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報告千萬不要急著講數字
注意!閱讀前先確定自己的業績不能墊底!
否則這一篇內容可能會誤導你
為什麼不要講數字?
從建立『個人職場品牌』來剖析原因:
1. 大家都講“數字”,你有什麼不一樣
2. 大家都說自己好棒棒,你有什麼不一樣
3. 大家都認為客情維繫超好,你有什麼不一樣
4. 大家都嫌資源不足,你有什麼不一樣
5. 老闆都知道數字,你何必贅述
多年前,一件事情的體悟,讓我狠下心決定在業務報告會議中,不提數字.....
很慘~ 不得長官緣,我被冰凍了。
當業績達標也絲毫沒有解凍的跡象,我只好帶著『績效成績單』還有『外商頭銜』外出找機會去面試。人生沒有最慘,總是更慘!趁你病要你命的戲碼不斷上演。
「我們覺得你不錯,願意給你機會,薪水方面只能先給你70%,等你未來證明自己價值之後....」
「市占率成長1%,這樣算多嗎?」
(註:某些產業的1%,是天殺的了不起)
我以為外出找機會,是一趟取暖之旅。實際上,只是給人洗臉,頂多是把臉上的冰霜稍微清一下。才發現,原來隔行如隔山,一樣講中文,還是會跨行語言不通。
#人生若不是放棄就是好好爭一口氣
被洗臉後,經過一番努力,我做了三件事情,具體呈現我如何提升業績:
1. 自辦小型新品發表會,邀請通路老闆參加
2. 自拍產品介紹影片,請店員贊助演出
3. 自選配合度好店家做品牌轉換活動
這些事情在FMCG產業都不算什麼,但是在一群只講數字的業務團隊當中,我只講品牌建立的故事,很幸運的,終於被看見了。
以前當學生寫日記被看見,會生氣!
現在出社會不被看見,會更生氣!
我們常處在被『豢養』的環境,被公司照顧的很好,我們也很盡心盡力為公司績效在努力。
哪一天我們會老,也會變貴,你終究要端出自己的『職場個人品牌』出去尋找下一個機會。爭取被看見的機會。
問題是,如何被看見?
闖蕩江湖,不要急著講數字,先端出自己的金字招牌,是時候練習說說自己的故事,闡述你的江湖稱號囉!
我是『知識斜槓引路人』,是知識工作者的策略夥伴(經紀人),近年接觸幾位從職場高階退位下來的主管,感觸特別深刻。
如果你正處在風生水起階段,持續加油💪🏼
如果你深有同感我說的狀況,請開始行動。
試著將你的頭銜欄位,掛上專屬於你的『江湖稱號』,當大家都在LinkedIn 掛上響叮噹的頭銜,關注度都只因為公司招牌,而不是你的特別。(除非你是創辦人)
獻給有緣人。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