果发现整本书都是一片一片的黄色。
他说:
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这样的敞开,并不以性别为牵制,所谓推心置腹,所谓知己,所谓同心携手,是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都有的期待,是孤独的个人天定的倾向,是纷纭的人间贯穿始终的诱惑。
所以爱是一种心愿,不在街上和衣兜里,也不在储蓄所。 睁着俩眼向外找,可以找到救济(包括性方面的救济),仅此而已。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 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靨遮蔽的陷阱。 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颤惭,仍有未息的对沟通的渴盼。 你还是要去吗? 不甘就范? 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爱,即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狱要求天堂。 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
所以爱的奉献这句话奇怪。 左腿怎么能送给右腿一个完整呢? 只能是两条腿一起完整。 此地狱怎么能向彼地狱奉献一个天堂呢? 地狱的相互敞开,才可能朝向天堂。
我们生来孤独地来到人世间,我们努力赚钱,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个时代所有的舆论,所有的便利条件都在极力向我们证明,单身可以过得很好。 但我们寻求爱情,并非是因为无法独自生活,而是因为,拥有了爱情,我们得以实现从人类出生时起就拥有的渴望:走出孤独,回归乐园。 我们向另一人毫无保留地敞开,获得了毫无保留的接纳,我们因此,获得了自由。
真爱如此难得,因为不易,才足以成为信仰。
本文作者:伊登(Eden),休闲学硕士。 悲观人生,乐观生活。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本文配图来源于《摩登情爱》第一季、第二季,版权属于原作者。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黎智英還柙|劉細良憶98年見工肥佬黎只顧睇字典 黎智英:讀書帶給我最大的得着是尊嚴 張劍虹在肥佬黎被覊押後到收押所探望,之後引述黎說已經適應收押生活,時間都用來看書,並囑咐他帶一本英譯中字典以助寫中文字。我是1998年認識他,那天到長沙灣工廈見工,在他小小一角的辦公桌前等候,他桌上放了一本牛津字典...
梁文道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星期五的晚上,我在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在餐厅等约会对象,坐在等待区,排队的人真多,我觉得自己真漂亮,大概是因为在等一个期待的人吧;我等的人呢,也觉得他真好看,大概是因为我对他有滤镜吧。」
一条甜度过高的微信差点让我呛着,顿时觉得眼前的这顿晚餐变得有点寡淡。
朋友从上一次分手后,单身一年多,期间断断续续有约会,但都没有结果。 这次的缘分来的有点离奇。 朋友是南京人,他们是在做核酸的时候认识的。 那天晚上,他们在操场上连夜排队做核酸,男生排在朋友的后面,等着等着就开始聊天,加了微信。 后来,男孩就约朋友出来见面。
也许是因为男生长得挺帅,朋友欣然赴约。 吃饭的时候,一问才知道,男生是95后。 身为80后的她内心万马奔腾,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罪恶感。
第一次约会聊得很开心,但她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没有想过能和95后有什么长久的发展,没料到男生每天不间断的问候,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让他们有了第二次约会。
于是,她带着一个对未来的巨大的不确定和敞开,走了出去。
她出门的时候不知道这顿饭会带她去向何方,但觉得微风吹在脸上心都在荡漾——那就够了。
在我的高中时代,爱情的萌芽或许起源于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趴在课桌上犯困,巧妙地利用前排男生的后背遮挡住(自以为)老师的视线。 我看着前面男生的白衬衫,觉得有一种不知明的情绪弥漫了全身。
上一次回老家,因为要装修老房子,我收拾出很多学生时代的信件,有一个小盒子,装了很多小纸条。 那是大学时代的男友,他的寝室和我的寝室正好斜对着,都是三楼。 我们剪了一根几十米长的钓鱼线,窗户中间有一个竖槓,钓鱼线绕过竖槓,从我这边的窗框扔下去,再从他的窗户那里拽上来,拉直系成了一个环。 抬头看,没有人看得到两栋楼之间穿了一圈钓鱼线。 我们用一个小夹子,挂了铃铛,夹了小纸条,拉到对方那里。 铃铛的声音叮叮当当,轻轻脆脆,一下一下划到彼岸。 有一天夜里,我似乎在梦里听到铃铛的声音,惊醒了过来,往窗户边探头看了一下,果然看到停留在窗边的纸条。
这根钓鱼线后来成为我们的校园一景,由于动静太大,在学校老师的监督下,由我们亲自「咔嚓」剪断而告终。
我忍住笑意看着当年写的这些小纸条,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傻话,忘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只记得寂静夜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铃声。
最近上线的《摩登情爱》第二季。
关于普通人的爱情,《摩登情爱》这个系列非常好看。
这个系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从《纽约时报》的同名专栏「摩登情爱」中的故事改编而成,这些故事由读者投稿,每一个都曾经真实地发生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
所以它们看上去丰富,多元,但并不夸张、猎奇,有一些甚至算得上平淡。
在最近上线的第二季第三集里,一对陌生男女相识在从戈尔韦开往都柏林的火车上。 整节车厢那么多人,但只有那一个是令你看得顺眼的。 交谈了一路,爱情悄悄萌芽。
每当人们被爱情击中的时刻,四周总会响起交响乐,陌生人也会为你奏乐,走在马路上,脚下会盛开出花朵,天空中也总是挂着彩虹。
出于一种浪漫的念头,他们没有留联系方式,只是约好两周后在这个车站相见。
而疫情的蔓延,成为和平年代爱情最大的阻碍,爱尔兰全面封锁,居家隔离的禁令,让他们最终没能在火车站相遇。
男人凭借火车上依稀的印象,找到女孩所在的街道开始蹲点...... 最终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重逢,因为这个故事的原型,主人公在火车站分开之后,也的确至今没有再见上面。
看完有一点遗憾,但又觉得,这不就是爱的本来面目吗? 不期而遇,悄然而至,却又有可能无疾而终。
看《摩登情爱》至少让人相信,爱仍然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滋生,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得到爱,爱并非只有完美的,优秀的,睿智的人才能拥有。 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也是最公平的一样东西,它全然不看你的出生,也全然不顾你是否努力。
那么,真爱又为何那么难求? 降临的频率又那么稀有?
在梁文道、刘擎、周濂的新节目《角落的夜晚》,三个男人非常认真地讨论了这个话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梁永安也讨论过同样的话题:为什么相爱变得越来越难?
大概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快速地变化,不论是求学、求职还是迁移,整个中国都在移动,爱情被一次次打断;
大概是因为,两个人要走在一起,必然要寻找共同性,妥协需要妥协的,付出应该付出的。 而在现在的青年文化里,第一条守则就是不委曲自己,大家已经丧失了愿意为对方多付出一些的能力。
大概是因为,爱情产生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功能化,以前念书的时候我们希望有校园恋爱,工作时希望有办公室恋爱,但如今人们似乎更渴望爱情在一个专门的场景下诞生,它似乎已经隔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走出校园之后,职场并不是爱情萌芽的理想环境,生活中又很难遇到新人。 约会软件里左滑和右滑的效率的确很高,每张照片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秒,每天能匹配成功三四个人,但是就算匹配成功之后,也没有动力开口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爱情,是没有预设的,它不受对方的年龄、职业、背景、性别的约束,它是一种原始的吸引与冲动。 而在相亲或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经过了一轮一轮的数据筛查,挑选出来与你最匹配的那个人,但最匹配的那个人,可能对你而言毫无吸引力。
就算有一天,你幸运地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接下去真正的考验开始了,ta是否也喜欢你呢?
心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虽然少了很多乐趣,但至少拥有平静。 而一旦爱上一个人,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笨蛋,就像把生命的某个部分交了出去,就像是上帝即将要按下一个按钮,决定你的悲喜,除了听候发落,你别无他法。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所有爱情课上学到的招数都不作数,招数或许能换来关系,但招数换不来真心。
这个过程,实在太煎熬了。
少数得到爱情的幸运儿能够得到什么呢?
正如刘擎所说,「爱情非常奇妙,当你进入那种经典的浪漫爱情时,在世界上的另一个人那儿,你能得到彻底的、无限的、至高的承认——你是最好的。 爱情,是上天给凡人的恩宠。」
陷入爱河中的人是不需要心理咨询的,爱能够实现心理咨询所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全然地接纳自己。 它借着爱情之手,借着另一个人对你的无限的认可,整个世界都只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让你全然地接纳了自己。
在所有的作家和文学家中,关于对爱情的阐述,最击中我心灵的,是史铁生。
我曾经在台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病隙碎笔》,将我喜欢的字句用黄色的蜡笔画下来,结果发现整本书都是一片一片的黄色。
他说:
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这样的敞开,并不以性别为牵制,所谓推心置腹,所谓知己,所谓同心携手,是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都有的期待,是孤独的个人天定的倾向,是纷纭的人间贯穿始终的诱惑。
所以爱是一种心愿,不在街上和衣兜里,也不在储蓄所。 睁着俩眼向外找,可以找到救济(包括性方面的救济),仅此而已。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 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靨遮蔽的陷阱。 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颤惭,仍有未息的对沟通的渴盼。 你还是要去吗? 不甘就范? 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爱,即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狱要求天堂。 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
所以爱的奉献这句话奇怪。 左腿怎么能送给右腿一个完整呢? 只能是两条腿一起完整。 此地狱怎么能向彼地狱奉献一个天堂呢? 地狱的相互敞开,才可能朝向天堂。
我们生来孤独地来到人世间,我们努力赚钱,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个时代所有的舆论,所有的便利条件都在极力向我们证明,单身可以过得很好。 但我们寻求爱情,并非是因为无法独自生活,而是因为,拥有了爱情,我们得以实现从人类出生时起就拥有的渴望:走出孤独,回归乐园。 我们向另一人毫无保留地敞开,获得了毫无保留的接纳,我们因此,获得了自由。
真爱如此难得,因为不易,才足以成为信仰。
本文作者:伊登(Eden),休闲学硕士。 悲观人生,乐观生活。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本文配图来源于《摩登情爱》第一季、第二季,版权属于原作者。
梁文道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女人而言,安全感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以前年轻时觉得,安全感是男友秒回的信息,是爱人的每一份承诺,是过马路时紧牵着的双手,是他温柔的言行。
后来才发现,我的安全感竟大部分都是自己给的——
元气满满地赚钱、适时细品人间烟火气,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
的确如此。
女人的安全感,寄托在他人身上难免失望。
唯有自己创造,才能把控人生,享受自在美好,放心地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走下去。
梁文道先生曾说:
「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所谓的安全感,不是你有一个爱人,而是不管他对你好不好,你都能过好你的日子;无论离不离开他,你都可以拥有赚钱的能力。
所谓的安全感,也不是你此刻拥有一个极为稳定的生活,而是不管将来遇到怎样的变化,你都能掌控和选择你生活的样子。
当你掌心向下,拥有向下扎根的经济基础和经济能力时,你就永远有底气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雨。
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中,演员李念饰演全职妈妈尤雅,她没有工作,一切生活开支都靠丈夫陈浩南。
她每天就是带娃、晒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无忧无虑、开开心心。
然而,丈夫公司破产让她平静的生活掀起了大浪,家里经济变得捉襟见肘,怀着二胎的她只能找娘家帮忙。
可是,娘家的帮助对于破产的公司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她开始变得焦躁,也开始与丈夫争吵,甚至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在一次与丈夫的争吵后,尤雅找到「朋友」陈娇蕊谈心,想了解陈娇蕊当初离婚的理由,并坦言自己想要离婚。
然而,陈娇蕊的话,却让她感觉到当头一棒:
「你有资格离婚吗? 这年头,不是谁都离得起婚的。」
多年的全职妈妈的生活,让尤雅失去了向下扎根的能力,她没有工作经验、缺乏工作能力,更没有经济基础做资本,就算离婚,她也拿不到孩子的抚养权......
对于女人而言,婚姻并非避难所,有许多现实问题要解决。
如果一个女人只想坐享其成不谙世事,岁月静好的日子破碎后,无法负重前行,不能担负起生活里的那一饭一粥,一针一线,终究也会丧失美好、失去所谓的安全感。
女人们只有拥有向下扎根的勇气,努力打好基础,心中的安全感就会自然而生,也就能无所畏惧,向着美好未来坚定走下去。
很喜欢《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句话:
人生的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在女人的一生中,很多的评价都局限在了婚姻、母亲的角色是否做得到位,仿佛作为女人本身一文不值。
可是,那些奋力向上生长、认定自己有不被定义的人生,并积极追求梦想的女生,心底是有着旁人无法撼动的安全感的。
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32岁的巩立姣拿到了田径女子铅球项目的金牌。
这是奥运赛场上,中国代表团在女子铅球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
作为一名开创历史的项目首金获得者,原本应该在采访中被赞誉、受尊敬,但巩立姣的赛后采访却十分尴尬。
记者们从「你是女汉子,什么时候打算做女孩子」,到「结婚的择偶标准,阳光善良的男生可能掰手腕掰不过你」等等,都仿佛在说:「你这样的人,不好嫁娶。」
可是,这些问题与项目毫不相关,与巩立姣的人生规划也没多大关联,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她在运动员之余的人生有怎样的精彩故事。
巩立姣从来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训练的运动员。
在运动训练之余,她一直有投资经商,开过洗衣店、奶茶店、海鲜店,还投资了健身房。
按她的话说,这些投资虽没大富大贵,但也从来没有亏过钱。
她不是一心只丢铅球,不闻窗外事。
在从事了铅球运动训练二十来年后,她也种下了一个梦想——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站上最高的领奖台。
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失败和成功,我都经历过,我什么都不怕。
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热情把这个冷门项目带火,今天,我做到了。
夺冠后,巩立姣这样说。
每一个女人都不该被局限为只有某一种姿态,女人们也和男人一样,有资格、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向上生长成就梦想,打造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而这番天地的打拼,造就了女人能给予自我的安全感。
要知道,取悦自己、成就自我是一个女人安全感最膨胀的姿态,那些通过不断向上提升,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让自己无限地接近梦想、成全生活的过程,其乐无穷。
曾在社群里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帖子:
「我是一个快36岁的大龄单身女人,身边有不少人关心我的生活,但更多是在催促我要赶紧找一个对象,赶紧结婚生孩子吧,不然年纪大了什么都很吃力。
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我挺满意——赚的钱足够养活自己,也能在父母家人需要时给予帮助;日常生活锻炼健身、阅读写作、烹饪养生,有三俩好友,时不时约着旅游休闲。
一个人的生活有属于自己的人间烟火,不悲观、不消极,只是没有成一个家,没有生一个小孩,别人就说我的日子是漂浮不定、没有安全感的,我实在有些想不通。」
十分理解这位群友的疑惑。
很多时候,就算你努力生活、积极向上,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可因为你还没成家,在外人看来,你似乎就成了一个可怜虫。
但其实如果你真的生活得足够好,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在努力地生活,就不必害怕。
要知道,女人的安全感最大的威胁是恐惧,那些对未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往往会让人对生活不知所措。
而你能坦然地面对此刻、甚至都能想到未来将要承受什么,就不必感到有所缺失,不必觉得缺乏安全感。
就像有句话说的:
当你用去追一匹马的时间种下一片草场,或许,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向阳奔跑,好好生活,品味人生,你的安全感不该由别人定义。
向下扎根,收藏岁月沉淀的芳香,脚踏实地,不负生活;
向上生长,寻觅暗夜蕴藏的光芒,仰望星空,不负梦想;
向阳奔跑,鼓足奔向远方的勇气,逐光而行,不负自我。
漫漫人生路,我们能看到的世界不过冰山一角、沧海一粟;
人行于世如舟行于海,或许此刻风平浪静,但总会有不定的风波乍起。
唯有不放弃扎根向下的独立、不丢掉向上生长的动力、不丧失向阳奔跑的希望,不负生活,不负梦想,不负自我,才能拥有如影随形的安全感,冲向美好未来。
愿你勇往直前,自己要的安全感,自己去赚!
梁文道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黎智英還柙|劉細良憶98年見工肥佬黎只顧睇字典 黎智英:讀書帶給我最大的得着是尊嚴
張劍虹在肥佬黎被覊押後到收押所探望,之後引述黎說已經適應收押生活,時間都用來看書,並囑咐他帶一本英譯中字典以助寫中文字。我是1998年認識他,那天到長沙灣工廈見工,在他小小一角的辦公桌前等候,他桌上放了一本牛津字典,正在細心閱讀那些小字,由於太投入,沒有察覺到我的存在,我也沒有打擾他,心想他以字典學英文,可能是彌補自己沒受過正規教育的缺失。這情景一直留在我腦海。
那年開始在《壹週刊》工作,開會時多是討論雜誌內容,肥佬黎很少告訴別人他讀書及知識生活的那一面,大家一直認為他愛八卦、好飲食、附庸風雅;一時興起甚至會寫新詩(大家背後都拿來嘲笑)。直至十多年前辦書評雜誌《讀書好》,我同梁文道商量找些有話題性的人物訪談做主稿,肥佬黎低頭讀字典的圖像突然閃出,於是便拍板找他談讀書。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18/ZBCMB7R7IVEP7ON7NL7KYBP3L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黎智英 #劉細良 #肥佬黎 #見工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梁文道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毛澤東感謝日軍
#穆SIR漢奸
梁文道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武漢疫情是否威脅到香港?梁文道是否與黃絲決裂?〈蕭若元:理論蕭析〉2020-01-04
梁文道 在 梁文道-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梁文道 。 6532 個讚。香港文化人,中學時在台灣接受教育,15歲時才回到香港父母家。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哲學系畢業,及後的碩士學位由於工作忙碌而無法完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