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閱讀:
進入21世紀的失控時代
中國圖書網頁先知書店,不久前出了一篇文:《所有的失控,都重回控制:過去20年,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文章說:2020年,大量黑天鵝事件,集中爆發,其中尤其以新冠疫情最詭異。有學者開始討論,是否應以2020為界,將人類的紀元重新定義為新冠前(Before Corona),和新冠後(After Corona)。
2020年,是21世紀前20年的最後一年。過去20年,物質充裕而精神空虛、經濟繁榮而貧富懸殊、技術進步而社會重構,大國崛起而文明隕落,種種交織在一起的因素,讓這20年的歷史像被按了快速鍵,在疫情的衝擊下炸裂開來。
20年前,開始了一個新世紀。那時,已經有網絡文化觀察者 、美國作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預言,21世紀會迎來一個失控的時代。他說:「所有的火焰都將熄滅,所有變異都趨於平淡,所有結構都將自行消亡,所有的秩序都將歸於混沌,所有的控制最終都將失控。」
但他沒有看到的是:有失控必然有控制,過去的20年,一邊失控,一邊控制。甚至可以說:所有的失控,都重回控制。
這20年的許多世界性失控,主要包括:全球化經濟無國界與政治有國界的矛盾失控;金融業的無國界導致2008年因次貸危機而造成的金融海嘯的失控;2003年的非典特別是2020年的新冠瘟疫讓大半個世界徹底失控;美國大選讓世人對美國民主秩序大跌眼鏡,敲響西方文明的喪鐘。
文章藉三本書的內容,對21世紀這頭20年的種種失控及出路,作出分析。
經濟全球化和政治逆全球化
中國先知書店網的文章藉三本書對21世紀開頭這20年作概括,一本是我早前介紹的索爾的《知識分子與社會》,一本是美國政治理論家羅素‧柯克(Russell Kirk)在1953年出版的《保守主義的精神》,另一本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寫的《1840年以來的中國》。王人博這本我沒有看。柯克這本是政治學的經典,分上下兩冊,去年江西出了這本著作第7版的譯本。這麼厚的理論經典仍然受歡迎,因為寫得生動。
這篇題為《所有的失控,都重回控制》的文章,講過去20年,從2001年開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WTO。不久,歐元正式成為歐盟的合法貨幣,至此,經濟的全球化,駛入了快車道。
當時的著名記者湯瑪斯‧弗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滿懷憧憬的預言道:「世界被抹平了」。過了20年,人們發現,世界並不是平的,地球依然是圓的,上面住著兩百多個國家,所有國家都有國界線,許多國家並不願看到世界「被抹平」。 「試圖抹平一切」與「頑強地抵抗被抹平」發生衝突,衝突的根源,是經濟無國界,但政治有國界。政治是民族國家本位。政治的國界排斥經濟的無國界。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拉開了民族國家本位的政治大幕。同年美國特朗普上台,提出美國優先,曾經是全球化主導者的美國要求退出WTO。在政治的阻擊下,一股強大的「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經濟的邏輯與政治的邏輯,正式分道揚鑣。
新冠疫情爆發,引發關於自由與秩序,以及應對公共事件的兩種不同治理模式的反思。
自由與秩序
過去20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實際上正在重塑世界——從商業到政治,從生活到職業。一個人能獲得什麼商品,接觸什麼媒體,如何與世界連結,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幾乎全都依賴新技術,依賴於演算法與大數據。
然而,技術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接管了整個世界——在數碼化時代,誰控制著大數據,誰就控制了世界——數據成了新的「獨裁者」。技術走向「失控」的結果,就是「大數據」的獨裁。
由這裡,先知書店的文章,引入了柯克在《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中的一段話:「一個國家裡,如果一個人或一小群人能夠不加控制地主宰其他同胞的意志,那麼不論這個國家被稱為君主制還是民主制,它在實質上就是獨裁。」
因為疫情,世界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敘事邏輯:一種是國家權力最大化,集體主義式的:秩序高於自由,公共利益大於個人自由,與之對應的是能夠集中一切力量,調配所有資源的舉國體制。另一種是個人權利最大化即個人主義式的,自由高於秩序,反對抽象的、空洞的公共利益,與之對應的,是站在舉國體制對立面的自發秩序與自治模式。
因為疫情和大數據的控制,美國大選也出現紛亂和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自由是否會導致失控?秩序是否會導致專權控制?
《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中寫道:「一個公正的政府在權威的訴求和自由的訴求之間,始終維持著一種健康的張力。」
這是美國傳統保守主義的精髓,美國歷代多位政治人物將這本書中的原則當座右銘。
保守主義一般原則
《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的作者羅素.柯克(Russell Kirk),生於1918年,1994逝世。二戰期間,曾在美軍服役。1953年寫下這本書而聞名美國,其思想影響了尼克遜、列根等美國總統的施政方向。
保守主義是西方現代三大思潮之一,英美的立國思想。本書以保守主義所主張的原則為經,以它反對的各式各樣的激進思潮及其變種為緯,通過政治、思想和文化領域的一系列歷史人物,描繪出保守主義在過去一百多年間的演變歷程。
但是,柯克拒絕為保守主義作精確定義,因為「保守主義不是一種政治制度,當然也不是一種意識形態,它是一種看待公民社會秩序的方式。」過分精準的界定,不但會掣肘保守主義本身,更有可能使保守主義走向某種狹隘,最終「變異」。
柯克只總結了6個保守主義的一般原則作為參照:
1.相信有某種超驗性的道德秩序或自然法的主體,統治人類的社會和良知,此為六原則之首。所謂超驗,就是那些超越經驗和理性的、神明事物。
2.尊重人的多樣性、差異性以及人性的不完美,拒絕激進主義、狹隘的平均主義或同一性;
3.相信文明的社會需要法治和中產階級,堅持人人在神明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接受經濟結果的不平等,反對「無階級差別」的社會;
4. 認為「無私產,不自由」:堅持私有財產制度,以及對公權力的警惕與限制;
5.尊重經歷歲月磨礪的原則、傳統與規範,承認人類智慧有限,拒絕所謂的抽象設計和臆想的烏托邦藍圖;
6.強調社會的連續性,主張審慎與自然、自發的改良,反對激進狂熱的「大破大立」的變革。
美國的衰落與救贖
2020年讓世界大跌眼鏡,疫情令個人權利最大化的美國社會失控,混亂而懷疑被操控的美國大選,更像是美國衰落的喪鐘。
美國為何衰落?難有標準答案。不過,67年前《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給出的答案卻獨特而又簡潔:「美國衰敗的背後,始終貫穿著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美國的立國根基——保守主義精神正變得愈發脆弱,作為繁榮根基的活水源頭正在枯竭。」
回顧美國歷史,不難發現,保守主義精神興,則美國走向繁榮,保守主義精神亡,則美國走向衰落。
最初的美國,是由一群清教徒建立的,他們獨特的精神結構——「清教徒保守主義精神」奠定了美國秩序最穩固的根基。
二戰納粹德國的罪行被揭露,很多人質疑:當自稱上帝子民的猶太人慘遭屠戮時,上帝竟不施以援手,這樣的上帝,還值得信仰嗎?
哲學家說:如果上帝不給予任何好處,如生存、財富、地位,就不信仰上帝了,那他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好處。如果他因為有好處才信仰,那麼他實際上是被外在物質所決定的。如果他無條件地相信上帝,那就意味著他不再被任何物質條件所約束,那麼,他的精神、靈魂是自由的。
這種不受物質約束的、信仰支撐的自由靈魂,就是超驗。這是保守主義的基礎,即在自律下渴求更多的個人自由。自律的意思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人在追求自由時,要警惕人性之惡,必須有所節制。
先知書店的文章認為,在人類的技術進步似乎摧毀了一切價值的時代,這一保守主義精神,雖節節敗退,在今天反而更彰顯它的價值。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pid=1&p=1#4575
標· 羅素 逝世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道人生:事實就是真理(李怡)
最近,港台電視《袁氏這一家》引來網上對「良知」的熱議。就7.21事件,袁彌明指容海恩「是非不明,個良知係冇」,容回應「各人有自己嘅良知,良知唔係電視機睇到嘛。」「良知」是不是因人而異、各人不同呢?
何謂良知?良知是人類辨別對與錯的價值觀的堅持,當所作或所見與價值觀不合時,會作反省。那麼,怎樣辨別對與錯呢?
活了近百歲的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他1970年逝世前有一段電視談話,訪者問他:假如這段錄像被一千年後的人看到,您覺得有甚麼該對那一代人說的嗎?羅素說:不管你在研究甚麼事物,或思考任何觀點,只問你自己,事實是甚麼,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甚麼,永遠不要被自己所更願意相信的、或者認為人們相信了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影響,只是簡單去審視,甚麼是事實。
因此,辨別對錯的標準就是事實,fact,truth,事實,真相,也就是真理。而良知,就是你看到的事實,若與你主觀意識、你的利益、你的存在價值有衝突時,你會作出的反省,這就是良心發現;若不顧事實而堅持自我利益,就是埋沒良知。在傳媒直播的時代,電視機看到的事實,正正是考驗一個有利益勾連人士的良知。
但有時候,我們受鋪天蓋地的宣傳、教育影響,在腦子裏形成一些固定的觀念,會不顧事實地選擇我們更願意相信的東西,比如,平等、博愛(大愛)、反歧視、反差別,甚或愛國等等。這些觀念一般來說並不是錯,但現實世界的實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平等,上世紀蘇聯實現了分配平等的社會主義之後,在20年代受到大部份西方和中國的知識人推崇。那時,國學大師王國維在1924年提出:這種均產的事,是全國人一起去分配呢,還是委託少數人分配呢?均產之後,是全國人一起去管理呢,還是委託少數人去管理呢?全國人去做絕不可能,少數人去做,那麼不均之事立即就出現了。
當時大部份知識人相信的是平等理想,王國維強調的是實行的後果,他的預見才是羅素的對錯標準。
早前網上讀到一位在美國居住了30年的華人寫的長文,作者自稱多年票投民主黨,但近來使他不安,是許多支持民主黨的人說目前對美國危害最大的是白人至上,是3K黨。一些華人還說,美國是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天堂是亞裔的地獄,還要提醒你:要不了多久華人就要被關集中營了。但事實是,既然美國是亞裔的地獄,「為甚麽亞洲人還一個勁要移民美國?我們(居美華人)捫心自問:我們買房子更願意在哪些區買?我們更願意把孩子送到哪些學區上學?我們是不是每天一上班就被白人老闆沒完沒了地歧視?3K黨,新納粹和白人至上主義那些東西早就有了,並非今天才冒出來。過去幾十年中,那些東西從來沒有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
當反歧視的價值觀凌駕了事實,許多人的觀念就會選擇自己更想相信的東西,而不是事實。「電視上某族裔的臉面不夠多這是種族歧視,奧斯卡獎沒有某族裔獲獎也是種族歧視,董事會裏沒有某族裔的董事更算種族歧視。許多人在政治正確的籠罩下不敢吱聲。但大學招生也要種族平衡,你敢乘坐一個靠種族平衡招聘的飛行員開的客機嗎?你敢讓一位靠膚色被招聘的外科醫生給你開刀嗎?」
事實就是真理。羅素那段話一千年後還有價值,因為人類社會基於利益掩蓋事實,以及由空洞道理綁架事實的情況永遠存在。而良知,就是面對事實的反省。
標· 羅素 逝世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67年野鴿子的黃昏】 #野鴿子的黃昏 #1967年
這部作品當時在社會上引發一陣騷動
書中的文字過於灰暗被列為禁書
對比今日百花齊鳴的言論
歷史便是如此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今日我們再回頭來看這部作品
仍然能為人們在大時代下的困惑迷惘而心痛
一起來回憶
來源:聯合報 第一版 廣告
日期:1967/11/12
#野鴿子的黃昏 #王尚義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67-11-1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從「野鴿子的黃昏」引出感人的故事
【本報記者楊蔚】文壇上有一個早殞的天才,最近在人們心上捲起一陣懷念的潮浪--他是四年前逝世的王尚義;也就是「野鴿子的黃昏」的作者。
捲起這一陣潮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遺集的發掘與印行,其二則與最近的一大新聞有關。
醫科學生冷暖際遇
據說,不幸在直潭遇害的景美女中學生董明芳,有人看到她生前曾獨自坐在塗潭渡口處一塊石頭上,埋首閱讀一本小說。那本小說就是「野鴿子的黃昏」。
因為有這兩件事,有很多人談「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和書的作者王尚義;同時,王尚義的朋友們對他懷念得更深、更濃……
王尚義是河南汜水人,台大醫學院畢業,民國五十二年--在他廿六歲的那一年,死於肝癌。這個短暫的生命,有如流星一閃,但有很多讓人興起感懷的情節。
譬如,他的作品很多,目前在坊間可以買到的,如「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狂流」、「空谷足音」、「野百合」、「野鴿子的黃昏」等;另外還有正在整理出版的其他作品。而這些作品,都是最近兩年經過別人一番發掘的工夫,才一部一部陸續的出現。
他生前是一個醫科學生,死後卻因為文學方面的成就,獲得重視和適當的評價。
他的朋友們說,王尚義給人的印象,蒼白、尖說、激動,並且不時會爆發一陣帶著嘲弄意味的大笑。那種逼人的氣勢,有時頗難讓人忍耐。不過,據說他有好幾個知己的朋友,也都是在辯論問題時吵架「吵」出深厚的友情來。
他讀大學時,經濟情況很窘。於是,在繁重的功課之外,兼了兩家夜校的鐘點,另外還趕寫文章,這樣勞累的結果,健康漸壞。他的病因即種於此。等到他後來住院、開刀,據說乾癟得祇剩骨頭了。
對於死亡,王尚義始終抱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他有一個短篇小說「大悲咒」,受文壇推崇。這篇小說討論到信仰與死亡的問題,有精細的解剖。這也是他在作品中一再提出討論的主題。而在他描寫到一個人的莊嚴死亡時,祇有這麼簡短的一句:「二○四號的病人被更高的手接了去。」
--幾乎是對死亡的一種沉默的抗議!
一個淒美的故事
王尚義的作品,有一部份似頗受卡繆的影響。那一段期間,存在主義的哲學,衝擊文壇,敏銳如王尚義,自不例外。他推崇卡繆,對卡繆在作品中所顯示的良知的覺醒,以及肯定生命的態度,格外讚佩。
「死得安然,活得實在。」這是他對卡繆的名著「異鄉人」的一個詮釋;卻也是他自己那短暫一閃的寫照。
在王尚義的悲劇的背後,還有一個堅貞而淒美的愛情故事。他有一個女朋友,感情極洽。王尚義在病中時,她不拘小節,隨侍榻旁。後來,王尚義死了!這一個重大的打擊,使她心灰意懶,於是她皈依天主,作了修女。
有人問她為什麼選擇這條道路?據說她含著淚,沒說明什麼理由!
王尚義死後,他的朋友向他悼念說:
「與他同時代的人剛剛接觸到人生,他巳經投身於死亡;我們不必感到哀傷,因為他是一個生活的勇士……」
前兩天,景美女中的一個女學生,在一家晚報上發表了一篇悼念董明芳的文章,內容非常感人。在那一篇文章中,也談到「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這個書名,其實是其中一個短篇小說的題目.內容為描寫一個人隱藏在心中的一幅美麗的幻景,後來如何被殘酷的歲月所撕碎。
這篇小說,一開始即進入「我」在涉足田埂,踏上小路,穿過竹林,而在河邊躑躅流連時的心境。這個「我」的內心,被大地喚起一種與大地融和的慾望和期待,並且祈求一個奇異的夢境……
聽牧師顫抖的聲音
在小說的結尾時,牧師顫抖的念著:「從情慾生的必屬於情慾,從靈生的必屬於靈。」
…………
據那篇悼念的文章說,董明芳很喜歡這本書。這一本小說,也的確擁有廣泛的讀者,但不知在他們沉醉於王尚義那個美麗的環境時,是否知道它背後有這麼許多蒼涼的情節?
【1968-01-18/經濟日報/04版/工商服務‧市況】
充滿「牛」勁的出版商
看﹗這幾個小伙子﹐怎樣開辦出版社﹖又是怎樣賺了錢﹖
【本報記者劉朗專訪】怎樣才能辦好一家出版社?「水牛出版社」有一個答案。
水牛出版社是八位大學畢業的青年辦的,前年十一月底成立時,只有新台幣四萬元的資金,經過一年零二個月的經營,現在賺了二十幾萬。
據「水牛」負責人彭誠晃說:他們這一伙青年朋友,大學讀書時,就為「水牛」的誕生,做了些舖路的工作,經過長年儲蓄,三千、五千的湊在一起,一共才有四萬元。
他們沒有因為錢少,便提不起勁來,相反的,他們很珍視這個「小數目」,就在台北市連雲街廿六巷廿一弄二號,一間小地下室裡開張起來。
當時,他們琢磨了一個共同理想:出年青人的書,以及出年青人有益的書。
彭誠晃說:八位青年董事,有個年齡的巧合,都是廿六年生,都屬牛,水牛是台灣的「標誌」,有耐勞吃苦精神,那正是他們需要的「牛勁」,因此,「水牛」便成了他們的商標。
一年多的時光裡,這幾位青年走了不少崎嶇的、迂迴的、乃至於痛苦的路。
最初,出一本書,他們把握不住市場需要,連書商的折扣的竅門都摸不清,印刷廠也配合不上出書的需要,拉稿子,幾乎跑斷了腿--人家對「水牛」一無所知嘛!
「哪一類的書有希望?」這個問題,和他們捉了不少迷藏;往往他們認為一本不錯的書,結果大虧其本;而一本認為不好的書,反而暢銷一空,到現在他們還不能完全把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開始時,「水牛」的書,委託一家發行社經銷。後來,他們認為應該自立,著手建立自己的「網」,用青年人的那股熱勁,自己辦交涉,自己送書本,自己結帳、討錢,汗是出了不少,但在滴汗的泥土裡也長出了東西。
現在,他們在全省有了一面密密麻麻的發行網,這個網裡兜著他們六十條「魚」--即六十本新書,其中最暢銷的一本是「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現在已發行到第九版,賣掉二萬多冊;另有「野百合花」、「深谷足音」,都是已故的青年作家王尚義的遺作。胡品清的「夢幻組曲」,銷路也很好。
另外幾本:「齊克果的日記」、「胡適與中西文化」、「耶穌之繭」、「集合論導言」,他們認為是有價值的著作。
一般來說,一本書,第一版能夠本,第二版以後才能賺錢,不過,這又要看版稅、稿費的高低。
水牛出版社一年之間有如此好的利潤,除了他們有完善的發行網,出版的書,意義與興趣能兼顧之外,宣傳也是很要緊的。他們的宣傳方法不走陳腔濫調,選辭用字,圖案、說明,很合青年的胃口,同時在各大專院校,經常對大學生進行新書預告及新書內容介紹的招貼,使書的內容與銷售宣傳對象,密切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年下來,「經驗」已給他們加上了「雙翼」,今後,他們想「飛」得更高更遠。
首先,他們想出一部「兒童少年文庫」,精裝,廿四開本,要價錢低、印得好,啟發兒童,有益兒童。
其次,他們要印行「羅素全集」,廿冊,共二百四十萬字,已請胡品清、劉福增、林哲雄在譯述中。
他們能在荊棘裡闢出路,相信,他們在路上,一定快馬加鞭,直奔前程。
我們願意看到「水牛」,又強壯、又活潑!
標· 羅素 逝世 在 NBA傳奇中鋒比爾羅素逝世享壽88歲|華視新聞20220801 的推薦與評價
前NBA波士頓塞爾提克隊中鋒比爾 羅素逝世 ,享壽88歲。https://news.cts.com.tw/cts/sports/202208/202208012087463.html 華視新聞24小時LIV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