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民總醫院「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生技產業開發與醫學研究中心相互配合的成功案例。
此技術已轉移給工研院,並由生技產業界協助完成臨床研究,是第一個完成樞紐臨床試驗取證的第三類醫材,目前已取得衛生福利部(TFDA)認證,是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
「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已完成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於去年4月取得認證,且臨床上只需一次手術,手術相對方便,術後一年後,經關節鏡與組織切片結果發現,軟骨缺損處部分或完全再生達97.7%;經過五年臨床研究追蹤,顯示比骨髓刺激術在高強度運動能力表現上具顯著優勢,能有效讓病患回復運動功能。...
「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的推薦目錄:
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藥生技資訊>博晟生醫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臨床試驗結果達標
#複合性醫材 #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 #TFDA #醫療器材查驗登記 #專利 #軟骨組織修復再生醫療技術
博晟生醫(6733)今(23)日宣布,旗下用於膝關節軟硬骨缺損與組織修復的複合性醫材BiG009,已完成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達到主要評估指標(Primary Endpoint)。博晟將準備提供完整報告予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繼續醫療器材查驗登記申請程序。
BiG009之樞紐試驗共收92名病患參與試驗,參與試驗醫院包括: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三軍總醫院、台北慈濟醫院、林口長庚醫院、雙和醫院、台中榮民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成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和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
BiG009 源自於台灣工研院和台大醫院骨科合作開發之技術,博晟團隊自美國醫材大廠Exactech(美精技)取得授權後,加以精進改良。其為複合性醫材,透過博晟開發的專利工具與材料,可用於修復因運動、退化等原因造成的膝關節軟硬骨缺損,與輔助軟硬骨組織修復。現行自體軟骨移植再生技術,病患需進行兩次手術,而BiG009優點為僅需一次性手術,安全性佳,相關操作皆在手術房完成,無須使用價格昂貴的體外細胞培養環境設施。若日後能成功取證上市,將極具優勢且可造福廣大的病患。
依台灣衛福部統計,2017年門診約有83萬人罹患膝部骨關節炎,另根據meddevicetracker市場研究文獻資料統計,目前美國每年因軟骨深層次傷害,所要進行的人工關節替換手術可達95萬例以上,預估成長率約4.9%,且逐年增加。
對於軟骨深層傷害,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置換人工關節,或透過複合性醫材輔助,進行自體組織修復。由於置換人工關節,對人體傷害與破壞性較大,且以金屬為材質的人工關節植入體內,只能維持十至十五年左右的功能。因此,施行破壞性較小之軟骨組織修復再生醫療技術,為臨床迫切需求之治療方法
BiG009若獲准在台灣上市,將以台灣臨床試驗數據在一些可以接受台灣數據的特定國家者進行查驗登記。同時與授權夥伴合作,以台灣臨床試驗數據支持美國、中國大陸及歐洲進行銜接性試驗或多國多中臨床試驗。博晟公司將陸續提出醫療器材註冊許可,進軍國際市場。
2019-07-23 工商時報 / 杜蕙蓉報導
資料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20190723003023-260410…
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 在 台微體EXCELLENCE樞紐臨床試驗完成收案 的相關結果
台灣微脂體昨日宣布主要商品TLC599之臨床三期樞紐性試驗「EXCELLENCE」已完成所有受試者收案。TLC599乃台微體獨家「BioSeizer」長效緩釋配方之地塞 ... ... <看更多>
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 在 新藥研發最後一哩路! 能否上市全靠「樞紐試驗」定成敗 的相關結果
為求嚴謹,原則上新藥申請NDA,必須提出兩個獨立進行且成功的樞紐試驗,確認其療效及安全性之後,才會獲得核准上市。 食藥署提到,研發新藥的過程冗長且所 ... ... <看更多>
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 在 當代醫藥法規月刊第110期 的相關結果
一、精進臨床試驗的設計在藥品研發階段,真實世界證據(或真實世界數據本身),可用以 ... 安全性資料,經適當的分析,產生支持該罕見疾病藥品查驗登記的真實世界證據。 ... <看更多>